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疫情时代留学生骨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7
1
作者 尹战海 张璟 +3 位作者 徐美光 陈保军 白浪 韩潜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5期700-703,共4页
骨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教学中必须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方可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近两年因新冠疫情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适应后疫情阶段的特点,更好地完成留学生骨科临床教学目标,本文分析了疫情后骨科临床教... 骨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教学中必须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方可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近两年因新冠疫情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适应后疫情阶段的特点,更好地完成留学生骨科临床教学目标,本文分析了疫情后骨科临床教学的现状,对医学留学生在见习与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对这些问题开展了新的思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骨科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的骨科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骨科 留学生 临床教学 问题与对策
下载PDF
崩溃即新生——曹禺名作《雷雨(节选)》再解读
2
作者 韩潜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第11期51-51,共1页
曹禺先生名作《(雨(节选)》一文信息量非常大,意蕴丰富,一直是教师和学生所钟爱的一篇文章.笔者曾经多次执教该文,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本文拟从不同层面对其进行再挖掘,再解读.
关键词 解读 雷雨 新生 信息量
下载PDF
镁及镁合金植入物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吴雨宽 白浪 +7 位作者 刘妍兰 韩潜 刘俏男 艾义翔 徐美光 温暖洋 单智伟 尹战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0-386,共7页
目的 对镁及镁合金植入物在运动相关损伤修复重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对镁及镁合金材料特性和其用于不同部位运动损伤修复重建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结果 镁与镁合金材料在机械性能、生物... 目的 对镁及镁合金植入物在运动相关损伤修复重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对镁及镁合金材料特性和其用于不同部位运动损伤修复重建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结果 镁与镁合金材料在机械性能、生物安全性和促腱-骨界面愈合能力方面具有优势,目前有关镁与镁合金植入物修复重建运动相关损伤的临床前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结果,但是其成功临床转化还需解决机械强度和降解行为问题,合金化和表面处理是可行的解决方案。结论 镁及镁合金植入物应用于运动损伤修复重建有望实现临床转化,后续应优化其机械强度和降解行为,开展更大规模的生物安全性测试和开发新型含镁植入物是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生物可降解植入物 运动医学 修复重建
原文传递
生长因子在骨组织工程修复重建过程中时空缓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韩潜 徐美光 +4 位作者 白浪 薛源 陈保军 王帅 尹战海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53-660,共8页
生长因子在骨组工程修复重建中的时空分布至关重要。生长因子可通过不同的包载方式应用于骨组织工程中。不同的包载方式使生长因子具有不同的时空释放效果。目前,常用的物理包封、易降解的载体和简单的空间结构往往使生长因子早期突然释... 生长因子在骨组工程修复重建中的时空分布至关重要。生长因子可通过不同的包载方式应用于骨组织工程中。不同的包载方式使生长因子具有不同的时空释放效果。目前,常用的物理包封、易降解的载体和简单的空间结构往往使生长因子早期突然释放,导致缓释效果不理想。优化生长因子的释放方式,使得生长因子可仿生地在不同时间和空间释放适量,有利于提高组织修复的效果和避免生长因子过量的不良反应。笔者从生长因子时空缓释的必要性入手,总结生长因子通过直接固定于载体表面、包封于载体、包封于微颗粒,以及微颗粒包封于载体等方式实现不同程度的时空缓释,对生长因子在不同包载方式的时空缓释效果进行综述,为优化生长因子在骨组织工程中精准可控地释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软骨 药物释放 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复合支架技术全腔内修复胸腹主动脉瘤及三年随访一例
5
作者 刘昭 韩潜 +5 位作者 于同 周敏 童垣皓 刘晨 李晓强 刘长建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43-245,共3页
患者男性,51岁。主诉“腰背部疼痛3d,加重8h”。查体:血压140/81mmHg(1mmHg=0.133kPa)。腹平软。未触及明显搏动性包块。2015年7月在我院行主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示胸腹主动脉瘤,最大... 患者男性,51岁。主诉“腰背部疼痛3d,加重8h”。查体:血压140/81mmHg(1mmHg=0.133kPa)。腹平软。未触及明显搏动性包块。2015年7月在我院行主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示胸腹主动脉瘤,最大直径6.6cm(见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 支架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随访 复合 腰背部疼痛 搏动性
原文传递
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肩袖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徐美光 尚翠霞 +6 位作者 陈保军 白浪 韩潜 薛源 王帅 李媛 尹战海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5,共6页
肩袖损伤常导致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当损伤的肩袖肌腱尚未出现连续性中断时,多采用非手术治疗。由于日常生活中肩关节使用频率高,肩袖肌腱组织血液供应差、自我修复能力较弱,故肩袖损伤一般表现为逐渐加重,最终进展为肩袖完全性撕裂... 肩袖损伤常导致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当损伤的肩袖肌腱尚未出现连续性中断时,多采用非手术治疗。由于日常生活中肩关节使用频率高,肩袖肌腱组织血液供应差、自我修复能力较弱,故肩袖损伤一般表现为逐渐加重,最终进展为肩袖完全性撕裂。为逆转肩袖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促进受损的肩袖肌腱修复,临床上对肩袖损伤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但ESWT促进肩袖修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仍不明确。因此,笔者就ESWT治疗肩袖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临床应用现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ESWT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套 物理治疗方法 分子生物学 体外冲击波
原文传递
肩袖肌腱损伤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徐美光 陈保军 +3 位作者 韩潜 白浪 王帅 尹战海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42-1047,共6页
肩袖肌腱损伤是运动系统的常见病,泛指与过劳损伤相关的一类慢性肩袖肌腱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炎症反应、胶原基质变性等与肩袖肌腱损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目前对该... 肩袖肌腱损伤是运动系统的常见病,泛指与过劳损伤相关的一类慢性肩袖肌腱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炎症反应、胶原基质变性等与肩袖肌腱损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仍缺乏清楚的认识。笔者从氧化应激、炎性细胞因子及相关信号通路、巨噬细胞、非编码RNA等方面对肩袖肌腱损伤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后续肩袖肌腱损伤的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损伤 肩关节疼痛 肩袖肌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巨噬细胞 炎性细胞因子 非编码RNA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早期肩关节镜下治疗中度冈上肌腱全层撕裂的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吉喆 修金涛 +4 位作者 陈保军 白浪 徐美光 韩潜 尹战海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88-893,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肩关节镜下治疗中度冈上肌腱全层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中度冈上肌腱全层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26例;年龄41~68岁[(55.9±... 目的探讨早期肩关节镜下治疗中度冈上肌腱全层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中度冈上肌腱全层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26例;年龄41~68岁[(55.9±8.2)岁]。患者均行肩关节镜下冈上肌腱缝合及肩峰下成形术,其中22例为肩关节持续疼痛及活动受限症状出现后1个月内的患者(早期组),21例为肩关节持续疼痛及活动受限症状出现后1~3个月的患者(晚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前、术后3周、6周、3个月及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协会(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7个月[(6.4±0.4)个月]。早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周、6周、3个月及6个月VAS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ASE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早期组术后3周和6周VAS[(4.4±0.9)分、(3.7±0.8)分]均低于晚期组[(5.5±1.0)分、(4.8±1.1)分](P<0.05),ASES评分[(49.1±4.6)分、(56.8±4.1)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54.1±4.8)分、(64.1±4.4)分]均高于晚期组[ASES评分:(45.2±5.4)分、(50.3±5.4)分,Constant-Murley评分:(50.5±3.3)分、(58.2±3.9)分](P<0.05),而两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VAS、ASE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内均未出现感染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中度冈上肌腱全层撕裂患者,在其肩关节持续疼痛及活动受限症状出现后的1个月内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较1~3个月手术治疗,术后短期内患侧肩关节可获得较好的疼痛缓解及较快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 康复 手术时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