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平坝县牛坡洞遗址2012~2013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11
1
作者 付永旭 韦松恒 +14 位作者 文应峰 陈星灿 傅宪国 刘业沣 张小波 蒋新荣 卢艳基 郑云峰 顾小丰 徐浩宁 胡霖 付钰 蒋发娇 蒋新荣 刘业沣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36,共21页
牛坡洞遗址位于贵州贵安新区马场镇(原属平坝县)平寨村龟山组东约0.2公里一座名为牛坡的山丘上。西距平坝县城约25公里,北距马场镇5公里,猫跳河支流马场河从其西部约0.8公里处流过(图一)。
关键词 贵州 平坝县 牛坡洞遗址 史前考古学文化
原文传递
贵州遵义县鹤鸣洞道教铭刻的田野考察与研究
2
作者 赵川 韦松恒 陈卿 《南方民族考古》 2016年第2期291-309,共19页
贵州遵义县鹤鸣洞洞壁分布的30方题记框可分为三类,其中第三类题刻并非道教符策,而是可以释读的草书文字,其内容与道教二十四治、二十四炁、二十四节气有关。三类题刻的书写者均为颠仙,其刻写时间大致相当,不会早于杨斌致仕的正德十三... 贵州遵义县鹤鸣洞洞壁分布的30方题记框可分为三类,其中第三类题刻并非道教符策,而是可以释读的草书文字,其内容与道教二十四治、二十四炁、二十四节气有关。三类题刻的书写者均为颠仙,其刻写时间大致相当,不会早于杨斌致仕的正德十三年到正德十五年。联系相关道教经典,第三类题刻分布位置带有较强的特征,二十四治、二十四炁、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与组合带有典型的晚期特点,具有明显的道教正一派特色,是明代播州地区现存极为罕见的与杨氏土司有关的宗教遗迹,也是研究西南地区明代道教正一派传播和发展史的重要实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四治 二十四炁 二十四节气 正一派 播州
原文传递
四川郫县波罗村遗址Ⅱ区汉、唐遗存发掘简报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映福 何元洪 +5 位作者 余小洪 王蔚 杜玮 韦松恒 曹桂兰 刘雨茂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28,I0002,共12页
2010年8月-2011年1月,为配合基建,考古工作者对四川郫县波罗村遗址Ⅱ区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1975平方米。共清理汉、唐时期灰坑123个、沟46条、窑3座、路1条,出土大量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石器等遗物。
关键词 四川郫县 波罗村遗址 灰坑
原文传递
贵州遵义市团溪明代播州土司杨辉墓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必素 张兴龙 韦松恒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2-87,2,共26页
2015年,对明代播州杨氏第25世土司杨辉墓进行了发掘。根据出土墓志,确认三室并列的长方形石室墓M11是杨辉及其夫人俞氏、田氏的合葬墓。墓中残存大量陶俑残片,腰坑中发现保存完整的四神及买地券。此次发掘厘清了整个墓园的布局及遗迹间... 2015年,对明代播州杨氏第25世土司杨辉墓进行了发掘。根据出土墓志,确认三室并列的长方形石室墓M11是杨辉及其夫人俞氏、田氏的合葬墓。墓中残存大量陶俑残片,腰坑中发现保存完整的四神及买地券。此次发掘厘清了整个墓园的布局及遗迹间的相互关系,为探讨播州杨氏丧葬习俗的特征及发展演变提供了详实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遵义县 杨辉墓 播州土司 明代中期
原文传递
贵州遵义播州杨氏土司墓葬出土陶俑刍议 被引量:4
5
作者 周必素 彭万 韦松恒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4-284,共11页
贵州遵义播州杨氏土司墓葬保存着一些传统的丧葬习俗,如土坑木椁、腰坑、玉含、下颌托和覆面等,对于中国特别是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宋元明时期丧葬习俗及制度的探讨有着重要意义。陶俑随葬,亦是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的葬俗特色之一。本文... 贵州遵义播州杨氏土司墓葬保存着一些传统的丧葬习俗,如土坑木椁、腰坑、玉含、下颌托和覆面等,对于中国特别是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宋元明时期丧葬习俗及制度的探讨有着重要意义。陶俑随葬,亦是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的葬俗特色之一。本文拟对播州杨氏明代土司墓葬出土陶俑进行系统分类,厘清陶俑的年代序列和时代风格,对陶俑所体现的丧葬习俗及制度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州杨氏 腰坑 丧葬习俗 陶俑 葬俗 贵州遵义 宋元明时期 年代序列
原文传递
贵州遵义市养马城遗址调查与试掘简报 被引量:3
6
作者 袁东山 蔡亚林 +1 位作者 韦松恒 王洪领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8-46,共19页
2014年,对养马城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测绘和试掘。城址平面呈不规则形,现存面积约35万平方米,保存的石砌城垣长约3500米,发现城门6座。在城址南部的"衙门"遗址发现长方形院落及相关建筑遗迹,其西北面还有1处采石场。养马... 2014年,对养马城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测绘和试掘。城址平面呈不规则形,现存面积约35万平方米,保存的石砌城垣长约3500米,发现城门6座。在城址南部的"衙门"遗址发现长方形院落及相关建筑遗迹,其西北面还有1处采石场。养马城主要应为播州杨氏土司营建,其兴废过程与宋蒙战争及明代平播之役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遵义市 养马城遗址 南宋至明代
原文传递
贵州遵义市播州杨氏土司墓葬腰坑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必素 韦松恒 彭万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120,109,共12页
贵州遵义市播州杨氏土司墓葬流行腰坑葬俗,目前确定的杨氏土司墓葬几乎都有腰坑,自宋末至明末绵延不断,是我国腰坑墓葬分布时代最晚最集中的一个区域,对腰坑葬俗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考古学方法对播州杨氏土司墓葬腰坑进行研究,... 贵州遵义市播州杨氏土司墓葬流行腰坑葬俗,目前确定的杨氏土司墓葬几乎都有腰坑,自宋末至明末绵延不断,是我国腰坑墓葬分布时代最晚最集中的一个区域,对腰坑葬俗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考古学方法对播州杨氏土司墓葬腰坑进行研究,据腰坑材质、形制及随葬器物,对之作型式划分,分析其形制演变及原因,并与周边地区墓葬腰坑进行比较,作源流及文化关联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州杨氏土司 土司墓葬 腰坑 形制 遗物
原文传递
试论黔北宋墓“四神”雕刻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必素 彭万 韦松恒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82,共7页
黔北地区广泛分布着宋代石室墓,与川渝地区保持着一致性。"四神"雕刻普遍流行,是川渝黔地区宋墓中的主要装饰题材之一。北宋墓因发现数量较少,其四神情况不明晰。黔北地区宋墓"四神"雕刻似乎有一个由侧壁龛底、顶(... 黔北地区广泛分布着宋代石室墓,与川渝地区保持着一致性。"四神"雕刻普遍流行,是川渝黔地区宋墓中的主要装饰题材之一。北宋墓因发现数量较少,其四神情况不明晰。黔北地区宋墓"四神"雕刻似乎有一个由侧壁龛底、顶(藻井)往侧壁中间发展,摆放的方向从横向往竖向演变的过程,而朱雀、玄武,一般置于墓顶藻井壁和横梁上。"四神"在宋墓里,除具装饰作用外,均与道教信仰的兴盛有关。而到南宋中期,以杨粲墓为代表的圆雕龙虎柱的表现形式,更多表达的是杨氏家族作为地方土司首领的身份、地位,彰显其势力之强大,蕴含了更为丰富的意义。随着南宋晚期川渝地区造像之风的衰退,宋墓石刻装饰大幅衰减,而贵州黔北的土司墓葬"四神"的表达,逐渐隐藏于棺床下的腰坑里,与道教堪舆的兴盛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北 宋墓 四神 雕刻
原文传递
贵州遵义市播州杨氏土司墓葬形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必素 韦松恒 彭万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7-115,共9页
纵观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的发展,其规模、结构、雕刻均有由繁至简的发展趋势,对昭穆制的遵循从严格走向了松散。腰坑葬俗是宋元明时期播州境内比较盛行的丧葬习俗,墓志亦是播州杨氏礼制遵循和身份等级体现的一个方面。墓前神道或拜台有自... 纵观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的发展,其规模、结构、雕刻均有由繁至简的发展趋势,对昭穆制的遵循从严格走向了松散。腰坑葬俗是宋元明时期播州境内比较盛行的丧葬习俗,墓志亦是播州杨氏礼制遵循和身份等级体现的一个方面。墓前神道或拜台有自南宋中期的繁复到宋元明之交的简单到明末又归于复杂的发展轨迹,体现出时代的特征和墓葬装饰自内向外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州杨氏 土司墓葬 腰坑 墓前建筑
原文传递
贵州遵义市播州区播州罗氏土司家族墓调查简报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合荣 张兴龙 +6 位作者 赵川 简国庆 韦松恒 熊俊 韩东 韩建军 周必素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4,共21页
2014年10月至12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贵州遵义市境内宋明时代遗存展开全面调查,而以分布在遵义县(今播州区)三岔镇的扬州湾、前军坝和龙坪镇的穆家田、匡家寨等地的与播州罗氏土司相关的4处墓地最为重要。2017年8月至2018年1... 2014年10月至12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贵州遵义市境内宋明时代遗存展开全面调查,而以分布在遵义县(今播州区)三岔镇的扬州湾、前军坝和龙坪镇的穆家田、匡家寨等地的与播州罗氏土司相关的4处墓地最为重要。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又对扬州湾、穆家田墓葬群进行了再调查。两次调查基本厘清了遵义市播州区播州罗氏土司相关遗存的分布情况,为研究播州罗氏土司、播州社会结构以及土司制度史提供了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湾 前军坝 穆家田 匡家寨 播州罗氏土司
原文传递
贵州遵义播州杨氏土司丧葬制度的考古学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万 韦松恒 周必素 《南方民族考古》 2018年第1期215-230,共16页
播州杨氏土司墓地均系世袭土司专地入葬,并以一位先祖入葬开辟一处土司墓地,后世土司分别葬于先祖墓前左右,实行'祔祖而葬',统一规划、等级严密。墓地格局清晰,多由墓葬、墓园、墓上(前)建筑、墓祠等构成,地上与地下结合,完备... 播州杨氏土司墓地均系世袭土司专地入葬,并以一位先祖入葬开辟一处土司墓地,后世土司分别葬于先祖墓前左右,实行'祔祖而葬',统一规划、等级严密。墓地格局清晰,多由墓葬、墓园、墓上(前)建筑、墓祠等构成,地上与地下结合,完备有序。杨氏诸墓地所尚或左或右依次入葬的做法与昭穆之制类似,但不尽相同,并未完全遵循昭穆制,受地理环境、堪舆风水及入葬顺序等因素影响,而始终没有严格统一的规律。播州杨氏土司丧葬制度,形成于南宋初,成熟于南宋中期,完善于元初。到明代中期以后有制度执行不严和祔葬形式创新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州 杨氏土司 丧葬制度 考古学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