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树新品种“桂热2号”的选育 被引量:12
1
作者 韦锦坚 黄秀兰 +2 位作者 蓝庆江 莫小燕 廖旭辉 《广西热带农业》 2007年第5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选育 茶树 亚热带作物 凌云白毫茶 繁殖方法 单株选择
下载PDF
云南大叶茶群体种嫁接乌龙茶品种中试与示范项目技术总结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远权 梁永良 +4 位作者 韦持章 韦雪英 曾志云 陆金梅 韦锦坚 《中国热带农业》 2014年第1期46-48,共3页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从2002年起开展了云南大叶茶群体种嫁接不同乌龙茶品种的试验研究,通过在云南大叶茶群体种上嫁接已引种成功的不同乌龙茶品种,观测比较各参试品种的嫁接亲和力、生物特性、产量、长势、加工品质和内含成分...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从2002年起开展了云南大叶茶群体种嫁接不同乌龙茶品种的试验研究,通过在云南大叶茶群体种上嫁接已引种成功的不同乌龙茶品种,观测比较各参试品种的嫁接亲和力、生物特性、产量、长势、加工品质和内含成分的变化等性状,筛选出适宜在云南大叶茶群体种上嫁接推广应用的品种,为广西茶树品种结构优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云南大叶茶群体种嫁接不同乌龙茶品种研究》项目2006年通过专家组鉴定,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成果。2009年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组织材料以项目名称《云南大叶茶群体种嫁接乌龙茶品种中试与示范》申报广西农转资金项目,获得立项。项目于2012年7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验收,获得广西自治区成果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结构 乌龙茶 示范项目 技术支撑 嫁接 群体 云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下载PDF
茶与大豆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韦锦坚 覃潇敏 +4 位作者 农玉琴 骆妍妃 陆金梅 陈远权 韦持章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89-296,共8页
探究茶与大豆间作条件下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特征,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茶园间作生态系统高产优质的机制。通过田间试验,设置茶树单作、大豆单作和茶树/大豆间作3种种植模式,运用Biolog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 探究茶与大豆间作条件下根系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特征,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茶园间作生态系统高产优质的机制。通过田间试验,设置茶树单作、大豆单作和茶树/大豆间作3种种植模式,运用Biolog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单作模式相比,茶-大豆间作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平均利用率(AWCD),在120 h分别显著提高了11.52%,12.99%。茶-大豆间作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糖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及胺类等4类碳源的利用强度,并且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表明,茶树与大豆间作主要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糖类、羧酸类碳源利用的模式来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多样性。本试验条件下,茶与大豆间作改变了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组成,改善了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大豆 间作 土壤微生物 代谢多样性
下载PDF
茶树良种金牡丹引进及加工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韦锦坚 覃潇敏 +5 位作者 韦持章 李金婷 陈远权 农玉琴 陈杏 骆妍妃 《中国热带农业》 2017年第1期46-49,共4页
在广西上思县公正乡引进种植茶树良种金牡丹,观测其种植成活率、生态适应性等,并以金牡丹茶鲜叶为原料,开展乌龙茶、红茶和白茶加工研究,通过成品茶内含物分析、感官审评及市场销售等方式评估确定各项加工新工艺流程和工艺指标,探索出... 在广西上思县公正乡引进种植茶树良种金牡丹,观测其种植成活率、生态适应性等,并以金牡丹茶鲜叶为原料,开展乌龙茶、红茶和白茶加工研究,通过成品茶内含物分析、感官审评及市场销售等方式评估确定各项加工新工艺流程和工艺指标,探索出一套适宜当地茶叶加工生产的工艺流程指标,旨在为广西茶叶的品种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金牡丹 引进 新工艺
下载PDF
HACCP体系在优质红茶加工中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韦锦坚 廖春文 +6 位作者 韦持章 陈远权 曾志云 李金婷 覃萧敏 陈杏 农玉琴 《中国热带农业》 2016年第5期16-19,8,共5页
将HACCP体系应用于红茶加工的生产过程中,对红茶加工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并采取自主创新和积极引进并重的原则,结合茶叶加工企业特点,针对企业卫生安全生产环境和条件、关键过程控制、检验等,提出了建立红茶加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专... 将HACCP体系应用于红茶加工的生产过程中,对红茶加工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并采取自主创新和积极引进并重的原则,结合茶叶加工企业特点,针对企业卫生安全生产环境和条件、关键过程控制、检验等,提出了建立红茶加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专项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HACCP体系 危害分析 关键控制点 建立 应用
下载PDF
云大—120在茶叶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韦锦坚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2年第5期248-249,共2页
在茶叶上进行云大— 12 0应用试验 ,结果表明 ,喷施云大— 12 0和云大— 12 0 +尿素 ,分别比对照 (尿素 )提高产量 3.1%、4.6 % ;芽头密度分别增加 2 .8%、3.8% ;茶叶中氨基酸提高 2 0 .3%、4.8% ;咖啡碱提高 8.9%、7.0 % ;水浸出物提高... 在茶叶上进行云大— 12 0应用试验 ,结果表明 ,喷施云大— 12 0和云大— 12 0 +尿素 ,分别比对照 (尿素 )提高产量 3.1%、4.6 % ;芽头密度分别增加 2 .8%、3.8% ;茶叶中氨基酸提高 2 0 .3%、4.8% ;咖啡碱提高 8.9%、7.0 % ;水浸出物提高 1.3%、0 .6 % ;而茶多酚含量分别降低 1.15 %、0 .34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大-120 茶叶 应用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几种叶面肥在茶叶上的应用试验初报 被引量:4
7
作者 韦锦坚 《广西热作科技》 2001年第1期4-7,共4页
观测比较芸苔素、生物灵、迦姆丰收、叶面宝、尿素等 5种药剂喷施茶树对茶叶产量、百芽重、芽头密度、内含成分、加工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芸苔素对茶叶的增产效果最好 ,分别比对照叶面宝、清水增产 18.11%和 14.2 % ,芸苔素对茶多酚... 观测比较芸苔素、生物灵、迦姆丰收、叶面宝、尿素等 5种药剂喷施茶树对茶叶产量、百芽重、芽头密度、内含成分、加工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芸苔素对茶叶的增产效果最好 ,分别比对照叶面宝、清水增产 18.11%和 14.2 % ,芸苔素对茶多酚含量有降低作用 ,对氨基酸含量有增加作用 ,芸苔素对形成优良的绿茶品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生物灵的增产效果与尿素相近 ,比对照叶面宝增产 11.56 % ,比清水增产 7.8% ,生物灵有利于增加芽叶重量 ,并可提高茶叶的持嫩性 ,经综合评估 ,认为芸苔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肥 产量 内含物 加工品质 茶叶 芸苔素 生物灵 迦姆丰收
下载PDF
云大茶群体种嫁接不同乌龙茶品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韦锦坚 蓝庆江 曾志云 《广西热带农业》 2003年第3期4-6,共3页
广西的茶树品种结构较单一,有些品种的良种性正逐渐失效,所以广西的茶叶生产经济效益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经专家论证认定:广西必须进行战略性的茶树品种结构调整,以大力引进推广适宜我区种植的优良乌龙茶品种为主.
关键词 云南 大叶茶 群体种植 嫁接 乌龙茶 品种 砧木 塑料套袋
下载PDF
生物型有机——无机茶叶专用肥施用对比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韦锦坚 《广西热带农业》 2002年第2期6-7,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型 无机茶叶专用肥 对比试验 有机茶叶
下载PDF
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的香气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38
10
作者 田甜 韦锦坚 +1 位作者 文金华 曾祥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52-259,共8页
为了解凌云白毫绿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同时探明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的香气成分差异。通过动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春、夏、秋3季凌云白毫绿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基于茶样中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 为了解凌云白毫绿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同时探明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的香气成分差异。通过动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春、夏、秋3季凌云白毫绿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基于茶样中各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建立不同季节茶叶判别模型,然后找到对分类起关键作用的香气成分,最后通过绘制热图和层次聚类分析确定各关键香气成分在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本研究共鉴定出37种化合物,其中醇类和醛类化合物数量较多;凌云白毫绿茶主要香气成分为芳樟醇、正戊醇、香叶醇、L-薄荷醇、异丁醛、异戊醛、壬醛、乙酸乙酯、二甲硫醚、吲哚。建立的PLS-DA模型可以将3个季节的茶样明显区分,且模型可靠;本研究最终鉴定出12种香气成分区分不同季节凌云白毫绿茶的关键化合物,分别为壬醛、β-紫罗兰酮、L-薄荷醇、3,5-辛二烯-2-酮、反-橙花叔醇、苯甲醇、正戊醇、十三烷、顺式-2-戊烯-1-醇、顺-茉莉酮、十四烷、叶醇。结合热图及12种香气成分的聚类分析,表明L-薄荷醇和β-紫罗兰酮在秋茶中相对含量最高,是凌云白毫秋茶区别于春茶和夏茶的特征香气成分,主要表现为花香、果香、薄荷味;苯甲醇和正戊醇在春茶中相对含量较高,是凌云白毫春茶区别于夏茶和秋茶的特征香气成分,主要表现为果香、杏仁苦味;壬醛、3,5-辛二烯-2-酮、反-橙花叔醇在夏茶中相对含量最高,是夏茶的特征香气成分,香气主要为柑橘柠檬香、水果甜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 凌云白毫绿茶 香气成分 动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共抒花城文明有爱新画卷
11
作者 韦锦坚 《中国民政》 2019年第16期15-15,共1页
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重要指示精神的学习贯彻,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及时组织学习,研究广州市贯彻意见,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广州志愿服务建设的实施方案》。广州市民政局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 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重要指示精神的学习贯彻,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及时组织学习,研究广州市贯彻意见,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广州志愿服务建设的实施方案》。广州市民政局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内容,研究制定新时代广州志愿服务发展的"一揽子"工作方案,实施20项推动出新出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 主题教育 不忘初心 实施方案 出新出彩 民政局 常委会 学习贯彻
下载PDF
茶树/大豆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12
作者 韦持章 农玉琴 +5 位作者 陈远权 陈海生 韦锦坚 李金婷 陆金梅 覃潇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7-544,共8页
通过盆栽试验,设置(单作茶树、单作大豆和茶树/大豆间作)3种种植处理,探讨茶树/大豆间作种植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酶活性的变化及二者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与单作处理相比,茶树/大豆间作增加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微... 通过盆栽试验,设置(单作茶树、单作大豆和茶树/大豆间作)3种种植处理,探讨茶树/大豆间作种植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酶活性的变化及二者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与单作处理相比,茶树/大豆间作增加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提高作物根际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存在正相关关系,以茶树根际相关性最显著。说明茶树/大豆间作具有显著的种间促进效应,能有效调节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土壤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间作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茶树/大豆间作对茶树土壤和茶叶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覃潇敏 黄少欣 +4 位作者 韦锦坚 李金婷 陈杏 骆妍妃 韦持章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29-135,共7页
为茶园间作种植模式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盆栽试验探讨茶树/大豆间作种植下茶树土壤营养成分、微生物种群组成以及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茶树相比,茶树/大豆间作可以提高茶叶氨基酸、可溶性糖及咖啡碱含量,降低了茶多... 为茶园间作种植模式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盆栽试验探讨茶树/大豆间作种植下茶树土壤营养成分、微生物种群组成以及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茶树相比,茶树/大豆间作可以提高茶叶氨基酸、可溶性糖及咖啡碱含量,降低了茶多酚含量及酚氨比,有效改善了茶叶品质。间作茶树土壤的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高于单作茶树,改善了土壤生态质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茶叶的营养品质与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以及放线菌的变化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说明茶园间作豆科植物对于茶园土壤环境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有效改善茶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间作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茶叶品质
下载PDF
桂热2号红茶冷冻干燥关键技术研究及品质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阳景阳 罗莲凤 +5 位作者 骆妍妃 陈远权 李子平 冯红钰 覃宏宇 韦锦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97-104,共8页
鉴定分析冷冻干燥、热风干燥桂热2号红茶香气成分及内含物差异,探索冷冻干燥关键工艺参数对红茶品质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技术鉴定不同干... 鉴定分析冷冻干燥、热风干燥桂热2号红茶香气成分及内含物差异,探索冷冻干燥关键工艺参数对红茶品质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技术鉴定不同干燥处理红茶的香气成分,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法评价香气成分贡献度,确定关键风味组分;结合感官审评、香气评价和内含物差异分析,对桂热2号红茶进行综合评价。共鉴定出37种香气成分,咖啡因、芳樟醇、水杨酸甲酯、苯乙醇、苯甲醇等成分相对含量较高;芳樟醇为关键风味组分(OAV>1),2-甲基丁醛、异丁醛、香叶醇、苯乙醛、二甲基硫、水杨酸甲酯等为修饰性风味组分(0.1<OAV<1);冷冻干燥处理能较大程度保留红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等内含物质,并且在外形、汤色和易泡性上优于热风干燥处理,但在香气评价、节约成本上稍差。GC-MS结合OAV法能实现红茶香气的鉴别与评价;烘干+提香工艺红茶(HD2)综合评价最好;该研究的一种冷冻干燥+提香工艺(FD4)解决了冻干红茶青味重的问题,可运用于特色红茶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热2号红茶 冷冻干燥技术 香气成分 气味活度值 儿茶素
下载PDF
35份茶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及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田甜 韦锦坚 +2 位作者 韦持章 陈远权 陈海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97-804,共8页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桂西南地区35份茶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和主要生化成分的多样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的农艺性状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2.45%~47.03%,而主要生化成分质量分数的差异均较小,变异系数为8.92%~23.6...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桂西南地区35份茶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和主要生化成分的多样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的农艺性状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2.45%~47.03%,而主要生化成分质量分数的差异均较小,变异系数为8.92%~23.62%,其中,平均叶面积、叶片隆起性和叶片着生状态变异系数均达到40%以上,而水浸出物质量分数的变异系数为8.92%;主成分分析表明,前7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6.18%;基于农艺性状和主要生化成分的聚类分析表明,35份茶树资源可分为7大类群,不同类群间在芽叶茸毛、一芽三叶百芽质量、平均叶长、叶宽、叶面积、侧脉对数、叶色、叶片质地、叶缘形态、花瓣数及主要生化成分质量分数上表现差异显著,且第Ⅰ、Ⅵ、Ⅶ类适制绿茶,第Ⅱ、Ⅲ、Ⅳ类适制红茶,第Ⅴ类适兼制红绿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生化成分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茶树/大豆间作体系氮素对茶叶品质成分及其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金婷 韦锦坚 +5 位作者 韦持章 农玉琴 骆妍飞 陆金梅 廖春文 覃潇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82-288,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氮水平下茶树/大豆间作对茶叶品质成分及其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了4个氮水平(N0:0 g/kg,N1:0.25 g/kg,N2:0.50 g/kg,N3:1.00 g/kg)和茶树/大豆间作、茶树单作2种种植模式,8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茶树/... 为了探究不同氮水平下茶树/大豆间作对茶叶品质成分及其土壤养分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了4个氮水平(N0:0 g/kg,N1:0.25 g/kg,N2:0.50 g/kg,N3:1.00 g/kg)和茶树/大豆间作、茶树单作2种种植模式,8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茶树/大豆间作显著提高茶叶氨基酸、咖啡碱及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了茶多酚的含量,改善了茶叶的营养品质以及产量;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以及有机质的含量,改善了土壤的肥力状况。此外,在茶树/大豆间作系统中,与常规施氮水平(N2)下的单作相比,氮肥减施1/2(N1)并未显著降低茶叶产量和品质成分含量,还有效改善了土壤的肥力。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叶品质成分与土壤各营养成分的丰缺显著相关,以有效磷的影响最大。本试验条件下,茶树/大豆间作系统具有在减施氮肥而维持茶叶产量、品质和改良土壤养分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间作 氮水平 土壤养分 品质成分
下载PDF
不同磷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对红壤无机磷组分及有效磷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骆妍妃 覃潇敏 +5 位作者 农玉琴 陆金梅 覃宏宇 阳景阳 李金婷 韦锦坚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79,共8页
通过2年盆栽试验,探讨不同磷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根际土壤无机磷组分、土壤有效磷含量及作物磷吸收的差异,明确土壤无机磷组分、土壤有效磷与作物磷吸收之间的相互关系。试验设置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大豆间作3种种植方式以及3个... 通过2年盆栽试验,探讨不同磷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根际土壤无机磷组分、土壤有效磷含量及作物磷吸收的差异,明确土壤无机磷组分、土壤有效磷与作物磷吸收之间的相互关系。试验设置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大豆间作3种种植方式以及3个P2O5施用水平(0、50、100 mg/kg,分别记作P0、P50、P100),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2018年和2019年在P0、P50和P100水平下,间作显著提高玉米和大豆的籽粒产量,并显著提高玉米和大豆植株的磷素吸收量。与常规施磷水平(P100)下的单作处理相比,玉米–大豆间作在磷肥减少50%(P50)的条件下,并未降低玉米和大豆的磷吸收量与籽粒产量。3个磷水平下,间作提高了玉米和大豆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而降低了根际土壤总无机磷以及Fe-P、Al-P、Ca-P、O-P的含量;同时适当增施磷肥显著提高了玉米和大豆根际土壤总无机磷及各无机磷组分的含量。本试验条件下,间作促进土壤中Fe-P、Al-P、Ca-P和O-P的活化(尤其是Fe-P),是低磷胁迫下间作土壤有效磷含量与作物磷吸收量增加的重要原因。玉米–大豆间作具有节约磷肥、维持作物产量及根际土壤有效磷与作物磷吸收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作 磷水平 无机磷组分 土壤有效磷 磷吸收
下载PDF
间作对玉米根系形态特征及其氮磷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金婷 覃潇敏 +4 位作者 覃宏宇 农玉琴 骆妍妃 韦持章 韦锦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48-1356,共9页
【目的】探索间作种植模式中玉米根系形态的变化与玉米氮磷养分吸收的关系,为玉米间作体系氮磷养分的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玉米/大豆间作田间试验,设玉米单作与玉米/大豆间作2种种植方式,对玉米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 【目的】探索间作种植模式中玉米根系形态的变化与玉米氮磷养分吸收的关系,为玉米间作体系氮磷养分的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玉米/大豆间作田间试验,设玉米单作与玉米/大豆间作2种种植方式,对玉米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平均根直径及根尖数5个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并测定植株全磷和全氮含量,计算植株氮磷吸收量。【结果】在小喇叭口期、抽雄期与成熟期,与单作玉米相比,间作可促进玉米生长,玉米籽粒产量显著提高35.10%(P<0.05,下同)。间作玉米单株氮含量在抽雄期显著提高10.54%,磷含量在小喇叭口期和成熟期分别显著提高12.81%和12.10%。在3个生育期,间作玉米单株氮吸收量和磷吸收量分别显著增加78.71%、26.06%、39.26%和88.15%、23.02%、46.42%。间作玉米根长在3个生育期分别显著增加23.90%、14.91%和27.49%,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在抽雄期与成熟期分别显著增加18.41%、21.46%和33.39%、31.11%,根尖数在小喇叭口期与抽雄期分别显著增加15.11%和14.72%,而平均根直径无显著变化(P>0.05)。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玉米氮磷养分吸收与根系形态参数密切相关,根长和根干重对玉米植株氮吸收量影响最大,根体积与根干重对玉米磷吸收量影响最大。【结论】与单作玉米相比,间作可增加玉米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降低平均根直径,并显著提高玉米植株氮磷养分吸收量。根系形态变化是驱动间作玉米氮磷吸收增加的重要适应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玉米 根系形态 氮吸收 磷吸收
下载PDF
施磷量对玉米-大豆间作根际红壤无机磷形态及磷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覃潇敏 农玉琴 +5 位作者 骆妍妃 陆金梅 覃宏宇 陈远权 韦锦坚 韦持章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6,共8页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探讨不同施磷量对玉米-大豆间作作物生长及磷吸收的影响,并分析根际红壤中各无机磷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玉米-大豆间作显著提高了作物地上部生物量及磷素吸收量,并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与常规施磷水平(P1...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探讨不同施磷量对玉米-大豆间作作物生长及磷吸收的影响,并分析根际红壤中各无机磷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玉米-大豆间作显著提高了作物地上部生物量及磷素吸收量,并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与常规施磷水平(P100)下的单作相比,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磷肥减施1/2(P50)并未降低作物籽粒产量与玉米的磷吸收量。间作种植显著降低了玉米、大豆根际红壤总无机磷含量,并且无机磷减少量主要以O-P、Fe-P和Ca-P为主。玉米、大豆根际土壤Fe-P、Al-P、Ca-P与O-P占土壤总无机磷含量的比例主要受磷水平的调控,而种植模式对玉米和大豆根际土壤中各无机磷形态的比例(除Fe-P外)均没有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玉米-大豆间作通过根系交互作用主要促进土壤中Fe-P、Ca-P和O-P的活化来增加玉米与大豆的磷吸收,并具有节约磷肥、维持作物产量和磷吸收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间作 红壤 施磷水平 无机磷形态 作物磷吸收
下载PDF
不同磷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对根系有机酸分泌特征及磷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农玉琴 陆金梅 +5 位作者 骆妍妃 覃宏宇 陈远权 韦锦坚 韦持章 覃潇敏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1-48,共8页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不同磷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以及磷吸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在P50和P100水平下,间作种植显著提高了玉米和大豆籽粒产量70.82%、52.67%和22.46%、16.62%。2个磷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具...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不同磷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以及磷吸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在P50和P100水平下,间作种植显著提高了玉米和大豆籽粒产量70.82%、52.67%和22.46%、16.62%。2个磷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具有明显的磷吸收优势,磷吸收土地当量比(LERP)为1.32~1.56,且LERp不受磷水平调控。与常规磷水平(P100)下的单作相比,玉米-大豆间作在磷肥减施1/2(P50)的条件下,并未降低玉米和大豆的磷素吸收量。间作改变了玉米和大豆根系有机酸分泌的种类,显著提高了有机酸的分泌速率,并且在P50水平下间作处理有机酸的分泌速率最大。因此,间作诱导根系有机酸分泌增加是驱动不同磷水平下玉米和大豆磷高效吸收的重要机制之一,玉米-大豆间作具有减施磷肥并维持作物产量和磷吸收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水平 玉米-大豆间作 有机酸 磷吸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