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川单99
1
作者 兰海 向勇 +2 位作者 李芦江 韦如俊 夏超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1期22-22,共1页
川单99是四川农业大学和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联合选育的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是目前西南地区年推广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已经成为西南地区及南方地区新一轮玉米品种更替的标杆性品种。2021年通过了普通玉米西南中低海拔组和青储玉... 川单99是四川农业大学和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联合选育的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是目前西南地区年推广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已经成为西南地区及南方地区新一轮玉米品种更替的标杆性品种。2021年通过了普通玉米西南中低海拔组和青储玉米西南组国家品种审定,2022年通过了青储玉米黄淮海夏播组国家品种初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研究所 品种审定 广西农业科学院 品种更替 玉米品种 四川农业大学 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 普通玉米
下载PDF
玉米转录因子基因ZmPTF1在转基因烟草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春华 高剑瑞 +6 位作者 王鹏 夏超 董晓秋 刘兵 赵丹 韦如俊 兰海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2-698,共7页
为了探讨转录因子基因Zm PTF1在玉米种子萌发中的作用,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中收录的玉米PTF1序列设计PCR引物,利用普通玉米自交系A318克隆得到Zm PTF1的全长c DNA序列。该序列开放阅读框包括1 446bp碱基,由481个氨基酸组成。本文构建植... 为了探讨转录因子基因Zm PTF1在玉米种子萌发中的作用,本研究根据Gen Bank中收录的玉米PTF1序列设计PCR引物,利用普通玉米自交系A318克隆得到Zm PTF1的全长c DNA序列。该序列开放阅读框包括1 446bp碱基,由481个氨基酸组成。本文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Zm PTF1转化烟草W38,经过抗生素筛选和PCR鉴定得到转基因阳性烟草,对2株生长正常的T1转基因烟草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及RT-PCR检测,结果表明外源Zm PTF1已经整合进了烟草基因组中并且能正常转录并遗传。与对照相比,转基因烟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萌发种子α-淀粉酶活性显着增高,表明Zm PTF1基因过表达会促进烟草种子提前解除休眠进入发芽阶段,提高烟草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Zm PTF1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mPTF1 烟草 萌发 Α-淀粉酶 SOUTHERN杂交
下载PDF
种子休眠与萌发相关激素突变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春华 王鹏 +5 位作者 夏超 董晓秋 刘兵 赵丹 韦如俊 兰海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9-142,共4页
休眠是植物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生物学特性,是调控种子在最佳时间和空间萌发的有效方法。影响植物种子休眠的因素复杂多样,至今人类还不能清楚地阐述其调控机理。激素在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已从拟南芥,小... 休眠是植物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生物学特性,是调控种子在最佳时间和空间萌发的有效方法。影响植物种子休眠的因素复杂多样,至今人类还不能清楚地阐述其调控机理。激素在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近年来,已从拟南芥,小麦、水稻、烟草等植物中鉴定出一系列参与休眠和萌发调控的激素突变体。本文综述脱落酸(ABA)、赤霉素(GA)、乙烯(ETH)及油菜素内酯(BR)等植物激素的相关突变体的研究进展。有助于阐明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分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休眠 萌发 激素 突变体
原文传递
玉米新品种川单99的选育与推广 被引量:5
4
作者 兰海 向勇 +2 位作者 李芦江 韦如俊 夏超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29,共5页
川单99是以抗逆、高产、耐瘠和广适为育种目标,以自交系ZNC442为母本、SCML0849为父本育成的突破性玉米新品种。川单99先后通过了云南中高海拔地区、广西和四川山区省级审定和西南中低海拔地区、西南青贮玉米和黄淮海青贮玉米国家审定,... 川单99是以抗逆、高产、耐瘠和广适为育种目标,以自交系ZNC442为母本、SCML0849为父本育成的突破性玉米新品种。川单99先后通过了云南中高海拔地区、广西和四川山区省级审定和西南中低海拔地区、西南青贮玉米和黄淮海青贮玉米国家审定,具有突出的抗逆广适、高产稳产和粮饲兼用特性。总结和分析川单99在各级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及其抗病性、适应性、子粒品质和青贮品质等试验结果,在评价其突出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基础上,对该品种的选育与推广经验进行总结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川单99 品种选育 产量 适应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