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颈癌前病变中bcl-2蛋白表达与HPV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韩松云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21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HPV16感染后宫颈癌前病变中bcl-2蛋白表达的特点,探讨HPV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PRINS)技术及SP法对34例慢性宫颈炎,47例慢性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4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进行HPV16的检测及... 目的:观察HPV16感染后宫颈癌前病变中bcl-2蛋白表达的特点,探讨HPV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引物介导的原位标记(PRINS)技术及SP法对34例慢性宫颈炎,47例慢性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4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进行HPV16的检测及bcl-2表达。结果:慢性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组及CIN组的HPV16感染率及bcl-2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0.05。结论:在慢性宫颈炎、鳞状上皮化生、CIN的进展过程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高。HPV感染在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前病变 BCL-2蛋白 表达 HPV感染 关系
下载PDF
EGFR与C-erbB-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韩松云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30期51-52,共2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R)、HER-2原癌基因(C-erb B-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50例大肠癌患者和50例大肠黏膜正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免疫组化S-P法对... 目的:研究并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R)、HER-2原癌基因(C-erb B-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50例大肠癌患者和50例大肠黏膜正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免疫组化S-P法对两组大肠黏膜组织标本中EGFR、C-erb B-2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EGFR、C-erb B-2的表达阳性率,计算EGFR、C-erb B-2与大肠癌的相关性。结果:两组EGFR、C-erb B-2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大肠癌黏膜组织标本之间的EGFR、C-erb B-2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C-erb B-2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P<0.05)。结论:EGFR、C-erb B-2的表达水平可有效反映出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病情进展,可作为大肠癌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的重要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EGFR C-ERB B-2 免疫组化 表达
下载PDF
p53在胃肠肿瘤的表达及预后意义的研究
3
作者 韩松云 《中外医疗》 2009年第11期3-4,共2页
p53蛋白是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标,与胃肠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结合病理形态学观察,检测p53蛋白的表达,能更客观、准确地判断胃肠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对胃肠肿瘤的诊断和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 P53 胃肠肿瘤 表达 预后意义
下载PDF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Ki67、P16和P63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秦文敬 王娜 +3 位作者 韩松云 吴立芳 王海静 赵雯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30-630,共1页
Ki-67是一种核增殖性基因,其表达蛋白属于非组蛋白抗原,可作用于除G0期以外所有的细胞周期阶段[1]。P16属于抑癌基因CDKN2A家族一员,通过阻断癌细胞由G1期进入S期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P63是抑癌基因P53家族一员,其转录产物主要为TAp6... Ki-67是一种核增殖性基因,其表达蛋白属于非组蛋白抗原,可作用于除G0期以外所有的细胞周期阶段[1]。P16属于抑癌基因CDKN2A家族一员,通过阻断癌细胞由G1期进入S期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P63是抑癌基因P53家族一员,其转录产物主要为TAp63和△Np63,其中TAp63具有抑癌作用,而△Np63可调节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增殖及细胞迁移[2]。研究表明[3],Ki67、P16和P63蛋白与宫颈病变的进展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蛋白 P16蛋白 P63蛋白 宫颈病变
下载PDF
三种病原微生物与宫颈癌的相互关系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秦文敬 鲍业明 +4 位作者 石宁 吴立芳 韩松云 王加平 徐庆雷 《医学研究通讯》 2004年第5期40-42,共3页
目的研究HSV-2、HPV16/18和CT与宫颈癌和癌前病变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PCR和微孔板杂交方法对宫颈癌、癌前病变、宫颈炎和正常宫颈组织进行HSV-2、HPV16/18和CT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宫颈癌以上三种病原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7.92%(36/53)... 目的研究HSV-2、HPV16/18和CT与宫颈癌和癌前病变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PCR和微孔板杂交方法对宫颈癌、癌前病变、宫颈炎和正常宫颈组织进行HSV-2、HPV16/18和CT进行基因检测。结果宫颈癌以上三种病原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7.92%(36/53)、71.10%(38/53)和58.49%(31/53);癌前病变为46.67%(14/30)、43.33%(13/30)和40%(12/30);宫颈炎为26.47%(9/34)、20.59%(7/34)和23.53%(8/34)。结论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发生与HSV-2、HPV16/18和CT感染有关,HSV-2和CT混合感染致使宫颈癌发生可能有与HPV感染不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宫颈癌 癌前病变 HSV一2 HPV16/18 CT
下载PDF
宫颈疾病中HPV高危亚型分型定量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秦文敬 王娜 +2 位作者 韩松云 吴立芳 李恒星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期272-27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宫颈疾病患者中HPV高危亚型分型定量检测的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东海县人民医院近两年的97例诊断为宫颈疾病的石蜡组织切片进行HPV 8种高危亚型分型定量。结果 8种高危亚型的总感染率为35.2%,慢性宫颈...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宫颈疾病患者中HPV高危亚型分型定量检测的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东海县人民医院近两年的97例诊断为宫颈疾病的石蜡组织切片进行HPV 8种高危亚型分型定量。结果 8种高危亚型的总感染率为35.2%,慢性宫颈炎(19%)、宫颈炎伴磷化(14.3%)、宫颈息肉伴磷化(33.3%)、CINI(41.7%)、CINII(50%)、CINIII(66.6%)、宫颈癌(72.7%)的感染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8种高危亚型中HPV16(44%)为主要感染亚型,特别在宫颈癌患者中的感染率最高,达75%。HPV的复合感染率为28%,在宫颈癌(25%)、宫颈上皮内瘤变(44.4%)、非宫颈癌类宫颈疾病(12.5%)中复合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危亚型的病毒载量研究显示宫颈癌(5.90×107U/ml)和宫颈癌前病变(4.99×106U/ml)的平均病毒载量高于宫颈其他类疾病(1.11E×104U/ml)。8种高危亚型平均感染年龄统计显示,HPV16/18/45、HPV31、HPV33/52/58/67分别为53.9、46.3、45.6。结论 HPV高危亚型的感染概率随宫颈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特别HPV16亚型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HPV定量值显示高病毒载量的持续感染增加了宫颈癌发生的风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宫颈疾病 宫颈癌 HPV16 复合感染
下载PDF
LEEP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CIN伴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吴立芳 韩松云 +1 位作者 沈灵 秦文静 《哈尔滨医药》 2014年第3期218-219,共2页
目的观察高频电刀(LEEP)锥切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一年余妇科门诊,经病理诊断为CIN且HPV高危型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62例,LEEP术后阴道放保妇康栓;空白组60例,L... 目的观察高频电刀(LEEP)锥切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伴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一年余妇科门诊,经病理诊断为CIN且HPV高危型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62例,LEEP术后阴道放保妇康栓;空白组60例,LEEP术后无阴道放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术中出血、脱痂期出血、颈管狭窄、宫颈外口粘连、术后宫颈细胞学检查(TCT)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创面感染、宫颈管结节再生、HPV持续感染率联合组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联合保妇康栓可有效抑制HPV,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EP HPV CIN 保妇康栓
下载PDF
血清CEA、CA125、CA153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8
作者 胡骁 黄平 +1 位作者 张治中 韩松云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26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CA153)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2月~2010年2月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患者血清CEA、CA125、CA15...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CA153)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2月~2010年2月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26例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患者血清CEA、CA125、CA153检测的相关资料,并以2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EA、CA125、CA153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检测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清CEA、CA125、CA153联合检测能够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癌胚抗原 癌抗原125 癌抗原153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BRAC1、DIAPH‐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春水 刘斌 +1 位作者 韩松云 陆学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9期1712-1714,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易患基因1(BRAC1)、DIAPH‐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本院病理科收集的92例乳腺癌组织(观察组)、46例癌旁组织标本(对照组).对比两组标本中的DIAPH‐3蛋白、BRAC1蛋白阳性表达率,...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易患基因1(BRAC1)、DIAPH‐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本院病理科收集的92例乳腺癌组织(观察组)、46例癌旁组织标本(对照组).对比两组标本中的DIAPH‐3蛋白、BRAC1蛋白阳性表达率,并分析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病灶直径、脉管浸润程度、组织学分级患者中的DIAPH‐3蛋白、BRAC1蛋白表达程度.[结果]乳腺癌组中的DIAPH‐3蛋白、BRAC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 .65%(42/92)、67 .39%(62/92),癌旁组则分别为84 .78%(39/46)、15.22%(7/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不同TNM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中的DIAPH‐3蛋白阳性表达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不同 TNM 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不同肿瘤分化程度的乳腺癌组中的BRAC1蛋白阳性表达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的DIAPH‐3蛋白表达下调、BRAC1蛋白表达上调,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治方式及临床病理特征
10
作者 韩松云 王龙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303-304,共2页
目的探究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122例,分析患者的病灶分布情况、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实施病理诊断及治疗,探究诊疗效果。结果胃肠道间质瘤病灶发生在胃部最多,其次为结直肠、小... 目的探究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122例,分析患者的病灶分布情况、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实施病理诊断及治疗,探究诊疗效果。结果胃肠道间质瘤病灶发生在胃部最多,其次为结直肠、小肠部位,其他部位较少。临床特征多表现为腹部胀痛、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经过病理诊断,良性52例(42.62%),恶性30例(24.59%),潜在恶性40例(32.79%)。所有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实施根治性切除术50例,实施病灶部位切除术72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在临床上罕见,容易被误诊为平滑肌肉瘤及平滑肌瘤,手术切除是胃肠道间质瘤的有效治疗手段,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病理特征 诊治方式
原文传递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龙安 杨春水 +1 位作者 陆学安 韩松云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20期2404-2406,共3页
目的分析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从542例乳腺癌患者中,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筛选出TNBC病例,再根据细胞角蛋白(CK)5/6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情况从TNBC中筛选出BLBC病例,分析两者临床病... 目的分析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从542例乳腺癌患者中,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筛选出TNBC病例,再根据细胞角蛋白(CK)5/6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情况从TNBC中筛选出BLBC病例,分析两者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共筛查出109例(20.1%)TNBC。其中,58例(53.2%)为TNBC。BLBC与TNBC有相似的临床病理学特征,BLBC无组织学Ⅰ级病例,BLBC高表达CK5/6和EGFR。结论大部分BLBC与TN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是相互交叉的。联合检测CK5/6和EGFR可以作为诊断BLBC病例有效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