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界·颠覆·选择——《孽海花》的阈限性解读
1
作者 韦照周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8-103,共6页
晚清是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危机面前,晚清社会在传统与现代、守旧与革新、封闭与开放之间左右摇摆,在越界、颠覆的过程中不断尝试,艰难选择,在文化变革、民族想象和新的性别建构上始终处于一种模棱两... 晚清是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危机面前,晚清社会在传统与现代、守旧与革新、封闭与开放之间左右摇摆,在越界、颠覆的过程中不断尝试,艰难选择,在文化变革、民族想象和新的性别建构上始终处于一种模棱两可、悬而未决的阈限性状态。《孽海花》正是这种阈限性在晚清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具体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文学 《孽海花》 阈限性 解读
下载PDF
《河湾》:重复书写的空间
2
作者 韦照周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5-119,共5页
重复书写就是互文性批评所指的羊皮纸效应,是互文性理论的一个重要比喻。文学作品中的各种改写痕迹被认为与羊皮纸的重复书写特征相仿。文章借用这个概念,认为在小说《河湾》中,人对空间的重复占有、摧毁和建设是一种对空间的重复书写... 重复书写就是互文性批评所指的羊皮纸效应,是互文性理论的一个重要比喻。文学作品中的各种改写痕迹被认为与羊皮纸的重复书写特征相仿。文章借用这个概念,认为在小说《河湾》中,人对空间的重复占有、摧毁和建设是一种对空间的重复书写。通过文本细读,文章分析了这种重复书写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湾》 空间 重复书写 意义
下载PDF
身体·革命·自我
3
作者 韦照周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16-120,共5页
在战争年代,女性身体往往被想象、建构成为各类民族冲突的工具或者战场。泰戈尔的《家庭与世界》、张爱玲的《色.戒》和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都通过身体、革命与自我这个主题,探讨了革命中的女性在失去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时如何安置... 在战争年代,女性身体往往被想象、建构成为各类民族冲突的工具或者战场。泰戈尔的《家庭与世界》、张爱玲的《色.戒》和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都通过身体、革命与自我这个主题,探讨了革命中的女性在失去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时如何安置自己的情感,对自我进行定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身体 革命 情感 自我
下载PDF
狄更斯、透纳与大海
4
作者 马尔科姆·安德鲁 韦照周 张箭飞 《长江学术》 2015年第1期61-68,共8页
本文通过比较狄更斯和透纳的传记材料、二者与海滨胜地的密切关系以及文字语言和图像语言的再现方式之异同,指出作家与画家皆为大海的神秘元素所吸引,力图通过自己的作品再现这一元素,带给读者和观众无与伦比的身临其境之感受。
关键词 狄更斯 透纳 大海 文字语言 图像语言 再现
下载PDF
无处不在,无处可寻:“文学社会学”之后的文学社会学
5
作者 詹姆斯·F·英格里希 韦照周 万信琼 《长江学术》 2011年第4期49-58,共10页
本文集中探讨社会学在当前文学研究史中的命运问题,主要涉及到形象和感知、以及英语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们可能会对"文学社会学"这个词组所产生的学科想象。文章追溯了文学社会学在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多年里的发展,详细阐述了文... 本文集中探讨社会学在当前文学研究史中的命运问题,主要涉及到形象和感知、以及英语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们可能会对"文学社会学"这个词组所产生的学科想象。文章追溯了文学社会学在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多年里的发展,详细阐述了文学社会学各个研究分支,五个主要研究方向、代表人物及代表著作。作者认为,文学社会学研究的疆界虽然还可以进一步扩展,但"文学社会学"的旗帜不久将再次升起的可能性似乎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社会学 发展 跨学科研究 命运
下载PDF
高地之旅与莪相式的崇高之美
6
作者 马尔科姆.安德鲁 韦照周 《长江学术》 2012年第4期54-57,共4页
本文旨在揭示18世纪时期如画美的审美潮流以及莪相诗歌如何引发了苏格兰高地旅游热,影响了英国游客对线路的选择和崇高之美的体认。
关键词 如画风景 高地之旅 崇高之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