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内流场PSP测量技术的图像后处理 被引量:9
1
作者 高丽敏 韦楠 +1 位作者 高杰 吴亚楠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7,共5页
由于在测量模型表面压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光学压敏测量技术(Pressure-Sensitive Paint Technique,PSP)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内流场流动的复杂性及狭小的几何空间,内流场的PSP压力测量实验难度非常大,影响了PSP的测量精度... 由于在测量模型表面压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光学压敏测量技术(Pressure-Sensitive Paint Technique,PSP)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内流场流动的复杂性及狭小的几何空间,内流场的PSP压力测量实验难度非常大,影响了PSP的测量精度与显示效果。基于对光学压敏测量技术测量原理的深刻理解,结合图像对准与三维重构理论,探究并优化相应的图像处理流程,自主发展了PSP图像的三维重构程序。以某平面叶栅叶片PSP实验图像为研究对象,按照提出的优化图像处理流程,提高了叶片表面PSP测压的精度,实现了叶片表面压力场的三维重现,并与静压孔测量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所发展的PSP图像处理方法及流程,是现有测量条件下提高PSP测量精度的有效措施之一,且经过叶片表面压力场的三维重现,便于获取图像上的压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测量技术 内流场 图像处理 三维重构 压力分布
下载PDF
基于气味指纹预测养殖大黄鱼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侯巧娟 王锡昌 +4 位作者 董若琰 韦楠 刘源 王丹凤 顾赛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7-142,共6页
在模拟市场环境冰鲜贮藏条件下,采用电子鼻对大黄鱼不同贮藏时间的挥发性气味及相关指标变化进行分析。以室温贮藏作对照,对电子鼻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与最小线性回归分析,并与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及菌落总数进行最小线性回归分析,建立... 在模拟市场环境冰鲜贮藏条件下,采用电子鼻对大黄鱼不同贮藏时间的挥发性气味及相关指标变化进行分析。以室温贮藏作对照,对电子鼻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与最小线性回归分析,并与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及菌落总数进行最小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大黄鱼在冰鲜贮藏条件下品质变化的预测曲线。结果表明:冰鲜和室温保存的大黄鱼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与菌落总数值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多;电子鼻能很好地区分冰鲜和室温贮藏的大黄鱼随时间的气味变化;基于电子鼻最小线性回归分析拟合的气味信号值与该贮藏条件下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三甲胺相关系数,冰鲜贮藏条件下分别为0.9884、0.9889和0.9648,室温分别为0.9878、0.9915和0.99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大黄鱼 电子鼻 三甲胺 挥发性盐基氮 菌落总数
下载PDF
质量控制图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3
作者 于忆骅 韦楠 《山西建筑》 2009年第16期224-225,共2页
指出预应力构件的混凝土质量检验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R控制图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可以较好的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运用这种方法结合统计学软件Minitab对某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了分析,... 指出预应力构件的混凝土质量检验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R控制图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可以较好的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运用这种方法结合统计学软件Minitab对某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了分析,以评价该工程的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混凝土质量 -R控制图 Minitab软件
下载PDF
16例儿童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病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4
作者 王敏 陈天平 +5 位作者 江傲霜 赵颖慧 朱成琳 韦楠 金玉婷 屈丽君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0-844,共5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病(congenital fibrinogen disorder,CFD)患儿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CFD患儿的临床资料。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FGA、FGB、FGG基因全部外显子及侧翼序列并进行测序,分析变异特征。结果16... 目的分析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病(congenital fibrinogen disorder,CFD)患儿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CFD患儿的临床资料。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FGA、FGB、FGG基因全部外显子及侧翼序列并进行测序,分析变异特征。结果16例患儿,男9例(56%),女7例(44%),中位就诊年龄4岁。9例(56%)患儿因出血事件就诊,7例(44%)因术前检查发现。出血事件患儿的纤维蛋白原活性水平低于无出血事件患儿(P<0.05)。12例患儿完成基因检测,共检出12种变异,其中有4个新位点变异,分别为FGA基因c.80T>C和c.1368delC、FGG基因c.1007T>A和c.1053C>A。2例遗传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均为FGA基因无效变异引起,有较重的出血症状。7例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主要由FGG和FGA基因杂合错义变异引起,临床表型从无症状至不同程度出血。结论CFD患儿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患儿出血的严重程度与纤维蛋白原活性水平有关,但临床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相关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病 FGA基因 FGB基因 FGG基因 儿童
下载PDF
酸藤子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梁臣艳 韦楠 +3 位作者 甄汉深 原鲜玲 蔡少芳 吴怀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441-11442,共2页
[目的]初步研究酸藤子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常规化学反应鉴别方法检测酸藤子的化学成分。[结果]糖、多糖、苷类、鞣质、有机酸、黄酮、酚类、挥发油等检测项目出现正反应;其余项出现负反应现象。[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进行... [目的]初步研究酸藤子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常规化学反应鉴别方法检测酸藤子的化学成分。[结果]糖、多糖、苷类、鞣质、有机酸、黄酮、酚类、挥发油等检测项目出现正反应;其余项出现负反应现象。[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进行该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提供了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藤子 化学成分 化学反应鉴别法
下载PDF
52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期合并败血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韦楠 江傲霜 +3 位作者 马典庆 汪俭 屈丽君 陈天平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第4期50-53,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诱导期合并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1年6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血液科的初诊ALL患儿共192例,对诱导期...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诱导期合并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1年6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安徽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血液科的初诊ALL患儿共192例,对诱导期合并败血症的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特点、病原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等。结果52例败血症患儿中,男性31例,女性21例,中位年龄为4(1~13)岁,病程中均有发热症状。最常见的血流外感染部位是肺部,其次是口腔黏膜及消化道。共分离出G+菌16株、G-菌36株,分别以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为主要菌种。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最终存活43例,死亡9例。存活组和死亡组患儿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及诱导期粒细胞缺乏持续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12、0.001、0.037、0.040)。结论ALL诱导期合并败血症者患儿以G-菌感染为主,白蛋白、CRP、PCT水平及粒细胞缺乏持续天数可能与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诱导化疗 败血症 病原菌 预后
下载PDF
心肌CT灌注成像技术在高原心脏病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韦楠 孙艳秋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5期4264-4268,共5页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CTA)因其检查简单、无创已作为无创筛查冠心病的首选技术手段,但其仍存在诊断特异性较低,仅限于解剖学水平,且有高估狭窄程度的倾向。而随着CT技术的蓬勃发展,CT心肌灌注成像(CT-...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CTA)因其检查简单、无创已作为无创筛查冠心病的首选技术手段,但其仍存在诊断特异性较低,仅限于解剖学水平,且有高估狭窄程度的倾向。而随着CT技术的蓬勃发展,CT心肌灌注成像(CT-based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CTP)技术已经开始成熟,能更为准确地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反映心肌微循环情况,评价心肌灌注分布、心室功能,得到心肌的生理学和功能学信息。本文通过分析高原心脏病发病机制及心肌CT灌注成像技术在高原心脏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心脏病 CTP 静态CT心肌灌注成像 动态CT心肌灌注成像
下载PDF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韦楠 夏冰天 +1 位作者 章敬成 胡慧仙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4期535-537,共3页
目的 探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住本院诊治的30例TTP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方法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8例(60.00%)患者表现为典型TTP'... 目的 探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住本院诊治的30例TTP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方法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8例(60.00%)患者表现为典型TTP'五联征'.最终死亡10例(33.33%),复发1例(3.33%),其中26例(86.67%)患者行血浆置换(PE),12例(40%)患者完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活性检测并提示活性<5%.治疗有效组与死亡组患者间接胆红素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08).结论 TTP患者症状复杂多变,血浆置换仍是治疗的首选措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活性检测有助于TTP的诊断,间接胆红素升高水平可能与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 血浆置换 利妥昔单抗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马典庆 汪俭 +4 位作者 王亚萍 刘野天 韦楠 屈丽君 何义富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期150-153,157,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 选取化疗后发生血流感染的64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收集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菌分布特点、药敏试验结果及预后。结果 64例患儿发生血流感染时均处于粒细胞缺乏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 选取化疗后发生血流感染的64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收集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菌分布特点、药敏试验结果及预后。结果 64例患儿发生血流感染时均处于粒细胞缺乏期。64株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占51.6%(33/64),革兰阳性(G+)菌占45.3%(29/64),真菌占3.1%(2/64)。G-菌中前3位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G+菌中前4位依次是G+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人亚种、草绿色链球菌。5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病原菌中G-菌占51.0%(26/51),G+菌占45.1%(23/51),真菌占3.9%(2/51);13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患儿的病原菌中G-菌占53.8%(7/13),G+菌占46.2%(6/13)。64株病原菌中耐药菌占32.8%(21/64),其中G-菌中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占21.2%(7/3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占15.2%(5/33),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占9.1%(3/33);G+菌中检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34.5%(10/29),耐克林霉素葡萄球菌占17.2%(5/29),未检出耐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等葡萄球菌属菌株及肠球菌属菌株。G-菌感染和G+菌感染急性白血病患儿的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感染的急性白血病患儿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高于G+菌感染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3例患儿感染得到完全控制,1例放弃后续化疗出院。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流感染以G-菌为主,ALL及AML患儿中G+菌与G-菌分布相当,IL-6在G-菌感染患儿中较G+菌感染患儿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骨坏死研究进展
10
作者 韦楠 刘洪军 陈天平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第8期25-28,共4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联合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日趋完善,儿童ALL的5年生存率明显升高,治疗相关并发症逐渐引起重视,其中ALL相关骨坏死常导致严重骨骼破坏及功能...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联合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日趋完善,儿童ALL的5年生存率明显升高,治疗相关并发症逐渐引起重视,其中ALL相关骨坏死常导致严重骨骼破坏及功能丧失,是降低患儿长期生存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儿童ALL相关骨坏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化疗 骨密度 骨坏死
下载PDF
合成氨触媒的性能分析以及最新研究结论
11
作者 韦楠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2期18-18,74,共2页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合成氨触媒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合成氨触媒 加速 性能研究
下载PDF
扶贫视角下广西大化县核桃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林忠 凌荣娟 +2 位作者 汪源 禤维言 韦楠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第17期217-219,共3页
产业扶贫是我国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是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因地制宜、立足地区特色特点进行扶贫脱贫工作是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本质要求。大化县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同时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 产业扶贫是我国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是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因地制宜、立足地区特色特点进行扶贫脱贫工作是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本质要求。大化县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同时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山多地少和土地石漠化程度高的问题制约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导致贫困问题突出,区域经济发展缓慢。核桃产业是大化县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但目前存在发展资金紧缺、核桃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缓慢、农户对核桃产业发展前景认识不足等问题。需要整合资金保障核桃产业发展,加快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普及,提高核桃产业化生产水平,拓宽增产增收渠道,推动扶贫"输血型"向"造血型"型转变,打造特色品牌,是加快大化县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化县 核桃产业 产业扶贫
下载PDF
ANKRD26基因突变所致THC2患儿的基因表型与临床特征分析
13
作者 王亚萍 马典庆 +6 位作者 金玉婷 顾静文 陈茹月 韦楠 高珊 王敏 陈天平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第1期119-121,138,共4页
目的:分析3例ANKRD26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2型(THC2)的临床特征与基因突变家系谱,探讨ANKRD26基因突变类型与THC2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10月在医院血液肿瘤科诊治的3例THC2患儿临床资料与一般实验室... 目的:分析3例ANKRD26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2型(THC2)的临床特征与基因突变家系谱,探讨ANKRD26基因突变类型与THC2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10月在医院血液肿瘤科诊治的3例THC2患儿临床资料与一般实验室检查结果,使用二代技术(NGS)进行全外显子检测(WES)、基因数据和致病突变验证三个主要步骤对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ANKRD26基因进行测序、筛查和分析。结果:3例患儿初诊时均PLT<20×10^(9)/L,皆有淤点瘀斑,初诊时丙球及激素效果欠佳。基因分析结果均存在ANKRD26基因突变,突变位点分别位于第22号外显子、第1号外显子启动区与第30号外显子,突变类型均为杂合突变。结论:THC2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不同基因突变类型预后差别很大,ANKRD26基因多态性可能为影响THC2患儿临床表现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2型(THC2) ANKRD26基因 临床特征 外显子测序 家系分析
下载PDF
Wiskott-Aldrich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基因表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玉婷 王敏 +4 位作者 韦楠 顾静文 马典庆 刘野天 陈天平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3例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的基因检测结果与临床特征,方法:分析3例WAS患儿的临床资料,使用第二代基因测序(NGS)对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WAS蛋白(WASP)基因进行测序、筛查和分析。结果:3例患儿均有湿疹、反复感染及血小板减少... 目的:探讨3例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的基因检测结果与临床特征,方法:分析3例WAS患儿的临床资料,使用第二代基因测序(NGS)对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WAS蛋白(WASP)基因进行测序、筛查和分析。结果:3例患儿均有湿疹、反复感染及血小板减少,其中仅1例患儿表现为血小板体积减小3例患儿均行NGS检测,发现WAS基因突变,其中2例突变点突变,1例为插入突变;家系验证结果显示,2例为X连锁遗传,1例为新生突变。结论:对月龄较小的血小板减少症男性患儿,如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同时伴发免疫缺陷、湿疹,应及时完善WASP基因检测明确诊断,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KOTT-ALDRICH综合征 免疫缺陷 血小板减少 湿疹 基因测序
下载PDF
河池市蚕种储备的探索与实践
15
作者 韦志惠 蒙李朋 +1 位作者 黄康东 韦楠 《中国蚕业》 2023年第1期53-56,共4页
为应对2020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蚕桑产业的影响,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大量政策、资金扶持等。以全国最大的蚕桑产业地级市——河池市开展蚕种储备工作为例,从蚕种储备实施的背景出发,总结了蚕种储备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遇到... 为应对2020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蚕桑产业的影响,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大量政策、资金扶持等。以全国最大的蚕桑产业地级市——河池市开展蚕种储备工作为例,从蚕种储备实施的背景出发,总结了蚕种储备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遇到的资金筹措困难、各县(区)重视程度不一、体制机制不健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了完善蚕种储备资金管理制度、加大对蚕桑产业的重视和扶持、理顺体制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议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种 储备 蚕桑产业 茧丝绸 新冠肺炎疫情 探索 实践
下载PDF
石漠化地区核桃套种不同作物的养地效果
16
作者 曾成城 秦芳 +7 位作者 苏利荣 李琴 苏天明 何铁光 俞月凤 韦爱娜 韦楠 蒙元清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2期29-32,66,共5页
为给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及核桃套种高效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设计了6种套种处理,分别为核桃单种、核桃/玉米/红薯、核桃/玉米/绿豆、核桃/美洲菊苣/红薯、核桃/美洲菊苣/绿豆、核桃/芝麻/绿豆,并对所有处理的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微生物... 为给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及核桃套种高效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设计了6种套种处理,分别为核桃单种、核桃/玉米/红薯、核桃/玉米/绿豆、核桃/美洲菊苣/红薯、核桃/美洲菊苣/绿豆、核桃/芝麻/绿豆,并对所有处理的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套种作物并未引起土壤养分流失,但会降低土壤pH值;核桃/玉米/绿豆处理的土壤养分全量及有效态含量均高于核桃单种处理,核桃套种绿豆处理的土壤全氮及碱解氮含量均高于核桃单种处理;除放线菌数量及核桃/美洲菊苣/绿豆的细菌数量外,套种作物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均高于核桃单种处理,除核桃/美洲菊苣/绿豆的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外,套种作物处理的土壤纤维素酶活性、脲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核桃单种处理,整个试验过程中美洲菊苣未发芽,故套种美洲菊苣的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低于其他套种作物处理。因此,采用核桃套种经济作物有较好的养地效果,有利于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但在耕作中应注意施加有机肥以避免化肥施用过多而造成土壤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种 作物 土壤基本理化性状 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石漠化地区
下载PDF
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48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17
作者 韦侠 韦楠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1-1253,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病理、分子、治疗及预后特点,加强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4年4月诊疗的48例儿童LCH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结果48例患儿中,男性32例,女... 目的探讨儿童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病理、分子、治疗及预后特点,加强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4年4月诊疗的48例儿童LCH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结果48例患儿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发病年龄0~12岁,平均年龄4岁;原发部位皮肤6例、四肢和躯干骨26例、头颈部13例、纵隔2例、实质脏器1例;单系统单病灶34例,单系统多病灶5例,多系统9例,多系统伴危险器官受累4例。15例患儿行下一代测序检测,其中8例检出BRAF突变,3例检出MAP2K1突变。基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所有患儿均明确诊断为LCH。头颈部、多系统受累及骨的单系统多病灶患儿进行了化疗,其中3例联合靶向药物治疗。42例患儿随访1~63个月,35例预后良好,6例带病生存,1例死亡。结论儿童LCH总体预后良好,但是多系统、复发难治性LCH可能严重影响患儿生存质量。儿科医师应加强对LCH患儿管理,早期精准评估系统性病变的情况,强化分子检测意识。对多系统、复发难治性病变或可尝试靶向药物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医师 实质脏器 靶向药物治疗 原发部位 发病年龄 预后良好 MAP2 带病生存
原文传递
儿童高危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靶向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韦楠 陈天平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332-336,F0003,共6页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是儿童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儿童期恶性肿瘤性疾病的30%。随着联合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日趋完善,儿童B-ALL的5年生存率较前明显升高,但仍有部分高危...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lineag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是儿童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儿童期恶性肿瘤性疾病的30%。随着联合化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日趋完善,儿童B-ALL的5年生存率较前明显升高,但仍有部分高危B-ALL患儿预后欠佳。部分患儿因长期联合化疗副作用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不良反应而生存质量低下。鉴于传统治疗手段的疗效限制,近年来免疫靶向治疗逐步进入临床试验并取得可观成效,为儿童高危B-ALL的治疗提供了众多的新思路及方法。文章就儿童高危B-ALL的免疫靶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凝血功能障碍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分析
19
作者 路幼佳 刘洪军 +3 位作者 陈天平 屈丽君 韦楠 吕文秀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803-806,共4页
目的 分析凝血功能障碍(CD)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预后等情况。方法 选取自2017年7月至2022年6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09例CD患儿为研究对象,并进行肝肾功能、骨髓细胞学检测等相关检查,寻找病因及原发病。比较遗传性CD患儿与... 目的 分析凝血功能障碍(CD)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预后等情况。方法 选取自2017年7月至2022年6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09例CD患儿为研究对象,并进行肝肾功能、骨髓细胞学检测等相关检查,寻找病因及原发病。比较遗传性CD患儿与获得性CD患儿出血情况、凝血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 209例CD患儿中,遗传性CD 38例(纳入遗传性CD组),获得性CD 171例(纳入获得性CD组)。获得性CD组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低于遗传性CD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水平高于遗传性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死亡,预后良好。结论 儿童获得性CD多见,出血部位主要为口鼻腔和皮肤黏膜;遗传性CD需要特异性凝血因子终生替代治疗,预后取决于凝血因子缺乏的程度及干预的积极性;获得性CD需要从根本上治疗原发病,血液制品短期替代治疗,预后主要取决于原发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障碍 儿童 临床表现 预后
下载PDF
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20
作者 马典庆 韦楠 +2 位作者 陈天平 屈丽君 汪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85-88,共4页
比较分析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应用不同治疗模式时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与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18年1月-2022年12月,研究样本为上述期间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 比较分析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应用不同治疗模式时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与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18年1月-2022年12月,研究样本为上述期间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40例,其中20例患儿应用常规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为对照组),20例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与此同时,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数据呈现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优良,患者在应用后的临床数据指标改善显著,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具有确切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