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徐新献 周婧 +5 位作者 姚武位 田绿 窦娟 潘怡 韩根根 余朝萍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837-2839,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变化的特点。方法将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高血压组(A组)186例,年龄60-79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160例,年龄80-99岁。分析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结果24h平均舒张压(24hDBP)B组低于A...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变化的特点。方法将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高血压组(A组)186例,年龄60-79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160例,年龄80-99岁。分析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结果24h平均舒张压(24hDBP)B组低于A组(P〈0.01)。A组和B组24h动态脉压(24hAPP)分别为(62.06±11.79)、(66.73±11.45)mmHg。日间平均压(dABP)A组高于B组(P〈0.01)。24hAPPA组低于B组(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24hDBP呈现降低趋势,24hAPP呈现增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老年人
下载PDF
24 h动态脉压、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姚武位 李鑫 +5 位作者 徐新献 周婧 田绿 窦娟 潘怡 韩根根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4期3764-3765,共2页
目的 24 h动态脉压(24h APP)及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U)检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该院老年病科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患者中进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2例。按年龄将其分为两... 目的 24 h动态脉压(24h APP)及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U)检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该院老年病科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患者中进行24 h动态血压检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2例。按年龄将其分为两组:老年高血压组96例,年龄60~<80岁;高龄老年高血压组46例,年龄80~92岁。分析两组患者24h APP、CysC、MAU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24 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h DBP)、24 h平均压(24h ABP)及MAU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龄老年高血压组24h APP和CysC水平高于老年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24h APP、CysC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白蛋白尿 血压测定 年龄因素 肾病
下载PDF
尿清蛋白肌酐比值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韩根根 陈庆伟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14期2127-2129,共3页
尿微量清蛋白(MAU)是指尿常规实验室检查,蛋白定性是阴性,而尿中的清蛋白含量在20~200 mg/L,健康人的尿液中清蛋白含量不超过20 mg/L。MAU最初用于糖尿病肾脏病(DKD)及高血压肾损害的评估,是诊断早期或轻微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1-2]... 尿微量清蛋白(MAU)是指尿常规实验室检查,蛋白定性是阴性,而尿中的清蛋白含量在20~200 mg/L,健康人的尿液中清蛋白含量不超过20 mg/L。MAU最初用于糖尿病肾脏病(DKD)及高血压肾损害的评估,是诊断早期或轻微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1-2],其监测方法有3种:(1)收集24 h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类 肌酸酐/尿 冠心病 数学计算 综述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新献 姚武位 +4 位作者 周婧 田绿 窦娟 潘怡 韩根根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特征。方法将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段分为A组(60~69岁,n=77)、B组(70~79岁,n=109)和C组(≥80岁,n=160),分析3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特征。方法将34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段分为A组(60~69岁,n=77)、B组(70~79岁,n=109)和C组(≥80岁,n=160),分析3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结果 A组、B组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A组(74.85±11.11)mmHg,B组(71.88±10.52)mmHg]均高于C组[(68.80±9.06)mmHg](1 mmHg=0.133 kPa)(F=9.95,P〈0.05);A组、B组、C组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分别为76.63%、87.16%和9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P〈0.05);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C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0,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24 h DBP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多数表现为非杓型和反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随增龄变化昼夜节律异常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昼夜节律 血压测定
原文传递
多学科合作模式护理+情绪释放疗法在老年慢性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刘洪吉 余朝萍 +2 位作者 彭莉情 何婷婷 韩根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51-0154,共4页
分析多学科合作模式护理+情绪释放疗法在老年慢性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6月~2023年11月本院诊疗的60例老年慢性疼痛患者为调研目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实验组应用多学科合作模式护理+... 分析多学科合作模式护理+情绪释放疗法在老年慢性疼痛患者护理中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6月~2023年11月本院诊疗的60例老年慢性疼痛患者为调研目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实验组应用多学科合作模式护理+情绪释放疗法,评估两组疼痛水平、睡眠评分、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疼痛水平、睡眠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合作模式护理+情绪释放疗法的实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水平,改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疼痛 多学科合作模式护理 情绪释放疗法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脉压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比较 被引量:5
6
作者 徐新献 姚武位 +5 位作者 李鑫 周婧 田绿 窦娟 潘怡 韩根根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脉压(24 hAPP)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CysC)水平变化的特征。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高血压组(A组,60~79岁,n=96);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80~9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老年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脉压(24 hAPP)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CysC)水平变化的特征。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1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老年高血压组(A组,60~79岁,n=96);高龄老年高血压组(B组,80~92岁,n=46)。分析两组患者24 hAPP、血清CysC水平的变化。结果 A组和B组24 hAPP分别为(61.92±1.27)mmHg和(68.91±1.91)mmHg(1 mmHg=0.133 kPa),B组24 hAPP高于A组(t=-3.08,P<0.05);A组和B组血清CysC水平分别为(0.90±0.04)mg/L和(1.22±0.08)mg/L,B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A组(t=-3.72,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龄越大,24h APP和血清CysC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动态脉压
原文传递
老年高血压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
7
作者 潘怡 于晓玲 +4 位作者 黄孝斌 李艳伟 韩根根 徐新献 古嫦英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3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及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41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相关神经心理量表...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及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416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相关神经心理量表评分。参照《中国老年人认知障碍诊治流程专家建议》的MCI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老年高血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MCI组)271例和老年高血压认知功能正常组(NC组)145例。参照《中国防治认知功能障碍专家共识》中遗忘型MCI(aMCI)的诊断标准,将MCI组分为老年高血压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aMCI组)117例和老年高血压非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naMCI组)154例。比较各组间MoCA量表得分,分析临床特点。结果MCI组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及定向子项得分均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MCI组和naMCI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抽象、延迟回忆及定向等5项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命名和语言等2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MCI患者总体认知功能存在不同程度损害,aMCI患者在延迟回忆方面较naMCI患者减退明显,而naMCI患者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抽象及定向方面较aMCI患者减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全科医学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根根 徐新献 《医学信息》 2019年第S1期2-2,共1页
本文首先提出了全科医学教育面临的问题,其次提出了全科医学教学的实践方法.旨在通过分析全科医学教学现状,以探讨提升全科医学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全科医学 教学方法 教学管理 教学实践
原文传递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的探讨与实践
9
作者 余朝萍 潘怡 +2 位作者 韩根根 古嫦英 徐新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187-187,189,共2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医学专业毕业生完成院校教育后,在经过认可的培训基地中以住院医师身份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规范的培训,使之成为标准、合格、能胜任常规临床工作的住院医师,是医师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科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医学专业毕业生完成院校教育后,在经过认可的培训基地中以住院医师身份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规范的培训,使之成为标准、合格、能胜任常规临床工作的住院医师,是医师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科住院医规范化培训基地对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全科专业医师,加强全科专业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全科住院医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进行探讨,以期为全科住院医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与实践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专业 住院医师 培训 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