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学视域下的民间祭祀与丧葬习俗研究——评柏桦《烧钱》
1
作者 陈思思 韩洞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4年第5期143-152,共10页
烧钱是中国民间祭祀传统的重要习俗,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与演变。柏桦(C.Fred Blake,1942—2017)的研究领域涉及中国传统习俗、社会文化,其著作《烧钱:中国人生活世界中的物质精神》(Burning Money:The Material Spirit of the Chinese... 烧钱是中国民间祭祀传统的重要习俗,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与演变。柏桦(C.Fred Blake,1942—2017)的研究领域涉及中国传统习俗、社会文化,其著作《烧钱:中国人生活世界中的物质精神》(Burning Money:The Material Spirit of the Chinese Lifeworld, 2011,以下简称《烧钱》)是他关于纸钱物质文化、烧钱习俗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在已有的纸钱或烧钱研究中,大致可分为以下两大类:其一,以考古学、古籍文献为依托的历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祭祀 传统习俗 丧葬习俗 柏桦 重要研究成果 纸钱 古籍文献 发展与演变
下载PDF
时空中的永恒神圣性——读《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洞 《东方艺术》 2016年第7期130-135,共6页
《可视的艺术史》一书的副标题为"从教堂到博物馆",将两个看似无关的空间联系在了一起。这个题目开宗明义地阐明了全书的研究特点,即时间上历时与共时的考量和空间上平面与立体的辨析,以及关注宗教性思想与社会性思潮在现代性发展中... 《可视的艺术史》一书的副标题为"从教堂到博物馆",将两个看似无关的空间联系在了一起。这个题目开宗明义地阐明了全书的研究特点,即时间上历时与共时的考量和空间上平面与立体的辨析,以及关注宗教性思想与社会性思潮在现代性发展中的推动与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艺术史 教堂 神圣性 空中 空间联系 现代性发展 副标题
原文传递
《纽伦堡编年史》中的谱系树图像
3
作者 韩洞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8-92,87,共6页
15世纪末的纽伦堡是德国乃至整个北方的制书中心和人文主义中心,这一时期的印刷书籍被称为"摇篮本",沃格姆特工作坊制作的《纽伦堡编年史》是当时插图最精美丰富、排版最复杂的印刷书籍。本文聚焦《纽伦堡编年史》,尤其是关... 15世纪末的纽伦堡是德国乃至整个北方的制书中心和人文主义中心,这一时期的印刷书籍被称为"摇篮本",沃格姆特工作坊制作的《纽伦堡编年史》是当时插图最精美丰富、排版最复杂的印刷书籍。本文聚焦《纽伦堡编年史》,尤其是关注于书中的"谱系树"图像。通过对其印刷制作、图像功能和艺术观念的分析,呈现出此书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篮本 木版画 谱系图 书籍史 北方文艺复兴
原文传递
古人眼中的世界--文艺复兴时期的宇宙论图像
4
作者 韩洞 《天文爱好者》 2020年第5期75-79,共5页
宇宙论图像指什么?无论是云起电闪,还是树长河流,天地间诸多的自然现象都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先民的生产和生活。早期神话和宗教文本记录了人类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以及对于天地的思索。天文学和地理学某种程度上就是从这种思索中诞生的。古... 宇宙论图像指什么?无论是云起电闪,还是树长河流,天地间诸多的自然现象都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先民的生产和生活。早期神话和宗教文本记录了人类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以及对于天地的思索。天文学和地理学某种程度上就是从这种思索中诞生的。古代先民大多认为世界是由一个“造物主”创造的,而对于自然的探索过程,也是理解“造物主”的过程。因此,在今天看来存在着巨大差异的“科学”与“宗教”,两者在古代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泾渭分明。它们共同塑造了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而这种认知的集中体现就是“宇宙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过程 宇宙论 古代先民 文艺复兴时期 自然现象 天文学 地理学 认知
原文传递
古根海姆的“中国当代艺术”:历史书写、语境转移与边界碰撞
5
作者 韩洞 《艺术当代》 2017年第10期42-45,共4页
今年10月,"1989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大展于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开幕,展览将一直持续到2018年1月初。这场展览由孟璐(Alexandra Monroe)、田霏宇(Philip Tinari)和侯瀚如三位极具国际视野的资深策展人... 今年10月,"1989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剧场"大展于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开幕,展览将一直持续到2018年1月初。这场展览由孟璐(Alexandra Monroe)、田霏宇(Philip Tinari)和侯瀚如三位极具国际视野的资深策展人共同策划,展出来自七十五位艺术家和艺术小组的共计一百五十件作品,其时间跨度从1989年直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这场中国当代艺术大展及其所引发的讨论,涉及到历史书写、语境转移与边界碰撞三点,这分别涉及展览事件本身、"1989"当代艺术概念的阐释,以及"世界剧场"的主题。而这三点所反映的,是从"中国当代艺术"到"世界当代艺术"背后的"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根海姆 中国当代艺术 历史书写 语境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