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体性思路:政治与美学的变奏——论20世纪以来“文艺大众化”话语模式的嬗变
1
作者 韩芸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8-157,共10页
文艺大众化作为20世纪以来中国文艺思潮中的主流观念,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纵观20世纪以来文艺大众化历程,其言说的主导话语模式可以概括为五四“启蒙话语”、20世纪30年代“大众话语”以及两个《讲话》确立的“人民话语”三种。... 文艺大众化作为20世纪以来中国文艺思潮中的主流观念,影响着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纵观20世纪以来文艺大众化历程,其言说的主导话语模式可以概括为五四“启蒙话语”、20世纪30年代“大众话语”以及两个《讲话》确立的“人民话语”三种。这三种话语模式在嬗变过程中经历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置换和调整,话语模式变迁的背后其实是文艺本体论与功用论之间的对峙和交锋。20世纪以来的文艺大众化既是政治革命大环境下的产物,又是“人的文学”和“人民文学”美学原则相互冲突、不断调适,并走向平衡的一个过程。可以说,20世纪以来文艺大众化话语模式的嬗变正是政治与美学双重变奏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大众化 话语模式 话语变迁 政治 美学
下载PDF
“孟姜女哭长城”中的共同体意识
2
作者 韩芸华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06-111,共6页
“孟姜女哭长城”作为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是探讨长城意象的经典个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从“哭之哀”“哭变国俗”到“哭夫崩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历经三次重要的演变。同时,“孟姜女”的主体形... “孟姜女哭长城”作为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是探讨长城意象的经典个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从“哭之哀”“哭变国俗”到“哭夫崩城”,“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历经三次重要的演变。同时,“孟姜女”的主体形象经历了由统治阶级意志向民间转向的塑形之旅,蕴含官方思想与民间意志的双重叙事维度。家庭视角下的长城意象既笼罩着悲剧色彩,又彰显出大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体意识。可以说,“孟姜女哭长城”既映射人与自然彼此互动和感应的生态文明观,又渗透有融合发展的宗教观念。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和多元发展的宗教观念一起构成“孟姜女哭长城”的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姜女哭长城” 历史演变 主体形象 长城意象 文化内涵
下载PDF
重返文化研究视域中的文化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与文学》为起点
3
作者 韩芸华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73,共13页
随着英国“新左派”的兴起以及文化与政治的联动,威廉斯文化概念的演进凸显出深刻的意义和影响。文化主义继而成为英国文化研究学科化的显影条件。然而,作为文化研究领域奠基性的研究范式,文化主义容易造成一种刻板印象,化约为一种与结... 随着英国“新左派”的兴起以及文化与政治的联动,威廉斯文化概念的演进凸显出深刻的意义和影响。文化主义继而成为英国文化研究学科化的显影条件。然而,作为文化研究领域奠基性的研究范式,文化主义容易造成一种刻板印象,化约为一种与结构主义相对、注重“经验”和“个体”作用的英国本土研究范式。这种化约认识不仅扩大文化的主体意识,导致文化概念的膨胀和贬值,而且遮蔽威廉斯文化概念中凸出的唯物性和实践性意涵,进而对文化表象背后的现实问题缺乏切中肯綮的物质性关切。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进而全面认识文化唯物主义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斯 文化 文化主义 文化唯物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