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年膝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旋转高屈曲型假体的特点 被引量:13
1
作者 丘立标 彭伟秋 +3 位作者 李富明 程珂琳 韦钊兰 韦朝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467-2473,共7页
背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终末期的主要治疗手段,如何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选择假体置换,是目前关节外科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目的:评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使用旋转高屈曲型假体治疗中年骨性关节炎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 背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终末期的主要治疗手段,如何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选择假体置换,是目前关节外科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目的:评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使用旋转高屈曲型假体治疗中年骨性关节炎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旋转高屈曲型假体治疗的中年骨性关节炎患者48例55膝。结果与结论:148例患者置入后获得23-42个月随访,平均(24.0±2.7)个月;2置入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明显增加,且末次随访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优良率为85.4%;3所有患者无假体植入后感染、松动脱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4结果提示旋转高屈曲型假体疗效确切,置入后关节活动度高,更符合人体自然的运动模式,假体寿命使用长,且翻修率较低,对需要有高屈曲活动的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假体 膝关节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一期双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年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Crowe Ⅳ型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7
2
作者 丘立标 彭伟秋 +4 位作者 李富明 程珂琳 韦钊兰 韦朝喜 杨俊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433-1435,共3页
目的探讨一期双侧髋关节全髋置换(THA)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继发CroweⅣ型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柳州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43例双侧CroweⅣ型髋关节DDH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X线、CT、MRI检... 目的探讨一期双侧髋关节全髋置换(THA)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继发CroweⅣ型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柳州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43例双侧CroweⅣ型髋关节DDH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X线、CT、MRI检查、评估,采用一期手术治疗,按照严重程度先重后轻的顺序进行双侧髋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均采用全身麻醉和自体血回输,因年龄因素均采用生物型假体置换。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获得18~20个月随访,手术时间(158.6±17.5)min,术中出血量(721.2±24.4)m L,术后双侧引流量(160.0±10.5)m L,住院时间(12.5±1.0)d;术前Harris评分(48.6±3.6)分,术后Harris评分(88.6±4.5)分,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肢体不等长平均(3.7±1.1)cm,术后末次随访时肢体不等长平均(0.5±0.2)cm,术前与术后肢体长度纠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均获得良好的髋、膝关节运动功能,术后无髋关节感染、脱位、假体松动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一期双侧髋关节全髋置换治疗Crowe IV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具有可行性,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 髋关节 发育不良 全髋置换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和全膝置换术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韦朝喜 李富明 +3 位作者 彭伟秋 丘立标 韦钊岚 韦宝琛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15期4-7,共4页
目的:比较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和全膝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选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42例,用全膝关节置换术(Zimmer全膝关节假体),... 目的:比较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和全膝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选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42例,用全膝关节置换术(Zimmer全膝关节假体),观察组45例,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Oxford活动平台单髁假体)。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关节屈伸活动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比对照组少(P<0.05);手术治疗后7 d,1、3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关节活动度ROM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HSS评分及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能较好地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优点,近期疗效优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各项指标良好,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关节炎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膝关节半月板根部损伤的治疗进展
4
作者 韦朝喜 《医药前沿》 2022年第20期41-43,47,共4页
半月板根部损伤会让半月板丧失传导载荷功能,加快膝关节软骨退化的速度。目前临床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根部损伤多采用保守疗法,但是对急性创伤性损伤、陈旧或者退变的半月板根部损伤患者来说,则需要进行手术修复。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在一定... 半月板根部损伤会让半月板丧失传导载荷功能,加快膝关节软骨退化的速度。目前临床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根部损伤多采用保守疗法,但是对急性创伤性损伤、陈旧或者退变的半月板根部损伤患者来说,则需要进行手术修复。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症状,却不能保证长期效果。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关节镜技术越来越成熟,将关节镜用于膝关节半月板根部损伤治疗可最大程度恢复半月板根部的解剖结构位置以及功能,延缓膝关节的退变速度。本文就膝关节半月板根部损伤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半月板根部损伤 诊断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两种保留残迹后交叉韧带重建技术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韦钊岚 韦朝喜 +3 位作者 易伟林 韦宝琛 管林聪 彭伟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7-492,共6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通路保残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重建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3月—2020年3月保残重建后交叉韧带损伤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8例采用经ACL腋下通...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通路保残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重建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3月—2020年3月保残重建后交叉韧带损伤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8例采用经ACL腋下通路定位胫骨骨道(腋下组),另外22例采用经ACL与PCL残端间通路定位(常规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腋下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2年以上随访,两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时间推移,两组Lysholm评分、IKDC评分、膝关节屈伸ROM均显著增加(P<0.05),而VAS疼痛评分和后抽屉试验分级均显著减少(P<0.05);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腋下组VAS疼痛评分、Lysholm评分、IKDC评分、后抽屉试验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影像方面,术后腋下组胫骨骨道内口CT测量冠状位(a/b)比值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间胫骨骨道内口CT测量矢状位(c/d)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屈膝90°后向应力位胫骨后移显著减少(P<0.05);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腋下组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经ACL腋下定位胫骨隧道的PCL保残重建术,更有利于精确定位胫骨骨道内口,还可更有效地保留PCL残束,临床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关节镜术 保留残端 经前交叉韧带腋下定位胫骨骨道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经胫骨骨道与前内侧入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韦钊岚 李富明 +3 位作者 彭伟秋 韦宝琛 丘立标 韦朝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9-344,共6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经胫骨骨道与前内侧入路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4月-2012年5月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肌腱单束重建治疗的86例(86膝)ACL断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例经胫骨骨道重建...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经胫骨骨道与前内侧入路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4月-2012年5月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肌腱单束重建治疗的86例(86膝)ACL断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例经胫骨骨道重建(A组),42例经前内侧入路重建(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以及术前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通过X线片与CT检查评估骨道情况,采用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及Lysholm、IKDC评分评定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 结果患者均获随访,A组随访时间1~2年,平均1.5年;B组1年~1年6个月,平均1.2年。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均无受限。术后1年,两组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 〈 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膝关节稳定性优于A组,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股骨骨道长度、股骨冠状面骨道角度及胫骨矢状面骨道中心位置均显著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与经胫骨骨道重建相比,关节镜下经前内侧入路重建ACL更接近解剖重建,术后膝关节能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及旋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关节镜 胫骨骨道入路 前内侧入路
原文传递
经前交叉韧带腋下胫骨定位的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被引量:6
7
作者 韦钊岚 韦朝喜 +4 位作者 于波 谢能峰 管林冲 彭伟秋 李富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0-352,356,共4页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经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腋下胫骨定位的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重建术的技术及初步疗效。[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11月,对20例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经ACL腋...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经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腋下胫骨定位的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PCL)重建术的技术及初步疗效。[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11月,对20例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经ACL腋下定位胫骨骨道,保残重建后交叉韧带。术中保留PCL残束,经前入路由内向外建立PCL股骨隧道,经ACL腋下置入胫骨隧道定位器,在后内入口观察下,于PCL止点平台下建立胫骨隧道。将移植腱由胫骨前侧经胫骨隧道拉入、再引入股骨隧道,股骨侧悬吊固定,拉紧移植物,胫骨侧挤压螺钉和"n"形钉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年以上,Lysholm评分从术前(38.75±14.52)分显著增加至术后1年(93.70±4.23)分(P<0.05)。影像测量后向应力胫骨后移由术前(10.81±3.07) mm减少至术后1年(3.86±1.10) mm (P<0.05)。[结论]经ACL腋下定位胫骨骨道重建PCL,能精确的偏下偏外定位胫骨骨道;并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PCL残端,有利于重建术后韧带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重建 关节镜 保残 前交叉韧带腋下胫骨骨道定位通路
原文传递
"长袖套"保留残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被引量:5
8
作者 韦钊岚 韦朝喜 +3 位作者 易伟林 谢能峰 韦宝琛 彭伟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261-2264,共4页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长袖套"保留残迹联合内减张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述技术ACL重建治疗韧带上体部断裂且部分残端有附着点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长袖套"保留残迹联合内减张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述技术ACL重建治疗韧带上体部断裂且部分残端有附着点的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断裂的ACL残束制成"长袖套",将重建的移植物从中穿出,并联合使用关节内减张术重建ACL.术后行ADT、Lach-man试验评估韧带稳定性,单腿跳跃试验评估膝关节运动功能;并进行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术后2年行影像学检查和二次关节镜检,评估韧带生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2年以上临床随访,膝关节稳定性均得到了有效恢复,术后膝关节功能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5).二次镜检评估,韧带生长良好,无明显松弛.[结论]ACL"长袖套"保残重建联合关节内减张技术,手术操作简便有效,能显著促进韧带生长并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重建 保残 内减张 二次镜检
原文传递
固定平台后稳定型假体在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丘立标 彭伟秋 +4 位作者 李富明 程珂琳 韦钊兰 韦朝喜 杨俊 《中国综合临床》 2016年第6期481-484,共4页
目的 评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使用固定平台后稳定型假体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RA患者53例(62膝)施行固定平台后稳定型假体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患者术后获得24.0... 目的 评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使用固定平台后稳定型假体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老年RA患者53例(62膝)施行固定平台后稳定型假体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患者术后获得24.0~43.0个月随访,平均(25.0±2.1)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明显改善[(116.0±6.0)°与(46.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23,P<0.01)].末次随访时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较术前明显改善[(85.3±7.6)分与(50.2±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2,P<0.05)].末次随访时优35例(66.0%),良11例(20.8%),可7例(13.2%).术后所有患者在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畸形等方面获得明显改善.结论 固定平台后稳定型假体手术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对于不需要高屈曲活动的老年RA患者是一种更佳的术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类风湿性关节炎 膝关节 置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