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番茄各器官中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同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及番茄果实品质对昼夜温差的响应规律,该研究以番茄品种“金冠5号”(Solanum lycopersicum cv. Jinguan5)为试材,于2012年9月-2...为了研究番茄各器官中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同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及番茄果实品质对昼夜温差的响应规律,该研究以番茄品种“金冠5号”(Solanum lycopersicum cv. Jinguan5)为试材,于2012年9月-2013年7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设计日均气温为18和25℃,昼夜温差(difference between day and night temperature,DIF)为12℃(白天24℃/晚上12℃,31℃/19℃)、6℃(21℃/15℃,28℃/22℃)、0(18℃/18℃,25℃/25℃)共6个处理的人工环境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日均气温18℃时,叶片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和可溶性蛋白、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均以12℃温差处理最高,0温差处理最低;而果实中的有机酸含量以12℃温差处理最低;日均气温25℃时,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以6℃温差处理最高。叶片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幼果期和采收期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以6℃温差处理最高。维生素 C、可溶性蛋白和番茄红素在日均气温18℃时则与有机酸含量趋势相反。干物质在果实中的分配比例在日均气温18和25℃时,均以6℃温差处理最大,12℃温差处理最小。研究认为在日均气温18℃条件下,昼夜温差0~12℃范围内,昼夜温差越大,果实中可溶性糖、蔗糖的积累越多,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越高,果实品质更佳,在日均气温25℃条件下,以6℃温差处理下果实内在品质最佳;相同昼夜温差,25℃日均气温处理下的果实内在品质优于18℃日均气温处理;在最适温度范围内,适当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可溶性糖、蔗糖和干物质向果实中转移,温差过高或过低不利于果实营养物质及干物质积累。展开更多
文摘为了研究番茄各器官中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同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及番茄果实品质对昼夜温差的响应规律,该研究以番茄品种“金冠5号”(Solanum lycopersicum cv. Jinguan5)为试材,于2012年9月-2013年7月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设计日均气温为18和25℃,昼夜温差(difference between day and night temperature,DIF)为12℃(白天24℃/晚上12℃,31℃/19℃)、6℃(21℃/15℃,28℃/22℃)、0(18℃/18℃,25℃/25℃)共6个处理的人工环境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日均气温18℃时,叶片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和可溶性蛋白、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均以12℃温差处理最高,0温差处理最低;而果实中的有机酸含量以12℃温差处理最低;日均气温25℃时,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以6℃温差处理最高。叶片中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幼果期和采收期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以6℃温差处理最高。维生素 C、可溶性蛋白和番茄红素在日均气温18℃时则与有机酸含量趋势相反。干物质在果实中的分配比例在日均气温18和25℃时,均以6℃温差处理最大,12℃温差处理最小。研究认为在日均气温18℃条件下,昼夜温差0~12℃范围内,昼夜温差越大,果实中可溶性糖、蔗糖的积累越多,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越高,果实品质更佳,在日均气温25℃条件下,以6℃温差处理下果实内在品质最佳;相同昼夜温差,25℃日均气温处理下的果实内在品质优于18℃日均气温处理;在最适温度范围内,适当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可溶性糖、蔗糖和干物质向果实中转移,温差过高或过低不利于果实营养物质及干物质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