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轧后冷却速率对GCr15轴承钢球化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韩东序 杜林秀 +1 位作者 吴红艳 齐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92-1397,共6页
采用电子探针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模拟热轧后不同冷却速率对网状碳化物析出及后续离异共析转变过程中显微组织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先共析碳化物形成温度区间采用快冷处理可以抑制网状碳化物的形成,减小片状珠光体的片层间距.当冷... 采用电子探针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模拟热轧后不同冷却速率对网状碳化物析出及后续离异共析转变过程中显微组织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先共析碳化物形成温度区间采用快冷处理可以抑制网状碳化物的形成,减小片状珠光体的片层间距.当冷速控为20℃/s时,采用离异共析处理方式可将球化退火时间降低约2 h,硬度可达1.95 GPa左右.选区电子衍射分析表明球化处理后的球状碳化物类型为M3C,冷速的调控不会改变球化处理后碳化物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钢 珠光体 球化退火 网状碳化物 硬度
下载PDF
CL60车轮钢喷丸强化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东序 赵秀娟 +2 位作者 潘金芝 陈春焕 任瑞铭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81,共4页
对车轮用钢喷丸强化处理的可行性进行探讨。试验材料为CL60车轮钢,采用直径1mm的钢丸以45m/s的速度进行不同时间喷丸处理,分析其表层粗糙度、应力、组织和硬度随喷丸工艺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喷丸后的试样表层粗糙度均低于4.9μm... 对车轮用钢喷丸强化处理的可行性进行探讨。试验材料为CL60车轮钢,采用直径1mm的钢丸以45m/s的速度进行不同时间喷丸处理,分析其表层粗糙度、应力、组织和硬度随喷丸工艺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喷丸后的试样表层粗糙度均低于4.9μm,符合车轮服役规范;喷丸后试样表层会产生厚约为400μm的随深度变化的残余压应力,喷丸处理2min时最大应力可达762MPa;硬度随喷丸处理时间的增加逐渐提高,喷丸0.5h后表层硬度约为375HV,喷丸6h后表层硬度最高,可达到480HV,硬化层的厚度在喷丸1h时达到饱和,约为130μm;喷丸处理后,车轮钢表层渗碳体会产生变形细化、断裂、溶解,铁素体会明显细化,在喷丸处理3h时表层部分铁素体晶粒细化至70nm。喷丸处理1-3h可以在表层无损伤的情况下,有效提高硬度,为喷丸处理的最佳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钢 喷丸 强化
下载PDF
钛微合金中锰钢强韧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董营 杜林秀 +3 位作者 胡军 齐祥羽 张彬 韩东序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0-195,共6页
低碳中锰钢因为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及低成本的成分设计逐渐被应用到海洋平台用厚板生产制备中,通过对钛微合金化低碳中锰钢进行控轧控冷工业试验,观察不同厚度位置的显微组织及析出物形貌,测定了室温拉伸及低温冲击韧性,并对其强韧化机制... 低碳中锰钢因为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及低成本的成分设计逐渐被应用到海洋平台用厚板生产制备中,通过对钛微合金化低碳中锰钢进行控轧控冷工业试验,观察不同厚度位置的显微组织及析出物形貌,测定了室温拉伸及低温冲击韧性,并对其强韧化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钢基体为板条宽度200~400 nm的回火马氏体和宽度为50~100 nm的逆转变奥氏体复合层状组织,且全厚度方向组织性能均匀性较好,屈服强度均大于760 MPa、屈强比均小于等于0.88、伸长率均大于20%、-60℃冲击功均大于200 J。试验钢的主要强韧化机制有亚微米尺度的复合层状组织、大角度晶界韧化机制、亚稳态逆转变奥氏体TRIP效应、Ti(C,N)粒子的细晶强化及析出强化效应,多种强化机制叠加作用,最终获得高强韧的中锰钢厚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锰钢 钛微合金化 逆转变奥氏体 TRIP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