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桡动脉远端路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对≥60岁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斌 韩芳旗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7期62-65,共4页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远端路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对≥60岁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143例。A组经桡动脉远端路径穿刺行冠...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远端路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对≥60岁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143例。A组经桡动脉远端路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B组经常规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的穿刺用时、造影剂用量、穿刺一次成功率及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后压迫时间短于B组,术后3 h疼痛评分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穿刺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0%,低于B组的6.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肌腱蛋白C(TNC)、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均降低,且A组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远端路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在≥60岁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其可缩短术后压迫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及血管内皮损伤情况,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桡动脉远端路径穿刺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指导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原发开口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韩芳旗 卫聪颖 陈斌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21期2737-2740,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原发开口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咸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126例冠状动脉小血管原发开口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自愿选择... 目的观察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原发开口病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咸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126例冠状动脉小血管原发开口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7例(施行DCB)和对照组59例[施行药物洗脱支架(DE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靶血管病变特征和治疗8个月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病变长度及靶血管狭窄程度分别为(12.05±4.31)mm、(9.01±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6±4.09)mm、(13.12±2.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完成即刻及6个月后最小血管内径(MLD)分别为(2.28±0.25)mm、(1.80±0.24)m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26±0.29)mm、(1.51±0.2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8个月后的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为2.9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US指导DCB可有效缓解冠状动脉小血管原发开口病变症状,促进病变血管修复,扩张狭窄血管,安全性较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小血管原发开口病变 血管内超声 药物涂层球囊 安全性
下载PDF
直立倾斜试验在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中鉴别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丹 薛小临 +4 位作者 侯军龙 蔡宝珍 王瑞 韩芳旗 梁家阳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1490-1492,共3页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T)在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中鉴别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于咸阳市中心医院行直立倾斜试验的1184例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资料,观察受试者直立倾斜试验...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T)在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中鉴别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于咸阳市中心医院行直立倾斜试验的1184例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资料,观察受试者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结果情况,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组间结果的差异。结果受试者中直立倾斜试验阳性583例,阳性率49.2%;其中混和型VVS 424例(72.7%),心脏抑制性VVS 8例(1.4%),血管抑制型VVS 151例(26.0%);不同性别患者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阳性类型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阳性组以65岁为界,按年龄分为两个亚组,小于65岁者阳性率高于65岁及以上者(P<0.05)。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在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中鉴别血管迷走性晕厥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年轻女性患者阳性率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性晕厥 心脏神经官能症 直立倾斜试验
下载PDF
特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斌 许岭平 韩芳旗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4期1778-1780,共3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咸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5~12月收治的80例特发性A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PAF)32例(PAF组),慢性AF 48例(慢性AF组),并选取同期年龄匹配... 目的观察特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咸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5~12月收治的80例特发性A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PAF)32例(PAF组),慢性AF 48例(慢性AF组),并选取同期年龄匹配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检者的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随访患者1年,根据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特发性A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慢性AF组与PAF组患者的PLT分别为(189.43±30.26)×10^(9)/L、(170.26±30.12)×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4.25±22.75)×10^(9)/L,且慢性AF组患者的PLT明显高于PAF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AF组与PAF组患者的MPV[(11.85±1.74)fL、(9.95±1.52)fL]、PDW[(18.75±2.57)%、(17.02±2.46)%]明显大于对照组[(8.21±1.36)fL、(15.28±2.24)%],且慢性AF组患者的MPV、PDW明显大于PA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的PLT为(177.86±29.48)×10^(9)/L,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的(198.68±32.42)×10^(9)/L,MPV和PDW分别为(10.80±1.62)fL、(17.63±2.53)%,明显小于预后不良组的(12.35±1.96)fL、(19.93±2.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升高及MPV、PDW增大是特发性AF患者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特发性AF患者(尤其是慢性AF患者)PLT异常升高,MPV与PDW异常增大,为预后不良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心房颤动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预后 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