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疟疾危重病例及普通疟疾病例治疗前后血小板变化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韦海艳 邹春燕 +2 位作者 区德锦 朱东方 黄亚铭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0年第3期153-154,共2页
随着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在国内县乡级医疗机构的广泛使用,其血小板正常参考值一般为(100~300)×109/L,疟疾病例血常规检查中血小板减少的现象日益引起国内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国外已有大量有关脑型疟病例血疑因素变化及普通疟疾... 随着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在国内县乡级医疗机构的广泛使用,其血小板正常参考值一般为(100~300)×109/L,疟疾病例血常规检查中血小板减少的现象日益引起国内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国外已有大量有关脑型疟病例血疑因素变化及普通疟疾病例血小板减少的研究文献报道,但就其疟疾危重病例及普通疟疾病例经抗疟药治疗前后,患者体内血小板的变化规律如何,国内未见有相关的文献报道,就此收集整理广西相关疟疾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变化 危重病例 治疗前后 疟疾 血细胞自动分析仪 县乡级医疗机构 血小板减少 正常参考值
下载PDF
阿奇霉素治疗间日型猴疟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贺颖 毛玮 +3 位作者 林康明 韦海艳 崔立旺 黄亚铭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665-666,669,共3页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对疟原虫的杀灭作用及对疟原虫复燃的影响。方法健康和免疫缺陷的恒河猴(体重5 kg)各1只,血传感染食蟹猴疟原虫,待血液中疟原虫密度分别到达2 266.67个/μl和3 796.08个/μl时,每只猴每天口服阿奇霉素500 mg,健康猴和...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对疟原虫的杀灭作用及对疟原虫复燃的影响。方法健康和免疫缺陷的恒河猴(体重5 kg)各1只,血传感染食蟹猴疟原虫,待血液中疟原虫密度分别到达2 266.67个/μl和3 796.08个/μl时,每只猴每天口服阿奇霉素500 mg,健康猴和免疫缺陷猴分别连续服药12和19 d。每天采血镜检观察。结果健康猴感染后11 d,免疫缺陷猴感染后17 d血中疟原虫消失。两只猴连续7个月血检疟原虫均为阴性。结论单服阿奇霉素对间日型猴疟原虫具有直接杀灭作用,提示对间日型猴疟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猴疟原虫 间日疟 治疗效果
下载PDF
1997-2006年广西疟疾防治措施与效果 被引量:9
3
作者 李锦辉 覃业新 +6 位作者 郭传坤 黄亚铭 林珍 韦海艳 杜进发 毛玮 林康明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分析疟疾防治效果和流行特征,为评估和修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区疟疾疫情资料和各种疟疾监测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结果全区疟疾发病率、居民疟原虫阳性率从1997年的0.96/10万和0.006%下降至2006年0.22/10万和0.0004%... 目的分析疟疾防治效果和流行特征,为评估和修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区疟疾疫情资料和各种疟疾监测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结果全区疟疾发病率、居民疟原虫阳性率从1997年的0.96/10万和0.006%下降至2006年0.22/10万和0.0004%,2004-2006年未发现本地传播的恶性疟和输入恶性疟继发病例。结论疟疾防治措施有效,落实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措施是巩固防治成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监测 发病率
下载PDF
2016-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华支睾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吕国丽 万孝玲 +10 位作者 刘健 区方奇 韦海艳 张伟尉 林源 唐雯茜 石云良 刘多 孟军 杨益超 蒋智华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1年第3期121-126,共6页
目的了解广西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现状和态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广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程度选取6个县(市、区)作为固定监测点,各监测点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片区抽取1个乡镇(街道)的1个行政村... 目的了解广西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现状和态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广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程度选取6个县(市、区)作为固定监测点,各监测点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片区抽取1个乡镇(街道)的1个行政村(社区),每年度在每个行政村(社区)整群抽取3周岁以上居民200人,共1000人,覆盖儿童、青年、中年和老年各年龄组人群。采集3岁以上常住居民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华支睾吸虫卵并计数。如在检测中发现其他寄生虫感染,同时予以记录。从2016至2020年连续监测5年。结果2016—2020年,监测点各年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1.98%(756/6308)、6.32%(394/6230)、10.97%(670/6110)、10.03%(680/6781)、7.96%(497/6242),感染率呈下降趋势(χ^(2)=13.627,P<0.01)。各年华支睾吸虫感染率男性均高于女性;以40~49岁、50~5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感染率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升高;感染度以轻度为主。2016—2020年6个县(市、区)土源性线虫各年感染率分别为2.46%(155/6308)、2.30%(143/6230)、1.34%(82/6110)、1.11%(75/6781)、0.72%(45/6242),感染率逐年下降(χ^(2)=88.378,P<0.01);各年间钩虫均为主要的感染虫种。结论广西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仍然较高,华支睾吸虫病仍为今后预防和治疗的重点寄生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流行病学 监测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下载PDF
一种伊氏锥虫低温冷冻保种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进 黄亚铭 +2 位作者 韦海艳 张鸿满 卢作超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2-674,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易行的伊氏锥虫(Trypanosomaevansi)低温冷冻保种新方法。方法:感染伊氏锥虫小鼠的肝和脾组织分别冻存于-20℃和-80℃低温冰箱7、10、60d,观察复苏后伊氏锥虫的形态、活力及对小鼠的感染力。结果:伊氏锥虫在-20℃和-8...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易行的伊氏锥虫(Trypanosomaevansi)低温冷冻保种新方法。方法:感染伊氏锥虫小鼠的肝和脾组织分别冻存于-20℃和-80℃低温冰箱7、10、60d,观察复苏后伊氏锥虫的形态、活力及对小鼠的感染力。结果:伊氏锥虫在-20℃和-80℃温度下冻存7、10、60d后,光镜下形态与新鲜组织内虫体一致。随着冻存时间延长虫体活力稍有下降。肝、脾组织-20℃或-80℃冻存60d后虫体活力分别为74.47%,74.43%和74.62%,74.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0℃和-80℃冷藏保存7、10d后接种,小鼠虫血症出现时间均为5d,保存60d者为7d。两种温度,不同时间保存虫体复苏后对小鼠感染成功率和致死率均为100%。结论:不加保护剂直接冷冻受染小鼠肝或脾组织保存伊氏锥虫,不失为一种经济、便捷的保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氏锥虫 低温冷冻 形态 感染力
下载PDF
硫酸锌浮聚法检查寄生虫卵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锦辉 林珍 +2 位作者 覃业新 杜进发 韦海艳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748-749,共2页
关键词 硫酸锌浮聚法 检查 寄生虫卵 总感染率 虫种分布
下载PDF
1950~2009年广西桂林市疟疾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新德 黄亚铭 +3 位作者 熊昊 韦海艳 区德锦 邹春燕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5期131-132,共2页
目的:评价桂林市1950~2009年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收集全市各医院1950~2009年疟疾病例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市20世纪50年代人群发病率为36.20/10000,仅1950年人群疟疾发病率为223.66/10000,以间日疟流行为主。8... 目的:评价桂林市1950~2009年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收集全市各医院1950~2009年疟疾病例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市20世纪50年代人群发病率为36.20/10000,仅1950年人群疟疾发病率为223.66/10000,以间日疟流行为主。80年代控制在0.09/10000,随着流动人口疟疾病人的增加,90年代上升到0.23/10000,流动人口疟疾感染地包括国内的9个省和国外的4个国家。本世纪以来人群疟疾患病率为0.02/10000。结论:该市通过长期的疟疾综合性防治措施,当地居民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流动人口疟疾患者未发现继发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控制 流动人口
下载PDF
2007年粤桂琼联防区广西8市县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林康明 李锦辉 +7 位作者 黄亚铭 郭传坤 覃业新 林珍 韦海艳 杜进发 毛玮 蒋智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2190-2190,2170,共2页
目的分析2007年粤桂琼疟疾联防区广西8市县疟疾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评价防治措施,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广西8市县疟疾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8市县疟疾发病率为0.01/万,比上一年的发病率下降了66.67... 目的分析2007年粤桂琼疟疾联防区广西8市县疟疾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评价防治措施,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广西8市县疟疾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8市县疟疾发病率为0.01/万,比上一年的发病率下降了66.67%。发热病人血检未发现本地传播的疟疾病例和输入疟疾继发病例。结论控制疟疾的措施有效,防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联防 监测 流行特点 效果
下载PDF
青蒿琥酯与氯喹和槟榔碱配伍对体外培养的布氏锥虫杀灭效果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亚铭 贺颖 +2 位作者 韦海艳 林康明 毛玮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3,48,共3页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与其它药物配伍对体外培养锥虫是否具有杀灭效果。方法采用单剂量青蒿琥酯及与氯喹和槟榔碱不同药物浓度配伍对体外连续培养的布氏锥虫杀灭效果观察。结果单剂量青蒿琥酯所需有效剂量大作用时间长,而与氯喹配伍两种药...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与其它药物配伍对体外培养锥虫是否具有杀灭效果。方法采用单剂量青蒿琥酯及与氯喹和槟榔碱不同药物浓度配伍对体外连续培养的布氏锥虫杀灭效果观察。结果单剂量青蒿琥酯所需有效剂量大作用时间长,而与氯喹配伍两种药物比例为1:1浓度在0.03mg/ml条件下,体外培养的锥虫48小时全部被杀死,随配伍药物剂量增加杀灭锥虫的时间缩短。结论大剂量的青蒿琥酯对体外培养的锥虫具有杀灭作用,但与氯喹配伍使用其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锥虫 氯喹 体外培养
下载PDF
粤桂琼疟疾联防区广西玉林6市县1992~2002年疟疾防治与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传坤 李锦辉 +5 位作者 陆运龙 韦海艳 李卫萍 宁杰生 杨福锦 何闪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742-744,745,共4页
目的 分析粤桂琼疟疾联防区广西玉林 6市县 11年的疟疾防治与监测结果 ,评价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措施。 方法 收集 1992~ 2 0 0 2年三省 (区 )广西玉林 6市县当地居民发热病人、流动人口发热病人以及重点人群IFAT监测资料进行流... 目的 分析粤桂琼疟疾联防区广西玉林 6市县 11年的疟疾防治与监测结果 ,评价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措施。 方法 收集 1992~ 2 0 0 2年三省 (区 )广西玉林 6市县当地居民发热病人、流动人口发热病人以及重点人群IFAT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结果  11年间玉林 6市县共血检当地居民发热病人 74860 2人次 ,检出阳性 3 0例 ,血检阳性率为 0 0 0 4%。血检流动人员发热病人 63 0 2 4人次 ,检出疟原虫阳性 5 84例 ,平均阳性率为 0 93 %。重点人群IFAT阳性率为 0 0 3 7%。 结论 玉林 6市县经过 11年联防与监测 ,1999年起未再发现当地感染疟疾病例 ,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从 1992年的 3 94%降到 2 0 0 2年的 0 15 % ,未发生输入继发病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桂琼 疟疾 联防区 广西玉林 疟疾 防治 监测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虫卵ITS-2序列分析鉴别华支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国丽 杨益超 +6 位作者 蒋智华 韦海艳 张伟尉 唐雯茜 林源 黄福明 区方奇 《内科》 2014年第2期128-130,123,共4页
目的建立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的华支睾吸虫与扇棘单睾吸虫的ITS-2序列分析鉴别方法。方法在华支睾吸虫流行区采集华支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成虫,从成虫虫体分离并收集虫卵。以蛔虫、鞭虫、钩虫、蛲虫做对照虫种,按不同虫种和虫卵数分... 目的建立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的华支睾吸虫与扇棘单睾吸虫的ITS-2序列分析鉴别方法。方法在华支睾吸虫流行区采集华支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成虫,从成虫虫体分离并收集虫卵。以蛔虫、鞭虫、钩虫、蛲虫做对照虫种,按不同虫种和虫卵数分成5个实验组,各组分别提取DNA,并扩增ITS-2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作同源性分析以确保为目标片段,根据PCR扩增产物电泳获得的条带判定虫种。结果以华支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虫卵DNA为模板的PCR产物电泳图谱分别在400bp、500bp左右各显示一条明显条带;在以两种虫卵DNA混合液为模板的PCR产物中,电泳图谱在400bp左右和500bp左右各显示明显条带。将测序得到的两种核苷酸序列进行Blast比对后,显示与GenBank中相应的华支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序列高度同源。混入四种肠道线虫虫卵DNA的PCR产物中,除目的条带外,无其他条带。结论该方法可以对华支睾吸虫及扇棘单睾吸虫虫卵进行鉴别,且结果不受常见四种肠道线虫虫卵干扰,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作为两虫种的鉴别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扇棘单睾吸虫 ITS-2 鉴别方法
下载PDF
广西5县区基本消灭疟疾达标考核结果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传坤 李锦辉 +7 位作者 黄亚铭 覃业新 林珍 杜进发 毛玮 林康明 韦海艳 蒋智华 《世界感染杂志》 2010年第4期191-194,共4页
目的考核和评价广西最后5县(区)是否达到国家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方法按照国家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和考核方法,对环江、乐业、大化、钦南和钦北5县(区)进行现场考核和资料审核。结果环江县2004~2005年疟疾发病率为0.05/万、0.03... 目的考核和评价广西最后5县(区)是否达到国家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方法按照国家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和考核方法,对环江、乐业、大化、钦南和钦北5县(区)进行现场考核和资料审核。结果环江县2004~2005年疟疾发病率为0.05/万、0.03/万,2006-2008年发病率为0;乐业县2004年疟疾发病率为0.26/万,2005~2008年发病率为0;大化、钦南和钦北疟疾发病率连续5a为0。在5县(区)15个乡(镇)103个点,抽检当地居民和学生7800人,未检出疟原虫阳性者。免疫荧光抗体技术(IFA)检测滤纸血样7806份,抗体阳性率为0.026%。结论5县(区)疟疾发病率连续5a控制在1/万以下,达到国家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应继续加强疟疾监测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基本消灭 考核 评价
下载PDF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析
13
作者 韦海艳 《华夏教师》 2024年第19期44-46,共3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小学阶段,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其在德育工作中的表现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遇到...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小学阶段,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其在德育工作中的表现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实施德育工作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小学班主任 德育工作 家校共育
下载PDF
广西五县区基本消灭疟疾达标考核结果评价
14
作者 郭传坤 李锦辉 +7 位作者 黄亚铭 覃业新 林珍 杜进发 毛玮 林康明 韦海艳 蒋智华 《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 2010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考核和评价广西最后5县(区)是否达到国家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方法按照国家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和考核方法,对环江、乐业、大化、钦南和钦北5县(区)进行现场考核和资料审核。结果环江县2004~2005年疟疾发病率为0.05/万、0.03... 目的考核和评价广西最后5县(区)是否达到国家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方法按照国家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和考核方法,对环江、乐业、大化、钦南和钦北5县(区)进行现场考核和资料审核。结果环江县2004~2005年疟疾发病率为0.05/万、0.03/万,2006-2008年发病率为0;乐业县2004年疟疾发病率为0.26/万,2005~2008年发病率为0;大化、钦南和钦北疟疾发病率连续5a为0。在5县(区)15个乡(镇)103个点,抽检当地居民和学生7800人,未检出疟原虫阳性者。免疫荧光抗体技术(IFA)检测滤纸血样7806份,抗体阳性率为0.026%。结论5县(区)疟疾发病率连续5a控制在1/万以下,达到国家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应继续加强疟疾监测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基本消灭 考核 评价
下载PDF
2004-2009年广西天峨县梅毒、淋病、AIDS/HIV疫情分析 被引量:36
15
作者 傅剑羽 黄亚铭 +3 位作者 吕昌峰 韦海艳 邹春燕 区德锦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6-117,120,共3页
目的了解天峨县近6年法定传染病中的梅毒、淋病、艾滋病(AIDS)和HIV阳性病例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09年的法定传染病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 目的了解天峨县近6年法定传染病中的梅毒、淋病、艾滋病(AIDS)和HIV阳性病例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09年的法定传染病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近6年报告梅毒、淋病、AIDS和HIV阳性病例共382例,人群发病率为36.38/10万,女性高于男性,其中梅毒98例,人群发病率为9.33/10万;淋病265例,人群发病率为25.24/10万;AIDS6例(死亡1例)、HIV阳性13例(死亡2例),人群发病率为1.81/10万。以上4种疾病高发年龄在25~34岁年龄组。农民发病人数占49.48%。4种疾病病例数近几年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梅毒和HIV阳性病例上升较明显。结论该县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不断增多,其防治任务仍然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淋病 AIDS/HIV
下载PDF
2004~2009年隆林各族自治县法定报告乙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声荣 黄亚铭 +5 位作者 杨永亮 吴东海 李玉洁 韦海艳 区德锦 邹春燕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0,共2页
目的了解隆林各族自治县近6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态势,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09年的乙类和丙类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近6年报告乙类和丙类传染... 目的了解隆林各族自治县近6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态势,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09年的乙类和丙类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近6年报告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共22种5184例,人群年均发病率为233.21/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4种4545例,人群年均发病率为204.46/10万。年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痢疾、淋病。传染病死亡人数共57例,人群死亡率为2.56/10万,其中狂犬病患者占总死亡人数的82.46%,新生儿破伤风死亡占12.28%。结论该县近6年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旧病种复燃且不断出现新病种,狂犬病是导致当地人群死亡的主要传染病病种,应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监控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疫情 流行动态 发病率
下载PDF
1950~2009年广西靖西县疟疾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福春 黄亚铭 +3 位作者 方发伟 韦海艳 区德锦 邹春燕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7期124-126,共3页
目的:评价中越边境靖西县1950~2009年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收集全县各乡镇卫生院1950~2009年疟疾防治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县20世纪50年代人群疟疾发病率为96.94/万,并有恶性疟、间日疟和三日疟流行。20世纪70... 目的:评价中越边境靖西县1950~2009年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收集全县各乡镇卫生院1950~2009年疟疾防治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县20世纪50年代人群疟疾发病率为96.94/万,并有恶性疟、间日疟和三日疟流行。20世纪70年代下降为11.06/万,1971年后未发现三日疟病例。20世纪80年代下降为1.53/万,20世纪90年代为0.40/万,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当地居民中仍然发现有恶性疟患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流动人口疟疾患者为主,同时有恶性疟感染者。本世纪以来在当地居民中未发现疟疾患者,当地人群疟疾发病率控制在0.06/万。结论:该县通过长期的疟疾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控制 中越边境 少数民族
下载PDF
广西凤山县2004-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龙超年 白尧勇 +2 位作者 龙永南 韦海艳 黄亚铭 《医学与社会》 2013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了解广西凤山县近几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11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及儿童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的接种资料,采用Excel20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县8年中共... 目的:了解广西凤山县近几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11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及儿童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的接种资料,采用Excel20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县8年中共发现流行性腮腺炎584例,4-10岁儿童人群年均发病率在108.25-793.23/10万之间,1-7岁儿童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接种率仅为15.72%,入学后的儿童随年龄增大,人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5月和11月为腮腺炎发病高峰期,男女发病比例为1.66:1。全县9个乡镇病例报告超出国家人群年均发病率22.80/10万的水平。结论:该县儿童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学龄前儿童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接种率较低,需进一步加强儿童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的接种及补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 监测
下载PDF
广西都安县2000-2010年淋病、梅毒、AIDS/HIV流行状况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韦标 黄家成 +3 位作者 韦加玉 班秀花 韦海艳 黄亚铭 《医学与社会》 2012年第12期20-22,27,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都安县少数民族近10年法定传染病中的梅毒、淋病、艾滋病和HIV阳性病例情况,分析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该县2000-2010年法定传染病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疫情资料为依据,采用Ex... 目的:了解广西都安县少数民族近10年法定传染病中的梅毒、淋病、艾滋病和HIV阳性病例情况,分析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该县2000-2010年法定传染病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疫情资料为依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11年报告梅毒、淋病、艾滋病和HIV阳性病例共3984例,人群发病率为56.15/10万;其中,淋病为9.36/10万,梅毒为29.99/10万,AIDS/HIV阳性为16.80/10万,为该县引起死亡病例的主要传染病死亡率为6.33/10万。病例分布各年龄组、各乡镇及各种职业;15-64岁年龄组占总病例84.91%,农民发病人数占总病例76.23%。梅毒和AIDS/HIV阳性病例近年来呈现平行上升较明显,两者之比为1.79:1。结论:该县淋病、梅毒、AIDS/HIV阳性病例已从城市向农村、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并以性传播为主,防治任务非常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淋病 AIDS HIV
下载PDF
1951-2010年广西凤山县疟疾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20
作者 龙超年 龙永南 +5 位作者 黄群 黎军 韦海艳 区德锦 邹春燕 黄亚铭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2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分析广西的西北山区而且地广人群稀少的边远县城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资料,评价经长期抗疟以后到本世纪以来的防治效果。方法收集查阅全县历年疟疾防治资料,包括历年疟疾疫情报告、防治方案、各乡镇卫生院疟疾病人诊断和治疗资料等,采... 目的分析广西的西北山区而且地广人群稀少的边远县城原为疟疾高度流行区资料,评价经长期抗疟以后到本世纪以来的防治效果。方法收集查阅全县历年疟疾防治资料,包括历年疟疾疫情报告、防治方案、各乡镇卫生院疟疾病人诊断和治疗资料等,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50年代疟疾是该县的主要传染病,存在着感染人类的4个种类疟原虫流行,当地居民人群疟疾阳性率为1583.33/10万,其中1954年为3286.22/10万,60年代为349.65/10万,70年代为1525.82/10万,80年代为71.57/10万,90年代为4.78/10万,本世纪为1.56/10万。三日疟病例于1961年后未发现,恶性疟及卵形疟病例分别于70年代初期在当地居民中未发现。90年代55.29%的疟疾病例来自流动人口,本世纪以来的33例疟疾病例均在流动人口中发现。结论该县自1992年经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在当地居民中流行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存在流动人口将疟疾输入传播的威胁,因此,应继续加强流动人口疟疾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控制 边远山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