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血清尿酸、催乳素水平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韩友松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第8期1132-1134,共3页
目的通过对迟发性运动障碍(TD)患者血清尿酸(UA)、催乳素(PRL)水平相关性的分析,探讨尿酸对TD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测定伴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TD组30例)血清尿酸、催乳素水平,并与不伴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非TD组30例)进行对照;以异... 目的通过对迟发性运动障碍(TD)患者血清尿酸(UA)、催乳素(PRL)水平相关性的分析,探讨尿酸对TD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测定伴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TD组30例)血清尿酸、催乳素水平,并与不伴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非TD组30例)进行对照;以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对TD临床症状进行评定。结果 TD组UA[(273±36)μmmol/L]较非TD组[(297±50)μmmol/L]显著降低(t=2.129,P=0.037);PRL[(28±7)ng/ml]较非TD组[(24±7)ng/ml]显著增高(t=-2.195,P=0.032)。TD组PRL水平与AIMS总分正相关(r=0.366,P=0.044);与血清UA水平负相关(r=-0.403,P=0.027)。结论 TD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偏低、并与PRL水平负相关,尿酸对DA神经元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迟发性运动障碍 尿酸 催乳素
下载PDF
FPG、TG、HDL-C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孝芬 杨善杰 +2 位作者 欧阳泽祥 韩友松 金晶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1168-1173,共6页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安徽省安庆市第六人民医院接诊的BPD患者110例,治疗24周后随访12个月,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良好组、不良...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双相情感障碍(BPD)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安徽省安庆市第六人民医院接诊的BPD患者110例,治疗24周后随访12个月,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良好组、不良组。比较良好组、不良组FPG、TG、HDL-C及其他预后可能影响因素的差异;Cox回归分析法分析BPD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FPG、TG、HDL-C单独及联合预测BPD预后不良的效能;以ROC最佳截断点分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FPG、TG、HDL-C水平患者预后情况。结果随访12个月共12例患者失访,98例获得随访。98例患者中66例预后良好,设置为良好组,其余32例设置为不良组。不良组家庭负担调查表(FEIS)评分、HDL-C低于良好组,服药依从性差占比、腰围(WC)、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FPG、TG高于良好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FPG、TG高,服药依从性差,FEIS评分、HDL-C低是影响BP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FPG、TG、HDL-C预测BPD预后不良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6.01 mmol/L、1.72 mmol/L、1.26 mmol/L,三者单独及联合预测BPD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636、0.752、0.827、0.848。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FPG>6.01 mmol/L与FPG<6.01 mmol/L,TG>1.72 mmol/L与TG<1.72 mmol/L,HDL-C<1.26 mmol/L与HDL-C>1.26 mmol/L患者的预后曲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BPD预后不良患者FPG、TG异常升高,HDL-C异常降低,FPG、TG、HDL-C与预后关系密切,且三者单独及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BPD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空腹血糖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心理状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胡丽珍 韩友松 +2 位作者 方云 赵勇 李皖生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288-1294,共7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社区老人心理状态现状及影响其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某社区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老人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档案资料中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Zung抑... 目的回顾性研究社区老人心理状态现状及影响其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某社区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老人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档案资料中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结果是否存在焦虑及抑郁情况进行分组,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收集对比两组社区老人的资料情况,存在差异的指标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心理状态的相关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模型价值,构建校准曲线与决策曲线。结果两组婚姻状况,月收入,慢性疾病,独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及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分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上述因素均是社区老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OR值>1)。通过构建列线图,并绘制ROC曲线验证列预测模型准确性,发现AUC是0.769,95%CI为(0.666~0.871)。风险预测模型的校准曲线和参考曲线相近,证明社区老人焦虑抑郁情绪的预测风险和实际风险一致性较高;同时预测模型的净获益率较高,证明该预测模型的适用性较好。结论婚姻状况,月收入,慢性疾病,独居,睡眠情况及自我效能感均为社区老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由此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高,适用性好,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老人 心理状态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阿戈美拉汀抗抑郁应用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胡孝芬 欧阳泽祥 韩友松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54-556,共3页
目的:为促进阿戈美拉汀在治疗抑郁症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期国内外对阿戈美拉汀的研究资料,对阿戈美拉汀的作用机制,药理学特性,临床应用中的起始治疗、停药、换药及联合治疗、对睡眠的影响,以及其耐受和安全性进行归... 目的:为促进阿戈美拉汀在治疗抑郁症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期国内外对阿戈美拉汀的研究资料,对阿戈美拉汀的作用机制,药理学特性,临床应用中的起始治疗、停药、换药及联合治疗、对睡眠的影响,以及其耐受和安全性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阿戈美拉汀的不良反应小、促进睡眠作用较好,且撤药反应微弱,易与其他药物联用,是药理学特性新颖、临床应用前景广阔的抗抑郁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阿戈美拉汀 抑郁症 褪黑激素 药理学
原文传递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欧阳泽祥 韩友松 胡孝芬 《世界临床药物》 2021年第6期483-489,共7页
目的分析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影响,比较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抑郁症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依据实际病情及自身意愿选择用药,选择艾司... 目的分析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影响,比较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抑郁症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依据实际病情及自身意愿选择用药,选择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者为A组(58例),选择帕罗西汀治疗者为B组(58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细胞因子(神经功能因子、炎性因子、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标志物)水平、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维斯康星卡片分类检测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总应答数、非连续性错误数及持续性错误数均无统计学差异,且与两组治疗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完成分类数及正确反应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连线测验(trail marking test,TMT)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TMT-A、TMT-B完成时间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患者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100B蛋白、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髓鞘碱性蛋白、白介素-2、白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A组低于B组(P<0.05);治疗后,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A组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相较于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用于抑郁症,可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执行能力及控制能力等认知功能,调节神经功能因子水平,并减少炎性因子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其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抑郁症 认知功能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