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土地资源错配对碳排放的动态影响效应及机制
- 1
-
-
作者
韦月莉
王亚红
蔡亚平
-
机构
郑州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32-2640,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No.23BGL193)
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No.21YJC790104)。
-
文摘
为深入探究土地资源错配的碳排放效应及区域差异,基于2009-2020年中国省份面板数据(不含西藏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数据),通过构建系统GMM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土地资源错配对碳排放的动态影响效应及机制。结果表明:①土地资源错配显著促进碳排放量,土地资源错配程度每提高1%,碳排放量将显著增加0.462%,且影响具有长期性,滞后一期、二期和三期的影响效应分别通过了5%、1%和5%水平检验。②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在土地资源错配影响碳排放中起中介作用。③与我国东部、中部地区相比,土地资源错配对西部地区碳排放量的促进作用更显著。④市场分割在土地资源错配与碳排放量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其调节效应呈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因此,建议地方政府克服“以地谋发展”的短视行为,减少过度或错误干预土地资源配置,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关键词
土地资源错配
碳排放量
产业结构
动态面板模型
-
Keywords
land resource misallocation
carbon emiss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dynamic panel model
-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F205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被引量:8
- 2
-
-
作者
王亚红
韦月莉
-
机构
郑州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6-455,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BGL168)。
-
文摘
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并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模型探讨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农业新质生产力总体水平上升,但水平偏低;分维度看,农业绿色生产力水平最高,农业科技生产力次之,最后是农业数字生产力;分区域看,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在各地理分区、农业功能分区存在差异。2)农业新质生产力显著促进农民增收,该结论在使用多种稳健性检验方法后依旧成立。3)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土地生产率在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西部地区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相较东、中部地区更为显著;在农业功能分区中,其影响力排序为“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据此,建议加大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研发和运用,并针对不同地理分区、农业功能分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差异化的农业发展政策。
-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民增收
农业经济效益
农业功能分区
-
Keywords
new qua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ive forces
farmers’income
agricultural economic benefits
agricultural functional zoning
-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