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双手皮疹为首发表现的抗MDA5抗体阳性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一例
1
作者 韦芳菲 廖键侥 +2 位作者 黄志坚 杜昱 米存东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年第6期384-386,共3页
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无肌病皮肌炎患者,容易被延误诊治。本文报道1例55岁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双手冻疮样皮疹,肌电图示神经肌肉未见异常,特发性炎性肌病抗体谱16项:MDA5(++),PM-Scl75(++)。
关键词 皮疹 抗MDA5抗体 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
下载PDF
国产聚乙二醇化重组集成干扰素变异体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其对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邓莉平 韦芳菲 +2 位作者 熊勇 高世成 张永喜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观察国产聚乙二醇化重组集成干扰素变异体注射液(Peg IFN-SA)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患者时甲状腺功能异常(TD)或甲状腺自身抗体(TAs)产生情况及对疗效影响。方法前瞻性观察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于本中心接... 目的观察国产聚乙二醇化重组集成干扰素变异体注射液(Peg IFN-SA)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患者时甲状腺功能异常(TD)或甲状腺自身抗体(TAs)产生情况及对疗效影响。方法前瞻性观察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于本中心接受国产Peg IFN-SA联合RBV治疗的CHC病例45例。试验组患者给予Peg IFN-SA皮下注射(1.5μg/kg、1次/周),对照组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Peg IFN-α-2a)皮下注射(派罗欣180μg、1次/周),两组患者均联合口服利巴韦林(1 000~1 200 mg/d),HCV基因2、3型患者治疗24周,非HCV基因2、3型患者治疗48周,停药后均随访6个月。在治疗前、治疗后每3个月及停药后6个月监测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及HCV RNA水平。结果试验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3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为(36.5±12.0)岁(19~56岁),HCV基因2、3型患者6例,HCV非基因2、3型患者24例。治疗结束停药半年后HCV持续应答率为83.3%(25/30),共13例患者出现TD或TAs,其发生率为43.3%(13/30);9例发生TD患者中4例(44.4%)丙型肝炎复发,高于未出现TD者(1/2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国产Peg IFN-SA联合RBV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抗体阳性较为常见,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者CHC更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干扰素 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自身抗体
原文传递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5
3
作者 韦芳菲 熊勇 +4 位作者 张永喜 陈小平 莫平征 宋世会 邓莉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936-1940,共5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7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7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治疗的90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90.00%(81/90)、头晕头痛83.33%(75/90)和恶心呕吐58.89%(53/90);脑脊液中隐球菌抗原、墨汁染色及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92.59%(50/54)、78.89%(71/90)和51.11%(46/90);经系统抗真菌治疗后总病死率为25.56%(23/90);影响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12周预后单因素分析显示:病死组患者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ART)、意识障碍、痫性发作、颈项强直、低CD_(4)^(+)T细胞计数患者例数及全身播散性隐球菌感染发生率较生存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意识障碍、颈项强直及痫性发作是影响患者12周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常伴播散性感染,意识障碍、颈项强直及痫性发作是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对CD4+T细胞计数<100个/μl的患者开始cART前应常规筛查隐球菌抗原,早诊断治疗,可能进一步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隐球菌脑膜炎 临床特征 预后
原文传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肺隐球菌病患者胸部CT表现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韦芳菲 邓莉平 +4 位作者 熊勇 周军 高世成 张永喜 桂希恩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年第9期856-860,共5页
目的了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合并肺隐球菌病患者胸部CT表现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7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诊治的72例艾滋病合并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4.2%)经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肺隐球... 目的了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合并肺隐球菌病患者胸部CT表现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7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诊治的72例艾滋病合并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4.2%)经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肺隐球菌病(1例为单纯肺隐球菌病,2例为播散型隐球菌病),69例(95.8%)为隐球菌脑膜炎(43例)或播散性隐球菌病(26例)伴肺部表现而临床诊断为肺隐球菌病。对患者胸部CT特征进行分析,包括病灶的形态、大小、数目、分布、内部特征及边缘情况。结果72例患者胸部CT主要表现为实性结节或肿块49例(49/72,68.1%),斑片状影40例(40/72,55.6%),空洞性结节10例(10/72,13.9%),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17例(17/72,23.6%)及胸腔积液10例(10/72,13.9%)。结论艾滋病合并肺隐球菌病CT表现常见为多发实性结节或肿块、斑片状影及孤立空洞性结节或肿块;对胸部CT出现肺结节或肿块的HIV感染患者应加强隐球菌筛查,以助于早期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隐球菌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肺隐球菌病CT误诊为肺癌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5
作者 韦芳菲 邓莉平 +1 位作者 熊勇 郭卫 《医学新知》 CAS 2019年第2期168-170,F0004,共4页
目的分析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肺隐球菌病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2017年9月20日收治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病理结果确诊的肺隐球菌病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岁男性患者,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2个月”入院,2... 目的分析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肺隐球菌病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2017年9月20日收治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病理结果确诊的肺隐球菌病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岁男性患者,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2个月”入院,2017年7月当地医院住院期间HIV抗体初筛试验阳性,转至我院后查CD4+T淋巴细胞计数34个/μl,胸部CT提示左肺下叶肿块,伴空洞形成,肺癌可能性大,双肺多发结节,转移?纵隔及左侧腋窝、锁骨上窝多发肿大淋巴结。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病理结果提示真菌性炎,倾向于考虑隐球菌感染。予以氟康哩注射液400mg/d静脉滴注2周后,病人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予以氟康哩片400mg/d口服治疗,定期门诊随诊。结论肺隐球菌病较为罕见,且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无特征性,易误诊;确诊需依靠病原学检查及病理学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隐球菌病 误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