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科研实践的协同培养研究——基于S省高校的调研实践 被引量:23
1
作者 贾海彦 周慧 韩祎祎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6-61,共6页
通过对S省参加第四轮学科评估的五所高校调研发现,学术动机、学术品质、导师影响,以及学科建设和学术环境等科研实践因素,能够显著影响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产生协同培养效应。但是,这些要素在不同学科评估等级的高校之... 通过对S省参加第四轮学科评估的五所高校调研发现,学术动机、学术品质、导师影响,以及学科建设和学术环境等科研实践因素,能够显著影响公共管理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产生协同培养效应。但是,这些要素在不同学科评估等级的高校之间差异显著,多数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协同培养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基于此,文章认为应打破高等教育资源的行政化配置模式,在高校内部维度,实现校院两级多学科的综合交叉融合;在校际维度,实现跨校育人机制的协同;在校社维度,实现学科与社会科研实践资源的有序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学科 创新能力 科研实践 协同培养
下载PDF
认知能力,心理状态与主观贫困——基于CFPS(2016年)的实证研究
2
作者 贾海彦 韩祎祎 《社会福利》 2019年第11期52-60,共9页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研究认知能力对主观贫困的影响效果,分析探讨心理状态在认知能力与主观贫困之间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记忆力与数学能力的提高对降低主观贫困发生概率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而理解力的提...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研究认知能力对主观贫困的影响效果,分析探讨心理状态在认知能力与主观贫困之间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记忆力与数学能力的提高对降低主观贫困发生概率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而理解力的提高则增加主观贫困发生概率;认知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减少消极的心理状态,使个体的心理状态更积极向上;在控制认知能力对主观贫困影响的前提下,心理处于消极状态的个体的主观贫困发生概率更低,心理状态积极的个体则相反。文章从认知能力与心理状态层面研究主观贫困问题,丰富了贫困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探寻贫困的内生机理,发掘贫困本质,提高精准扶贫中对象识别的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能力 心理状态 主观贫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