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萍 张丹丹 +2 位作者 韩俊阁 曾双辉 孙鲁英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9期62-68,共7页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12年至2023年有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献,采用EndNote X9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查重,采用CiteSp...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12年至2023年有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献,采用EndNote X9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查重,采用CiteSpace 6.2.R4软件绘制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681篇,年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刘铜华(8篇),其次为穆晓红(4篇)、李显筑(4篇)、孙文(4篇)、侯英(4篇),核心作者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刘铜华、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李显筑,且团队内部合作紧密;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为辽宁中医药大学(39篇),其次为广州中医药大学(38篇)、长春中医药大学(37篇),各省份高校多与其附属医院进行合作,跨省合作较少;关键词分析显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多为临床研究,高频关键词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疗法”“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等,研究热点与前沿包括气虚血瘀证、氧化应激、数据挖掘等。结论我国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领域已取得一定进展,相关研究以临床研究为主。应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促进跨省研究机构间的合作,提高整体研究质量,发掘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药 文献计量学分析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肺与大肠相表里”机理的研究——高氧刺激对肺肠黏膜免疫因子含量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6
2
作者 韩俊阁 刘晓燕 +1 位作者 张刘扛 郭霞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80-82,85,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高氧下大鼠肺、肠黏膜细胞因子IL-1β,IL-2、IL-6、TNF-α含量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实验设立正常空气组、高氧组(吸入40%浓度氧),比较2组肺泡灌洗液、肠黏膜灌洗液中IL-1β,IL-2、IL-... 目的:通过观察高氧下大鼠肺、肠黏膜细胞因子IL-1β,IL-2、IL-6、TNF-α含量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实验设立正常空气组、高氧组(吸入40%浓度氧),比较2组肺泡灌洗液、肠黏膜灌洗液中IL-1β,IL-2、IL-6、TNF-α的含量。结果:造模5 d后,大鼠肺泡灌洗液和肠黏膜灌洗液中的IL-1β、IL-2、IL-6含量均较正常空气组呈现明显下降(P<0.05);大鼠肺泡灌洗液及肠黏膜灌洗液的TNF-α也表现为较正常空气组下降的趋势(P>0.05)。结论:肺肠之间在黏膜免疫方面具有同步性,这可能是肺与大肠表里关系的重要的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高氧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对“四时五藏阴阳”理论生物学基础的探讨——时令季节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韩俊阁 杨宗纯 +6 位作者 张娜 刘絮 刘晓燕 袁涛 王效非 王素梅 郭霞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1076-1081,共6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了时令季节变化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功能的影响,以证实"四时五藏阴阳"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检测了雄性金黄地鼠血浆中MT、TRH、TSH、T_3、T_4及甲状腺组织中MT、MR、T_3、T_4的含量。结果:发现血浆... 目的:本研究观察了时令季节变化对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功能的影响,以证实"四时五藏阴阳"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检测了雄性金黄地鼠血浆中MT、TRH、TSH、T_3、T_4及甲状腺组织中MT、MR、T_3、T_4的含量。结果:发现血浆中MT、TRH、TSH、T_3、T_4含量呈现冬、春/秋高而夏至最低的变化趋势,甲状腺组织中MT、MR、T_3、T_4含量则呈现夏至最高而秋冬最低的变化趋势。结论:HPT轴的功能具有明显的季节相关性,在冬、春季节其机能相对增强,褪黑素可能为其季节性节律的调控因子,HPT轴的季节性功能变化为中医"四时五藏阴阳"理论提供了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时五藏阴阳 褪黑素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时令季节 肾应冬
下载PDF
调理气血阴阳运行治疗顽固性失眠 被引量:11
4
作者 韩俊阁 郭霞珍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3期251-253,共3页
中医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涉及脏腑、气血、阴阳等方面。阴阳失调、营卫不和、心失所主、肝失疏泄,均可因影响人体气机、血脉、阴阳的正常循行,从而出现寤寐规律失常而致失眠。顽固性失眠的临床治疗以通血脉、调阴阳、行气血为法。应用... 中医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涉及脏腑、气血、阴阳等方面。阴阳失调、营卫不和、心失所主、肝失疏泄,均可因影响人体气机、血脉、阴阳的正常循行,从而出现寤寐规律失常而致失眠。顽固性失眠的临床治疗以通血脉、调阴阳、行气血为法。应用血府逐瘀汤使气血阴阳正常运行,并通过临证化裁、服药方法的变通而增强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气血阴阳 血府逐瘀汤 疏肝解郁 活血化瘀 养血安神
下载PDF
益气养阴、活血祛浊法对2型糖尿病血管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韩俊阁 曾双辉 +3 位作者 张红 王效非 王素梅 袁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4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祛浊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内分泌科病房和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糖尿病...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祛浊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内分泌科病房和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常规糖尿病饮食及运动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降浊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BG、2 h PBG、HbA1c、Hcy、hs-CRP、ET-1、VEG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 PBG、HbA1c、Hcy、hs-CRP、ET-1、VEGF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祛浊中药方剂益气降浊汤,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活血祛浊法 2型糖尿病 益气降浊汤 动脉硬化
下载PDF
祛痰化瘀解毒方药对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患者单核细胞亚群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马雅銮 王亚红 +8 位作者 韩俊燕 郝禹 陈冰 宋剑南 韩俊阁 尚涛 徐丽丽 王宪波 曾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及其表面受体TLR4、CD163和CD36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和评价祛痰化瘀解毒方药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将单核细胞分为CD14highCD16-(Mo1)、CD14highCD16+(Mo2a)和CD14lowC...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及其表面受体TLR4、CD163和CD36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和评价祛痰化瘀解毒方药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将单核细胞分为CD14highCD16-(Mo1)、CD14highCD16+(Mo2a)和CD14lowCD16+(Mo2b)3个亚群。检测83例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患者和42名同龄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及其表面TLR4、CD163和CD36的表达水平。对其中11例接受祛痰化瘀治疗(对照组)和10例在祛痰化瘀基础上加用解毒治疗(治疗组)的患者,比较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及其表面TLR4、CD163和CD36的表达变化。结果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o2a亚群比例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5.35±2.57vs3.09±2.38,P<0.01)。Mo1亚群TLR4受体的表达较健康组降低(50.73±24.45vs69.92±21.06,P<0.01),其余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4周治疗,治疗组患者Mo2a亚群细胞比例明显地降低(疗后/疗前3.73±1.05vs5.50±2.06,P=0.043;对照组疗后/疗前4.20±1.81vs5.65±1.89,P=0.097)。两干预组对TLR4、CD36、CD163的表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脂血症痰瘀互阻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o2a亚群比例及Mo1表面受体TLR4的表达具有特征性改变,可能与高脂血症导致的免疫损伤有关;祛痰化瘀解毒方药能较好地改善Mo2a亚群比例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痰瘀互阻证 单核细胞亚群 祛痰化瘀解毒方药
下载PDF
自拟养阴降浊汤联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石燕萍 韩俊阁 +1 位作者 曾双辉 闫玲 《中医药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119-121,共3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自拟养阴降浊汤联合耳穴贴压疗法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从而探讨自拟养阴降浊汤联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和分析自拟养阴降浊汤联合耳穴贴压疗法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从而探讨自拟养阴降浊汤联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连续8周。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自拟养阴降浊汤联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连续8周。治疗后,观察自拟养阴降浊汤联合耳穴贴压疗法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自拟养阴降浊汤联合耳穴贴压疗法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自拟养阴降浊汤联合耳穴贴压疗法可较好的调节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糖脂代谢,说明自拟养阴降浊汤联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 自拟养阴降浊汤 耳穴贴压疗法
下载PDF
应用李东垣“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石燕萍 韩俊阁 曾双辉 《中医药信息》 2017年第2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率的影响,观察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的影响,进而探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 目的:观察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率的影响,观察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的影响,进而探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药加吗叮啉口服治疗,连续4周;对照组患者给予吗丁啉口服治疗,连续4周。观察治疗后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率、糖化血红蛋白、胃动素、胃泌素水平的影响,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胃排空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糖化血红蛋白、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胃排空率均明显升高,糖化血红蛋白、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可促进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率,降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胃动素、胃泌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李东垣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源性糖尿病2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石燕萍 阎玲 韩俊阁 《中医药信息》 2016年第5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52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6例。两者患者均应用保肝药物,同时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柴胡解毒汤合消渴方加减。结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52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6例。两者患者均应用保肝药物,同时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柴胡解毒汤合消渴方加减。结果:治疗组患者肝功能、血糖改善程度及糖尿病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及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源性糖尿病不仅能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肝功能,并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肝源性糖尿病 柴胡解毒汤 消渴方
下载PDF
冬夏季节变化对雄性金黄地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宗纯 韩俊阁 +3 位作者 张娜 刘絮 刘晓燕 郭霞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1063-1067,共5页
本研究基于中医"四时五藏阴阳"理论,从代表季节变化的光照因素切入,系统性地观察了冬夏季节变化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生理功能的影响及褪黑素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以探讨该理论所具有的科学内涵。实验检测了雄性金黄地鼠血... 本研究基于中医"四时五藏阴阳"理论,从代表季节变化的光照因素切入,系统性地观察了冬夏季节变化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生理功能的影响及褪黑素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以探讨该理论所具有的科学内涵。实验检测了雄性金黄地鼠血浆、下丘脑、垂体、睾丸组织中MT、GnRH、LH、FSH、T的含量,以及各组织中MR的含量,结果发现,下丘脑GnRH、垂体LH、FSH、睾丸T的含量均表现为夏高冬低(P<0.01),血浆中GnRH、T的含量表现为夏低冬高(P<0.01),血浆FSH夏至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LH则在冬至更高(P<0.05);血浆、下丘脑、睾丸中MT的含量均为夏低冬高(P<0.01),垂体MT、MR含量夏至高于冬至(P<0.01),下丘脑、睾丸中MR的含量则在冬至更高(P<0.01或P<0.05)。结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呈现冬夏季节变化的特点,MT可能参与这种变化的调控,能季节性影响性腺轴激素的分泌,而生殖功能的应时调控提示机体与自然时节之间确实存在协调共振的适应性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时五藏阴阳 褪黑素 神经一内分泌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冬夏季节
下载PDF
东海县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鼠携带情况调查 被引量:15
11
作者 葛恒明 王庆奎 +7 位作者 李志锋 王燕萍 胡建利 胡书铭 陆大江 王相化 刘瀚泽 韩俊阁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12-14,共3页
目的了解东海县鼠类携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鼠笼法在野外及居民区捕鼠,计算鼠密度及鼠种分类,并取其心、肝、脾、肺、肾、脑等脏器;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鼠体内SFTSV核酸。结果主要... 目的了解东海县鼠类携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鼠笼法在野外及居民区捕鼠,计算鼠密度及鼠种分类,并取其心、肝、脾、肺、肾、脑等脏器;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鼠体内SFTSV核酸。结果主要鼠种有黑线姬鼠、大仓鼠、小仓鼠、麝鼳、褐家鼠、小家鼠等6种。野鼠密度为13.47%,主要鼠种为黑线姬鼠;家鼠密度为6.98%,主要鼠种为小家鼠、褐家鼠。野鼠SFTSV带毒率为6.90%,家鼠为7.87%;野鼠心、肝、脾、肺、肾、脑均带有病毒,且两种或两种以上脏器带毒;家鼠多为单一脏器感染。病毒核酸的基因测序与Gen Bank公布的SFTSV的NP基因序列同源性在95%以上。结论东海县6种鼠类除小仓鼠外,其余5种均携带SFTS病毒,是该地SFTSV的宿主动物,但作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传染源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宿主动物
下载PDF
狠抓“五个到位” 强力推动农村改水工作
12
作者 韩俊阁 孙凤勋 +1 位作者 穆传林 李杨 《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 2005年第5X期42-42,58,共2页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全县22个乡镇,36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98.5万。东部乡镇靠近黄海,农民长期饮用苦咸水;西部属丘陵地区,水源缺乏;中部地区水源含氟量较高,也是氟骨病和氟斑牙高发地区。针对我县农民饮水困难情况,县委、县政府从上世... 东海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全县22个乡镇,36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98.5万。东部乡镇靠近黄海,农民长期饮用苦咸水;西部属丘陵地区,水源缺乏;中部地区水源含氟量较高,也是氟骨病和氟斑牙高发地区。针对我县农民饮水困难情况,县委、县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对农村改水工作做了整体规划和部署,并逐年实施改水工程。2003年省政府出台为民办好“五件实事”政策,我县加大了农村改水进程,提出到“十五”期末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要达到95%以上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县政府制定了改水攻坚计划,认真安排、统筹规划,坚持“五个到位”,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至2004年底,全县共建农村自来水厂174座,累计受益人口达91.36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92.75%。2005 年将新增受益人口5万人,届时将达到97.81%的改水普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改水 农业人口 攻坚计划 江苏省北部 改水工程 骨病 自来水厂 自来水普及率 苦咸水 含氟量
下载PDF
从冬夏季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肾应冬”的生理机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韩俊阁 杨宗纯 +2 位作者 张娜 刘晓燕 郭霞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冬夏季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 P A轴)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及褪黑素(MT)及其受体(MR)的变化,探讨"肾通于冬气"的生理机制。方法:分别于夏至、冬至日取出... 目的:通过观察冬夏季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 P A轴)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及褪黑素(MT)及其受体(MR)的变化,探讨"肾通于冬气"的生理机制。方法:分别于夏至、冬至日取出金黄地鼠血浆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组织,用ELISA检测其中MT、MR、CRH、ACTH、CORT含量。结果:在血浆、下丘脑、肾上腺组织中,MT含量呈现冬高夏低的改变(P<0.01,P<0.05);在下丘脑、肾上腺组织中,MR含量冬高夏低(P<0.01)CRH/CORT无论在血浆还是下丘脑/肾上腺组织中的含量均冬高夏低;ACTH在血浆中冬高夏低(P<0.01);在垂体组织中,其MT、MR及ACTH的含量呈现明显夏高冬低的规律(P<0.01)。结论:HPA轴的机能冬季显著高于夏季,从生物学角度探讨了"肾通于冬气"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夏季节 金黄地鼠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肾应冬
原文传递
低氧及限水对大鼠肺和肠黏膜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14
作者 韩俊阁 刘晓燕 +1 位作者 张刘扛 郭霞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69-371,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低氧、限水条件下大鼠肺、肠黏膜细胞因子IL-1β、IL-2、IL-6含量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实验设立正常组(常态环境饲养)、低氧组(10%氧浓度饲养)、限水组(给予正常日饮水量的1/2),... 目的:通过观察低氧、限水条件下大鼠肺、肠黏膜细胞因子IL-1β、IL-2、IL-6含量的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实验设立正常组(常态环境饲养)、低氧组(10%氧浓度饲养)、限水组(给予正常日饮水量的1/2),比较各组肺泡灌洗液、肠黏膜灌洗液中IL-1β、IL-2、IL-6含量的变化。结果:低氧及限水条件下,大鼠肺泡灌洗液、肠黏膜灌洗液中IL-1β、IL-2、IL-6的含量,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均呈现降低趋势。其中低氧组肺泡灌洗液中IL-2及肠黏膜灌洗液中IL-1β含量的降低,限水组肺泡灌洗液中IL-2、IL-6及肠黏膜灌洗液中IL-2含量的降低,与正常组大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肺肠在黏膜免疫方面的变化具有相关性,这可能是肺与大肠表里相关关系的生物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低氧 限水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降压通脉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亚红 肖文君 +6 位作者 罗斯琼 王琛 韩俊阁 尚涛 王刚 郭维琴 王硕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降压通脉方控制血压、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高血压及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模型,随机分为降压通脉方组、卡托普利组、空白对照组;并以WKY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大... 目的:探讨降压通脉方控制血压、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高血压及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模型,随机分为降压通脉方组、卡托普利组、空白对照组;并以WKY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大鼠左室质量(LV)、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壁相对厚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于药后第4周出现血压下降,降压效果于第14周达到与西药相比无明显差异。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LVMI较正常组明显升高,提示左室肥厚形成,中药组、西药组左室壁相对厚度较模型组室壁薄,提示降压通脉方有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结论:降压通脉方可有效地降低SHR血压,有一定逆转SHR左心室肥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动物实验 降压通脉方
原文传递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片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萍 张丹丹 +2 位作者 韩俊阁 曾双辉 张红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22期3429-3433,共5页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片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92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 目的探讨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片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92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木丹颗粒治疗,疗程12周。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Klotho蛋白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腓肠神经SNCV均较治疗前增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C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SOD及Kloth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bA1c、FBG、2 h PB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9.13%vs.73.91%)和中医症候总有效率(69.57%vs.63.04%)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片可改善DPN患者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丹颗粒 甲钴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 KLOTHO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