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M-310型便携式心电图仪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随机临床研究
1
作者 周子杰 韩智红 李静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688-692,共5页
目的:验证XM-310型便携式心电图仪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这是一个验证XM-310型便携式心电图仪准确性与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总共入选120例患者,根据普通心电图诊断分别入选相应的心电图大致正常组、心律失常组、有ST段抬高或压低组。在各... 目的:验证XM-310型便携式心电图仪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这是一个验证XM-310型便携式心电图仪准确性与安全性的临床研究。总共入选120例患者,根据普通心电图诊断分别入选相应的心电图大致正常组、心律失常组、有ST段抬高或压低组。在各个组内,采用随机化配对设计方法,将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与日本福田心电图机比较,分析XM-310型便携式心电图仪所测得的各项心电图参数是否准确(包括心率、PR间期、QRS时程、QT间期、P波振幅、QRS高度、T波振幅、ST段与基线的距离等);XM-310型便携式心电图仪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与ST段抬高或压低识别的准确性;XM-310型便携式心电图仪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结果:XM-310型便携式心电图仪与日本福田心电图机两组心电图测量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心律失常的诊断与ST段抬高或压低识别的准确性达到100%;受试产品使用时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XM-310型便携式心电图仪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操作方便程度均与日本福田心电图机一致,临床使用安全、有效,且操作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仪 心电图参数 准确性
下载PDF
盐酸关附甲素注射液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 被引量:6
2
作者 韩智红 吴学思 +6 位作者 朱晓玲 贾世杰 方东平 胡荣 康俊萍 王京 吕强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39-940,共2页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盐酸关附甲素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入选在我院急诊科或心内科病房住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40例,按4:1的比例,随机分为关附甲素组与普罗帕酮组,按个体化原则给予静脉推注。结果:关附甲...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盐酸关附甲素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入选在我院急诊科或心内科病房住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40例,按4:1的比例,随机分为关附甲素组与普罗帕酮组,按个体化原则给予静脉推注。结果:关附甲素组总有效率为78.1%,平均起效时间为(4.9±3.3)min;普罗帕酮组总有效率87.5%,平均起效时间(8.1±4.6)min。2组患者用药后的血压无明显变化。关附甲素组中3例患者在室上速终止时出现偶发室早,1例患者出现舌麻;普罗帕酮组1例患者出现偶发室早。结论:盐酸关附甲素能有效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关附甲素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普罗帕酮 静脉注射 疗效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血浆BNP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韩智红 姜腾勇 +3 位作者 赵华 张维东 陈方 吴学思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测定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HCM患者53例,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浆BNP的测定。观察BNP水平与临床指标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关系。结...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测定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HCM患者53例,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浆BNP的测定。观察BNP水平与临床指标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关系。结果:53例中男性36例(67.9%),年龄(47.8±14.6)岁,有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者26例(49.1%)。HCM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梗阻型患者明显高于非梗阻型患者[(1 404.2±1 087.2)fmol/mL比(837.2±792.6)fmol/mL,P<0.05]。多元相关分析显示,在非梗阻型患者中与血浆BNP相关的因素为NYHA分级(r=0.696,P<0.01)、左心房内径(LAD)(r=0.617,P<0.01)、二尖瓣血流E峰与A峰比值(E/A)(r=0.988,P<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r=0.731,P<0.05)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r=-0.733,P<0.05);而与梗阻型患者血浆BNP水平相关的因素为胸痛和呼吸困难的症状(r=0.418,P<0.05)与LAD(r=0.421,P<0.05)。结论:HCM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升高,梗阻型患者高于非梗阻型患者。对于梗阻型与非梗阻型患者,血浆BNP测定可能有不同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利钠肽 心肌病 肥厚型 相关性
下载PDF
携带式远程实时心电监测仪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韩智红 任学军 +3 位作者 王云龙 汪烨 聂建明 宋月洁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3年第6期613-617,共5页
目的通过与动态心电图(Hoher)记录的心电图比较,检验携带式远程实时心电检洲仪(AKM—N1型,简称心电检测仪)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11月存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住院和门诊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病患者36例,其中男... 目的通过与动态心电图(Hoher)记录的心电图比较,检验携带式远程实时心电检洲仪(AKM—N1型,简称心电检测仪)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11月存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住院和门诊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病患者36例,其中男性2l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3.0±14.8)岁。所有人选患者同时行心电检测仪和Holier监测,比刈’两行同步记录的心电蚓数据(包括P波时限、PR间期、QRS波群时限、QT间期、RR间期、有无伪差与干扰、有无心律失常及心律失常类,型)足否一致。两组分别选取相同时间点比对上述参数,包括记录的第10分钟、第20分钟、第30分钟、筇40分钟和第50分钟开始的30S心电数据,以及在受试者心脏不适或临床医生指示的情情下,2次同步按压两者的“捕捉键”进行心电捕捉的30S记录。结果36例入选患者有29例检测到心律失常。两种榆测方法得到的不同时间的P波时限、QRS波群时限、PR间期、QTM期与RR间期无差异,两种方法检出心律失常的情况高度关联(P〈0.001),检出心律失常的比例无差异(P=1.0)。两种检测方法出现伪差与干扰的比例无差别,但出现伪差与干扰情况的关联性不肯定。临床试验过程无不良反应。结论携带式远程实时心电监测仪(AKM—N1型)获得的心电数据准确,对心律失常的诊断能力与Holter相当,借助网络传输,可及时指导患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检测技术 远程医疗
下载PDF
左心室收缩功能代偿的住院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与预后 被引量:5
5
作者 韩智红 吴学思 +2 位作者 康俊萍 杜昕 姜腾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左心室收缩功能代偿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与预后情况。方法:连续入选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为Ⅲ-Ⅳ级,户籍在北京,住院期间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用2D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目的:观察左心室收缩功能代偿的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与预后情况。方法:连续入选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为Ⅲ-Ⅳ级,户籍在北京,住院期间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用2D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其生存情况及死亡时间进行随访。结果:145例患者的年龄中位数为64岁,其中男性94例(64.8%)。平均随访(47.5±12.5)个月,共61例(42%)死亡。不同LVEF的患者预后不同,LVEF越低,预后越差。按LVEF〈25%,25%-39%,40%-49%与≥50%将患者分组,4组患者的生存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6.0,53.8,96.9与92.8个月,其1年病死率分别为50%、32.3%、13%与0%,5年病死率为76.8%、73.1%、46.1%与21.1%。本组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代偿者(LVEF≥50%)占21.4%,其预后较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者(LVEF〈40%)好,2组的病死率有明显差异(P=0.008)。Cox回归分析显示,LVEF(P〈0.01)与年龄(P〈0.05)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心力衰竭患者总体预后差,LVEF越低,预后越差,收缩功能代偿者的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左心室收缩功能代偿 预后 COX回归模型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韩智红 吴学思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他汀类药物 胆固醇水平 预后不良 冠心病
下载PDF
瓣膜置换术后长期华法林治疗患者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抗凝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8
7
作者 韩智红 任学军 汪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2年第5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术后长期使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恰当的抗凝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住院的瓣膜置换术后长期华法林治疗过程中需要植入器械的患者,根据围手术期抗凝方式的不同分为停用组、桥接组和继续组,分析不同抗...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术后长期使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恰当的抗凝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住院的瓣膜置换术后长期华法林治疗过程中需要植入器械的患者,根据围手术期抗凝方式的不同分为停用组、桥接组和继续组,分析不同抗凝方式与出血和栓塞事件风险的关系。结果共入选132例,3组年龄、性别、伴发疾病、是否心房颤动及是否为更换起搏器方面均无差异。瓣膜手术方式及起搏器类型存在差异。3组血肿发生无差异(P=0.125),伤口渗血在桥接组明显多(P=0.008)。三组均未出现栓塞。结论瓣膜置换术后长期使用华法林治疗的患者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继续使用华法林比应用低分子肝素的桥接治疗伤口血肿和渗血风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起搏器 抗凝 瓣膜置换术 血肿 血栓栓塞
下载PDF
盐酸关附甲素注射液对室性早搏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智红 吴学思 +5 位作者 贾世杰 胡荣 康俊萍 王京 吕强 姜腾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 :观察盐酸关附甲素对室性早搏 (室早 )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入选 2 0 0 1年 2月至2 0 0 2年 8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室性早搏患者 3 5例 ,按 4∶1的比例 ,随机分为关附甲素组与普罗帕酮组 ,按个体化原则给予负荷量静脉推注后 ,给... 目的 :观察盐酸关附甲素对室性早搏 (室早 )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入选 2 0 0 1年 2月至2 0 0 2年 8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室性早搏患者 3 5例 ,按 4∶1的比例 ,随机分为关附甲素组与普罗帕酮组 ,按个体化原则给予负荷量静脉推注后 ,给予持续静脉维持。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 (5 2 8± 12 5 )岁 ,其中男性 13例 (3 7 1% ) ,女性 2 2例 (62 9% ) ,随机分关附甲素组 2 8例 ,普罗帕酮组 7例。关附甲素的总有效率为 85 7% ,普罗帕酮为 5 7 1%。 2组患者用药前、中、后的血压无明显变化。关附甲素可明显减慢患者心率 ,由用药前的 (79 2± 12 3 )次 min减少至 (69 0± 8 7)次 min(P =0 0 0 2 ) ,这种减慢心率的作用可于停药后 2 4h恢复正常。关附甲素组中 10例出现不良反应 ,其中最常见的为舌麻。关附甲素及普罗帕酮 2种药物均有使PR间期及QRS时相延长的作用 ,但这种作用在前者更为显著 ,关附甲素对患者的QTc无明显影响 ,而普罗帕酮延长QTc。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关附甲素注射液 室性早搏 疗效 安全性 普罗帕酮 静脉推注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我院1990年与2000年心力衰竭患者住院及治疗情况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智红 胡荣 +2 位作者 康俊萍 王京 吴学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目的 比较我院 1990年与 2 0 0 0年两年间心力衰竭患者住院与治疗情况。方法 选取 1990年与 2 0 0 0年在我院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 ,其中 1990年 6 2例 ,2 0 0 0年 5 7例 ,比较其一般情况、心力衰竭原因、心功能情况 (NYHA分级及超声心... 目的 比较我院 1990年与 2 0 0 0年两年间心力衰竭患者住院与治疗情况。方法 选取 1990年与 2 0 0 0年在我院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 ,其中 1990年 6 2例 ,2 0 0 0年 5 7例 ,比较其一般情况、心力衰竭原因、心功能情况 (NYHA分级及超声心动图的左室射血分数 )、住院过程中的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1990年时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比例比 2 0 0 0年高 (12 %比 3% ) ,1990年时心力衰竭主要的病因为瓣膜病 (35 .5 % ) ,2 0 0 0年时高血压性心脏病为首要原因 (2 8.1% )。两年主要的用药差别在于 1990年较多的患者使用了钙拮抗剂 (2 9%比 4 % ) ,而 2 0 0 0年较多的患者使用了 β受体阻滞剂 (6 3%比 6 % )。 2 0 0 0年治疗的总有效率较 1990年明显高 (91.3%比 6 4 .5 % ) ,住院死亡率明显下降 (2 1.0 %比 5 .3% )。结论  1990年与 2 0 0 0年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病因发生了改变。随着治疗方法与治疗观念的进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0年 2000年 治疗 心力衰竭 钙通道阻滞药 病因 比较分析
下载PDF
缺血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心血管病医生的挑战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智红 吴学思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5期381-383,共3页
2016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提示,中国人群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主要病因与发达国家一样,同为缺血性病因(占49.4%)。与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相关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预后更差,关于缺血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H... 2016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提示,中国人群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主要病因与发达国家一样,同为缺血性病因(占49.4%)。与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相关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预后更差,关于缺血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HF-REF CAD)的治疗对于心血管病医生是具有挑战性的,尽管关于此种情况的研究已经超过30年,但从定义到治疗都缺乏有力的研究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冠心病 缺血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对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有益作用
11
作者 韩智红 吴学思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900-1903,共4页
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抗炎、改善内皮功能、减轻氧化应激与调节神经体液因素等机制产生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有益作用。对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研究的回顾性分析显示,他汀类药物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与是否为缺血性病因无关。现综述近年他... 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抗炎、改善内皮功能、减轻氧化应激与调节神经体液因素等机制产生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有益作用。对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研究的回顾性分析显示,他汀类药物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与是否为缺血性病因无关。现综述近年他汀类药物对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回顾性分析及前瞻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它可改善左室功能与炎症状态,但需要进一步的大规模随机双盲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非缺血性心力衰竭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合并房性心动过速10例
12
作者 韩智红 任学军 +1 位作者 汪烨 王云龙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探讨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合并有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电生理表现。方法对2009~2011年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的典型AVNRT患者290例,分析慢径路消融成功后,仍然能反复诱发出房速的病例特征。结果 10例AVNR... 目的探讨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合并有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电生理表现。方法对2009~2011年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的典型AVNRT患者290例,分析慢径路消融成功后,仍然能反复诱发出房速的病例特征。结果 10例AVNRT患者(3.4%)合并存在房速,年龄40.2±14.9岁,9例为女性。在成功慢径消融后,仍可诱发出房速,均行射频消融治疗成功。其中右房后壁(界嵴)房速6例,无冠窦房速1例,三尖瓣环房速3例。结论 AVNRT患者可合并房速,常见部位为右房,以右房后壁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下载PDF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下心血管内科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新思路
13
作者 韩智红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7期46-48,共3页
我国卫计委出台了在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新政策,这对原有的培养模式产生了很大影响,根据新的政策和心血管内科的学科特点,完善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以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
关键词 规范化培训制度 心血管内科 研究生 培养
下载PDF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生存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汪烨 姜腾勇 +2 位作者 韩智红 任学军 吴学思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获得在我院就诊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HCM患者457例,男性251例(54.9%),女性206例(45.1%),年龄2~84岁,平均年龄(47.9±16.0)岁。所有患者... 目的:获得在我院就诊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HCM患者457例,男性251例(54.9%),女性206例(45.1%),年龄2~84岁,平均年龄(47.9±16.0)岁。所有患者均有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对已知的与预后不佳相关的因素如左心室流出道(LVOT)梗阻、最大左心室室壁厚度、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NYHA分级、家族史、并存疾病、并发症、临床症状等行COX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有368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41.9±28.4)个月,其中男性248例(67.4%),女性120例(32.6%),随访率为80.5%。共发生25例死亡(5.5%),14例与HCM相关(猝死7例),5年的累积存活率为91.6%,10年为80.9%。第1年病死率为2.8%,第2年病死率为1.7%,第3年病死率为1.4%,第4年病死率为2.7%,第5年病死率为零。心功能NYHA分级(RR=2.90,P=0.017),射血分数(EF)值(RR=0.96,P=0.009)和心房颤动(房颤)(RR=2.40,P=0.009)为HCM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CM患者预后与心功能差及发生房颤相关,年龄、流出道梗阻或有家族史均与预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病死率 生存分析 预后 全因死亡
下载PDF
富马酸伊布利特与盐酸普罗帕酮治疗心房颤动和扑动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任学军 韩智红 +2 位作者 汪烨 吴长燕 时强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961-1963,共3页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富马酸伊布利特与盐酸普罗帕酮治疗持续时间<90d的房扑/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房扑房颤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伊布利特组,22例,其中房扑9例,房颤13例)和对照组(普罗帕酮...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富马酸伊布利特与盐酸普罗帕酮治疗持续时间<90d的房扑/房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房扑房颤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伊布利特组,22例,其中房扑9例,房颤13例)和对照组(普罗帕酮组,18例,其中房扑7例,房颤11例)。两组分别在持续心电、血压监护下于10min内静脉推注伊布利特1mg或普罗帕酮70mg,如给药结束10min后仍未转复为窦性心律,重复前述治疗1次。观察给药后4h内的房扑/房颤的转复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40例中19例在90 min内转复,其中盐酸普罗帕酮组5例,转复率27.8%,富马酸伊布利特组14例,转复率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富马酸伊布利特组22例中有1例(4,4%)发生短阵室速,2例(8.1%)发生频发室早,未行特殊处理自行消失。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普罗帕酮比较,富马酸伊布利特对房扑/房颤的转复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普罗帕酮 伊布利特
下载PDF
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林阳 白树功 +6 位作者 朱小玲 余振球 李渝 张文 张娟 韩智红 刘文娴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 评价国产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设计 ,将5 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成试验组 (厄贝沙坦组 ) 2 7例和对照组 (缬沙坦组 ) 30例 ,起始剂量分别为 75mg·d-1... 目的 评价国产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设计 ,将5 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成试验组 (厄贝沙坦组 ) 2 7例和对照组 (缬沙坦组 ) 30例 ,起始剂量分别为 75mg·d-1和80mg·d-1,2周后如DBP仍≥ 90mmHg ,则加量至 15 0mg·d-1和 16 0mg·d-1,疗程 4周。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血压均明显下降。试验组总有效率 86 .6 % ,不良反应发生率 7.4 %。对照组总有效率 93.3% ,不良反应发生率 10 .0 %。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国产厄贝沙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贝沙坦 缬沙坦 高血压
下载PDF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不同介入性血运重建方式的远期随访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亚玮 陈方 +8 位作者 张维东 高阅春 张晓玲 李峥 何继强 李宇 韩智红 赵华 汪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7-609,612,共4页
目的比较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不同血运重建方式(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540例冠心病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其中多支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组(CR组,247例),多支病变不完全性血运重建组... 目的比较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不同血运重建方式(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540例冠心病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其中多支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组(CR组,247例),多支病变不完全性血运重建组(IR组,29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远期随访结果。结果与CR组比较,IR组患者中冠状动脉病变处数、严重程度、三支病变比例、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病变、分叉病变数量均明显升高(P<0.05)。随访(32.4±2.4)个月,IR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CR组(P<0.05)。IR组再次血运重建比例和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均显著高于CR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完全血运重建是MACE、再次血运重建的危险预测因子(P<0.05),但未见对远期死亡、再发心肌梗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实现完全性血运重建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长期预后效果优于不完全性血运重建者。不完全血运重建是MACE事件、再次血运重建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运重建 支架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711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妍 何继强 +4 位作者 高阅春 韩智红 李宇 罗亚玮 姜腾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分析和总结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方法:利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2006-09至2008-09期间连续登记注册的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11例HCM患者平均年龄47岁,男性占67.7%。<14岁患者、>65岁和15~64... 目的:分析和总结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方法:利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2006-09至2008-09期间连续登记注册的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11例HCM患者平均年龄47岁,男性占67.7%。<14岁患者、>65岁和15~64岁患者所占比例分别是3.4%(24例)、14.3%(102例)和82.3%(585例)。91.3%(649例)为不对称性肥厚,54.8%(373例)为梗阻性肥厚。心肌损伤72.0%(34/47例)表现为心脏核磁的延迟强化。711例HCM患者终末阶段中射血分数<45%和(或)左心室扩大者占2.95%(21)例。心房颤动发生率15.2%(108例),logistic回归分析左心房增大和病史是HCM患者发生房颤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1)。34.7%(24例)患者有心源性猝死,不同风险因素中以晕厥最常见23.7%(159)。并存病中高血压24.8%(175例)和冠心病4.38(31例)、糖尿病2.8%(20例)是较多见的。>65岁老年患者与<65岁患者比其女性、并存病比例高、心功能差等特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本组病例显示表型HCM患者以青壮年为主,轻、中度心功能下降是患者的主要表现,且梗阻和心房颤动存在对其影响最为突出。室间隔射频消融术可明显改善梗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临床谱
下载PDF
B-型利钠肽在早期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丽 吴学思 +2 位作者 韩智红 胡荣 吕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0-421,共2页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 (HF)患者血浆B -型利钠肽 (BNP)的水平变化及在早期HF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 8例HF患者 (NYHAⅠ~Ⅳ )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取肘静脉血 ,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 HF患者NY HAⅢ~Ⅳ级血浆BNP水...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 (HF)患者血浆B -型利钠肽 (BNP)的水平变化及在早期HF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 8例HF患者 (NYHAⅠ~Ⅳ )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取肘静脉血 ,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 HF患者NY HAⅢ~Ⅳ级血浆BNP水平与Ⅰ~Ⅱ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 .5 5± 0 .1 1 )vs (0 .35± 0 .1 3)pg/L〕且Ⅰ~Ⅱ级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 .35± 0 .1 3)vs (0 .0 6± 0 .0 2 )pg/L ,P <0 .0 0 1〕。LVEF≤ 4 0 %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LVEF >4 0 %患者〔(0 .5 3± 0 .1 2 )vs (0 .34± 0 .1 7)pg/L ,P <0 .0 0 1〕。LVEDD≥ 6 0mm患者明显高于LVEDD <6 0mm者〔(0 .5 3± 0 .1 5 )vs (0 .4 7±0 .1 2 )pg/L ,P <0 .0 0 1〕。结论 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是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 ,与心功能指标NYHA、LVEDD、LVEF有明显的相关性 ,其中与NYHA更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利钠肽 心力衰竭 NYHA分级 左室舒张末径 左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介入性完全性血运重建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罗亚玮 陈方 +8 位作者 张维东 高阅春 张晓玲 李峥 何继强 李宇 韩智红 赵华 汪烨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94-1397,共4页
目的比较单支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远期预后以及实施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血运重建对后者长期临床疗效的影响。资料与方法959例冠心病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其中单支病变组(single-vessel disease... 目的比较单支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远期预后以及实施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血运重建对后者长期临床疗效的影响。资料与方法959例冠心病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其中单支病变组(single-vessel disease,SVD)362例,多支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组(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CR)291例,多支病变不完全性血运重建组(in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IR)306例,对比分析3组患者PCI手术后2.5年随访结果。结果与CR组比较,IR组患者中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3支病变比例、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数量均高(P<0.05),病变数目少而平均置入支架数多(P<0.05)。SVD组冠状动脉病变平均狭窄程度重而植入支架长度和直径均小于另两组(P<0.05)。IR组再发心绞痛(P<0.05)、再次血运重建比例(P<0.01)和MACE事件发生率(P<0.05)均显著高于另两组。结论通过行PCI术实现完全性血运重建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长期预后效果与单支病变者类似,优于不完全性血运重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运重建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