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渣生物炭吸附-还原Cr(Ⅵ)的反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林春岭 钟来元 +2 位作者 钟晓岚 韦碧玉 尹俊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35-2345,共11页
以甘蔗渣为原材料,在限氧条件下经600℃碳化制备生物炭RC,经800℃碳化制备生物炭HC,分别研究两者对Cr(Ⅵ)的吸附-还原反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 以甘蔗渣为原材料,在限氧条件下经600℃碳化制备生物炭RC,经800℃碳化制备生物炭HC,分别研究两者对Cr(Ⅵ)的吸附-还原反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RS)等对甘蔗渣生物炭表面性质进行表征,从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等角度探讨甘蔗渣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还原反应特征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甘蔗渣生物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表面活性基团,且随着碳化温度升高,甘蔗渣生物炭表面孔隙度和芳香化程度增加,而含氧官能团OH、C O等相对含量则降低。HC对Cr(Ⅵ)的吸附-还原去除效果最好,总去除量高达117.28 mg·g^(-1),较RC增加了82.42 mg·g^(-1),其中吸附反应的去除量为76.00 mg·g^(-1),比RC增加了67.99 mg·g^(-1)。随着碳化温度升高,生物炭缺陷程度降低,电子传递能力增强。HC对Cr(Ⅵ)的还原量为87.40 mg·g^(-1),较RC增加了57.03 mg·g^(-1)。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显示,甘蔗渣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更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模型适用于HC对Cr(Ⅵ)的吸附,Freundlich模型适用于RC对Cr(Ⅵ)的吸附。XPS和FTIR分析结果显示,甘蔗渣生物炭对Cr(Ⅵ)的去除机理为静电吸附、还原和络合作用,其中RC、HC吸附作用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22.98%、64.80%,还原反应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87.12%、74.52%,表明甘蔗渣生物炭对Cr(Ⅵ)的去除过程以还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生物炭 Cr(Ⅵ) 去除机理 吸附 还原
下载PDF
新能源电动汽车接受度影响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高静 缪泽彬 +2 位作者 李文汇 韦碧玉 刘诗瑞 《管理观察》 2020年第25期14-17,共4页
面对当前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带来的能源、环境等问题,发展绿色、节能、环保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已成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共识。但在电动汽车推广过程中,大多数消费者对是否购买电动汽车仍持观望态度。本文以理性行为理论、顾客价值理论为研... 面对当前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带来的能源、环境等问题,发展绿色、节能、环保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已成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共识。但在电动汽车推广过程中,大多数消费者对是否购买电动汽车仍持观望态度。本文以理性行为理论、顾客价值理论为研究基础,从产品、消费者心理和国家政策三个角度入手,建立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接受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电动汽车接受度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的消费者在购买电动汽车产品时更专注于产品本身并受到周围群体的带动,此外我国新能源汽车退坡补贴政策也对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意愿产生了一定的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动汽车 消费者 接受度模型 实证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