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合并椎体裂隙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16
1
作者 韦竑宇 董春科 +3 位作者 周峻 王延雷 唐向盛 谭明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7期591-597,共7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合并椎体裂隙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合并椎体裂隙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9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45...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合并椎体裂隙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合并椎体裂隙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9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45例,采用单侧入路PVP治疗,其中男17例,女28例,年龄(75.35±11.82)岁,骨密度T值为(-4.28±0.65) g/cm^3;B组49例,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单侧入路PVP治疗,其中男19例,女30例,年龄(76.79±9.64)岁,骨密度T值为(-4.33±0.72) g/cm^3。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并发症;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12、18个月的VAS、OD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12、18个月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并计算其分布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水泥注入量A组为(8.42±1.24) ml,B组为(9.19±1.09) 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无脊髓神经根损伤,术后均无肺栓塞、骨水泥毒性反应、感染等并发症。骨水泥渗漏A组出现5例,B组4例,均未引起相应临床症状,未予特殊处理。骨水泥分布A组优25例,良19例,差1例,B组优45例,良4例;骨水泥分布优良率B组高于A组(P<0.05)。术前及术后1、12、18个月VAS、ODI评分A组分别为8.29±0.74、2.59±0.14、3.75±0.38、3.84±0.88和40.04±3.16、9.24±2.82、12.27±2.64、15.83±2.58,B组分别为8.22±0.82、2.54±0.19、2.81±0.23、2.82±0.45和39.98±2.05、9.16±2.10、9.46±2.41、9.76±2.46;术后1个月VAS、ODI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18个月A组高于B组(P<0.05)。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及18个月椎体高度、Cobb角A组分别为(59.17±1.42)%、(85.95±2.19)%、(75.27±3.45)%、(68.34±2.24)%和(23.83±3.37)°、(15.26±2.61)°、(17.63±2.16)°、(19.46±2.54)°,B组分别为(59.31±1.87)%、(89.19±2.53)%、(88.62±2.51)%、(88.59±2.62)%和(24.72±3.78)°、(14.91±2.28)°、(15.48±2.55)°、(15.86±2.81)°。术后即刻椎体高度B组大于A组,Cobb角B组小于A组(P<0.05),在随访中,B组椎体高度无明显变化,A组椎体高度塌陷(P<0.05)。结论:在治疗合并椎体裂隙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使用手法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较单独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能够有效防止椎体再塌陷,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裂隙征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手法复位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单侧多穿刺通道注射骨水泥法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韦竑宇 谭明生 梁立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12期1010-101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采用单侧多通道穿刺注射骨水泥法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12年10月,采用单侧经椎弓根穿刺行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658例(885个椎体),对术中注射骨水泥〈0.3ml即出现骨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采用单侧多通道穿刺注射骨水泥法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12年10月,采用单侧经椎弓根穿刺行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658例(885个椎体),对术中注射骨水泥〈0.3ml即出现骨水泥渗漏的82例(99个椎体)采用单侧多穿刺通道灌注骨水泥,其中男38例(45个椎体),女44例(54个椎体);年龄69—92岁,平均75.4岁。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h、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综合评估手术疗效;术后拍摄正侧位x线片,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计算其分布优良率。结果:99个出现骨水泥渗漏的椎体均采用单侧多通道穿刺注射骨水泥法完成PVP操作。平均手术时间为33min,骨水泥分布优良率达98.8%(98/99);术中无一例出现脊髓、神经根损伤及骨水泥血管内渗漏,无肺栓塞、气胸、穿刺部位出血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VAS评分由术前(8.40±0.73)分改善至术后lh的(2.50±0.43)分,术后1个月的(2.00±0.33)分,术后3个月(1.80_+0.28)分,术后6个月(2.10+_0.17)分;ODI由术前(40.94±2.72)分改善至术后1个月(9.64±2.60)分,术后3个月(8.52±2.30)分,术后6个月(7.77±2.15)分。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ODI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时,采用单侧多穿刺通道注射骨水泥法骨水泥分布满意、疼痛缓解率高、功能改善明显,无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单侧入路 多穿刺通道
下载PDF
医用生物蛋白胶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韦竑宇 梁立 谭明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8年第16期2496-2497,共2页
关键词 医用生物蛋白胶 骨科手术 止血
下载PDF
颈椎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骨化发生的因素 被引量:4
4
作者 韦竑宇 蒋欣 谭明生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0-72,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后发生邻近节段骨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因颈椎退行性变行颈椎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患者分组,A组:钢板至邻近节段椎间盘的距离<5mm;B组:钢板至邻近节段椎间盘的距离≥5mm...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后发生邻近节段骨化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因颈椎退行性变行颈椎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将患者分组,A组:钢板至邻近节段椎间盘的距离<5mm;B组:钢板至邻近节段椎间盘的距离≥5mm。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相邻节段的骨化程度按0级(无骨化)到3级(完全桥接)划分。结果:钢板上端邻近节段的骨化发生率(35%)显著高于钢板下端(16%)(P<0.01)。A组的骨化发生率高于B组,且A组有13例的骨化程度是2级~3级。结论:颈椎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骨化与钢板和邻近椎间隙的距离相关,钢板距离邻近节段椎间盘越近,发生骨化的可能性越大。钢板两端距离相邻椎间隙>5mm能降低邻近节段中度到重度骨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 钢板 相邻节段 骨化
下载PDF
他莫昔芬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炎性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韦竑宇 梁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4期23-26,共4页
目的检测他莫昔芬对脊髓损伤大鼠核因子kappa B抑制蛋白激酶复合体/核因子kappa B(IKK/NF-κB)通路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51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7只):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对照组(... 目的检测他莫昔芬对脊髓损伤大鼠核因子kappa B抑制蛋白激酶复合体/核因子kappa B(IKK/NF-κB)通路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51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7只):假手术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对照组(脊髓损伤后硬膜下注射2%二甲基亚砜5 m L/kg)和他莫昔芬组[脊髓损伤后硬膜下注射他莫昔芬5 mg/kg(溶于2%二甲基亚砜1 mg/m L)]。改良Allen法(25 g·cm)制作T12节段脊髓损伤模型。术后24 h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损伤节段脊髓核因子kappa B p65(NF-κB p65)、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p I-κBα)和活性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表达水平,应用Gel Pro Analyser 4.0定量灰度值(OD);比色法检测脊髓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Bonferrni检验。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和他莫昔芬组术后24 h炎症相关指标NF-κB p65[(0.31±0.03)比(3.17±0.12)比(1.55±0.07),P<0.05]、p I-κBα[(0.12±0.01)比(0.98±0.05)比(0.53±0.03),P<0.05]的表达水平及MPO活性较高[(0.06±0.01)U/mg比(0.64±0.03)U/mg比(0.35±0.02)U/mg,P<0.05],但他莫昔芬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凋亡相关的活性caspase-3在假手术组表达水平极低,另外两组则明显升高,其中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0.08±0.01)比(1.03±0.05)比(0.36±0.02),P<0.05]。结论他莫昔芬能够调控脊髓损伤部位的细胞凋亡,并减轻炎性反应,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莫昔芬 脊髓损伤 核因子KAPPA B抑制蛋白激酶复合体/核因子kappa B 细胞凋亡 炎性反应
下载PDF
桡骨远端掌侧解剖钢板在Colles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韦竑宇 谭明生 梁立 《中外医疗》 2008年第18期14-,27,共2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掌侧解剖钢板对Colles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掌侧入路,应用小型料行"T"形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明显移位及粉碎性Colles骨折62例。结果经术后2~12个月随访均达到解剖复位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活动优良率为96...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掌侧解剖钢板对Colles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掌侧入路,应用小型料行"T"形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明显移位及粉碎性Colles骨折62例。结果经术后2~12个月随访均达到解剖复位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活动优良率为96.7%。结论该钢板对明显移位及粉碎性Colles骨折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便于早期功能锻炼,避免了腕关节的功能障碍及其它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S骨折 解剖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改良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31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韦竑宇 梁立 谭明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6期3949-3950,共2页
目的:探索改良胫骨近端前内侧小切口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关节内翻畸形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胫骨高位骨侧切口截骨,截骨面植骨,根据术前测量选用相应的矫形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3a,参照Coventry疗效... 目的:探索改良胫骨近端前内侧小切口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关节内翻畸形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采用胫骨高位骨侧切口截骨,截骨面植骨,根据术前测量选用相应的矫形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3a,参照Coventry疗效评定标准,优26膝,良13膝,中2膝,差1膝,优良率92.8%。结论:改良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方法易于掌握,截骨部位愈合佳,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膝/外科学 膝内翻/并发症 截骨术
下载PDF
脊柱自动撑开复位器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8
作者 韦竑宇 谭明生 《实用骨科杂志》 2008年第10期609-612,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对脊柱自动撑开复位系统、Dick 钉、Steffee钢板等三种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评价。方法分别测量1988~2005年我院收治的206例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手术前后伤椎的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后 凸角度、椎管内径。结果脊... 目的通过临床应用对脊柱自动撑开复位系统、Dick 钉、Steffee钢板等三种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评价。方法分别测量1988~2005年我院收治的206例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手术前后伤椎的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后 凸角度、椎管内径。结果脊柱自动撑开复位系统伤椎前缘矫正率为(85.38±12.5)%,后缘矫正率为(97.88±19.3)%,后凸畸形矫正率为(93.32±20.2)%,椎管内改善率为(87.31±18.8)%,较Dick钉、Steffee钢板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脊柱自动撑开复位系统复位容易、固定更为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人工寰齿“半关节”的研制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谭明生 张光铂 +6 位作者 韦竑宇 移平 王慧敏 杨峰 梁立 王云亭 李子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601-604,共4页
目的 :研 制能 替 代横 韧带 功 能的 人工 寰 齿“半 关 节”,探讨 其 可行 性。方 法:测 量 65 例寰 枢椎 干 燥骨 标本的相 关 参 数 ,包 括 寰 椎前 弓 宽 度 、寰 椎 前弓 与 侧 块 相连 处 厚 度 和高 度 、侧块 高 、宽 及 长 ... 目的 :研 制能 替 代横 韧带 功 能的 人工 寰 齿“半 关 节”,探讨 其 可行 性。方 法:测 量 65 例寰 枢椎 干 燥骨 标本的相 关 参 数 ,包 括 寰 椎前 弓 宽 度 、寰 椎 前弓 与 侧 块 相连 处 厚 度 和高 度 、侧块 高 、宽 及 长 度 ;齿 状 突 高度 、横 径 、前后径 及齿 状 突横 韧带 压 迹高 度等 。根 据 解剖 学测 量 设计 出能 维 持寰 齿关 节 稳定 的人 工 假体 (由 带有 半 圆形 关节面的 钩状 钢 板及 2 枚 螺 钉组 成),并 在 5 具仿 真 人颈 椎模 型 和 3 具成 人 尸体 标本 上 进行 模拟 人 工寰 齿 “半 关 节 ”置入 手术 ,以 替代 横 韧带 功能 。 结果 :寰 椎前 弓 与侧 块相 连 处厚 度为 3.6±1.2m m ,侧块 高 度 为 12.6±1.6m m ,侧块宽度 为 14.2±1.4m m ,齿状 突 前后 径为 10.8±1.0m m ,齿 状 突横 韧带 压 迹高 度为 7.2±1.2m m 。模拟 手术 在 安置 过程中钩 状钢 板 未进 入寰 椎 真性 椎管 ,螺 钉未 穿 破侧 块。人 工寰 齿“半关 节”增加 了 寰枢 椎稳 定 性且 保留 了 其旋 转功能。 结论 :人 工寰 齿 “半 关节 ”置 入术 是一 种 既能 重建 C1 ̄C2 稳定 性 ,又能 保 留 C1 ̄C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块 人工 齿状突 寰椎 韧带 关节面 寰枢椎 维持 宽度 圆形
下载PDF
寰枢椎脱位的外科分型及其处理对策 被引量:68
10
作者 谭明生 张光铂 +6 位作者 王文军 谭远超 邹海波 移平 蒋欣 韦竑宇 杨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寻找一种概念明确的寰枢椎脱位的外科分型方法,为临床处理脱位提供指导方案。方法:总结三家医院收治的168例不同病因所致C1-2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脱位的复位情况将其分为3型:(1)牵引复位型(tractionreductiontype,T型),该型又... 目的:寻找一种概念明确的寰枢椎脱位的外科分型方法,为临床处理脱位提供指导方案。方法:总结三家医院收治的168例不同病因所致C1-2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脱位的复位情况将其分为3型:(1)牵引复位型(tractionreductiontype,T型),该型又以复位后的稳定性不同分为T1和T2型;(2)手术复位型(operationreductiontype,O型);(3)不可复位型(irreducibletype,I型)。简称TOI分型。T1型采用牵引或支具治疗8~10周;T2型采用牵引复位后固定融合(其中6例只行C1-2临时固定,不行融合);O型采用前路松解+后路复位固定融合;I型实施减压原位固定融合。根据Symon和Lavender临床标准、JOA脊髓功能评定标准和影像学测量C1-2脊髓有效空间(spaceavailableforthecord,SAC)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68例中,T型137例(81%),其中T1型71例(43%),T2型66例(38%);O型28例(17%);I型3例(2%)。术前SAC为3~13mm,平均8mm,术后为11~19mm,平均16mm。术后脊髓功能改善率平均为64.7%;临床有效率为88.7%。T型病例中77例未融合固定者愈合后仍保留C1-2活动功能。结论:寰枢椎脱位的TOI外科分型概念清楚,界定明确,可根据分型选择相应的寰枢椎脱位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脱位 分型
下载PDF
枕骨粗隆部测量及经板障间螺钉固定通道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谭明生 张光铂 +5 位作者 王慧敏 移平 王武 韦竑宇 杨峰 李子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62-466,共5页
目的:提供国人枕骨粗隆部相关参数,探讨经枕骨板障间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对30例成人干燥枕骨标本进行测量:(1)枕骨背面上项线区的测量;(2)过枕外隆突中线矢状切面的测量;(3)旁开中线15mm,经螺钉通道处的枕骨矢... 目的:提供国人枕骨粗隆部相关参数,探讨经枕骨板障间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对30例成人干燥枕骨标本进行测量:(1)枕骨背面上项线区的测量;(2)过枕外隆突中线矢状切面的测量;(3)旁开中线15mm,经螺钉通道处的枕骨矢状切面的测量;(4)过上项线隆起外上角与出钉点连线的枕骨切面上的测量。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5例枕颈部失稳的患者采用经枕骨板障间螺钉和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术前、术中测量进钉点、出钉点及螺钉通道,术后用影像学评价置钉情况。结果:上项线处的骨外板向外呈弧形隆起,此处枕骨较厚,上项线上和下缘的骨板厚度变薄,其平均厚度仍在5.7mm以上,可供置钉的骨通道约为26mm,置钉安全角度约74°。临床5例10枚经枕骨板障间固定螺钉均准确置入枕骨内外骨板之间的板障内。结论:枕骨具备行经板障间螺钉固定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粗隆部 螺钉 内固定 参数 解剖学测量 颈部病变
下载PDF
改良枕颈融合术在上颈椎翻修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谭明生 蒋欣 +4 位作者 移平 韦竑宇 杨峰 梁立 邹海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枕颈融合手术在上颈椎翻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2年6月至2006年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枕骨板障螺钉联合颈椎椎弓根螺钉枕颈固定系统治疗11例上颈椎手术后因上颈椎不稳、残留颈髓压迫或肿瘤复发需再次手术的患者,其中9例患者... 目的:探讨改良枕颈融合手术在上颈椎翻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2年6月至2006年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枕骨板障螺钉联合颈椎椎弓根螺钉枕颈固定系统治疗11例上颈椎手术后因上颈椎不稳、残留颈髓压迫或肿瘤复发需再次手术的患者,其中9例患者获得随访,原发疾病包括先天性枕颈融合畸形3例,上颈椎肿瘤2例,上颈椎结核2例,颅底凹陷2例。术前和术后神经功能评价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根据术后当时以及随访时的X线片评价融合情况。结果: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随访7~28个月,平均25个月,9例患者均获得了骨性融合,无断钉以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枕骨板障螺钉联合颈椎椎弓根螺钉组成的枕颈固定器具有坚强的固定作用,是对常规枕颈融合手术的一种补充,适用于上颈段病变因第1次手术后导致上颈椎不稳、残留颈髓压迫需再次手术者,尤其适用于枕骨缺损、颅底骨质薄和骨质疏松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颈融合术 上颈椎 翻修手术
下载PDF
标杆型3D打印导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置钉准确度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姜良海 谭明生 +5 位作者 董亮 杨峰 移平 唐向盛 韦竑宇 王威 《脊柱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205-210,共6页
目的探讨标杆型3D打印导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置钉的可行性,并进行置钉准确度分析。方法2014年6月一2015年8月,本院收治寰枢椎脱位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12~54岁,平均42.6岁。术前使用Mimics 17.0软件和3-matic 9.0软件为每例... 目的探讨标杆型3D打印导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置钉的可行性,并进行置钉准确度分析。方法2014年6月一2015年8月,本院收治寰枢椎脱位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12~54岁,平均42.6岁。术前使用Mimics 17.0软件和3-matic 9.0软件为每例患者制作标杆型3D打印导板,术中使用标杆型3D打印导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置钉,术后患者行颈椎CT平扫。在Mimics 17.0软件中,将手术前后的寰枢椎模型及螺钉配对拟合,调整空间坐标轴,测量并比较术前预设钉道与术后实际钉道的内倾角、头倾角、进钉点坐标。结果21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 193 ± 51 ) min,术中出血量( 384 ±127) mL。共置人寰椎椎弓根螺钉30枚,枢椎椎弓根螺钉42枚。除2 枚寰椎椎弓根螺钉侵人椎管矣2 mm外,其他螺钉均位于椎弓根骨皮质内。寰椎左右侧预设最佳钉道内倾角度分别为9.4。± 1.8。、9.8。± 1.6。,实际钉道内倾角度分别为8.7。± 1.6。、10.6。±2.2。;左右侧预设最佳钉道头倾角度分别为8.9。±2.5。、8.8。±2.3。,实际钉道头倾角度分别为9.3。±2.9。、9.4。±3.5。〇枢椎左右侧预设最佳钉道内倾角度分别为21.9。±6.6。、22.4。±6.9。,左右侧实际钉道内倾角度分别为24.1。± 6.3。、20.8。± 6.4。;左右侧预设最佳钉道头倾角度分别为23.7。± 7.3。、24.2。± 7.2。,左右侧实际钉道头倾角度分别为22.1° ± 7.9°、22.3° ± 7.6°。寰枢椎术后实际钉道与术前预设最佳钉道的内倾角、头倾角、进钉点坐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〇.〇5 )。结论标杆型3D打印导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置钉方向可调整性好,置钉准确度较高,为临床寰枢椎置钉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脱位 骨螺丝 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辅助设计 成像 三维
下载PDF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22
14
作者 邹海波 绳厚福 +8 位作者 李中实 谭明生 韦竑宇 移平 杨峰 蒋欣 唐向胜 陈栋 赵景鑫 《颈腰痛杂志》 2015年第2期93-99,共7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从2011-09-2013-10,共7例患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有椎管狭窄症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骨科-脊柱外科治疗,行经皮... 目的探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从2011-09-2013-10,共7例患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有椎管狭窄症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骨科-脊柱外科治疗,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或开放手术后行椎弓根钉的骨水泥强化。评价PVP手术前后椎体的变化,分别测量术前及术后骨折椎体前缘、中央及后缘高度的比率及节段Cobb角的变化。评价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采用测量手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椎弓根螺钉固定点与椎体下上终板的距离以及手术节段Cobb角度的变化。X线片及CT扫描观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压缩性骨折的椎体,术前和术后的骨折椎体前缘、中央及后缘高度的比率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但与术前相比三者的数值是增加的。矢状面Cobb角度手术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减压,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患者,矢状面Cobb角度,手术前后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患者,在进行减压的同时,需要对椎弓根钉进行强化处理,且要对所有的螺钉均进行骨水泥的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管狭窄症 强化的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骶骨整块切除骨盆环重建治疗骶骨骨巨细胞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欣 韦竑宇 +2 位作者 Yuichiro Morishita Hymanson Henry Jeffrey C.Wang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骶骨整块切除及骨盆环重建治疗骶骨骨巨细胞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Santa Monica骨科医院脊柱外科中心收治骶骨骨巨细胞瘤患者8例,男5例,女3例,手术时年龄30~72岁,平均46岁。术前腰骶... 目的:探讨骶骨整块切除及骨盆环重建治疗骶骨骨巨细胞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Santa Monica骨科医院脊柱外科中心收治骶骨骨巨细胞瘤患者8例,男5例,女3例,手术时年龄30~72岁,平均46岁。术前腰骶部CT扫描和MRI检查证实肿瘤均累及S1,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术中结扎髂内动脉、髂腰动脉和骶正中动脉,显微镜下将肿瘤组织连同整块骶骨完整切除,用骨盆环假体重建腰骶髂关节稳定性。术后采用Toronto Extremity Salvage Score(TESS)评分系统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术中失血量800~2500ml,平均1200ml,手术时间490~720min,平均600min。病理学诊断:骨巨细胞瘤ⅡB期5例,Ⅲ期3例。术后卧床6~14d,平均10d,无1例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出院时患者均能不借助拐杖行走,恢复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所有患者随访28~64个月,平均43个月,TESS评分由术前平均56.38分提高到73.25分。1例患者(Ⅲ期)术后18个月发生肺转移,接受肺叶切除,同时行放疗,随访至40个月时仍然存活;其余7例患者至末次随访时均存活,没有发现局部复发。结论:骶骨肿瘤累及S1时可行骶骨全切以提高肿瘤切除的彻底性,改善预后;采用骨盆环假体重建稳定性术后可早期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肿瘤 骨巨细胞瘤 重建 假体
下载PDF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椎体成形术后疼痛不缓解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7
16
作者 梁立 韦竑宇 《当代医学》 2018年第3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s Kyphoplasty,PKP)术后腰背部疼痛不缓解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KP 323例,术后疼痛不缓解55例,分析其原因,并根据不同情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s Kyphoplasty,PKP)术后腰背部疼痛不缓解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KP 323例,术后疼痛不缓解55例,分析其原因,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对策。结果对术后疼痛不缓解的55例患者进行分析,常见原因为骨水泥分布不良或注入不足,骨折椎体遗漏,术后发现为肿瘤,术后再骨折,定位错误,骨水泥渗漏,软组织损伤,合并附件骨折等。采取不同方法的治疗后,1个月随访,疼痛完全缓解51例,部分缓解4例。结论应根据不同病因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治疗疼痛不缓解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以获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术后疼痛
下载PDF
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内固定技术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谭明生 王慧敏 +5 位作者 王云亭 移平 韦竑宇 杨峰 张光铂 李子荣 《医学研究通讯》 2002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的为提供国人寰椎的数据,探讨经寰椎后弓侧块(类似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对50例干燥寰椎标本的后弓进钉点及进钉方向等相关参数进行测量。结果测量出寰椎后弓、侧块、椎动脉沟、后弓侧块螺钉通道的轴线长度,... 目的为提供国人寰椎的数据,探讨经寰椎后弓侧块(类似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对50例干燥寰椎标本的后弓进钉点及进钉方向等相关参数进行测量。结果测量出寰椎后弓、侧块、椎动脉沟、后弓侧块螺钉通道的轴线长度,及后弓进钉点和进钉方向等参数。结论寰推具备行经后弓侧块螺钉内固定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内固定 解剖学研究 寰椎 脊椎三维固定
下载PDF
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细菌谱特点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左可斌 李静 +1 位作者 韦竑宇 肖洲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细菌谱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以我院骨科2012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的160例行脊柱外科手术后并伤口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切口术后感染分离出的170株致病菌进行分析,并对术后感染切口脓液及分泌... 目的分析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细菌谱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以我院骨科2012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的160例行脊柱外科手术后并伤口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切口术后感染分离出的170株致病菌进行分析,并对术后感染切口脓液及分泌液的细菌培养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60例患者中,8例患者分离出2株致病菌,1例患者分离出3株致病菌。分离出的170株致病菌中,125株为革兰阴性菌(G-),占73.53%,其中构成比占前四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8株(30.4%)、肺炎克雷伯杆菌27株(21.6%)、鲍曼不动杆菌22株(17.6%)、阴沟肠杆菌15株(12.0%);革兰阳性菌(G+)45株,占26.47%,其中构成比占前四的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40.0%)、表皮葡萄球菌14株(31.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各5株(11.1%)。常见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均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最强,对头孢哌酮敏感性次之,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最不敏感;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其他菌株株数较少,未做药敏分析。结论在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伤口感染致病菌中既有革兰阴性菌又有革兰阳性菌,且前者占比更高;对于早期感染者应及时进行病原菌检查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手术 术后伤口感染 细菌谱特点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后路枕颈融合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枢椎转移瘤病理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岩 董春科 +3 位作者 王好 韦竑宇 杨峰 谭明生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86-91,共6页
背景:椎体成形术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用于治疗脊柱椎体继发性转移瘤,然而鲜有涉及上颈椎区域转移瘤的研究报告。目的:观察后路枕颈部融合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枢椎转移瘤病理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8年... 背景:椎体成形术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用于治疗脊柱椎体继发性转移瘤,然而鲜有涉及上颈椎区域转移瘤的研究报告。目的:观察后路枕颈部融合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枢椎转移瘤病理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2例枢椎转移瘤病理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出现枕颈部疼痛,其中8例出现明显脊髓压迫症状。采用Tokuhashi评分系统预测患者的生存期,采用脊柱肿瘤不稳定性评分(SINS)用于评估脊柱稳定性,采用JOA评分、NDI指数和VAS评分分别评估神经功能和疼痛症状。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X线片、三维CT及MRI评估枢椎复位情况,并测量脊髓有效空间(SAC)。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7.7±9.1)个月。所有患者均行后路枕颈部融合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患者平均年龄(68.9±12.1)岁,平均手术时间为(167±30)min,平均失血量为(293±73)ml,注入的平均骨水泥量为(2.8±0.2)ml。术前VAS评分为(7.8±0.9)分,JOA评分为(7.3±2.5)分,NDI评分为(80.0±11.4)分,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分别为(5.4±1.2)分和(4.1±1.2)分,JOA评分为(9.6±2.1)分和(10.9±1.6)分,NDI评分为(63.2±15.6)分和(59.7±15.5)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C由术前(7.7±1.6)mm增至末次随访的(11.9±1.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可见枢椎不同程度复位,1例患者出现深部伤口感染,采用清创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无症状骨水泥渗漏,1例患者病情恶化,术后3个月死亡。结论:采用后路枕颈部融合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枢椎转移瘤病理性骨折可迅速缓解疼痛,有一定复位效果,提供良好的脊柱稳定性,且并发症较少,提高了癌症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价值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转移 椎体成形术 枕颈融合固定术 后路手术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伴椎间盘突出行颈椎前路手术1例
20
作者 仲盛惟 韦竑宇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5年第5期315-316,F0004,共3页
患者女性,50岁,因"颈肩部疼痛伴左上肢反复麻木疼痛20余年,右上肢疼痛无力半个月",于2014年12月10日入住中日友好医院。患者20年前出现颈肩疼痛,伴左上肢麻木疼痛,间断发作,保守治疗可好转。近年发作频繁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半个月前再... 患者女性,50岁,因"颈肩部疼痛伴左上肢反复麻木疼痛20余年,右上肢疼痛无力半个月",于2014年12月10日入住中日友好医院。患者20年前出现颈肩疼痛,伴左上肢麻木疼痛,间断发作,保守治疗可好转。近年发作频繁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半个月前再次出现颈部疼痛,之后出现右上肢外侧疼痛,右侧抬肩受限,余无明显异常。查体:颈椎曲度变直,屈伸旋转活动均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手术 颈部疼痛 旋转活动 臂丛神经 椎间盘突出 颈肩 间断发作 颈椎曲度 中日友好医院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