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AM钢表面Fe-Al合金渗层的制备 被引量:2
1
作者 韦炳军 胡立 +3 位作者 向鑫 杨飞龙 张桂凯 王欢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8-217,共10页
FeAl/Al2O3阻氚涂层具有高阻氚因子、耐腐蚀和耐高温等优良性能,是ITER首选的阻氚涂层.Fe-Al合金渗层对Al2O3膜层的形成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了AlCl3-EMIC离子液体电镀法在CLAM钢表面镀铝,然后利用热处理使Al与基体相互扩散制备Fe... FeAl/Al2O3阻氚涂层具有高阻氚因子、耐腐蚀和耐高温等优良性能,是ITER首选的阻氚涂层.Fe-Al合金渗层对Al2O3膜层的形成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了AlCl3-EMIC离子液体电镀法在CLAM钢表面镀铝,然后利用热处理使Al与基体相互扩散制备Fe-Al合金渗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散射谱仪研究了热处理时间和温度对渗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渗层厚度随着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提升而增大,试样表面逐渐由富铝相向贫铝相转化.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获得的渗层与CLAM钢基体结合紧密,无孔洞等缺陷.热处理时间一定时,热处理温度对渗层生长速率的影响符合Arrhenius关系,拟合计算出CLAM钢的渗铝Arrhenius活化能为78.48 kJ/mol.在640℃和760℃时,渗层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受晶界扩散速率与体扩散速率的共同影响.在综合考虑合理的渗层厚度、表面Fe-Al合金相、热处理成本的情况下,较优的热处理工艺为700℃/1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合金渗层 热处理 电镀铝 CLAM钢
下载PDF
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2
作者 韦炳军 《中国经贸》 2014年第7期194-195,共2页
企业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一些企业由于没有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不仅是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还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健康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 内部控制概述 存在问题 措施
下载PDF
9MeV工业CT系统下一种简单的线衰减系数测定方法
3
作者 王鹍 邓俊 +2 位作者 韦炳军 罗志鹏 余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9年第4期439-446,共8页
在考虑选择射线源能量、计算射线源的穿透能力或研究材料屏蔽性能时,被检测材料的线衰减系数是一个重要参数。本文基于9 MeV工业CT系统,提出一种简单的线衰减系数测定方法,对CT检测工作中常见的铝(Al)、钨(W)和钢(Fe)材料进行线衰减系... 在考虑选择射线源能量、计算射线源的穿透能力或研究材料屏蔽性能时,被检测材料的线衰减系数是一个重要参数。本文基于9 MeV工业CT系统,提出一种简单的线衰减系数测定方法,对CT检测工作中常见的铝(Al)、钨(W)和钢(Fe)材料进行线衰减系数的测定。首先,选取不同厚度的金属材料,分别放置于探测器与射线源之间,使中心射束垂直透过金属材料;然后分别读取不同厚度金属材料下探测器通道的示数,通过线性拟合计算出被检测材料的线衰减系数;最后将测定结果与文献和NIST数据库中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实验测定的三种材料的线衰减系数比较准确,实验结果可用于相同材料的CT检测中,也可采用本文方法计算其他材料的线衰减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线衰减系数 9MeV 金属材料
下载PDF
锥束CT图像矩形包围盒快速重建
4
作者 王鹍 陈镐 +2 位作者 韦炳军 王欢 张定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06-1110,共5页
针对传统锥束CT重建存在大量冗余计算的问题,建立了锥束CT图像矩形包围盒快速重建方法。该方法将重建空间限定为三维矩形包围盒,大大减少了待重建体素的数量,接着将Z线优先算法反投影部分的计算移植到GPU上加速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 针对传统锥束CT重建存在大量冗余计算的问题,建立了锥束CT图像矩形包围盒快速重建方法。该方法将重建空间限定为三维矩形包围盒,大大减少了待重建体素的数量,接着将Z线优先算法反投影部分的计算移植到GPU上加速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锥束CT图像的重建速度,可推广应用于采用类似算法重建的CT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CT 矩形包围盒 GPU 并行重建
下载PDF
胸痛中心模式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长途转运的急救护理成效分析
5
作者 韦炳军 闫昭莺 +2 位作者 李智 朱帆 伍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180-183,共4页
探讨胸痛中心模式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长途转运的急救护理成效分析护理。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7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转运与急救方式,观察组给予胸痛中心模式下院前长途转运... 探讨胸痛中心模式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长途转运的急救护理成效分析护理。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7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转运与急救方式,观察组给予胸痛中心模式下院前长途转运的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效率、风险事件、救治情况、急救评价、纠纷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诊、诊断等4项内容所用时间更低(P<0.05)。观察心肌梗死等5项风险事件中占比为5.70%,对照组为22.90%,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治愈患者占比更高,致残等不良救治结果占比更低(P<0.05)。观察组急救流程等5项评价更高(P<0.05)。观察组语言等纠纷总占比为2.86%,对照组为20.00%,观察组占比更低(P<0.05)。结论 观察组护理方式能提高急救效率以及安全程度,整体救治效果好,纠纷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模式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长途转运 急救效率 风险事件 救治情况 急救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