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MBTI视角下
被引量:
2
1
作者
韦芳婧
陈克钦
+2 位作者
王路路
杜勃炜
邹琼
《现代商贸工业》
2013年第10期136-138,共3页
在我国致力于全面落实《人才规划纲要》的攻坚时期,大学设置的专业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大学生专业认同度偏低的现象凸显。在充分考虑主客观因素的前提下,先后采用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了解被试者的专业认同状况;选用迄今为止使用最为广...
在我国致力于全面落实《人才规划纲要》的攻坚时期,大学设置的专业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大学生专业认同度偏低的现象凸显。在充分考虑主客观因素的前提下,先后采用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了解被试者的专业认同状况;选用迄今为止使用最为广泛的测试工具之一——MBTI,对不同高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人格测验;最后,发现大学生的个体人格类型与专业认同度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TI
人格类型
专业认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宗教世俗化语境下民间宗教仪式的功能变化
被引量:
1
2
作者
韦芳婧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9年第1期99-105,共7页
现代化进程中,宗教从神圣向世俗的转变,即是所谓宗教"世俗化"。宗教仪式乃是对神圣者或终极存在的认知及由此认知而产生的行为,意在重申社会制度的合法性。但在世俗化语境下,现代化进程使宗教脱离对社会的控制,成为一种个人...
现代化进程中,宗教从神圣向世俗的转变,即是所谓宗教"世俗化"。宗教仪式乃是对神圣者或终极存在的认知及由此认知而产生的行为,意在重申社会制度的合法性。但在世俗化语境下,现代化进程使宗教脱离对社会的控制,成为一种个人选择。作为重要宗教行为的宗教仪式,也在这种语境下有了新的功能,体现在其仪式功能从作为合法化社会制度的神圣象征,变为宗教组织争取信众的市场竞争手段,甚至进一步蜕变为纯粹性的文化表演,其仪式功能的神圣性已逐渐被世俗性所替代。然而,基于世俗化概念界定的争论与中国民间宗教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不能完全运用任何一种世俗化理论来解读民间宗教仪式的变化;不应简单认为宗教与社会便是完全的神圣与世俗二元对立;不可忽略现代化进程对于宗教产生的影响,但中国宗教应有自己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世俗化
神圣象征
宗教市场
文化表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工作也是一种修行——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3
作者
韦芳婧
《今日民族》
2017年第11期56-59,共4页
20世纪初,一本掀起关于历史、宗教、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热烈讨论的社会学著作问世,人们开始关注当时社会出现的一种新现象:一群宗教徒正在"埋头苦干",努力工作挣钱,他们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留下的刻板印象——远离世俗,"不食人间烟火...
20世纪初,一本掀起关于历史、宗教、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热烈讨论的社会学著作问世,人们开始关注当时社会出现的一种新现象:一群宗教徒正在"埋头苦干",努力工作挣钱,他们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留下的刻板印象——远离世俗,"不食人间烟火","视钱财如粪土",而是游走在市井街巷,不断积累财富。这些人便是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所书写的对象——那些以工作为"天职"的新教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斯·韦伯
宗教徒
新教徒
资本主义精神
刻板印象
加尔文
资本原始积累
基督教徒
劳动本身
市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万物为神:自然崇拜的过去与现在
4
作者
韦芳婧
刘扬武
《今日民族》
2017年第12期35-37,共3页
玉狮场的“祭龙潭” 大年初一,墨色的苍穹笼罩宁静的普米族小山村,山腰上灯火点点,远远地晕出一道道光带.伴随着第一声鸡鸣,灯火中的各家各户开始新年的第一个仪式:祭三脚.
关键词
自然崇拜
万物
普米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托马斯·阿奎那情感与德性的系统关联
5
作者
韦芳婧
《系统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8,共5页
托马斯·阿奎那将情感理解为意欲中的运动,包括感性意欲的运动与理性意欲的运动,并将德性定义为出于理智或意志选择的人性行为的习性。感性意欲中的情感在最高活动水平上与理性相关,理性意欲中的情感与理性一致,因此情感得以与德性...
托马斯·阿奎那将情感理解为意欲中的运动,包括感性意欲的运动与理性意欲的运动,并将德性定义为出于理智或意志选择的人性行为的习性。感性意欲中的情感在最高活动水平上与理性相关,理性意欲中的情感与理性一致,因此情感得以与德性关联且形成一个整体性的系统。这一系统中,理性成为情感与德性相关联的内在原则,爱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与源头。同时,情感与德性的关联系统指向双重层次之上的人生目的与幸福,因此该关联系统具有较高的与较低的双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欲
德性
爱
幸福
原文传递
对“aretē—virtūs—virtue—德”转译链的重新思考——兼论阿奎那关于virtūs的定义
6
作者
韦芳婧
《基督宗教研究》
2022年第1期180-196,共17页
关于virtue或Virtue Ethics的中译名问题,目前国内学界一般译为与“德”相关的概念,如德行、德性、美德等,这种译法是回溯至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aretē思想中寻找翻译依据,有其合理性。但这种分析路径中,往往会忽略“aretē—virtūs—vi...
关于virtue或Virtue Ethics的中译名问题,目前国内学界一般译为与“德”相关的概念,如德行、德性、美德等,这种译法是回溯至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aretē思想中寻找翻译依据,有其合理性。但这种分析路径中,往往会忽略“aretē—virtūs—virtue—德”的转译链中的重要环节——拉丁文virtūs,实则是忽视中世纪拉丁世界virtūs思想的独特性与重要性。托马斯·阿奎那的virtūs思想极为丰富,他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观点,全面综合性地定义了virtūs的内涵,进而阐释virtūs所具有的内在结构与外在结构的双重性。从内在方面来说,virtūs既是行为的习性,也是对灵魂能力的完善;而在外在方面,virtūs的导向目的及类目都体现出一种结构上的“不完善—完善”。阿奎那关于virtūs的理解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以重新审视virtue的中译名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译名
德行
德性
美德
阿奎那
原文传递
题名
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MBTI视角下
被引量:
2
1
作者
韦芳婧
陈克钦
王路路
杜勃炜
邹琼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系
不详
出处
《现代商贸工业》
2013年第10期136-138,共3页
基金
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MBTI视角下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研究成果
文摘
在我国致力于全面落实《人才规划纲要》的攻坚时期,大学设置的专业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大学生专业认同度偏低的现象凸显。在充分考虑主客观因素的前提下,先后采用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了解被试者的专业认同状况;选用迄今为止使用最为广泛的测试工具之一——MBTI,对不同高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人格测验;最后,发现大学生的个体人格类型与专业认同度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性。
关键词
MBTI
人格类型
专业认同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宗教世俗化语境下民间宗教仪式的功能变化
被引量:
1
2
作者
韦芳婧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9年第1期99-105,共7页
文摘
现代化进程中,宗教从神圣向世俗的转变,即是所谓宗教"世俗化"。宗教仪式乃是对神圣者或终极存在的认知及由此认知而产生的行为,意在重申社会制度的合法性。但在世俗化语境下,现代化进程使宗教脱离对社会的控制,成为一种个人选择。作为重要宗教行为的宗教仪式,也在这种语境下有了新的功能,体现在其仪式功能从作为合法化社会制度的神圣象征,变为宗教组织争取信众的市场竞争手段,甚至进一步蜕变为纯粹性的文化表演,其仪式功能的神圣性已逐渐被世俗性所替代。然而,基于世俗化概念界定的争论与中国民间宗教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不能完全运用任何一种世俗化理论来解读民间宗教仪式的变化;不应简单认为宗教与社会便是完全的神圣与世俗二元对立;不可忽略现代化进程对于宗教产生的影响,但中国宗教应有自己的理论。
关键词
宗教世俗化
神圣象征
宗教市场
文化表演
Keywords
religion secularization
sacred symbol
religious market
cultural performance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工作也是一种修行——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3
作者
韦芳婧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今日民族》
2017年第11期56-59,共4页
文摘
20世纪初,一本掀起关于历史、宗教、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热烈讨论的社会学著作问世,人们开始关注当时社会出现的一种新现象:一群宗教徒正在"埋头苦干",努力工作挣钱,他们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留下的刻板印象——远离世俗,"不食人间烟火","视钱财如粪土",而是游走在市井街巷,不断积累财富。这些人便是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所书写的对象——那些以工作为"天职"的新教徒。
关键词
马克斯·韦伯
宗教徒
新教徒
资本主义精神
刻板印象
加尔文
资本原始积累
基督教徒
劳动本身
市井
分类号
B976.3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物为神:自然崇拜的过去与现在
4
作者
韦芳婧
刘扬武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今日民族》
2017年第12期35-37,共3页
文摘
玉狮场的“祭龙潭” 大年初一,墨色的苍穹笼罩宁静的普米族小山村,山腰上灯火点点,远远地晕出一道道光带.伴随着第一声鸡鸣,灯火中的各家各户开始新年的第一个仪式:祭三脚.
关键词
自然崇拜
万物
普米族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托马斯·阿奎那情感与德性的系统关联
5
作者
韦芳婧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系统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8,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方中世纪情感学说研究”(18BZX094)。
文摘
托马斯·阿奎那将情感理解为意欲中的运动,包括感性意欲的运动与理性意欲的运动,并将德性定义为出于理智或意志选择的人性行为的习性。感性意欲中的情感在最高活动水平上与理性相关,理性意欲中的情感与理性一致,因此情感得以与德性关联且形成一个整体性的系统。这一系统中,理性成为情感与德性相关联的内在原则,爱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与源头。同时,情感与德性的关联系统指向双重层次之上的人生目的与幸福,因此该关联系统具有较高的与较低的双层结构。
关键词
意欲
德性
爱
幸福
Keywords
appetite
virtues
charity
happiness
分类号
N94-02 [自然科学总论—系统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对“aretē—virtūs—virtue—德”转译链的重新思考——兼论阿奎那关于virtūs的定义
6
作者
韦芳婧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基督宗教研究》
2022年第1期180-196,共17页
文摘
关于virtue或Virtue Ethics的中译名问题,目前国内学界一般译为与“德”相关的概念,如德行、德性、美德等,这种译法是回溯至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aretē思想中寻找翻译依据,有其合理性。但这种分析路径中,往往会忽略“aretē—virtūs—virtue—德”的转译链中的重要环节——拉丁文virtūs,实则是忽视中世纪拉丁世界virtūs思想的独特性与重要性。托马斯·阿奎那的virtūs思想极为丰富,他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和奥古斯丁观点,全面综合性地定义了virtūs的内涵,进而阐释virtūs所具有的内在结构与外在结构的双重性。从内在方面来说,virtūs既是行为的习性,也是对灵魂能力的完善;而在外在方面,virtūs的导向目的及类目都体现出一种结构上的“不完善—完善”。阿奎那关于virtūs的理解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以重新审视virtue的中译名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译名
德行
德性
美德
阿奎那
Keywords
Translation
virtuous-conduct
Dexing(德性)
Meide(美德)
Aquinas
分类号
B503.2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MBTI视角下
韦芳婧
陈克钦
王路路
杜勃炜
邹琼
《现代商贸工业》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宗教世俗化语境下民间宗教仪式的功能变化
韦芳婧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工作也是一种修行——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芳婧
《今日民族》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万物为神:自然崇拜的过去与现在
韦芳婧
刘扬武
《今日民族》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托马斯·阿奎那情感与德性的系统关联
韦芳婧
《系统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6
对“aretē—virtūs—virtue—德”转译链的重新思考——兼论阿奎那关于virtūs的定义
韦芳婧
《基督宗教研究》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