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布新:谁说老年人不能“宅”? |
韩布新
|
《心理与健康》
|
2014 |
0 |
|
2
|
后疫情时代社会支持对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保护效应 |
王歆睿
张介平
韩布新
|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
2024 |
1
|
|
3
|
中国心理学家的崭新形象——参加第27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中国代表分析 |
韩布新
陈天勇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00 |
1
|
|
4
|
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校园内的联机检索──赴澳随笔之一 |
韩布新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
1995 |
0 |
|
5
|
已婚者爱情心理特点与变化趋势--“七年之痒”的新证据 |
韩布新
施秀梅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6
|
工作记忆中央执行功能研究新进展 |
陈天勇
韩布新
李德明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2
|
|
7
|
多子是否多福?——子女数量对中国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影响 |
张亚蕊
陈天勇
韩布新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现实和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旁观者保护行为的关系:公正世界信念与道德认同的链式中介作用 |
徐雅婷
韩布新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24 |
0 |
|
9
|
重大灾害后老年人心理状况研究进展 |
韩布新
王婷
黄河清
王绪梅
|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0
|
论汉字部件与英文字母的认知对应关系 |
韩布新
林仲贤
|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6
|
|
11
|
汉字识别中部件的频率效应 |
韩布新
|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35
|
|
12
|
计算机焦虑及其研究进展 |
韩布新
文军庆
|
《人类工效学》
|
2003 |
9
|
|
13
|
汉字部件信息数据库的建立──部件和部件组合频率的统计分析 |
韩布新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14
|
|
14
|
汉字识别中部件组合的频率效应 |
韩布新
|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14
|
|
15
|
汉字认知心理研究对机器自动识别汉字的启示 |
韩布新
陈一凡
|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
1993 |
4
|
|
16
|
美国针灸立法及其对针灸教育和推广的影响 |
韩布新
骆斌
王友智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
1998 |
1
|
|
17
|
国家信息基础结构中人的因素 |
韩布新
张侃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
1996 |
2
|
|
18
|
部件组合──潜在的汉字结构层次 |
韩布新
|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
1995 |
9
|
|
19
|
心流至兴盛:全面幸福的综合模型 |
韩布新
王歆睿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20
|
《汉字属性信息数据库》在汉字识别研究中的应用 |
韩布新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
199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