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前后慢性病贫血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水平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韩曦瑶 刘立根 +2 位作者 李纲 孙丽华 詹其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795-3797,共3页
目的测定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前后慢性病贫血(AC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s TRAIL)水平,明确其与患者hepcidin水平是否相关,探讨血清s TRAIL与ACD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 37例ACD患者按照病因分为慢... 目的测定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前后慢性病贫血(AC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s TRAIL)水平,明确其与患者hepcidin水平是否相关,探讨血清s TRAIL与ACD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 37例ACD患者按照病因分为慢性炎症组19例及肿瘤组18例,测定其血清s TRAIL水平、hepcidin水平,后予EPO治疗〔(3~6)万U/w〕,血红蛋白升至120 g/L停止治疗,治疗有效后再次测定患者血清sTRAIL水平、hepcidin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并行血清s TRAIL与hepcidin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炎症组及肿瘤组治疗前后血清sTRAIL差异显著。ACD患者治疗前后hepcidin比较差异显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s TRAIL与hepcidin相关性分析为正相关;两组治疗前血清s TRAIL、hepcidin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s TRAIL可能与ACD发病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贫血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水平(sTRAIL) HEPCIDIN
下载PDF
慢性病贫血的发病机制及诊断 被引量:6
2
作者 韩曦瑶 刘立根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557-560,共4页
慢性病贫血(AC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可加剧原发疾病对身体的损伤,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带来不利影响。其发病机制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反应迟钝及红细胞寿命缩短、细胞网状内皮系统铁的摄取和滞留增加、红系祖细胞增殖... 慢性病贫血(AC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可加剧原发疾病对身体的损伤,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带来不利影响。其发病机制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反应迟钝及红细胞寿命缩短、细胞网状内皮系统铁的摄取和滞留增加、红系祖细胞增殖受损及铁调素的负性铁调节作用。ACD的诊断主要是寻找原发疾病。其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除了骨髓铁染色,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及sTIR与血清铁蛋白对数的比值(sTFR/logSF)、红细胞指数、铁调素、生长转化因子(GDF)15可协助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贫血 铁调素 发病机制 诊断
下载PDF
髓系肉瘤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莉敏 刘立根 +2 位作者 谢英华 韩曦瑶 陆莹婷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7-550,共4页
0引言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tic he-matop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的广泛应用,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MS)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收集了11例MS病... 0引言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存期的延长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tic he-matop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的广泛应用,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MS)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收集了11例MS病例资料,并就其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进行文献复习,以期提高对MS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肉瘤 白血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以黄疸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一例 被引量:4
4
作者 谢英华 刘立根 +2 位作者 高武 赵莉敏 韩曦瑶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1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黄疸 多发性骨髓瘤 肝脏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治疗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6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谢英华 刘立根 +3 位作者 高武 赵莉敏 韩曦瑶 方华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3期398-400,共3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治疗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CLPD)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CLPD患者6例(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52~78岁,中位年龄72.5岁。治疗方案为沙...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与地塞米松治疗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CLPD)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CLPD患者6例(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52~78岁,中位年龄72.5岁。治疗方案为沙利度胺50mg.d-1,晚顿服,逐渐递增剂量,最大剂量200mg.d-1;氟达拉滨25mg.m-2.d-1,静脉滴注,第1~3天;米托蒽醌10mg,静脉滴注,第1天;地塞米松20mg或40mg,晨顿服,第1~4天。结果:6例患者共完成33个疗程的治疗,中位随访期28个月(1~31个月),3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系统和消化道毒性反应。结论:沙利度胺联合氟达拉滨、米托蒽醌、地塞米松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有效、安全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氟达拉滨 米托蒽醌 地塞米松 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下载PDF
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纤溶的变化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谢英华 杨秋继 +6 位作者 马骏峰 张静 赵莉敏 陆莹婷 韩曦瑶 李文刚 刘立根 《血栓与止血学》 2019年第5期721-724,共4页
目的观察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纤维蛋白溶解(纤溶)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检测22例脑肿瘤患者开颅手术前及术后第1、3、7天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及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浓度,并与健康对照组进... 目的观察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纤维蛋白溶解(纤溶)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检测22例脑肿瘤患者开颅手术前及术后第1、3、7天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及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浓度,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肿瘤患者术前血浆D-D含量、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TT、TAFI浓度术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开颅术后第1天与术前相比,血浆FIB水平、TAFI浓度下降(P<0.05),D-D含量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T无显著差异(P>0.05)。脑肿瘤患者开颅术前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率为22.73%,术后第1天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率为81.82%。结论脑肿瘤患者有较高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率,开颅手术增加其发生率,发生机制可能与TAFI水平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开颅术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改良VDCP与VDCP化疗方案比较
7
作者 姚程 韩曦瑶 姜振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8-891,共4页
目的:评价VDCP与改良VDCP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3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按入院时间及患者意愿分为VDCP方案治疗组18例(24例次,A组)和改良VDCP方案治疗组20例(21例次,B组),对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并发症、死亡... 目的:评价VDCP与改良VDCP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3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按入院时间及患者意愿分为VDCP方案治疗组18例(24例次,A组)和改良VDCP方案治疗组20例(21例次,B组),对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并发症、死亡率及各项费用进行比较。结果:改良VDCP组和VDCP组CR分别为61·9%和58·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5%、5·56%和20%、16·67%,两组CR、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改良VDCP组和VDCP组达CR中位时间分别为(26·8±9·2)d和(34·0±9·8)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良VDCP组和VDCP组的白细胞最低值及持续时间分别为1·4×109·L-1、11·0d和0·75×109·L-1、15·4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改良VDCP组和VDCP组药物费用及平均住院总费用分别为(5219·84±1985·46)元、(10603·70±3015·76)元和(7629·42±1525·36)元、(15040·92±4035·96)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VDCP与VDCP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和死亡率无明显差别,但改良VDCP较VDCP方案治疗达到CR的时间明显缩短,骨髓抑制轻,住院费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药物疗法 柔红霉素/治疗应用
下载PDF
环孢素A成功治疗原发性全身性纤维蛋白溶解症1例
8
作者 谢英华 刘立根 +3 位作者 高武 赵莉敏 韩曦瑶 方华 《血栓与止血学》 2007年第1期24-26,28,共4页
目的探讨环孢菌素A治疗原发性全身性纤维蛋白溶解症(PSF)的疗效。方法报道1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生合并伴发PSF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以及其治疗经过。在糖皮质激素、血制品替代治疗及抗纤溶治疗无明显疗效的基础上联合应... 目的探讨环孢菌素A治疗原发性全身性纤维蛋白溶解症(PSF)的疗效。方法报道1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生合并伴发PSF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以及其治疗经过。在糖皮质激素、血制品替代治疗及抗纤溶治疗无明显疗效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环孢素A。结果ITP患者,女性,62岁,因皮肤淤斑、呕血、黑便2 d住院。入院时血小板计数4×109/L,予甲强龙、丙种球蛋白治疗,血小板升至53×109/L,但出血症状无改善。发病后第12 d出现PT、aPTT、TT显著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注射部位渗血,诊断为原发性纤溶。用糖皮质激素、抗纤溶治疗,血制品替代治疗(输注单采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及冷沉淀)。治疗2周后出血症状及凝血指标无改善,联合应用环孢素A 150 mg,每日2次。治疗1月后患者出血症状明显改善,血小板升至573×109/L,PT 9 s,aPTT 22.5 s,TT 17 s, Fbg 2.5 g/L。结论肠道感染诱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作,同时ITP伴发PSF,环孢素A治疗有效,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免疫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纤维蛋白溶解症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白花丹醌增强TRAIL诱导Kasumi-1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同鹏 刘立根 +5 位作者 蒋雪玮 高武 谢英华 赵莉敏 韩曦瑶 陆道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1-487,共7页
目的:观察白花丹醌、rsTRAIL单独及其联合体外诱导Kasumi-1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WST-8(CCK-8)比色法测定rsTRAIL、白花丹醌单独和联合应用对Kasumi-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用流式细胞术、TUNEL法观察并且检测凋亡率;实... 目的:观察白花丹醌、rsTRAIL单独及其联合体外诱导Kasumi-1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WST-8(CCK-8)比色法测定rsTRAIL、白花丹醌单独和联合应用对Kasumi-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用流式细胞术、TUNEL法观察并且检测凋亡率;实时定量PCR检测白花丹醌作用后DR4和DR5 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后DR5、caspase-3、caspase-8、caspase-9、Bid、Bax及c-FLIP的变化。结果:(1)白花丹醌和rsTRAIL单独应用均可抑制Kasumi-1细胞的生长,联合应用可增加对Kasumi-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2)rsTRAIL(100μg/L)和白花丹醌(2μmol/L)单用及其联合使用诱导Kasumi-1细胞Annexin V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7.7±2.9)%、(25.6±3.1)%和(52.1±3.3)%。(3)TUNEL法检测发现联合应用组较单用组凋亡细胞显著增多。(4)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白花丹醌可以上调DR5的表达。(5)Western blotting发现白花丹醌单独作用及其联合rsTRAIL应用时上调DR5、激活caspase-8和下调c-FLIP表达。结论:白花丹醌具有增强TRAIL诱导Kasumi-1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与DR5上调、caspase-8激活和c-FLIP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SUMI-1细胞 细胞凋亡 白花丹醌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基因 DR5 基因 DR4
下载PDF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自发缓解一例
10
作者 刘熠晗 谢英华 +2 位作者 韩曦瑶 周佳楠 朱晓宇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04-505,共2页
本文报告伴有重症感染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例。该患者发生了严重的肺部感染、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在没有使用任何化学治疗的情况下,给予其抗感染、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发现其病情可能发生了自发部分缓解。并讨论了AML自发缓解(... 本文报告伴有重症感染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例。该患者发生了严重的肺部感染、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在没有使用任何化学治疗的情况下,给予其抗感染、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发现其病情可能发生了自发部分缓解。并讨论了AML自发缓解(SR)的机制,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师对AML的SR现象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自发缓解 感染
下载PDF
不同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及沙利度胺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熠晗 谢英华 +3 位作者 韩曦瑶 胡新新 周佳楠 朱晓宇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及沙利度胺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33例初发老年MM患者。根据地塞米松的剂量分为试验组(小剂量地塞米松,20 mg/d第1~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及沙利度胺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33例初发老年MM患者。根据地塞米松的剂量分为试验组(小剂量地塞米松,20 mg/d第1~4和11~14天)和对照组(大剂量地塞米松,40 mg/d第1~4、9~12和17~20天),28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估。对患者随访至2021年6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作生存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和中位总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2.4%vs 87.5%,P=0.973;58个月vs 61个月,P=0.859)。试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和血糖升高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硼替佐米及沙利度胺治疗老年MM患者均有确切疗效,但小剂量地塞米松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地塞米松 硼替佐米 沙利度胺
下载PDF
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曦瑶 刘立根 +2 位作者 谢英华 赵莉敏 陆莹婷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769-771,共3页
目的 观察卡泊芬净在恶性血液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0月~2014年1月间49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其静脉应用卡泊芬净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期间监测肺部... 目的 观察卡泊芬净在恶性血液病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0月~2014年1月间49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其静脉应用卡泊芬净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期间监测肺部影像学、肝肾功能等.结果 49例患者中,临床诊断10例,拟诊39例;卡泊芬净治疗7 d ~ 210 d,总有效率为53.6%;临床诊断1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0例,临床显效4例,进步2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40%;拟诊39例患者中,临床治愈8例,临床显效14例,进步8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56.4%;初始治疗组37例,有效率54.5%,挽救性治疗组12例,有效率50.0%;仅1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一过性谷丙转氨酶增高,至67 IU/L,其他患者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具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泊芬净 血液病 真菌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老年人需警惕
13
作者 韩曦瑶 《康复》 2019年第5期58-58,共1页
骨痛、贫血、乏力、发热……说起这些症状,很多人会想到是白血病。但这些症状也有可能是另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一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在我国,多发性骨髓瘤(英文简写“MM”)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是淋巴造血系统发病率居第二位的肿瘤,... 骨痛、贫血、乏力、发热……说起这些症状,很多人会想到是白血病。但这些症状也有可能是另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一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在我国,多发性骨髓瘤(英文简写“MM”)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是淋巴造血系统发病率居第二位的肿瘤,并且正在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中老年人 血液系统疾病 淋巴造血系统 白血病 发病率 症状
原文传递
替加环素治疗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伴发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静 刘立根 +4 位作者 谢英华 赵莉敏 韩曦瑶 陆莹婷 尚佩沛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简称粒缺)伴发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化疗后粒缺伴发热的35例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替加环素治疗,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对不同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简称粒缺)伴发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化疗后粒缺伴发热的35例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替加环素治疗,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对不同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粒缺程度及联合用药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5例患者中,治愈21例,治愈率为60.0%,中位治愈时间为6天。共培养出细菌41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36株(87.8%),革兰阳性(G+)菌5株(12.2%)。共清除细菌23株(56.1%),其中G-菌20株(55.6%),G+菌3株(60.0%);多药耐药菌12株,清除6株(50.0%);泛耐药菌2株,均未被清除。不同年龄、疾病种类、粒缺程度及联合抗生素治疗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与疗效具有相关性(OR=2.732,95%CI1.039~7.179,P=0.042)。共14例(40.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最常见为凝血功能异常7例(20.0%)、恶心4例(11.4%)、腹泻3例(8.6%)、呕吐2例(5.7%)。结论替加环素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缺伴发热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同时其对男性患者的疗效可能优于女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粒细胞缺乏症 发热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