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臧克家的小说
- 1
-
-
作者
韩之友
-
出处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5期52-58,共7页
-
文摘
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以诗品丰富凝重著称。他也写散文、杂文和文艺论文,成绩斐然可观,屡见评陟。惟有他的小说,或许因为数量不多,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文学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创作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数量的多寡。臧克家只出过《挂红》《拥抱》两部短篇集,共收十五篇短篇小说,加上集外的四篇和收在散文集里的一篇,总共不过二十篇。为数的确不多,却颇有特色。这些小说描摹社会人情世态的本领,是他的诗歌、散文、杂文所不能比拟的。其绘声绘色的程度,即在同一时期专写小说的作家中也不多见。这些小说作为臧克家整个创作的有机构成部分,有其独特性,不容忽视。研究他的创作而舍弃这些小说,便不能全面认识和说明臧克家的文学成就。本文拟就他的小说的总体特点加以考察,以说明他对我国现代小说的贡献。
-
关键词
文化人
三十年代
散文集
四十年代
文艺工作者
重庆
现代小说
知识分子
性格
数量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一个郁愤孤傲的知识分子——谈鲁迅的散文《范爱农》
- 2
-
-
作者
韩之友
-
出处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3年第4期80-84,共5页
-
文摘
《范爱农》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的最末一篇,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十八日在厦门写成,最初发表于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莽原》第一卷第二十四期。这篇散文是鲁迅对早年挚友范爱农的追怀。它通过范爱农坎坷不幸的生活遭遇,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面貌,反映了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代富有革命性的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
-
关键词
知识分子
爱农
散文集
鲁迅
旧民主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时期
描写
封建势力
历史命运
辛亥革命前后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鲁迅全集》第八卷修订述要(上)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韩之友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上海鲁迅研究》
2008年第3期1-20,共20页
-
文摘
1981年版全集第八卷是新编注的集子,取名《集外集拾遗补编》;收入1938年5月许广平编定的《集外集拾遗》出版后陆续发现的鲁迅佚文166篇(包括两个附录)。本卷是这次全集修订中任务最繁重的集子之一。
-
关键词
新编
集子
任务
全集
佚文
-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深切的怀念
- 4
-
-
作者
韩之友
-
出处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5,共2页
-
文摘
我与田老相识较晚,是在1976年3月我从南开调来山师任教不久,正是“四人帮”倒台前夕那艰难郁闷的时候。我初次登门拜望田老,因他事先已从何林老师的信中得知我来山师的消息,所以并不觉得突然,甚至可说一见如故,无话不谈。这在那个年代是难得的,我被这种信任深深打动。本想先向田老汇报一下我自己的情况,他却悄悄而又急切地问起天津的社会情况,高校动态,人心如何等等。
-
关键词
田仲济
文学史家
《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
《中国现代小说史》
山东师范大学
师资队伍
-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鲁迅全集》第八卷修订述要(下)
- 5
-
-
作者
韩之友
-
机构
不详
-
出处
《上海鲁迅研究》
2008年第4期128-139,共12页
-
文摘
三、原八卷注释的修订在全面校勘的基础上,对原八卷的注释作必要的增补,校正原注的某些错讹,是这次修订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1981年版新编注的集子之一,原八卷的注释没有前六卷那样丰厚的基础。除了从1958年版重编的《集外集拾遗》抽出编入本卷的作品有少量注释可资借鉴外,大多数此后陆续发现的佚文属于初次注释,需要开生荒。当时虽然有大连、山东提供的初注本(即红皮本)作参考,但是直到定稿阶段篇目调整幅度还很大:删除的篇目多,增添的篇目更多。这就是说,到定稿阶段尚有新注任务。这是其一。其二,注释涉及范围广、问题多且杂,给注释增加了难度。其三。
-
关键词
生荒
集子
任务
篇目
阶段
错讹
定稿
基础
-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