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3
1
作者 韩致宁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16,共8页
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文化立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回首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义无反顾地肩负起重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通过以无产阶... 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文化立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回首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义无反顾地肩负起重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通过以无产阶级政党使命领导文化自信、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指导文化自信、以优秀传统和先进文化涵养文化自信,为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作出了卓越贡献,取得了辉煌成就。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践中可以发现,政治担当、理论支撑、文化滋养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坚定文化自信的三重实践逻辑,这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逻辑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 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下载PDF
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看中国传统社会与基层社会 被引量:4
2
作者 韩致宁 乔芳琦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77-80,共4页
费孝通先生基于田间调研所著的《乡土社会》为我们阐释了中国基层社会的状态。费先生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特点的分析是基于社会学"结构—功能"的视角,并结合了人类学"比较法"来进行研究。^([1])对于乡土社会的解读,既... 费孝通先生基于田间调研所著的《乡土社会》为我们阐释了中国基层社会的状态。费先生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特点的分析是基于社会学"结构—功能"的视角,并结合了人类学"比较法"来进行研究。^([1])对于乡土社会的解读,既要注重费孝通全书的逻辑结构,即以乡土社会为核心、以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为内在和外在形式,又要理解乡土社会的明确概念。费先生对于中国基层社会的研究,既可以作为中国改革发展道路的借鉴,也是对中西方文化相互学习、融合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社会 差序格局 礼治
下载PDF
当代西方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的新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韩致宁 韩健鹏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3-188,共6页
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以及"多元社会"的逐渐形成,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随之进行相应调整,在话语主导权控制上即在大众媒体、文化传播和公共话语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诸多新的征象。从... 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以及"多元社会"的逐渐形成,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随之进行相应调整,在话语主导权控制上即在大众媒体、文化传播和公共话语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诸多新的征象。从这些具体表象中透视出西方发达国家不仅主导着国内的教育塑造、意义生产和话语传播,而且企图主导全球性的意义生产和意识形态塑造。掌握西方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的新变化,对于加强和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总体安全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意识形态 大众媒体 话语主导权 公共话语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财政转型 被引量:3
4
作者 韩致宁 《理论视野》 CSSCI 2021年第5期49-53,共5页
现代国家治理与财政转型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要以加强提升国家财政能力为核心,把财政改革置于提升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推进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与整体布局之中,形成国家治理与财政改革的良性互动... 现代国家治理与财政转型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要以加强提升国家财政能力为核心,把财政改革置于提升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推进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与整体布局之中,形成国家治理与财政改革的良性互动。具体实现路径为着力加快财政支出改革、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提高财政透明度、推进“大国财政”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现代化 财政转型
下载PDF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致宁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29,共5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践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的新思想,是中国对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问题的统筹性方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特色、中国特质的现代化国家建构的创造性道路。从内在需求、必...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践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的新思想,是中国对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问题的统筹性方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特色、中国特质的现代化国家建构的创造性道路。从内在需求、必要延展、相互助力等视角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者之间是紧密联系、内在互动、一体推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制度理论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视角——《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之我见 被引量:2
6
作者 韩致宁 《北方经贸》 2012年第7期28-29,共2页
诺思在其《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阐释了产权制度的重要,但并未解释国家之间存在产权制度有效程度差异的原因。基于此,诺思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在对新古典主义的批判和对马克思主义修正的基础上,以人... 诺思在其《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阐释了产权制度的重要,但并未解释国家之间存在产权制度有效程度差异的原因。基于此,诺思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在对新古典主义的批判和对马克思主义修正的基础上,以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作为实证依据,建构了一个新的解释经济史的宏观理论框架。全书的核心在于制度理论的研究,探讨制度上的历史演进及其推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政治经济学 制度理论 结构与变迁
下载PDF
现代国家构建问题研究的国外相关学术史梳理
7
作者 韩致宁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76,共6页
国家构建理论源起于国家理论,西方国家理论源起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中世纪时期,以奥古斯丁和阿奎那为代表的神学国家观盛行一时。西欧民族国家自中世纪中后期开始逐步形成,并步入现代国家进程,西方国家理论随着近现代民族国家的逐步... 国家构建理论源起于国家理论,西方国家理论源起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中世纪时期,以奥古斯丁和阿奎那为代表的神学国家观盛行一时。西欧民族国家自中世纪中后期开始逐步形成,并步入现代国家进程,西方国家理论随着近现代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而成为国家构建理论产生的基本前提。近代以来对民族国家的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公共政策学派、回归国家学派、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以及比较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等领域学者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西方现代国家的成熟与发展,由国家理论衍生出来的现代国家构建理论成为国家理论的核心议题之一,并取得了较大发展。关于这一问题,西方传统政治学、比较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都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观点。对此,我们要辩证、批判地加以借鉴和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理论 国家构建理论 现代国家构建 学术史梳理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及其对构建我国国家治理理念的启示
8
作者 韩致宁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6期32-34,共3页
在深入分析亚里士多德法治理论的基础上,将其法治思想归纳为法治来源于人的理性和"恶"的天性、法治的内涵是良法之治和法治的目的是限制权力,形成秩序三大要义,并探讨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对构建我国国家治理理念的启示。
关键词 法治 亚里士多德 国家治理
下载PDF
论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的背景与特点
9
作者 韩致宁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2-14,共3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与世界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多极化、科技进步等对当代西方意识形态产生了复杂深刻的影响,成为其变化的主要背景。在此背景下,当代西方意识形态在整体性、包容性、强制性、国际...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与世界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多极化、科技进步等对当代西方意识形态产生了复杂深刻的影响,成为其变化的主要背景。在此背景下,当代西方意识形态在整体性、包容性、强制性、国际性的总体变化过程中,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向与特点,其意识形态的变迁在本体上呈现出无意识形态性,在扩展的方式上则呈现更为隐蔽的特点,同时在变化的实质上展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西方意识形态 新变化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安全
下载PDF
从“维基解密”看新媒体对西方主权国家利益的挑战——兼论新媒体对新闻自由的影响
10
作者 韩致宁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193-196,共4页
近年来,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因其传播快速、互动方便、成本低、参与度高的优势,开创了一个公众知情权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提升、对政府和企业工作能够进行有力监督的新时代。在为政府和公众带来显著益处的同时,新媒体也因其特殊性... 近年来,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因其传播快速、互动方便、成本低、参与度高的优势,开创了一个公众知情权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提升、对政府和企业工作能够进行有力监督的新时代。在为政府和公众带来显著益处的同时,新媒体也因其特殊性对主权国家利益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一影响在提倡新闻自由的西方国家体现得最为明显。对于新媒体的研究,必须要看到其特殊性对主权国家利益带来的双面影响。基于此,以"维基解密"事件为例,运用政治学和新闻传播学双重视角,探讨新媒体对国家利益带来的挑战,以及对新闻自由的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基解密 新媒体 国家利益 新闻自由
下载PDF
晚清中国政府实施“联俄制日”外交决策原因探究——以对外政策分析理论为视角
11
作者 韩致宁 《黑河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13-116,共4页
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促使晚清时期中国对外政策的转变。在清朝晚期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李鸿章提出以结盟手段限制列强对中国的入侵。甲午中日战争后,包括李鸿章在内的朝野上下都觉察到联合俄国可以制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促使晚清时期中国对外政策的转变。在清朝晚期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李鸿章提出以结盟手段限制列强对中国的入侵。甲午中日战争后,包括李鸿章在内的朝野上下都觉察到联合俄国可以制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最终,李鸿章代表清朝政府与俄国建立了反对日本的军事同盟。这样的结盟手段被李鸿章称为"以夷制夷",也是清朝后期中国最主要的对外政策。通过从对外政策分析的视角,以晚清中国政府联合俄国对抗日本这一事件为案例,从国内、国际、民族文化特性、政权结构、统治者的个性等方面,探寻晚清中国实施"以夷制夷"对外政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联俄 以夷制夷 对外政策
下载PDF
叩问未来隐私边界——以未来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关系为视角
12
作者 韩致宁 《黑河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43-45,共3页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信息技术的这种发展也使个人隐私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侵犯。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关系、私域和公域关系在未来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微妙的变化。隐私权与知情权对比来看,二者在社会公众领...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信息技术的这种发展也使个人隐私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侵犯。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关系、私域和公域关系在未来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微妙的变化。隐私权与知情权对比来看,二者在社会公众领域有着不同的理解,在这种环境下,未来个人隐私边界的界定极为重要。公共空间未来有重构的可能,隐私将会被重新定义,隐私边界将会重新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知情权 公共空间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的现实挑战
13
作者 韩致宁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2年第5期67-68,共2页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的政治合法性面临严峻挑战,主要来自公民认同、政治参与、体制改革、文化竞争和制度比较等方面,因此,党要采取强有力举措来提升自身的政治合法性:必须不断完善制度,积极推进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认...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党的政治合法性面临严峻挑战,主要来自公民认同、政治参与、体制改革、文化竞争和制度比较等方面,因此,党要采取强有力举措来提升自身的政治合法性:必须不断完善制度,积极推进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认真解决民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治合法性 挑战
下载PDF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传播及其对现代传播活动的启示
14
作者 韩致宁 《活力》 2014年第15期58-59,共2页
在中国古代传播思想史上,先秦时期是传播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之一。先秦诸子对传播现象的研究,为中国传播思想史制定了众多的议题,被后人反复讨论。这一时期的大多数传播思想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观念都产生了深刻影... 在中国古代传播思想史上,先秦时期是传播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之一。先秦诸子对传播现象的研究,为中国传播思想史制定了众多的议题,被后人反复讨论。这一时期的大多数传播思想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观念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选取先秦时期颇具代表性的儒家思想的传播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试图探究其对现代传播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传播学 启示与影响
下载PDF
制度与私营企业成长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子林 韩致宁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97,共5页
运用博弈论制度观探讨私营企业的成长问题,既为中国私营企业制度创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读视角,同时也给出了一个经济域中各项制度相互依赖与影响的理论框架。企业的成长与进化是由内生制度结构与外生制度环境共同决定的,要延长中国私... 运用博弈论制度观探讨私营企业的成长问题,既为中国私营企业制度创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读视角,同时也给出了一个经济域中各项制度相互依赖与影响的理论框架。企业的成长与进化是由内生制度结构与外生制度环境共同决定的,要延长中国私营企业的生命周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创新主体不能局限于企业本身,作为制度环境供给者的政府也应积极作为,以保证内生于企业制度体系中的制度创新具备真正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成长 制度变迁 博弈均衡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和理论要素论纲 被引量:5
16
作者 韩致宁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30,共5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党理论创新创造的最新理论成果。这其中既有生动鲜活的历史过程、实践过程,也有严谨深邃的理论过程、逻辑过程。从逻辑对应进行理论阐述和理论建构,包...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党理论创新创造的最新理论成果。这其中既有生动鲜活的历史过程、实践过程,也有严谨深邃的理论过程、逻辑过程。从逻辑对应进行理论阐述和理论建构,包括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主题逻辑—内容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政治逻辑—学理逻辑等。从要素建构的视角分析,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身的逻辑脉络、问题谱系和体系架构,这一理论是由理论主题、理论内容、理论框架、理论体系、理论品格、理论过程、理论渊源、理论立场、理论观点、理论方法、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等一系列理论要素建构延展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理论逻辑 理论要素
原文传递
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的过程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致宁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0,共4页
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变化过程呈现出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形态,是意识形态体系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相碰撞、相结合的过程,即一方面是意识形态的主体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更新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意识形态的主体与外部环境发生激烈碰撞时为适应... 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变化过程呈现出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形态,是意识形态体系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相碰撞、相结合的过程,即一方面是意识形态的主体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更新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意识形态的主体与外部环境发生激烈碰撞时为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而作出调整的过程。对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过程的探析,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的体系结构特征,有助于我们掌握当代西方意识形态发展变化的规律,丰富中国的意识形态研究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意识形态 媒体舆论 文化发展 公共话语
原文传递
张东荪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致宁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2-106,共5页
张东荪是一位自由主义理念下的社会主义者。从20世纪20年代参加新文化运动开始,张东荪引介和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从基尔特社会主义到国家社会主义再到民主社会主义,张东荪的思想随着中国具体国情的发展不断变化,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发展... 张东荪是一位自由主义理念下的社会主义者。从20世纪20年代参加新文化运动开始,张东荪引介和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从基尔特社会主义到国家社会主义再到民主社会主义,张东荪的思想随着中国具体国情的发展不断变化,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的理念和具体措施。他的社会主义改良思想传播了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客观上促进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东荪 基尔特社会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构建现代国家的思想探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致宁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46,共6页
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提出了其对于现代国家理解的基本框架。以此为主线,结合散见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著作中关于现代国家形成与发展、国家与市民社会、国家基本职能、阶级关系、政党建设等问题的研究,大致在国... 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提出了其对于现代国家理解的基本框架。以此为主线,结合散见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著作中关于现代国家形成与发展、国家与市民社会、国家基本职能、阶级关系、政党建设等问题的研究,大致在国家的起源与形成、阶级职能构建与社会公共职能构建、政党构建、人民主体与法治4个维度上勾勒出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现代国家进行理论构建的逻辑主线与思想脉络,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诸多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现代国家 国家构建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史研究的国内相关学术史梳理
20
作者 韩致宁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4-158,共5页
对我国国内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史的学术史和研究动态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对于意识形态问题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研究热情,针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比较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优秀的研究成果,但是研究... 对我国国内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史的学术史和研究动态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对于意识形态问题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研究热情,针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比较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优秀的研究成果,但是研究比较分散,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史的专门研究和深入研究依然缺乏。因此着重整体性研究,深入思考、深刻分析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工作史中的重大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工作史 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