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三重逻辑探赜
1
作者 韦湘燕 张颖颖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斗争精神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史的一根红线。敢于坚持斗争、发扬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应该持有的精神样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重大原... 斗争精神是贯穿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史的一根红线。敢于坚持斗争、发扬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应该持有的精神样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重大原则。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科学的理论逻辑把握其深层次的内涵、从历史逻辑厘清脉络、从新时代伟大实践中推动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赓续,不断为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斗争精神 三重逻辑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4
2
作者 韦湘燕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2-144,共3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面向全国所有高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要注意处理好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教材与教学、认识与实践三对关系,充分发挥高校思...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面向全国所有高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要注意处理好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教材与教学、认识与实践三对关系,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途径
下载PDF
浅析井冈山《土地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韦湘燕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S2期271-,273,共2页
井冈山《土地法》是我国第一部代表农民利益的土地法,它的制定和实施,有力地维护了根据地农民的根本利益,开创了新民主主义土地立法之先河,是我国土地制度的伟大变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井冈山《土地法》 内容 历史意义
下载PDF
抗战时期邓子恢的农业思想与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韦湘燕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年第5期116-118,共3页
抗日战争时期 ,邓子恢在创建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出一套实行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理论与方法 ,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长期支持抗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邓子恢 农业思想 农业合作社 土地政策
下载PDF
广西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基本经验 被引量:2
5
作者 韦湘燕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1期60-63,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广西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供师资保证;二是立足于实际,丰富培训内容,把先进农村...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广西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供师资保证;二是立足于实际,丰富培训内容,把先进农村实用技术传授给农民;三是积极探索多种培训方式和手段,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四是依托科技项目和主题活动,有力地推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实用技术 广西 培训 基本经验
下载PDF
校园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韦湘燕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8年第11期9-10,共2页
校园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关系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各种能力的提高,关系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从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师生关系、校园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对如何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关系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各种能力的提高,关系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从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师生关系、校园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对如何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教育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韦湘燕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4期58-61,共4页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党执政规律教育,要重视研究和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涵义与内容,找准切入点,把党执政规律教育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党执政规律教育,要重视研究和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涵义与内容,找准切入点,把党执政规律教育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增强其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共产党 执政规律 教育
下载PDF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韦湘燕 《高教论坛》 2013年第12期72-74,78,共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开设的一门大学本科生公共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把"纲要"课程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课,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纲要"课程和"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开设的一门大学本科生公共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把"纲要"课程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课,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纲要"课程和"概论"课程的关系、"纲要"课程和中学历史课的关系、综述和专题的关系,还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建设
下载PDF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原因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韦湘燕 《党史文苑》 2004年第2期7-9,共3页
20世纪50年代前期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具有充足的理论依据和有利的条件,也是当时客观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造 探析 原因
下载PDF
试论王重民的人格魅力 被引量:1
10
作者 韦湘燕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11X期105-106,共2页
王重民是我国现代蜚声海内外的著名目录学家。他爱国、正直,致力于搜集和整理我国流散在海外的珍贵典籍资料;他勤奋好学、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他热爱和献身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教书育人的高超能力及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大家风范,他高尚... 王重民是我国现代蜚声海内外的著名目录学家。他爱国、正直,致力于搜集和整理我国流散在海外的珍贵典籍资料;他勤奋好学、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他热爱和献身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教书育人的高超能力及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大家风范,他高尚的人格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崇敬和爱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重民 爱国 勤奋好学 严谨谦虚 教书育人 平易近人
下载PDF
广西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韦湘燕 《柳州师专学报》 2015年第5期77-79,共3页
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基于实地调研,针对目前广西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培训信息宣传力度要加大、培训内容要跟实际相结合、培训方式手段要灵活多样、培训... 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基于实地调研,针对目前广西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培训信息宣传力度要加大、培训内容要跟实际相结合、培训方式手段要灵活多样、培训教师队伍建设要不断加强、培训经费要多渠道筹集、培训政策要以激励为主等六个方面推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实用技术 广西 培训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邓演达与毛泽东农运思想之比较
12
作者 韦湘燕 李智媛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4年第10期121-125,共5页
国民党左派邓演达与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在 1 92 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 ,曾一度合作共事 ,为推动农民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农运思想既有相同之处 ,亦有不同之点。历史证明 。
关键词 邓演达 毛泽东 农民运动思想 农村政权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两个务必”与中国革命的胜利
13
作者 韦湘燕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共3页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 ,毛泽东及时提出了“两个务必”的伟大号召 ,这既是对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经验总结 ,也是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自己的最高纲领必须坚持的原则。进入新世纪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 ,再次号...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 ,毛泽东及时提出了“两个务必”的伟大号召 ,这既是对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经验总结 ,也是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自己的最高纲领必须坚持的原则。进入新世纪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 ,再次号召全党牢记“两个务必” ,对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的宏伟目标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毛泽东 “两个务必” 中国革命 胡锦涛 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经验
14
作者 韦湘燕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7-78,共2页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主要有:一、坚持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三、指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主要有:一、坚持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阵地;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三、指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四、创造爱国主义的社会和校园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爱国主义教育 高校 主要经验
下载PDF
土地革命时期邓子恢的农业思想与实践
15
作者 韦湘燕 《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第7期133-135,共3页
土地革命时期 ,邓子恢在领导闽西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中央苏区根据地的斗争中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创造性地探索出一套开展土地革命、发展农业生产和妥善处理“剪刀差”的理论与方法 ,有力地促进了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
关键词 邓子恢 土地革命 农业思想 剪刀差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
16
作者 韦湘燕 《东南亚纵横》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6-59,共4页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中国经历了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经历这一阶段 ,是由当时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者之间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必然 ,前者...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中国经历了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经历这一阶段 ,是由当时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者之间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必然 ,前者是后者建立和发展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下载PDF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研究
17
作者 韦湘燕 《广西社会科学》 2003年第6期7-9,共3页
对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 ,学术界和社会上存在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改造是否必要、是不是搞早了和值得重视的经验教训等问题的研究 ,进而论定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是在解放初期中国客观条件下的正确... 对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 ,学术界和社会上存在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改造是否必要、是不是搞早了和值得重视的经验教训等问题的研究 ,进而论定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是在解放初期中国客观条件下的正确选择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并没有搞早 ,而是搞得太快、太纯了 ;它所取得的成绩是主要的 ,失误是次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造 问题研究
下载PDF
《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18
作者 韦湘燕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27-30,共4页
高校应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的全过程 ,对大学生加强中国革命和建设理论教育、党情国情与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教师应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有效地进行思想... 高校应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的全过程 ,对大学生加强中国革命和建设理论教育、党情国情与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同时教师应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概论》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信念教育 革命思想教育 国情教育
下载PDF
借入世之机 加快桂林市农业发展步伐
19
作者 韦湘燕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25-27,共3页
面对入世后农业发展的形势 ,桂林市农业主管部门应抓紧做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强基础建设、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狠抓农产品流通、建立农业发展保险机制等方面的工作 ,借入时之机 。
关键词 入世 桂林市 农业发展 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 农产品流通
下载PDF
抗震救灾:彰显中国共产党对民生的高度关注
20
作者 韦湘燕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4期57-60,共4页
民生问题是当今中国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致力于妥善解决的重大问题。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民生问题"始终如一地贯穿于整个过程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表达了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 民生问题是当今中国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致力于妥善解决的重大问题。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民生问题"始终如一地贯穿于整个过程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表达了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共患难、心连心的情怀,同时也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具有解决民生问题的非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救灾 中国共产党 民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