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索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效果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共收治的484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7月至2...目的探索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效果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共收治的484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98例为A组、经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86例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FMC)-球囊扩张(FMC-to-balloon,FMC-to-B)时间、入门到球囊扩张(D-to-B)时间、D-to-B达标率、住院天数、人均住院费用、人均药品费用、药占比。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短期预后情况,包括院内新发心力衰竭发生率、全因死亡率、大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通过胸痛中心的持续改进,B组患者的FMC-to-B 119±44.37min vs 156.34±65.21min、D-to-B 75.16±35.05min vs 82.58±45.72min、住院天数7.01±3.52 vs 7.96±5.02d、人均住院费用36143.99±11225.65元vs38964.23±18925.83元、人均药品费用5456.23±945.35元vs5974.94±1325.18元、药占比15.09%vs15.33%均较A组要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o-B达标率86.71%vs 79.80%较改进前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院内新发心衰发生率10.49%vs 16.67%较改进前的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全因死亡率4.19%vs 5.05%、大出血事件发生率0.70%vs 1.01%较A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持续改进机制能显著缩短急性STEMI患者FMC-to-B、D-to-B、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人均住院费用、人均药品费用、药占比等指标,提高D-to-B达标率,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短期预后,因此,持续改进是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的主要手段和努力方向。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索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效果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共收治的484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98例为A组、经胸痛中心持续改进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86例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FMC)-球囊扩张(FMC-to-balloon,FMC-to-B)时间、入门到球囊扩张(D-to-B)时间、D-to-B达标率、住院天数、人均住院费用、人均药品费用、药占比。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短期预后情况,包括院内新发心力衰竭发生率、全因死亡率、大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通过胸痛中心的持续改进,B组患者的FMC-to-B 119±44.37min vs 156.34±65.21min、D-to-B 75.16±35.05min vs 82.58±45.72min、住院天数7.01±3.52 vs 7.96±5.02d、人均住院费用36143.99±11225.65元vs38964.23±18925.83元、人均药品费用5456.23±945.35元vs5974.94±1325.18元、药占比15.09%vs15.33%均较A组要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o-B达标率86.71%vs 79.80%较改进前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院内新发心衰发生率10.49%vs 16.67%较改进前的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全因死亡率4.19%vs 5.05%、大出血事件发生率0.70%vs 1.01%较A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持续改进机制能显著缩短急性STEMI患者FMC-to-B、D-to-B、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人均住院费用、人均药品费用、药占比等指标,提高D-to-B达标率,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短期预后,因此,持续改进是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的主要手段和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