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与Saccharomy cescerevisiae QH2-2混合培养工艺的研究
1
作者 胡殿庚 姚国强 +5 位作者 郭建林 刘乔 张雪梅 韩琬 赵旭 张和平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1,共4页
对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QH2-2的混合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氮源、发酵温度和接菌工艺的优化证实以大豆蛋白粉为氮源,30℃同时接菌的发酵工艺能获得更高的L.casei Zhang vv和S.cerevisiae QH2-2活... 对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QH2-2的混合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氮源、发酵温度和接菌工艺的优化证实以大豆蛋白粉为氮源,30℃同时接菌的发酵工艺能获得更高的L.casei Zhang vv和S.cerevisiae QH2-2活菌数,对高密度发酵的发酵温度和接菌工艺进行优化证实,30℃同时接菌条件下,两株菌均获得最高活菌数。其中L.casei Zhang活菌数达到2.25×10^(10)m L^(-1),S.cerevisiae QH2-2活菌数达到6.21×10~8m L^(-1)。冻干菌粉中L.casei Zhang的活菌数达到2.67×10^(11)g^(-1),S.cerevisiae QH2-2的活菌数达到1.23×10~9g^(-1)。上述菌种的混合发酵为益生菌发酵剂和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酿酒酵母菌 混合培养 冷冻干燥
下载PDF
蒙古族奶酪成熟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2
作者 林佳卫 刘敏 +2 位作者 韩琬 邹寅 杜皓月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6-150,共5页
以自然发酵蒙古族奶酪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蒙古族奶酪成熟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奶酪成熟10 d时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多样性最高,之后多样性先减少后增大。凝乳、奶酪成熟0 d和30 d时... 以自然发酵蒙古族奶酪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蒙古族奶酪成熟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奶酪成熟10 d时微生物群落丰度和多样性最高,之后多样性先减少后增大。凝乳、奶酪成熟0 d和30 d时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小,凝乳、奶酪成熟10 d和20 d时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发酵凝乳及奶酪样品中细菌属以乳球菌属(Lact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片球菌属(Pediococcus)和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为主,其中乳球菌属(Lactococcus)是主要优势细菌,参与整个成熟过程;真菌属以地霉菌属(Geotrichum)、孢圆酵母属(Torulaspora)、伊萨酵母菌(Issatchenkia)、毕赤酵母菌属(Pichia)和克鲁维酵母属(Kluyveromyces)为主。此外,在奶酪成熟过程中首次发现拉恩氏菌属(Rahnella)和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其可能会引起奶酪风味的变化,并对奶酪安全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奶酪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下载PDF
第三代测序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3
作者 曹晨霞 韩琬 张和平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69-2276,共8页
1977年Sanger发明的双末端终止法开启了测序之旅,而测序技术在30多年内不断革新。每种新技术的出现都有超过前代产品的独特之处,但也会不可避免的存在自身局限性,关键在于掌握每种技术的优缺点并加以合理应用。第三代测序技术是一种集... 1977年Sanger发明的双末端终止法开启了测序之旅,而测序技术在30多年内不断革新。每种新技术的出现都有超过前代产品的独特之处,但也会不可避免的存在自身局限性,关键在于掌握每种技术的优缺点并加以合理应用。第三代测序技术是一种集高通量、快速度、长读长及低成本等多种优点于一身的新型测序技术,它的出现为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及DNA甲基化等研究注入了新活力。本文在介绍基本技术原理的基础上,着重概述了第三代测序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从而揭示了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测序技术 微生物 基因组学 DNA甲基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