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昆仑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0
1
作者 韩芳林 崔建堂 +2 位作者 计文化 李海平 郝俊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75-578,共4页
西昆仑山北坡新发现的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带所包含的主要岩性单位有:蛇纹岩(变辉橄岩)、橄榄辉石岩、层状辉长岩、辉长岩、辉绿岩席、枕状、块状、杏仁状玄武岩,与之共生的沉积岩为紫红色硅质岩、深灰色硅质岩、薄层灰岩等。本文就该蛇... 西昆仑山北坡新发现的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带所包含的主要岩性单位有:蛇纹岩(变辉橄岩)、橄榄辉石岩、层状辉长岩、辉长岩、辉绿岩席、枕状、块状、杏仁状玄武岩,与之共生的沉积岩为紫红色硅质岩、深灰色硅质岩、薄层灰岩等。本文就该蛇绿混杂岩带的地质、岩石学特征及主要岩石单元的年代学特征进行论述,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 早古生代 蛇绿混杂岩 辉长岩 玄武岩
下载PDF
西昆仑柳什塔格峰西侧火山岩的特征、时代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博秦 姚建新 +2 位作者 王炬川 计文化 韩芳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801-2810,共10页
在西昆仑麻扎-康西瓦-苏巴什结合带的柳什塔格一带发现了一套火山岩建造,主要由强蚀变玄武岩、绿帘阳起石岩、阳起石岩(原岩为玄武岩)组成,上覆少量深水沉积岩。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主要来源于富集地幔玄武岩浆,形成于洋岛环... 在西昆仑麻扎-康西瓦-苏巴什结合带的柳什塔格一带发现了一套火山岩建造,主要由强蚀变玄武岩、绿帘阳起石岩、阳起石岩(原岩为玄武岩)组成,上覆少量深水沉积岩。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主要来源于富集地幔玄武岩浆,形成于洋岛环境,因此它是一个古结合带大洋洋壳的残留。采样作Rb-Sr等时线年龄分析,时代为震旦纪(563±48Ma),说明麻扎-康西瓦-苏巴什结合带所代表的洋盆在震旦纪就已经存在。这个发现对重新认识麻扎-康西瓦-苏巴什结合带的演化时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 柳什塔格 火山岩 组成 时代 地质意义
下载PDF
重新认识中国斑岩铜矿的成矿地质条件 被引量:53
3
作者 张洪涛 陈仁义 韩芳林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0-163,共14页
根据中国大陆洋陆作用的关系和造山带的演化 ,重新划分了中国斑岩铜矿成矿域和成矿带 ,将其分为古亚洲、北部特提斯、南部特提斯 (喜马拉雅 )和环太平洋 4个成矿域。古亚洲成矿域又分为华北陆块北缘早_中古生代成矿带、哈萨克斯坦地块... 根据中国大陆洋陆作用的关系和造山带的演化 ,重新划分了中国斑岩铜矿成矿域和成矿带 ,将其分为古亚洲、北部特提斯、南部特提斯 (喜马拉雅 )和环太平洋 4个成矿域。古亚洲成矿域又分为华北陆块北缘早_中古生代成矿带、哈萨克斯坦地块东北缘晚古生代成矿带、哈萨克斯坦地块南缘中晚古生代成矿带、西伯利亚板块西南缘晚古生代成矿带。特提斯北部成矿域分为中咱地块西缘晚三叠世义敦成矿带、羌塘地块 (昌都_思茅地块 )北缘古近纪玉龙成矿带、塔里木地块南缘晚古生代_新生代成矿带、扬子地块西缘古近纪成矿带。南部特提斯 (喜马拉雅 )成矿域分为班公错成矿带和冈底斯成矿带。环太平洋成矿域分晚中生代活动陆缘成矿带和台湾古近纪_新近纪岛弧成矿带。综合分析中国大陆地质演化史与斑岩铜矿成矿地质背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斑岩铜矿 大陆边缘 构造演化 成矿条件 中国
下载PDF
西昆仑于田南部苏巴什蛇绿混杂岩的组成、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4
4
作者 计文化 韩芳林 +1 位作者 王炬川 张俊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96-1201,共6页
在1∶25万于田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发现西昆仑苏巴什一带与基性侵入岩、玄武岩紧密共生的“超镁铁质岩石”,为蛇绿岩组合。该蛇绿岩有高的稀土和微量元素丰度,表明其来源于富集地幔。基性杂岩和基性火山岩低Ti、高K,大离子亲石元素(LILF... 在1∶25万于田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发现西昆仑苏巴什一带与基性侵入岩、玄武岩紧密共生的“超镁铁质岩石”,为蛇绿岩组合。该蛇绿岩有高的稀土和微量元素丰度,表明其来源于富集地幔。基性杂岩和基性火山岩低Ti、高K,大离子亲石元素(LILF)相对于高强场元素(HFSE)更加富集,以及伴生有大量陆缘碎屑沉积等特征综合说明,蛇绿岩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属于SSZ型蛇绿岩。与之伴生的硅质岩中的放射虫化石显示其形成时代早于中二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 苏巴什 古特提斯 蛇绿混杂岩
下载PDF
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治疗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韩芳林 吕发明 《新疆中医药》 2015年第6期96-99,共4页
桡骨远端骨折系指发生在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不外乎内固定和外固定。内固定可以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及坚强固定,早期进行腕关节活动,但其创伤大、费用高,并非适用于所有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外固定目前主要... 桡骨远端骨折系指发生在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不外乎内固定和外固定。内固定可以达到良好的解剖复位及坚强固定,早期进行腕关节活动,但其创伤大、费用高,并非适用于所有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外固定目前主要有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石膏固定、外固定架固定等。外固定方法较多,且医者经验不一,没有系统论述,本文根据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与治疗方法的关系,就目前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治疗进展作一综述,希望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桡骨远端 骨折 外固定 综述
下载PDF
从卫气营血论治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7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东红 韩芳林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13-14,共2页
从卫气营血论治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71例东红韩芳林甘肃省中医院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畸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归属于结缔组织疾病范畴。本病好发于4岁以内婴幼儿,以男性为... 从卫气营血论治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71例东红韩芳林甘肃省中医院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畸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归属于结缔组织疾病范畴。本病好发于4岁以内婴幼儿,以男性为多。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7例皮肤粘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粘膜 淋巴结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3例
7
作者 樊彩娥 韩芳林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7-58,共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3例730050甘肃省中医院樊彩娥,韩芳林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是一种肺泡毛细血管出血性疾病,以铁的异常积累于肺脏为特征。初发时常以呼吸道或血液疾病的症状为主要表现,常被误诊。...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3例730050甘肃省中医院樊彩娥,韩芳林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是一种肺泡毛细血管出血性疾病,以铁的异常积累于肺脏为特征。初发时常以呼吸道或血液疾病的症状为主要表现,常被误诊。其临床变化亦多易变,若出现呼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中西医结合疗法 肺铁血黄素沉着 儿童
下载PDF
新疆于田普鲁一带早古生代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炬川 韩芳林 +1 位作者 崔建堂 张俊良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0-181,共12页
昆仑山北缘于田地区发育有大量的早古生代花岗岩,通过开展1∶25万于田县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将其划分为2个岩浆岩带,进一步细分为4个岩石系列。岩石组合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南带石英闪长岩系列的岩浆主要来自于地幔,是俯冲作... 昆仑山北缘于田地区发育有大量的早古生代花岗岩,通过开展1∶25万于田县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将其划分为2个岩浆岩带,进一步细分为4个岩石系列。岩石组合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南带石英闪长岩系列的岩浆主要来自于地幔,是俯冲作用的产物,其中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系列的岩浆主要来源于下地壳,是碰撞造山作用中壳幔相互作用的共同产物;北带正长花岗岩系列和英云闪长岩系列的岩浆则主要来源于下地壳或地幔,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体制。整个早古生代岩浆岩的发展演化过程,直接、客观地反映了北昆仑和南昆仑板块的运动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早古生代 岩带 系列 探讨成因 形成环境
下载PDF
清热养阴法儿科临床应用琐谈
9
作者 韩芳林 《甘肃中医》 1997年第2期18-19,共2页
清热养阴法儿科临床应用琐谈韩芳林甘肃省中医院(730050)吴瑭师承叶天士“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和“温邪以存津为第一要著”之说,于实践中广为发挥,创建确定了清热养阴的温病治疗大法。“温病最善伤阴”,故“存阴退热,... 清热养阴法儿科临床应用琐谈韩芳林甘肃省中医院(730050)吴瑭师承叶天士“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和“温邪以存津为第一要著”之说,于实践中广为发挥,创建确定了清热养阴的温病治疗大法。“温病最善伤阴”,故“存阴退热,为第一妙法”。热甚与津伤是一个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清热养阴法 中医药疗法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卫星导航接收机带外电磁干扰效应研究
10
作者 张庆龙 陈亚洲 +3 位作者 于凤全 张毅 韩芳林 周玲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63-2571,共9页
针对导航接收机在带外电磁干扰下出现卫星跟踪丢失的现象,以导航接收机为研究对象,开展连续波电磁干扰注入效应试验,得到导航接收机在电磁干扰下的敏感阈值曲线。通过利用先进设计系统(advanced design system,ADS)电路仿真软件构建导... 针对导航接收机在带外电磁干扰下出现卫星跟踪丢失的现象,以导航接收机为研究对象,开展连续波电磁干扰注入效应试验,得到导航接收机在电磁干扰下的敏感阈值曲线。通过利用先进设计系统(advanced design system,ADS)电路仿真软件构建导航接收机射频前端电路,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带外电磁干扰下产生的副通道干扰是导致卫星跟踪丢失的主要原因。同时,通过数学模型分析和试验验证的方法,得知低次谐波敏感频段的效应机理与射频前端低噪声放大器有关,这对于提升导航接收机抗带外电磁干扰的能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接收机 电磁干扰 跟踪丢失 先进设计系统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泥盆系形成构造环境:来自碎屑岩组成和地球化学方面的约束 被引量:82
11
作者 闫臻 王宗起 +5 位作者 王涛 闫全人 肖文交 李继亮 韩芳林 陈隽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23-1042,共20页
秦岭造山带中分布于商丹和勉略缝合带之间的泥盆系,发育有众多Au、Ag和Pb-Zn矿床,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对于泥盆系物源和形成环境认识始终存在不同认识。砂岩碎屑组成、碎屑重矿物、地球化学成分、砾岩组成以及古水流研究表明,北秦岭是秦... 秦岭造山带中分布于商丹和勉略缝合带之间的泥盆系,发育有众多Au、Ag和Pb-Zn矿床,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对于泥盆系物源和形成环境认识始终存在不同认识。砂岩碎屑组成、碎屑重矿物、地球化学成分、砾岩组成以及古水流研究表明,北秦岭是秦岭泥盆系的主要物源区,盆地基底隆起也是泥盆系重要物源区。砂岩碎屑组成、碎屑重矿物和砾岩组成表明,泥盆系物源区曾出露有岛弧火山岩、花岗岩、变质岩及少量沉积岩、超镁铁岩。砂岩地球化学成分和砂岩碎屑模式研究表明,秦岭造山带中泥盆系主要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其碎屑沉积物来自多种构造环境中的岩石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泥盆系 碎屑组成 重矿物 地球化学成分 源区 构造环境
下载PDF
藏北羌塘中部晚古生代增生杂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2
12
作者 王根厚 韩芳林 +2 位作者 杨运军 李元庆 崔江利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81-1187,共7页
西藏中部羌塘变质岩带发育复理石碎屑建造和片理化玄武岩建造,都经历了强烈的构造置换作用;还发育早—晚古生代大理岩岩片、无根勾状褶皱和大理岩与蓝片岩组成的同斜褶皱,不同时代的榴辉岩呈岩块出露。这些地质体呈岩片产出,经历了多期... 西藏中部羌塘变质岩带发育复理石碎屑建造和片理化玄武岩建造,都经历了强烈的构造置换作用;还发育早—晚古生代大理岩岩片、无根勾状褶皱和大理岩与蓝片岩组成的同斜褶皱,不同时代的榴辉岩呈岩块出露。这些地质体呈岩片产出,经历了多期构造叠加和置换,原岩总体为碎屑岩、泥质岩、硅质岩、碳酸盐岩及枕状玄武岩、辉长岩建造。宏观上发育明显的区域性置换面理,为典型的造山带增生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羌塘 增生杂岩 面理置换
下载PDF
青藏高原南部洋板块地质重建及科学意义 被引量:36
13
作者 李光明 +3 位作者 吴建阳 解超明 朱利东 韩芳林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14,共14页
在复杂碰撞造山带中发现、识别和重建能够揭示从洋中脊形成到海沟俯冲消亡洋陆转换过程的洋板块地层(OPS)单元及岩石组合序列,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冈底斯地块南部与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东段地区发现和识别出大量洋岛、海山... 在复杂碰撞造山带中发现、识别和重建能够揭示从洋中脊形成到海沟俯冲消亡洋陆转换过程的洋板块地层(OPS)单元及岩石组合序列,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冈底斯地块南部与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东段地区发现和识别出大量洋岛、海山、洋内弧、楔顶盆地、大洋盆地等洋板块地层。通过对该洋板块地层岩石组合序列、产出状态与变形变质特征与形成时代、构造环境等的初步研究,得出如下新的认识:(1)新发现的洋板块地层单元是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东段在特提斯洋演化过程俯冲消减而形成增生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青藏高原南部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洋同时存在并连续演化;(3)南冈底斯带在中生代具有新特提斯增生楔和增生弧的地质背景,并且该增生楔是冈底斯南缘加厚新生下地壳的重要物质组成部分,对斑岩铜矿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东段 洋板块地质 重建 特提斯演化 意义
下载PDF
西昆仑叶城南部麻扎地区志留纪几丁虫动物群新发现 被引量:14
14
作者 姚建新 肖序常 +5 位作者 高联达 计文化 尹宗义 韩芳林 纪占胜 武桂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97,共3页
西昆仑地区处于中亚腹地的高寒缺氧地带,区域地质研究程度较低。早志留世轻变质碎屑岩地层时代的确定主要依据三叶虫、头足类和珊瑚等大化石,一直没有微体化石方面的证据。最近,在西昆仑地区进行的地质调查中,在温泉沟地区新发现了较丰... 西昆仑地区处于中亚腹地的高寒缺氧地带,区域地质研究程度较低。早志留世轻变质碎屑岩地层时代的确定主要依据三叶虫、头足类和珊瑚等大化石,一直没有微体化石方面的证据。最近,在西昆仑地区进行的地质调查中,在温泉沟地区新发现了较丰富的志留纪Desmochitina,Sphaerochitina,Rhabdochitina,Conochitina等属几丁虫化石,为早志留世碎屑岩地层时代的确定、西昆仑地区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志留纪地层的划分对比和西昆仑地区地质演化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微体化石方面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留纪 几丁虫动物群 新发现 麻扎地区 西昆仑
下载PDF
西昆仑—喀喇昆仑二叠纪加温达坂组孢粉化石新发现 被引量:5
15
作者 姚建新 肖序常 +5 位作者 高联达 韩芳林 崔建堂 彭海练 纪占胜 武桂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0-621,共2页
During recent geological survey of the West Kunlun area, Permian sporopollen genera such as Cordiatina,Limitisporites,Protohaploxypinus and Primuspollenites have been found in of the Jiawendaban Formation, which provi... During recent geological survey of the West Kunlun area, Permian sporopollen genera such as Cordiatina,Limitisporites,Protohaploxypinus and Primuspollenites have been found in of the Jiawendaban Formation, which provide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age of the clastic rocks of the Jiawendaban Formation, 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the Permian strata and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geological evolution in the West Kunlun-Karakorum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 孢粉化石 地质调查 沉积学
下载PDF
西昆仑地区志留系温泉沟群的疑源类和几丁虫(英文) 被引量:4
16
作者 姚建新 肖序常 +5 位作者 高联达 韩芳林 崔建堂 彭海练 纪占胜 武桂春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8-532,共5页
西昆仑地区处于中亚腹地的高寒缺氧地带,区域地质研究程度较低。下志留统温泉沟群中-下部轻变质的碎屑岩中一直未发现可靠的化石证据。最近,在温泉沟地区志留纪地层中发现较丰富的Leiosphaeridia,Flo-risphaeridium,Conochitina,Ancyroc... 西昆仑地区处于中亚腹地的高寒缺氧地带,区域地质研究程度较低。下志留统温泉沟群中-下部轻变质的碎屑岩中一直未发现可靠的化石证据。最近,在温泉沟地区志留纪地层中发现较丰富的Leiosphaeridia,Flo-risphaeridium,Conochitina,Ancyrochitina,Desmochitina,Eisenackitina,Rhabdochitina,Cyathochitina,Lag-enochitina和?Eremochitina属等疑源类和几丁虫化石分子,为温泉沟群中-下部轻变质碎屑岩的时代确定提供了重要的微体化石方面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源类 几丁虫 志留纪温泉沟群 西昆仑
下载PDF
于田县幅、伯力克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被引量:23
17
作者 韩芳林 崔建堂 +2 位作者 计文化 郝俊武 孟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5-559,共5页
发现其曼于特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和二叠纪普鲁-阿羌裂谷型火山岩带。确定苏巴什蛇绿混杂岩带的形成时代为石炭纪—中二叠世。查明阿尔金断裂延入西昆仑表现为转换断层的性质。认为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与库地蛇绿岩相当,代表震旦纪—早... 发现其曼于特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和二叠纪普鲁-阿羌裂谷型火山岩带。确定苏巴什蛇绿混杂岩带的形成时代为石炭纪—中二叠世。查明阿尔金断裂延入西昆仑表现为转换断层的性质。认为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与库地蛇绿岩相当,代表震旦纪—早古生代原特提斯多岛洋内亲塔里木板块的小洋盆;苏巴什蛇绿混杂岩带归属于晚古生代古特提斯沟-弧-盆体系,为弧后陆缘小洋盆消减的产物,该盆地于中二叠世末褶皱,代表晚古生代弧-陆碰撞后的大陆增生;晚二叠世—三叠纪沉积及巴颜喀拉山群奠基于特提斯洋盆之上,在接受大量陆缘碎屑沉积的同时向北侧的古生代增生造山带之下俯冲,形成了昆仑山最南侧、规模最大的晚三叠世—侏罗纪二长花岗岩带,并最终实现洋-陆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纪-早古生代 其曼于特蛇绿岩 小洋盆 晚古生代 苏巴什蛇绿混杂岩 弧后洋盆 弧-陆碰撞 大陆增生 二长花岗岩带 洋-陆转化
下载PDF
西昆仑加里东期造山作用初探 被引量:17
18
作者 韩芳林 崔建堂 +2 位作者 计文化 李海平 郝俊武 《陕西地质》 2001年第2期8-18,共11页
在西昆仑前山一带存在一个发育完全的加里东期碰撞造山带 ,该造山带代表了古秦—祁—昆大洋的消亡和两侧大陆的剧烈碰撞。古昆仑洋可能开始裂解于震旦纪 ,寒武纪达最大程度 ,奥陶纪开始向南俯冲消减 ,志留纪两侧陆块发生碰撞。其曼于特... 在西昆仑前山一带存在一个发育完全的加里东期碰撞造山带 ,该造山带代表了古秦—祁—昆大洋的消亡和两侧大陆的剧烈碰撞。古昆仑洋可能开始裂解于震旦纪 ,寒武纪达最大程度 ,奥陶纪开始向南俯冲消减 ,志留纪两侧陆块发生碰撞。其曼于特—库地蛇绿岩为其洋壳残片 ,北侧的塔里木板块南缘具被动边缘性质 ,南侧的西昆仑地块为活动边缘性质。同时有大量俯冲型、碰撞型和造山期后伸展型花岗岩侵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 沉积岩 蛇绿混杂岩带 造山作用 蛇绿岩 加里东期 造山带
下载PDF
汉南超单元组合就位机制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芳林 郝俊武 《陕西地质》 1997年第2X期21-30,共10页
汉南超单元组合是扬子陆块晋宁期同构造侵位的巨大岩基,其内部结构、构造、分布、形态极有规律,与区域构造一致。晋宁期区域近EW向走滑斜冲机制派生的NE向延伸的拉张环境为岩浆侵位提供了潜在的空间,深成岩体的就位机制是构造位置、... 汉南超单元组合是扬子陆块晋宁期同构造侵位的巨大岩基,其内部结构、构造、分布、形态极有规律,与区域构造一致。晋宁期区域近EW向走滑斜冲机制派生的NE向延伸的拉张环境为岩浆侵位提供了潜在的空间,深成岩体的就位机制是构造位置、构造运动量、岩浆脉动量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南超单元组合 岩体构造 拉张环境 就位机制
下载PDF
北秦岭罗汉寺岩群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崔建堂 韩芳林 +10 位作者 张拴厚 王根宝 王北颖 王学平 郭岐明 彭海练 王金安 彭俊英 卢婷 付垒 崔海曼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4期8-14,共7页
对出露于北秦岭周至黑河小王涧黄草坪南罗汉寺岩群(弧前盆地沉积楔形体)中的英安质晶屑凝灰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测年研究,获得该群晶屑凝灰岩形成时代为(491±5)Ma,反映该岩群跨及早奥陶世。结合商丹带北侧广泛发育的加... 对出露于北秦岭周至黑河小王涧黄草坪南罗汉寺岩群(弧前盆地沉积楔形体)中的英安质晶屑凝灰岩,进行了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测年研究,获得该群晶屑凝灰岩形成时代为(491±5)Ma,反映该岩群跨及早奥陶世。结合商丹带北侧广泛发育的加里东期岛弧花岗岩带和前人在其他地区测定该岩群的最新年代信息,认为本次测年数据为北秦岭古生代洋盆消减及板块汇聚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同位素年代学依据。同时,为研究商丹蛇绿构造混杂岩带俯冲碰撞的增生造山过程,提供了有力的时代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秦岭 罗汉寺岩群 锆石SHRIMP U-PB年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