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miR156及靶基因SPL家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韩佳婷 冯光燕 +2 位作者 帅杨 焦永娟 张新全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90-902,共13页
SPL (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like)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其部分家族成员含有miR156结合位点,在转录水平上受miR156负调控。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稻(Oryza sativa)等模式植物中,miR156-SPL不仅参... SPL (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like)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其部分家族成员含有miR156结合位点,在转录水平上受miR156负调控。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稻(Oryza sativa)等模式植物中,miR156-SPL不仅参与植物的开花调控,同时具有介导植物生育阶段转变、调节植物次生代谢、参与植物光信号转导和胁迫响应等作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关于植物中mi R156-SPL的研究越来越多,本研究重点阐述miR156-SPL模块在调控植物开花、株型结构、果实发育、胁迫响应等方面的作用及其机制,为进一步探索miR156-SPL模块在草类植物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6-SPL 开花 分蘖 抗逆 草类植物
下载PDF
12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系)在成都平原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综合评价 被引量:29
2
作者 肖逸 杨忠富 +3 位作者 聂刚 韩佳婷 帅杨 张新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4-185,共12页
为筛选适宜在成都平原地区种植的多花黑麦草品种(系),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12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系)的生长速度、茎叶比、刈割高度、干草产量、鲜草产量等生产性能指标,并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对不同刈割时期的4个营养成分动态... 为筛选适宜在成都平原地区种植的多花黑麦草品种(系),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12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系)的生长速度、茎叶比、刈割高度、干草产量、鲜草产量等生产性能指标,并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对不同刈割时期的4个营养成分动态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多花黑麦草在3~4月生长速度最快,日均生长速度达2.05~2.18 cm,而此时茎所占比例较大,鲜草茎叶比为1.02~1.14,干草茎叶比为0.71~1.00。各参试多花黑麦草品种(系)鲜草产量达93444~109660 kg·hm^(-2),干草产量为13191~15099 kg·hm^(-2),其中新品系JG1和DC2两年平均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15099和14846 kg·hm^(-2),较对照杰威增产14.5%和12.5%。安第斯的粗蛋白含量达18.44%,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新品系JG1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均为最低,分别为26.09%和53.43%;川农1号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达21.67%。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对12个多花黑麦草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新品系DC2、JG1、CA1和GB性状综合表现较好,可进一步试验以在成都平原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生产性能 近红外光谱 营养品质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不同播种量对晋阳1号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文凡 崔福柱 +4 位作者 杨佳 刘芮芮 韩佳婷 赵贺 张伟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1473-1476,共4页
以晋阳1号夏玉米为研究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6.0万、7.2万、8.4万、9.6万、10.8万、12.0万粒/hm^2等6个播种量下的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夏玉米的穗长、穗粗、百粒质量、穗质量和保苗率均呈减小趋势,... 以晋阳1号夏玉米为研究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6.0万、7.2万、8.4万、9.6万、10.8万、12.0万粒/hm^2等6个播种量下的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夏玉米的穗长、穗粗、百粒质量、穗质量和保苗率均呈减小趋势,株高、穗位高、倒伏率、秃尖长均呈增加趋势,并获得夏玉米产量与播种量的回归方程为y=-75.992x^2+1 595.4x+652.79(R2=0.988)。确定9.6万~10.8万粒/hm^2为晋阳1号夏玉米大田种植的适宜播种量,最高产量为9 092.4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播种量 产量
下载PDF
鸭茅成熟种子愈伤组织诱导影响因素
4
作者 许蕾 韩佳婷 +3 位作者 冯光燕 刘亚男 黄琳凯 张新全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1期87-97,共11页
以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成熟种胚为外植体,探讨了种子预处理、品种选择、培养基及激素配比对其愈伤组织诱导过程的影响,为鸭茅高频再生体系建立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3个预处理条件中,次氯酸钠浓度对安巴鸭茅种子愈伤诱导率影响达... 以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成熟种胚为外植体,探讨了种子预处理、品种选择、培养基及激素配比对其愈伤组织诱导过程的影响,为鸭茅高频再生体系建立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3个预处理条件中,次氯酸钠浓度对安巴鸭茅种子愈伤诱导率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10个鸭茅品种中,以安巴愈伤诱导能力最佳。不同培养基愈伤诱导率及愈伤形成后的形态发育存在差异,SH、MS、LS培养基均具有较高的愈伤诱导率,其中SH诱导效果最好,愈伤呈现淡黄或黄、干爽松脆。在添加2,4-D的基础上配合30μmol·L^–1 dicamba可以促进鸭茅种子的愈伤诱导;同时,2,4-D与较低浓度的6-KT组合也有利于愈伤的诱导。综上所述,鸭茅种子先放置于4℃处理24 h,而后用75%酒精处理5 min,1.1%NaClO灭菌处理30 min,最佳诱导培养基为SH+2.0 mg·L^–1 CPA+0.1 mg·L^–16-KT+30μmol·L^–1dicamba+0.5 mg·L^–12,4-D,愈伤诱导效率较高且在后期较易形成胚性愈伤,初步建立了一套鸭茅高效稳定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茅 成熟种子 愈伤诱导 预处理 2 4-D DICAMBA 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