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及川芎嗪对急性药物性聋豚鼠耳蜗内氧自由基生成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韩明训 赵乌兰 +2 位作者 王一鸣 王永华 沈晓丽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10期782-784,共3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针刺单独应用及联合使用对庆大霉素(GM)致聋豚鼠耳蜗内氧自由基生成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川芎嗪组、针刺组及TMP+针刺组,每组10只,正常组按2.5mL(/kg·d)剂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针刺单独应用及联合使用对庆大霉素(GM)致聋豚鼠耳蜗内氧自由基生成的影响。方法:50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川芎嗪组、针刺组及TMP+针刺组,每组10只,正常组按2.5mL(/kg·d)剂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腹腔注射庆大霉素100mg(/kg·d),连续14天,TMP组、针刺组、TMP+针刺组同时灌服TMP和(或)针刺相关穴位。造模结束后迅速断头处死,取耳蜗标本。正常组与模型组动物于用药前及停药后第1天分别测试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以判断造模是否成功;硫代巴比妥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MDA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尤以TMP+针刺组改善明显(P<0.01)。各治疗组SOD活力均有提高,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TMP明显提高耳蜗组织内SOD活力,防止脂质过氧化,对急性耳毒性药物早期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药物性聋 川芎嗪 针刺 氧自由基
下载PDF
川芎对庆大霉素致聋豚鼠耳蜗氧自由基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永华 王一鸣 +1 位作者 沈晓丽 韩明训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研究川芎注射液(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庆大霉素致聋豚鼠耳蜗内氧自由基生成的影响,探讨TMP对急性药物性聋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正常的健康豚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TMP组(10只)、庆大霉素组(GM组,20只)、GM+... 目的研究川芎注射液(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庆大霉素致聋豚鼠耳蜗内氧自由基生成的影响,探讨TMP对急性药物性聋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正常的健康豚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TMP组(10只)、庆大霉素组(GM组,20只)、GM+TMP组(20只)。GM组每日腹腔注射硫酸庆大霉素120mg/kg,TMP组每日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40mg/kg,GM+TMP组同时注射硫酸庆大霉素和盐酸川芎嗪,剂量同GM组和TMP组;正常对照组则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用药10天,每日一次。各组动物于用药前及停药后第1天分别行ABR测试,停药后第1天测试ABR后用羟胺法和硫代巴比妥法检测各组豚鼠耳蜗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SOD2、T-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用药10天后GM组ABR反应阈明显升高,与用药前、正常对照组及GM+TM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MP组用药前后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M组耳蜗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GM+TMP组、TM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TMP组、TMP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耳蜗MDA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M+TMP组耳蜗组织中T-SOD活性明显高于G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组其活性低于正常组(P<0.05)。GM组耳蜗组织中SOD1活性明显下降,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M+TMP组耳蜗组织中SOD1、SOD2活性明显高于GM组(P<0.05)。结论 TMP可通过提高耳蜗组织内SOD的活力,以防止脂质的过氧化,从而减轻庆大霉素对耳蜗的早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庆大霉素 丙二醛 耳蜗
下载PDF
安徽地区299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常见耳聋基因检测分析
3
作者 管锐瑞 韩明训 +4 位作者 王艳琦 武洒洒 郭小涛 孙敬武 孙家强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初步筛查安徽地区299例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患者中耳聋基因热点突变,初步了解该地区CI患者中耳聋基因热点突变谱系及发生频率。方法我们收集299例CI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临床资料和病历,利用基因芯片检测4种常见耳... 目的初步筛查安徽地区299例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患者中耳聋基因热点突变,初步了解该地区CI患者中耳聋基因热点突变谱系及发生频率。方法我们收集299例CI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临床资料和病历,利用基因芯片检测4种常见耳聋基因的9个突变位点:GJB2(c.35delG、c.176del16、c.235delC、c.299delAT),GJB3(c.538C>T),SLC26A4(c.2168A>G、c.IVS7-2A>G)和mtDNA 12S rRNA(c.1494C>T、c.1555A>G)。结果(1)299例CI患者中,148例(49.50%)携带不同的常见耳聋基因突变,其中GJB2突变96例(64.86%),SLC26A4突变51例(34.46%),GJB3基因突变2例(1.35%),mtDNA 12S rRNA突变6例(4.05%);(2)在50例(16.72%)前庭导水管扩大(EVA)患者中,32例(64.00%)检测出基因突变,其中20例(62.50%)存在单杂合突变;且17例(34.00%)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过程中伴有声诱发短潜伏期反应的患者中,11例也存在基因突变。结论GJB2和SLC26A4是安徽地区CI患者最重要的致病基因,其中,c.235delC突变是最常见的突变,其次是c.IVS7-2A>G突变。对于许多伴有EVA的CI患者,4个常见耳聋基因的9个突变位点并非全部为纯合或双杂合。EVA的诊断包括基因检测、听力学、影像学和许多其他结合使用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突变 耳蜗植入术 前庭水管 前庭导水管扩大
下载PDF
半规管阻塞联合内淋巴囊减压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仇静静 李祯 +6 位作者 李玲 韩明训 刘大炜 陈良 王锡温 韩锋产 孙岩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观察顽固性梅尼埃病患者经半规管阻塞联合内淋巴囊减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为选择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8例行半规管阻塞联合内淋巴囊减压术的顽固性梅尼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后患者眩晕控制情况、... 目的观察顽固性梅尼埃病患者经半规管阻塞联合内淋巴囊减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为选择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8例行半规管阻塞联合内淋巴囊减压术的顽固性梅尼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后患者眩晕控制情况、听力影响情况及耳鸣情况。结果术后眩晕控制情况达A级者25例,B级3例,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t=54.951,P<0.001);术后纯音平均听阈(Pure Tone Average,PTA)无变化19例,下降9例,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30,P<0.001);耳鸣较术前改善,耳鸣残障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t=2.574,P=0.016)。结论半规管阻塞联合内淋巴囊减压术可有效控制顽固性梅尼埃病的眩晕、缓解耳鸣,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的有效方法,但对患者的听力仍有一定的损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规管阻塞 内淋巴囊减压 梅尼埃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