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趋化因子受体6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灶与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差异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韦成江 刘义 +7 位作者 梁立盛 陆惠军 朱亚珍 赖浩 莫显伟 龚晗 冯雁 林源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113-1118,共6页
目的:对比检测趋化因子受体6(CCR6)在结直肠癌原发灶、肝转移灶、原发性肝癌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CCR6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35例结直肠癌并肝转移患... 目的:对比检测趋化因子受体6(CCR6)在结直肠癌原发灶、肝转移灶、原发性肝癌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CCR6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35例结直肠癌并肝转移患者,及同期就诊的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组织样本,共收集结直肠癌肝转移灶35例,配对原发灶27例,远癌(距原发灶>5 cm)正常肠黏膜组织27例;原发性肝癌组织35例;远癌(距肿瘤>1 cm)正常肝组织35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CR6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原发灶CCR6高表达率高于远癌正常肠黏膜组织(P<0.05)。结直肠癌肝转移灶与原发性肝癌组织CCR6高表达率均高于远癌正常肝组织(P<0.05)。转移性肝癌与原发性肝癌的CCR6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R6在原发性肝癌和结直肠肝转移中均为高表达,提示其参与了肝脏肿瘤的形成与生长。CCR6高表达可能促进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原发性肝癌 CCR6
下载PDF
Q开关激光祛除不良文饰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林辉 张晶晶 +4 位作者 欧远宾 韦成江 陈丹丹 梁桂枝 杨敬娟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第3期76-78,共3页
目的目的观察Q开关激光祛除不良文饰的临床疗效。方法用Q开关激光祛除文眉、文眼线、文唇等不良文饰。结果共祛除不良文饰204例,总有效率达97.55%。结论Q开关激光祛除不良文饰安全、有效。
关键词 激光 文眉 文眼线 文唇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灶的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微形态学特点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胡赢 韦成江 +4 位作者 龚晗 赖浩 赵伟 冯雁 林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对比检测结直肠癌肝转移和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分布及CD31阳性微血管密度(CD31 positive microvessel density,CD31-MVD)差异,探索结直肠癌肝转移瘤影像学上“牛眼征”特征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9年11月广... 目的对比检测结直肠癌肝转移和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分布及CD31阳性微血管密度(CD31 positive microvessel density,CD31-MVD)差异,探索结直肠癌肝转移瘤影像学上“牛眼征”特征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9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及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通过天狼星红染色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胶原纤维及CD31-MVD在肿瘤区和边缘区的分布情况。结果结直肠癌肝转移组的边缘区与原发性肝癌组边缘区天狼星红染色强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5±0.11 vs 0.43±0.10,P>0.05);结直肠癌肝转移组边缘区CD31-MVD值高于肿瘤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9±2.65 vs 2.31±1.33,P<0.05);原发性肝癌组其边缘区与肿瘤区表达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4±1.14 vs 8.44±1.13,P>0.05)。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与肝癌影像学特征性表现的差异可能与其肿瘤中微血管的分布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结直肠癌肝转移 牛眼征 胶原纤维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增强结直肠癌细胞可提高正常肠上皮细胞迁移能力并诱导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3
4
作者 胡赢 刘义 +4 位作者 韦成江 朱亚珍 赖浩 冯雁 林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669-675,684,共8页
目的:体外构建肠癌细胞或间充质干细胞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的共培养模型,模拟体外肿瘤微环境,探讨在体外共培养环境下肠癌细胞或间充质干细胞对正常结肠上皮细胞迁移能力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用Transwell小室建立结肠癌细胞株(SW... 目的:体外构建肠癌细胞或间充质干细胞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的共培养模型,模拟体外肿瘤微环境,探讨在体外共培养环境下肠癌细胞或间充质干细胞对正常结肠上皮细胞迁移能力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用Transwell小室建立结肠癌细胞株(SW480)、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或二者同时与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的体外共培养模型;按照共培养模型中上室或下室接种的细胞共分成4组:A:空白对照组(不接种细胞),B:只接种hUC-MSCs,C:只接种SW480,D:混合接种hUC-MSCs和SW480;另一侧均接种NCM460细胞,上下室接种细胞的数目比例均为1∶1。观察共培养后NCM460的形态学改变,并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NCM460迁移能力变化;同时用Westernblot检测NCM460共培养后的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改变。结果:各实验组NCM460细胞形态学上未发现显著改变;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表明,与hUC-MSC或SW480共培养时,NCM460的迁移能力有增强的趋势,Vimentin表达显著升高(P<0.05),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划痕愈合能力改变不显著。当同时与MSCs和SW480共培养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CM460细胞划痕愈合速度和Transwell迁移能力均显著增强,同时Vimentin蛋白表达显著上调,E-cadherin蛋白显著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细胞可以提高正常结肠上皮细胞迁移能力和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的存在对这一现象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上皮-间质转化 恶性肿瘤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瘤远癌组织亚细胞结构与表达谱改变
5
作者 蓝淞耀 龚晗 +3 位作者 韦成江 唐琪 冯雁 林源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609-1614,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中肝脏远癌组织的亚细胞结构与表达谱改变情况。方法:电镜观察人体肝脏远癌组织亚细胞结构变化,通过建立动物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观察小鼠远癌肝组织亚细胞结构变化;利用转录组测序探究动物模型中肝脏远癌组织...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中肝脏远癌组织的亚细胞结构与表达谱改变情况。方法:电镜观察人体肝脏远癌组织亚细胞结构变化,通过建立动物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观察小鼠远癌肝组织亚细胞结构变化;利用转录组测序探究动物模型中肝脏远癌组织的表达谱改变。结果:人与小鼠肝转移组织中的亚细胞结构均发生异于正常组织的改变。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在远癌组织中上调基因的表达和富集通路均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结论:远癌组织的形态结构与基因表达发生类似于肿瘤组织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细胞亚结构 远癌组织
下载PDF
骶管麻醉联合咪唑安定、阿托品预处理在择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中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黄艺文 韦成江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259-1260,共2页
目的探讨骶管麻醉联合咪唑安定、阿托品预处理对择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中患者生命体征、牵拉反射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2017年行择期PPH术的104例重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 目的探讨骶管麻醉联合咪唑安定、阿托品预处理对择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中患者生命体征、牵拉反射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2017年行择期PPH术的104例重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2例。B组在PPH术前采用适量的咪唑安定、阿托品行预处理,A组给予相同量的生理盐水行预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牵拉反射症状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B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6. 52±5. 2) min,明显低于A组的(63. 35±7. 3) 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PPH术中牵拉反射各症状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行PPH术时,两组患者的无创平均动脉压、心率均较术前降低,且B组术中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能力强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PH术前行骶管麻醉联合咪唑安定、阿托品预处理可降低术中牵拉反射发生率,有效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管麻醉 咪唑安定 阿托品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下载PDF
海绵窦区肿瘤87例显微手术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何科君 张弩 +3 位作者 杨李轩 韦成江 李西西 黄正松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肿瘤显微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8月87例接受显微手术治疗的海绵窦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海绵窦区常见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巧。随访方式包括门诊及电话随访,随访结果以KPS评分进行评...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肿瘤显微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8月87例接受显微手术治疗的海绵窦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海绵窦区常见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巧。随访方式包括门诊及电话随访,随访结果以KP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肿瘤切除率:57例(65.5%)全切除,14例(16.1%)次全切除,16例(18.4%)大部分切除;住院时间14~98 d,平均29 d;并发症:脑神经受损30例,脑干受损2例,术后出血4例,脑脊液漏5例,感染4例,垂体受损1例,死亡1例;预后及随访:术后1个月KPS评分超过60分68例,超过80分66例。术后3个月KPS评分超过70分74例,超过80分72例。术后12个月KPS评分超过80分78例。随访6~120个月期间死亡3例;6例未全切除脑膜瘤术后1~6年复发,4例未全切除神经鞘瘤术后1~8年复发,2例垂体瘤腺瘤术后13个月及16个月复发,均再次手术治疗后随访无复发。2例软骨肉瘤、3例脊索瘤、3例生殖细胞瘤术后予以放射治疗,随访期间病灶未进展。其余病例随访期间肿瘤无进展或复发。结论海绵窦区肿瘤手术困难,术后并发症较多;合理的术前规划和手术入路,以及具备精准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区肿瘤 手术入路 显微手术技巧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