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茂铁类环肽的合成与分子识别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韩前伟 朱晓晴 +1 位作者 胡旭波 程津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076-2079,共4页
设计并合成了两个系列含二茂铁单元的 1 + 1型和 2 + 2型类环肽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 1 + 1型二茂铁类环肽与含氧负离子和卤素负离子的包合作用 .结果表明 ,类环肽能很好地识别这些常见的负离子 .1 H NMR研究发现 ,类环肽对负离子的识... 设计并合成了两个系列含二茂铁单元的 1 + 1型和 2 + 2型类环肽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 1 + 1型二茂铁类环肽与含氧负离子和卤素负离子的包合作用 .结果表明 ,类环肽能很好地识别这些常见的负离子 .1 H NMR研究发现 ,类环肽对负离子的识别作用主要是通过类环肽酰胺键中氢与客体负离子形成分子间氢键实现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类环肽 合成 分子识别 超分子化学
下载PDF
神经退行性疾病致病蛋白分子的化学生物学
2
作者 杨池明 李巍 +1 位作者 韩前伟 程津培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73-681,共9页
人类基因测序工程的完成,启动了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也标志着大规模研究蛋白质生物学时代的到来.人类基因组测序工程尚不能在蛋白分子水平解释和解决疾病的发病机制,因而无法通过灵活主动地发展和有效利用基因技术来治疗遗传性疾病和控制... 人类基因测序工程的完成,启动了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也标志着大规模研究蛋白质生物学时代的到来.人类基因组测序工程尚不能在蛋白分子水平解释和解决疾病的发病机制,因而无法通过灵活主动地发展和有效利用基因技术来治疗遗传性疾病和控制衰老等.最近在脑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提出的“蛋白质化学病变”之观点,将化学生物学方法与物理有机化学相结合,可能为人类基因组测序工程后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和破译各种基因的功能提供有效的新手段,从而为揭示从基因、蛋白到生命和疾病的关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疾病 分子致病机理 蛋白自由基 化学生物学 人类基因测序工程 蛋白分子
下载PDF
美国独立战争的民族学再思考
3
作者 韩前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35-38,共4页
从北美殖民地建立到独立战争爆发,北美各移民集团在语言、文化、宗教、政治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尚未形成独立的民族意识,即便是英国移民集团也保持着对"母国"的民族认同。在独立战争前后,民族学意义上的"美利坚民族"... 从北美殖民地建立到独立战争爆发,北美各移民集团在语言、文化、宗教、政治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尚未形成独立的民族意识,即便是英国移民集团也保持着对"母国"的民族认同。在独立战争前后,民族学意义上的"美利坚民族"并未形成,北美独立战争也不具有"民族解放"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意识 美利坚民族 独立战争 移民集团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对国际和平问题的总体认识与主张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前伟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5期31-40,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的40余年间,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发展的大战略出发,形成了关于国际和平问题的系统认识与主张。这些认识与主张可总结为五个相互关联的重要判断,即中国共产党认为国际和平态势总体稳定可期,中国共产党的自我定位是维护世界和平... 改革开放以来的40余年间,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发展的大战略出发,形成了关于国际和平问题的系统认识与主张。这些认识与主张可总结为五个相互关联的重要判断,即中国共产党认为国际和平态势总体稳定可期,中国共产党的自我定位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的和平发展有利于增进国际和平,中国共产党主张系统地解决国际和平问题。上述判断基本反映了从冷战后期到多极化时代,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和平问题的总体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改革开放 国际和平 总体认识 对外战略 和平发展
下载PDF
晚清洋务人士对明治维新的评议探析(1870—1880年代)
5
作者 韩前伟 《社会科学论坛》 2022年第6期109-122,共14页
甲午战争爆发前的1870—1880年代既是日本明治维新前半期,也是中国近代化的早期阶段。日本在该阶段不仅学习西方的经济、军事与科技,而且在社会、文化等领域亦出现一系列变化。其中又以推崇西学而轻视汉学、使用公历而废弃旧历、采用洋... 甲午战争爆发前的1870—1880年代既是日本明治维新前半期,也是中国近代化的早期阶段。日本在该阶段不仅学习西方的经济、军事与科技,而且在社会、文化等领域亦出现一系列变化。其中又以推崇西学而轻视汉学、使用公历而废弃旧历、采用洋服而变革旧服等最为彰著。洋务人士虽比较赞赏日本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的成效,但他们大多批评日本更改历法、服饰与重西学而轻汉学的行为。他们认为服饰、历法与“汉学”是反映一国独立自主与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特别是“汉学”不仅在道统层面优于西学,而且曾极大地促进过日本的发展。故日本废弃本国服饰、历法,且轻视汉学,模仿西洋事物,是取媚西方与对本国历史传统的背叛。同时日本的这一做法还不利于国民生活与生产贸易。甲午战前洋务人士批评日本的背后,潜藏着“中体西用”的价值取向。他们透过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种种批评,间接表达了对晚清自强事业的基本看法,即学习西洋,应着重于工具—技术层面,而在制度—价值层面,则应尽力发挥本国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派 明治维新 近代化 日本观
下载PDF
冷战、讲和问题与日本和平思想——以和平问题谈话会为中心
6
作者 韩前伟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2-204,218,共14页
日本战后初期,以吉野源三郎、安倍能成、大内兵卫、恒藤恭、末川博、丸山真男等为代表的50多位著名学者,为维护和平防止日本再次卷入战争于1948年12月12日在东京召开了关于和平问题的讨论会。此后,以该次与会学者为主体,成立了和平问题... 日本战后初期,以吉野源三郎、安倍能成、大内兵卫、恒藤恭、末川博、丸山真男等为代表的50多位著名学者,为维护和平防止日本再次卷入战争于1948年12月12日在东京召开了关于和平问题的讨论会。此后,以该次与会学者为主体,成立了和平问题谈话会。他们以岩波书店及《世界》期刊为阵地,从1948年至1950年先后发表和平声明。这些声明围绕冷战危机与日本和平主题,既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战争与和平的基本原理,也就日本面临的讲和问题,提出全面和平与东西方和平共存的主张,成为当时日本全面和平论的代表。谈话会的活动推动了战后日本各阶层广泛参与的和平运动的发展,构成了战后日本和平思想的源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和问题 和平问题谈话会 全面和平论 和平共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