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芒硝在壶腹周围癌术后的早期应用价值
1
作者 姚辉 杨子 +2 位作者 韩孟奎 黄文韬 苏云燕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6-19,33,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芒硝在壶腹周围恶性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患者中的早期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一2021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行PD的52例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患者,其中,26例患者术后... 目的探讨大黄、芒硝在壶腹周围恶性肿瘤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患者中的早期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一2021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行PD的52例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患者,其中,26例患者术后行大黄、芒硝外敷治疗(研究组),26例患者术后未接受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除常规治疗外,术后予以腹部外敷大黄、芒硝。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尿管拔除时间、胃管拔除时间、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半流质饮食开始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较短、尿管拔除时间及胃管拔除时间较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肠内营养开始时间、半流质饮食开始时间较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较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B、C级胰瘘发生率较高、胃排空延迟发生率较低、腹腔脓肿发生率较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芒硝外敷治疗能有效促进PD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尽早肠内营养,加快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芒硝 壶腹周围恶性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下载PDF
肝细胞癌肿瘤免疫微环境中T淋巴细胞的功能与调控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韩孟奎 李晋 杨小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621-2626,共6页
T淋巴细胞作为肿瘤免疫微环境中主要免疫细胞,能够通过产生细胞因子、细胞毒性酶(穿孔素、颗粒酶B)等途径影响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从而控制肿瘤进展。同时,肿瘤免疫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髓样抑制细胞等免疫细胞可通过多种途径调控不同亚... T淋巴细胞作为肿瘤免疫微环境中主要免疫细胞,能够通过产生细胞因子、细胞毒性酶(穿孔素、颗粒酶B)等途径影响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从而控制肿瘤进展。同时,肿瘤免疫微环境中树突状细胞、髓样抑制细胞等免疫细胞可通过多种途径调控不同亚型T淋巴细胞的功能。本文综述了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常见免疫细胞对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涉及T淋巴细胞功能调节的关键信号通路在HCC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HCC更优治疗策略的研发提供思路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T淋巴细胞 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开腹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孟奎 李平 +6 位作者 张明敏 黄伟 常思远 李晋 孙鼎 秦磊 杨小华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31-837,共7页
目的:分析肝门部胆管癌(HCCA)手术治疗效果及HCCA患者手术治疗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至2021年10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5例HCC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8例,女性47例,年龄(64.2±10.6)岁。... 目的:分析肝门部胆管癌(HCCA)手术治疗效果及HCCA患者手术治疗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4月至2021年10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5例HCC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8例,女性47例,年龄(64.2±10.6)岁。总结手术(肝切除、局部胆管切除、姑息引流)、术后病理、围手术期并发症和随访资料,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因素。结果:105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死亡4例(3.8%),58例(55.2%)发生并发症,其中胸腔积液32例(30.5%)、胆漏12例(11.4%)。获得随访的85例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19个月,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8.1%、27.0%、24.8%。其中R 0切除(59例)患者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9.4%、36.2%、27.4%,明显优于R 1/2切除(20例)患者的49.4%、12.3%、0和姑息性引流患者(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70岁(HR=2.158,95%CI:1.175~3.965)、术前肿瘤糖类抗原(CA)19-9≥1015 U/ml(HR=1.981,95%CI:1.009~3.894)、切缘类型(HR=2.587,95%CI:1.371~4.881)、淋巴结转移(HR=2.308,95%CI:1.167~4.567)是影响患者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R 0切除是延长HCCA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有效措施,年龄、术前CA19-9水平、切缘类型、淋巴结转移与HCCA患者手术后生存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Klatskin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开腹手术 预后分析
原文传递
自身抗体及肝功能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周芬 韩孟奎 +1 位作者 胥萍 李晋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1119-1124,共6页
目的分析自身抗体、肝功能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自身抗体及肝功能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收集2013—2021年在... 目的分析自身抗体、肝功能指标在慢性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自身抗体及肝功能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收集2013—2021年在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109例健康志愿者(healthy control,HC),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ronic hepatitis B,CHB),74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以及24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CHB+AILD)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样本均采集基本信息、入院肝功能指标以及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健康志愿者未进行自身抗体检测。采用SPSS、GraphPad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性别在4组样本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抗线粒体M2型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 M2,AMA-M2)和抗可溶性酸性磷酸化核蛋白抗体(anti-soluble acidic phosphorylated nuclear protein antibody,抗SP100抗体)在CHB+AILD组[29.2%(7/24),17.4%(4/23)]的检测率高于CHB组[5.1%(3/59),0(0/59)],提示这2种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助于对CHB和CHB+AILD进行鉴别诊断。此外,包括总胆红素在内的8种肝功能指标在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HB+AILD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均高于CHB组和AILD组,而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低于CHB组和AILD组。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在AILD组和CHB+AILD组均高于CHB组。采用二元Logitic回归分析发现联合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谷丙转氨酶以及碱性磷酸酶构建诊断评估模型,评估准确率为0.902。结论联合自身抗体和肝功能指标检测将有助于增强临床医生对CHB、AILD及CHB+AILD的鉴别诊断能力,从而有助于降低对CHB+AILD的漏诊率,实现早期诊断,为患者更早获得合理治疗和临床治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抗体 肝功能检测 早期诊断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