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PYD、GSTP1、MTHFR基因多态性对5-FU类基础化疗结直肠癌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杰 李昌海 +6 位作者 李林子 王琴 方功 谢雄伟 韦智丹 张勇 廖秋霞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9-12,36,共5页
目的探讨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DPYD)、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与接受以5-FU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的结直肠癌(CRC)患者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晚期CRC患者90例,其中接受FOLFOX方案34例、接受CapeOX方案56... 目的探讨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DPYD)、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与接受以5-FU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的结直肠癌(CRC)患者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晚期CRC患者90例,其中接受FOLFOX方案34例、接受CapeOX方案56例,化疗至少3周期后评价疗效,应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测序法检测患者外周血DPYD(rs3918290、rs55886062)、GSTP1(rs1695)、MTHFR(rs1801133、rs1801131)基因型,分析各基因型与CRC患者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90例CRC患者中,DPYD 2个位点(rs3918290、rs55886062)均为野生型,该样本不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携带GSTP1(rs1695)AA、AG+GG基因型的患者化疗后有效率分别为18.9%(17/90)和21.1%(19/90),AG+GG基因型患者化疗失败的可能性是AA型的3.193倍(OR=3.193,95%CI:1.307~7.804,P<0.05);携带MTHFR(rs1801133)CC、TC+TT基因型的患者化疗后有效率分别为6.7%(6/90)和26.7%(24/90),TC+TT基因型患者化疗失败的可能性是CC型的4.000倍(OR=4.000,95%CI:1.431~11.180,P<0.05);携带MTHFR(rs1801131)AA、AC+CC基因型的患者化疗后有效率分别为30.0%(27/90)和10.0%(9/9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TP1(rs1695)及MTHFR(rs1801133)基因多态性与5-FU类药物的疗效有关,而MTHFR(rs1801131)基因多态性与5-FU类药物的疗效无关,检测GSTP1(rs1695)、MTHFR(rs1801133)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成为预测晚期CRC患者接受以5-FU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 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基因多态性 结直肠癌 5-氟尿嘧啶 化疗效果
下载PDF
白藜芦醇联合放疗对肝癌Bel-7404细胞体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艾旭 朱倩 +4 位作者 马旭 龙舟 韦智丹 梅丹 武军驻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30期3321-332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白藜芦醇联合不同剂量放疗对肝癌Bel-7404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白藜芦醇(0,25,50,100μmol/L)对肝癌Bel-7404细胞增殖的影响,用荧光显微镜检测不同浓度白藜芦醇细胞凋亡情况,寻找恰当的白藜芦醇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白藜芦醇联合不同剂量放疗对肝癌Bel-7404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白藜芦醇(0,25,50,100μmol/L)对肝癌Bel-7404细胞增殖的影响,用荧光显微镜检测不同浓度白藜芦醇细胞凋亡情况,寻找恰当的白藜芦醇的浓度进行下一步实验。按照不同的放射治疗剂量分组如下:A组予单纯白藜芦醇干预组;B组行放射治疗剂量2 Gy+白藜芦醇干预;C组行放射治疗剂量4 Gy+白藜芦醇干预;D组行放射治疗剂量6 Gy+白藜芦醇干预;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运动侵袭、细胞凋亡及各组细胞MMP-2、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检测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可以有效抑制肝癌Bel-7404细胞生长、促进肝癌Bel-7404细胞凋亡,呈浓度依赖关系。根据实验结果,选择25μmol/L白藜芦醇进行体外放疗的实验。与A组相比,B、C、D组对肝癌Bel-7404细胞的增殖凋亡作用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B组与C、D组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C组与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放疗联合25μmol/L白藜芦醇均可提高放射治疗后肝癌Bel-7404细胞凋亡率,降低肿瘤侵袭性;白藜芦醇可能具有放疗增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细胞凋亡 肝癌Bel-7404细胞 放疗增敏
下载PDF
直肠癌全系膜切除微创手术对中青年男性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艾旭 马旭 +2 位作者 龙舟 韦智丹 梅丹丹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4年第11期835-83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对中青年男性盆腔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93例中青年男性低位直肠癌患者(Dukes B期、C1期)的临床资料,其中49例行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对中青年男性盆腔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8月93例中青年男性低位直肠癌患者(Dukes B期、C1期)的临床资料,其中49例行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观察组),44例行开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肿瘤学指标、术后排尿障碍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除淋巴结总数[(16.6±3.7)vs.(16.9±3.8)]、肿瘤下缘距远切缘的距离[(3.9±1.2)cm vs.(4.1±1.3)cm]、术后排尿障碍发生率(16.33%vs.15.91%)、勃起功能障碍率(28.57%vs.27.27%)、射精功能障碍率(24.49%vs.2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切缘、环周切缘病理均为阴性。结论:为Dukes B期、C1期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系膜切除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功能的效果与开放手术相近,但具有微创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盆腔自主神经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抗菌药对降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切口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严丽华 刘晨晖 +1 位作者 韦智丹 蔡苑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302-303,31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是否需要常规预防性用抗菌药。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腹股沟疝患者8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5例,对照组440例。观察组术前单次应用抗菌药;对照组围手术期内未用抗菌药,对比两组抗菌药不...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是否需要常规预防性用抗菌药。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腹股沟疝患者8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5例,对照组440例。观察组术前单次应用抗菌药;对照组围手术期内未用抗菌药,对比两组抗菌药不良反应、平均切口愈合时间、手术部位感染差异。结果:抗菌药不良反应观察组2例,对照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切口愈合时间治疗组(6.81±0.74)d,对照组(6.56±0.4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部位感染观察组住院期间发生2例,随访期间7例,合计感染率2.0%,对照组住院期间发生3例,随访期间7例,合计感染率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感染病例病原学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结论:无高危因素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常规应用抗菌药无助于预防术后手术部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抗菌药 手术部位感染
下载PDF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基因1和人类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奥沙利铂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林子 李昌海 +4 位作者 谢雄伟 刘晨晖 杨娥 韦智丹 廖秋霞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基因1(ERCC1)和人类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接受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CRC)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收治于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基因1(ERCC1)和人类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接受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CRC)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收治于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晚期直肠癌病人95例,均接受含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化疗至少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测序法对化疗病人外周血中ERCC1 Asn118Asn、XRCC1 Gln399Arg基因型进行检测,分析各基因型与CRC病人近期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所选取的病人中各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病人的性别、年龄、结直肠癌分期(TNM分期)、肿块部位(结肠部位、直肠部位)和含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疗效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5例CRC病人中,携带ERCC1 Asn118Asn GG、AG+AA基因型的病人化疗后有效率分别为51.9%(28/54)和24.4%(10/41),ERCC1 Asn118Asn AG+AA基因型病人化疗失败的可能性是GG型的3.338倍,OR=3.338,95%CI为1.370~8.134,P<0.05;携带XRCC1 Gln399Arg CC、TC+TT基因型的病人化疗后有效率分别为52.0%(26/50)和26.7%(12/45),XRCC1 Gln399Arg TC+TT基因型病人化疗失败的可能性是CC型之间的2.979倍,OR=2.979,95%CI为1.257~7.060,P<0.05。结论就含奥沙利铂为基础联合化疗失败的可能性而言,携带ERCC1 Asn118Asn AG+AA基因型比GG型高;携带XRCC1 Gln399Arg TC+TT基因型比CC型高。检测ERCC1 Asn118Asn和XRCC1 Gln399Arg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成为预测结直肠癌病人接受含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奥沙利铂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基因1(ERCC1) 人类X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1)
下载PDF
术前短程放疗联合根治性前切除术治疗中晚期直肠癌:附130例报告 被引量:8
6
作者 艾旭 黄文斌 +3 位作者 马旭 龙舟 韦智丹 梅丹丹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短程放疗后行根治性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手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中晚期直肠癌13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85例,其中观察组接受术前短程放疗+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 目的:探讨术前短程放疗后行根治性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手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中晚期直肠癌13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85例,其中观察组接受术前短程放疗+直肠癌根治性前切除术;对照组直接接受根治性前切除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意外损伤发生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观察盆腔局部复发率及1年和3年生存率。结果:术前短程放疗的毒副反应较轻;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169.7±53.3)min vs.(158.6±46.3)min]、术中出血量[(222.3±155.2)mL vs.(209.6±123.1)mL]、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8.5±3.2)个vs.(9.3±5.8)个]、术后排气时间[(67.8±47.3)h vs.(65.4±38.9)h]、术后住院时间[(13.2±10.3)d vs.(12.7±10.9)d]、术中意外损伤发生率[2.2%vs.2.4%]、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2.2%vs.20.0%)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局部复发率[11.1%vs.37.6%]、术后3年生存率[57.4%vs.34.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短程放疗后行根治性前切除手术安全可靠,可显著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外科学 短程放疗 术前 根治性前切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