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别场地近断层地震动平-扭耦合作用对结构动力响应影响分析
1
作者 韩淼 张浦源 +1 位作者 杜红凯 刘永波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0,35,共10页
为研究不同场地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建立钢框架结构模型,选取I类、Ⅱ类和Ⅲ类场地近断层地震波各10条,分析地震动平动分量与扭转分量耦合作用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动分量耦合扭转分量相比平动分量单独作用,随... 为研究不同场地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建立钢框架结构模型,选取I类、Ⅱ类和Ⅲ类场地近断层地震波各10条,分析地震动平动分量与扭转分量耦合作用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动分量耦合扭转分量相比平动分量单独作用,随场地类别由Ⅰ类到Ⅲ类,各层楼面的角柱与边柱动力响应均有增大,Ⅲ类场地上角柱动力响应的增幅最大,层间加速度增幅22.51%,层间位移角增幅21.68%,柱端剪力增幅10.70%,柱端弯矩增幅22.56%;场地类别相同时,同层楼面的角柱和边柱的动力响应增大,角柱增幅最大,边柱次之。结构设计中需考虑近断层地震动平-扭耦合作用对不同类别场地结构的角柱与边柱动力响应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 扭转分量 场地类别 耦合作用 动力响应
下载PDF
地震动平动与转动分量耦合作用对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2
作者 韩淼 贾玉玺 +2 位作者 杜红凯 王延森 杨杰川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10,共9页
为分析地震动摇摆和扭转分量对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影响,建立5层隔震钢框架结构模型,对比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振动台试验实测数据,验证建模分析的精度。将地震动平动分量、平动分量耦合转动分量输入,分析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有、无... 为分析地震动摇摆和扭转分量对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影响,建立5层隔震钢框架结构模型,对比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振动台试验实测数据,验证建模分析的精度。将地震动平动分量、平动分量耦合转动分量输入,分析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有、无速度脉冲的地震动平扭耦合与平摆耦合作用,均大于平动地震动单独作用的隔震结构动力响应;有速度脉冲的地震动平动耦合转动分量对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高于无速度脉冲的地震动平动耦合转动分量;平扭耦合作用的隔震层位移响应增幅大于平摆耦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转动分量 耦合作用 动力响应
下载PDF
有无脉冲近断层地震转动分量对不同高宽比结构动力响应影响
3
作者 韩淼 张晨阳 +2 位作者 杜红凯 刘永波 杨杰川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7,共8页
建立3个不同高宽比的钢框架结构模型,选取有、无速度脉冲近断层地震波各5条,利用频域法合成地震动摇摆分量和扭转分量,考虑地震动平动、平动耦合摇摆、平动耦合扭转3种工况输入,对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相比地震动平动分量单... 建立3个不同高宽比的钢框架结构模型,选取有、无速度脉冲近断层地震波各5条,利用频域法合成地震动摇摆分量和扭转分量,考虑地震动平动、平动耦合摇摆、平动耦合扭转3种工况输入,对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相比地震动平动分量单独作用,平动耦合摇摆、平动耦合扭转均会使结构响应增大;有脉冲地震动作用下的增幅高于无脉冲地震动;(2)平动耦合扭转分量对于结构角柱响应的影响最大,边柱次之,中柱较小;(3)随结构高宽比增加,平动分量耦合摇摆分量的中柱响应增幅大于平动分量耦合扭转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分量 扭转分量 速度脉冲 高宽比
下载PDF
北方重要盆地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工作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清瑶 高永进 +5 位作者 陈夷 张远银 苗苗青 武建伟 韩淼 刘旭锋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北方重要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十三五”以来,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聚焦国家需求,着力推进“四新”(即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领域)油气调查与评价,强力支撑了油气体制改革,取得了塔西北... 北方重要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十三五”以来,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聚焦国家需求,着力推进“四新”(即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领域)油气调查与评价,强力支撑了油气体制改革,取得了塔西北沙井子构造带西段油气调查新发现,以及塔里木盆地数字化建设与选区评价、塔东北奥陶系、塔西北寒武系、三门峡盆地古近系和准东及其周缘地区石炭系油气基础调查等多项新进展;形成了数字盆地标准方案,塔里木盆地电阻率-极化率异常解释图版2项科技创新成果;支撑新疆地区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工作取得实效,助力企业在塔里木盆地东部超深层油气勘探快速实现新突破,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三门峡盆地 油气成藏条件 有利目标区 资源潜力评价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动特征参数对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1
5
作者 韩淼 段燕玲 +1 位作者 孙欢 绳雯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3,共6页
近断层地震动有着不同于远场地震动的特征。对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不同自振周期的钢框架基础隔震结构分别输入120条近断层地震波,分析隔震结构的隔震支座位移、上部结构顶层最大位移、顶层最大加速度、层间最大剪力等动力响应参数,... 近断层地震动有着不同于远场地震动的特征。对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不同自振周期的钢框架基础隔震结构分别输入120条近断层地震波,分析隔震结构的隔震支座位移、上部结构顶层最大位移、顶层最大加速度、层间最大剪力等动力响应参数,与近断层地震动8个特征参数(断层距、地面峰值加速度、地面峰值速度、地面峰值位移、峰值速度与峰值加速度的比值、地震动持时、输入能、脉冲周期与自振周期的比值的相关性,比选出相关性强的能表征近断层地震动破坏作用的主要参数,为基础隔震结构设计选用近断层地震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 地震动特征参数 基础隔震 地震响应 相关性
下载PDF
不同层隔震结构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23
6
作者 韩淼 张文会 +2 位作者 朱爱东 孙一林 李进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0-124,共5页
选用天然橡胶支座(LNR)与铅芯橡胶支座(LRB)作为两栋8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隔震装置,对其分别输入172条近断层地震波,计算隔震层设置在基础或以上每一层时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近断层地震动对不同层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 选用天然橡胶支座(LNR)与铅芯橡胶支座(LRB)作为两栋8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隔震装置,对其分别输入172条近断层地震波,计算隔震层设置在基础或以上每一层时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近断层地震动对不同层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隔震结构输入能量小于非隔震结构输入能量,LRB隔震结构的输入能量小于LNR隔震结构的输入能量;随着隔震层的上移,隔震支座位移减小,顶层最大加速度增大。近断层地震动特征参数与不同层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参数均存在相关性,但相关程度不同。隔震结构设计要根据建筑结构动力响应的需求,同时考虑隔震层位置与地震动特征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隔震结构 橡胶支座 动力响应
下载PDF
基础隔震层软碰撞限位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韩淼 杜红凯 李仙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124-128,共5页
设计制作了基础隔震软碰撞限位实验模型与软碰撞限位器。软碰撞限位器包括钢螺旋弹簧限位器以及由U型钢板与I型铅棒组成的复合限位器,实验给出了限位器力学特性参数。进行了振动台模型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预留距离与软碰撞限位器刚... 设计制作了基础隔震软碰撞限位实验模型与软碰撞限位器。软碰撞限位器包括钢螺旋弹簧限位器以及由U型钢板与I型铅棒组成的复合限位器,实验给出了限位器力学特性参数。进行了振动台模型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预留距离与软碰撞限位器刚度对结构层与隔震层位移反应的影响规律,根据结构层与隔震层位移反应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的条件,优选出了适用于本隔震实验模型的软碰撞限位器实验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 软碰撞 限位器 模型实验 位移
下载PDF
U型组合限位器自复位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韩淼 李仙华 +1 位作者 伍大维 王秀梅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对基础隔震模型进行软碰撞限位振动台实验,表明由U型钢板和I型铅棒组成的U型组合软碰撞限位器,软碰撞后可以恢复到平衡位置,具有较理想的自复位能力。
关键词 基础隔震 软碰撞 限位器 自复位
下载PDF
考虑耦联影响的二次结构体系减震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韩淼 王亮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6,共5页
建立了基础隔震的主次结构体系耦联运动方程,开发了动力分析程序PS-BASE.FOR,对一典型结构的二次结构绝对加速度反应谱与相对位移反应谱计算分析表明,主体结构隔震或同时增大二次结构阻尼,是取得二次结构较好抗震性能的有效途径,增大主... 建立了基础隔震的主次结构体系耦联运动方程,开发了动力分析程序PS-BASE.FOR,对一典型结构的二次结构绝对加速度反应谱与相对位移反应谱计算分析表明,主体结构隔震或同时增大二次结构阻尼,是取得二次结构较好抗震性能的有效途径,增大主体结构的隔震阻尼对二次结构略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体系 基础隔震 减震 主体结构 抗震性能 绝对加速度 反应谱 典型结构 计算分析 相对位移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作用下软限位对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淼 韩蓉 +1 位作者 孟令帅 杜红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31-238,共8页
结构隔震对远场地震动有较好的减震作用,但遭遇含长周期大脉冲的近断层地震动,隔震支座易产生较大水平位移,导致支座损坏甚至上部结构倾覆失稳,须对隔震支座进行软限位保护。对隔震层软限位的层间隔震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进行数值模拟,... 结构隔震对远场地震动有较好的减震作用,但遭遇含长周期大脉冲的近断层地震动,隔震支座易产生较大水平位移,导致支座损坏甚至上部结构倾覆失稳,须对隔震支座进行软限位保护。对隔震层软限位的层间隔震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进行数值模拟,验证数值模拟精度;进而建立原型结构数值分析模型,进行了285种工况数值模拟计算,对非限位和限位工况下隔震层和主体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隔震层软限位可以限制隔震层变形,但对主体结构地震响应有增大影响;通过对限位设计参数优选,可将主体结构响应控制在不发生损伤或轻微损伤范围内;给出了软限位设计参数对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提出通过隔震限位结构损伤分析进行限位刚度优选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层间隔震 软限位 动力响应
下载PDF
桔梗胚乳吸器结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韩淼 田国伟 申家恒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47-151,共5页
对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sA.DC)的胚乳吸器进行了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如下:1.胚乳的发育属细胞型。8-细胞胚乳时分化出珠孔吸器;16-细胞胚乳时分化出合点吸器。2.吸器细胞的壁存在大量壁内突,彼此交织成网状结构... 对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sA.DC)的胚乳吸器进行了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如下:1.胚乳的发育属细胞型。8-细胞胚乳时分化出珠孔吸器;16-细胞胚乳时分化出合点吸器。2.吸器细胞的壁存在大量壁内突,彼此交织成网状结构,浓厚的细胞质里有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细胞核及核仁异常增大;吸器细胞与胚乳细胞间存在大量的胞间连丝。3.珠被绒毡层与胚囊壁之间存在二层角质层,共同包围着胚囊,只在胚囊的珠孔端与合点端开口。胚乳吸器的功能是对来自孢子体的营养物质起吸收与转运作用,从而保证胚乳和胚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科 桔梗 胚乳吸器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足三里穴按摩拔罐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肛门排气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韩淼 汪永坚 胡婵娟 《江苏中医药》 CAS 2012年第8期52-52,共1页
近年来,笔者运用足三里穴拔罐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55例.并与行足三里穴按摩治疗的55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妇科疾病 腹腔镜术后 足三里 按摩 拔罐 肛门排气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动对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韩淼 张文会 朱爱东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共7页
近断层地震动有着与常规地震不同的特性,对隔震结构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对一栋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输入138条近断层地震记录,计算了隔震层设置在1层、4层、7层时的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了近断层地震动特征参数与不同层间隔震结... 近断层地震动有着与常规地震不同的特性,对隔震结构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对一栋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输入138条近断层地震记录,计算了隔震层设置在1层、4层、7层时的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了近断层地震动特征参数与不同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响应之间的相关性,比选出与不同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相关性强,且能表征地震破坏作用的地震动参数,为层间隔震结构设计选用近断层地震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层间隔震 动力响应 相关系数
下载PDF
基础隔震层钢螺旋弹簧软碰撞限位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韩淼 李仙华 杜红凯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43,共5页
设计制作了基础隔震软碰撞限位实验模型与3种类型的钢螺旋弹簧限位器,给出了实测的限位器力学特性参数。进行9种工况的振动台模型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软碰撞限位器参数对结构反应的影响规律,优选出了适用于本隔震实验模型的软碰撞... 设计制作了基础隔震软碰撞限位实验模型与3种类型的钢螺旋弹簧限位器,给出了实测的限位器力学特性参数。进行9种工况的振动台模型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软碰撞限位器参数对结构反应的影响规律,优选出了适用于本隔震实验模型的软碰撞限位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 软碰撞 钢螺旋弹簧限位器 模型实验
下载PDF
基于增量动力法的剪力墙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韩淼 那国坤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8-113,共6页
地震易损性分析是评估结构地震灾害损失的关键。应用PKPM软件设计了不同设防烈度的6个16层剪力墙结构。应用增量动力法求得各结构在不同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回归分析给出了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地震作用加速度峰值的关系式... 地震易损性分析是评估结构地震灾害损失的关键。应用PKPM软件设计了不同设防烈度的6个16层剪力墙结构。应用增量动力法求得各结构在不同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回归分析给出了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地震作用加速度峰值的关系式。以最大层间位移角为整体性能指标,进行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给出了结构地震失效概率关于地震作用加速度峰值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了不同设防烈度剪力墙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震害矩阵,为评估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地震灾害损失,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损性分析 设防烈度 剪力墙结构 震害矩阵
下载PDF
近断层区橡胶支座隔震结构限位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韩淼 沙千里 温增平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9,共6页
橡胶支座基础隔震结构遭遇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时,隔震层变形过大,需要限位。提出了软碰撞限位方案。按抗震规范设计橡胶支座隔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选取近断层地震动记录,分析了限位主要参数预留距离、限位刚度和阻尼对隔震结构响... 橡胶支座基础隔震结构遭遇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时,隔震层变形过大,需要限位。提出了软碰撞限位方案。按抗震规范设计橡胶支座隔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选取近断层地震动记录,分析了限位主要参数预留距离、限位刚度和阻尼对隔震结构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留距离增大,限位刚度需求增大,限位效果减弱;限位刚度增大,隔震层最大位移减小,上部结构层间最大位移增大;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大阻尼可减小隔震层最大位移与上部结构的层间最大位移。合理选用限位参数,可同时获得良好的限位与减震效果。提出了限位参数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 近断层地震动 限位 软碰撞
下载PDF
基于能力谱法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韩淼 李守静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8-112,共5页
地震易损性分析是评估结构地震灾害损失的关键。应用PKPM软件设计不同设防烈度的6个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应用能力谱法求得各结构在不同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回归分析给出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的关系式。... 地震易损性分析是评估结构地震灾害损失的关键。应用PKPM软件设计不同设防烈度的6个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应用能力谱法求得各结构在不同罕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回归分析给出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的关系式。以最大层间位移角为整体性能指标,进行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给出结构地震失效概率关于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不同设防烈度框架-剪力墙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震害矩阵,为评估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地震灾害损失,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损性分析 设防烈度 框架-剪力墙结构 震害矩阵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动下基础隔震弹簧限位对结构响应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淼 崔明珠 杜红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75-179,共5页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层可能会产生大位移,限位装置能起到限制隔震层位移的作用,但与隔震层上部结构发生软碰撞,会对上部结构响应造成影响。对9种弹簧限位基础隔震振动台模型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种工况均取得良...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层可能会产生大位移,限位装置能起到限制隔震层位移的作用,但与隔震层上部结构发生软碰撞,会对上部结构响应造成影响。对9种弹簧限位基础隔震振动台模型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种工况均取得良好限位效果;但碰撞会激发结构的高阶振型,在碰撞时刻隔震层会产生速度的突然增大;限位碰撞可导致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增大,但合理设计限位器的刚度和预留距离可减小上部结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限位 碰撞 基础隔震 振动台试验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层组合限位振动台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淼 孙欢 段燕玲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层会产生过大变形,导致隔震支座侧倾失稳,隔震体系破坏。设计制作了3层基础隔震钢框架实验模型和11种U型钢板I型铅棒组合限位器,进行了U型钢板静力加载实验和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层...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层会产生过大变形,导致隔震支座侧倾失稳,隔震体系破坏。设计制作了3层基础隔震钢框架实验模型和11种U型钢板I型铅棒组合限位器,进行了U型钢板静力加载实验和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层软碰撞限位振动台模型实验。实验表明:①静力加载时,U型钢板具有很好的弹性性能;②动力作用下,组合限位器残余变形较小,仍具有良好限位复位能力;③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基础隔震层软限位效果良好,同时控制上部结构层间变形在允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 基础隔震 组合限位器 软限位 振动台试验
下载PDF
喉癌患者血清中SCCAg、CEA、CA19-9、CA72-4和CYFRA21-1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韩淼 周长明 +1 位作者 思超 刘妮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9期1434-1437,共4页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和细胞角化素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喉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和细胞角化素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喉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抽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的水平。结果观察组喉癌患者术前血清中的SCCAg、CEA、CA19-9、CA72-4、CYFRA21-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术后(P<0.05);高~中分化喉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低分化者(P<0.05);TNM分期Ⅰ~Ⅱ期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Ⅲ~Ⅳ期者(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SCCAg、CEA、CA19-9、CA72-4、CYFRA21-1中,CYFRA21-1敏感度最高,其次为SCCAg、CEA,CA19-9最低;CA19-9特异度最高,其次为CA72-4、CEA,CYFRA21-1最低;SCCAg+CYFRA21-1两项联合检测与五项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特异度低于单项检测(P<0.05),五项联合检测的敏感度高于SCCAg+CYFRA21-1两项联合检测,特异度低于两项联合检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SCCAg、CEA、CA19-9、CA72-4、CYFRA21-1检测在喉癌患者的早期辅助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CYFRA21-1和SCCAg的诊断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SCCAG CEA CA19-9 CA72-4 CYFRA21-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