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韩贵和 魏威 顾军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0期796-799,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和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83例,分为2组:A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64~92岁;按Jensen分型,Ⅱ型19例,Ⅲ型17例,Ⅳ型4例,Ⅴ型2例,采用股骨...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和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83例,分为2组:A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64~92岁;按Jensen分型,Ⅱ型19例,Ⅲ型17例,Ⅳ型4例,Ⅴ型2例,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B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65~90岁;按Jensen分型,Ⅱ型20例,Ⅲ型16例,Ⅳ型3例,Ⅴ型2例,采用Gamma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血红蛋白(Hb)减少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疗效采用Parker-Palmer评分进行评判。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8~12个月,平均(10.6±2.4)个月。A组手术时间平均(62.46±21.61)min,术中失血量50~260ml,术后第2天血红蛋白化验值与术前的差值平均(18.2±6.25)g/L,骨折愈合时间12~24周,Parker-Palmer活动评分平均(7.68±1.09)分;B组手术时间平均(67.42±19.46)min,术中失血量40~280ml,术后第2天血红蛋白化验值与术前的差值平均(40.14±8.62)g/L,骨折愈合时间14~22周,Parker-Palmer评分平均为(7.59±1.12)分。两组手术时间(t=-1.78,P>0.05),术中失血量(Z=-0.65,P>0.05),骨折愈合时间(Z=-0.72,P>0.05),Parker-Palmer评分(t=1.83,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减少量小于B组(t=-2.63,P<0.05)。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方法具有术后出血量少、固定相对牢固的优点,适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股骨骨折 骨折愈合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臀肌挛缩症治疗方法选择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韩贵和 贺西京 +3 位作者 戴常梅 贺增良 吕惠茹 张健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通过对臀肌挛缩症治疗方法选择的探讨 ,使患者得到更合适的治疗。方法 :将 2 90例患者按病情轻重分为Ⅰ、Ⅱ、Ⅲ度。Ⅰ度 (轻度 ) 4 2例采用物理疗法 ;Ⅱ、Ⅲ度 (中重度 ) 2 4 8例首先采用手术治疗 ,术后配以适当物理治疗。结果 ... 目的 :通过对臀肌挛缩症治疗方法选择的探讨 ,使患者得到更合适的治疗。方法 :将 2 90例患者按病情轻重分为Ⅰ、Ⅱ、Ⅲ度。Ⅰ度 (轻度 ) 4 2例采用物理疗法 ;Ⅱ、Ⅲ度 (中重度 ) 2 4 8例首先采用手术治疗 ,术后配以适当物理治疗。结果 :Ⅰ度优良率为 4 1%。Ⅱ、Ⅲ度优良率达 98%。结论 :对Ⅰ度患者应首先选择物理疗法。对Ⅱ、Ⅲ度患者手术治疗后及时、正确的物理治疗能巩固手术疗效 ,提高治疗的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肌挛缩症 治疗 物理疗法 非手术疗法 手术疗法
下载PDF
重建钢板加钢丝内固定与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成年人锁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3
作者 韩贵和 魏威 顾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555-2556,共2页
目的:比较重建钢板加钢丝内固定与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成年人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年5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成年人锁骨骨折患者168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重建钢板加钢丝的方法固定锁骨骨折,B组采用重建钢板的方法固定锁... 目的:比较重建钢板加钢丝内固定与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成年人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年5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成年人锁骨骨折患者168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重建钢板加钢丝的方法固定锁骨骨折,B组采用重建钢板的方法固定锁骨骨折,术后随访9~11个月,平均10个月,根据骨折复位质量、骨愈合时间和肩关节功能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A组优良率94.0%,B组优良率82.1%,A组明显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建钢板加钢丝内固定较单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成年人锁骨骨折更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 骨折 重建钢板加钢丝内固定 重建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后供侧肢体并发症的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韩贵和 贺西京 +3 位作者 戴常梅 贺增良 吕惠茹 张健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7-498,共2页
目的 :预防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后供侧肢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经小腿前外侧入路行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术 348例 ,对其中 336例患者进行了 1~ 8年随访。对远近期并发症进行了分析。结果 :近期并发症包括术中胫后血管损伤 5例。腓总... 目的 :预防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后供侧肢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经小腿前外侧入路行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术 348例 ,对其中 336例患者进行了 1~ 8年随访。对远近期并发症进行了分析。结果 :近期并发症包括术中胫后血管损伤 5例。腓总神经分支损伤2 8例 ,术后自行恢复 2 6例 ,有 2例留有永久性损伤 ,占 0 .5 9%。术后供侧肢体切口感染 5例 ,占 1 .4% ,经抗生素及换药治疗痊愈。远期并发症包括部分患者外踝出现骨质疏松及轻度上移。但对踝关节影响不严重。运动后踝关节疼痛者 35例 ,占 1 0 .4%。但随访的本组病例中 ,供侧小腿各肌群肌力与对侧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尽管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可引起一些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 供侧肢体并发症 骨坏死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关于臀肌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韩贵和 贺西京 +3 位作者 戴常梅 贺增良 吕惠茹 张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5期1042-1043,共2页
目的:通过对该病不同方法治疗后的疗效研究,为医师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将290名患者按病情轻重分为Ⅰ、Ⅱ、Ⅲ度。Ⅰ度单纯用物理疗法;Ⅱ度及Ⅲ度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及物理疗法。结果:Ⅰ度患者42例,物理治疗优良率为41%。... 目的:通过对该病不同方法治疗后的疗效研究,为医师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将290名患者按病情轻重分为Ⅰ、Ⅱ、Ⅲ度。Ⅰ度单纯用物理疗法;Ⅱ度及Ⅲ度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及物理疗法。结果:Ⅰ度患者42例,物理治疗优良率为41%。Ⅱ、Ⅲ度患者248例,手术治疗加物理疗法,优良率达98%。结论:对Ⅰ度患者应首先选择物理疗法。对Ⅱ、Ⅲ度患者,手术治疗固然重要,但术后的正确物理治疗亦不容忽视。术后及时、正确的物理治疗能巩固手术疗效,提高治疗的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肌挛缩 物理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Bcl-2基因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贵和 魏威 +2 位作者 顾军 汪翼凡 应小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6期430-432,共3页
目的:观察原癌基因bcl-2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PC12细胞至对数生长期,用100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的携带bcl-2基因的慢病毒质粒及未携带bcl-2基因的慢病毒质粒感染PC12细胞。再将其分为A、B、C、D四组,... 目的:观察原癌基因bcl-2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PC12细胞至对数生长期,用100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的携带bcl-2基因的慢病毒质粒及未携带bcl-2基因的慢病毒质粒感染PC12细胞。再将其分为A、B、C、D四组,A组为携带bcl-2基因慢病毒质粒的PC12细胞(bcl-2-PC12细胞),B组为未携带bcl-2基因慢病毒质粒PC12细胞(NC-PC12细胞),C组为bcl-2慢病毒质粒PC12细胞加H2O(2bcl-2-PC12细胞+H2O2),D组为NC慢病毒质粒PC12细胞加H2O(2NC-PC12细胞+H2O2)。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采用BCA(bicincho ninic acid)法检测bcl-2基因表达蛋白。结果:A组细胞凋亡率低于B组(P<0.05),C组细胞凋亡率低于D组(P<0.05);A组bcl-2基因蛋白浓度高于B组(P<0.05),C组bcl-2基因蛋白浓度高于D组(P<0.05)。结论:bcl-2基因对正常神经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能够增强神经细胞的抗损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基因 神经细胞 凋亡
下载PDF
空心螺纹钉配合锁定钢板治疗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韩贵和 魏威 顾军 《中医正骨》 2010年第5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器
下载PDF
自制人工腓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韩贵和 贺西京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第4期219-220,共2页
目的:研究人工腓骨在预防腓骨缺损并发症方面的作用。方法:取10例男性新鲜尸体小腿标本,先冷冻保存,实验前24小时取出,在室温下融化。在腓骨完整时以及切除不同长度的腓骨和植入相应长度的人工腓骨,分别在试验机上测试内外踝的相对位移... 目的:研究人工腓骨在预防腓骨缺损并发症方面的作用。方法:取10例男性新鲜尸体小腿标本,先冷冻保存,实验前24小时取出,在室温下融化。在腓骨完整时以及切除不同长度的腓骨和植入相应长度的人工腓骨,分别在试验机上测试内外踝的相对位移,通过统计学分析,观察自制人工腓骨的预防作用。结果:植入人工腓骨后,内外踝的相对位移与腓骨完整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腓骨缺损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自制人工腓骨能够预防腓骨缺损后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腓骨 预防腓骨缺损 并发症
下载PDF
生脉饮在骨关节结核抗痨治疗中增效减毒作用的研究
9
作者 韩贵和 曹天一 +2 位作者 石仕元 马鹏飞 章权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9期143-147,共5页
目的观察生脉饮在骨关节结核患者抗痨过程中增效减毒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住院诊治,诊断为骨关节结核患者66例,依照3HRZE/15HRE抗结核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予... 目的观察生脉饮在骨关节结核患者抗痨过程中增效减毒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住院诊治,诊断为骨关节结核患者66例,依照3HRZE/15HRE抗结核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予以生脉饮汤剂口服,对照组患者予以利可君片口服。分别观察、记录患者2周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IFN-γ、淋巴细胞亚群占比、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事件。结果治疗1周及2周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别为(3.73±0.87)×10^(9)/L、(4.38±1.14)×10^(9)/L,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30±0.68)×10^(9)/L、(3.86±0.79)×10^(9)/L(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FN-γ为(38.88±11.74)pg/ml,低于对照组的(45.85±13.37)pg/ml(P<0.05);治疗组患者CD3^(+)、CD4^(+)、CD4^(+)/CD8^(+)占比分别为(79.21±9.25)%、(47.52±9.80)%、(2.01±0.63),高于对照组的(73.73±11.13)%、(41.95±8.04)%、(1.72±0.47)(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7.9%,高于对照组的51.5%(P<0.05)。研究期间,两组患者各有1例中止研究,无恶心呕吐、肝肾功能不全等不良事件。结论生脉饮可以对抗骨关节结核治疗过程中白细胞减少、乏力、食欲不振、低热盗汗等毒副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力,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 结核 骨关节 白细胞减少 免疫调节
下载PDF
腓骨部分切除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10
作者 韩贵和 贺西京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年第4期217-219,221,共4页
目的探讨腓骨缺损的长度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取1 0例男性新鲜下肢骨标本,通过生物力学试验,测量切除不同长度的腓骨后,外踝相对于内踝的位移值,说明腓骨缺损不同长度后对踝关节稳性性的影响。结果小段部分腓骨切除后,不会影响踝... 目的探讨腓骨缺损的长度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取1 0例男性新鲜下肢骨标本,通过生物力学试验,测量切除不同长度的腓骨后,外踝相对于内踝的位移值,说明腓骨缺损不同长度后对踝关节稳性性的影响。结果小段部分腓骨切除后,不会影响踝关节的功能,大段腓骨切除后必然对踝关节造成影响,引起踝关节不稳定。结论腓骨对踝关节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 踝关节 切除后 部分切除 影响 骨缺损 外踝 骨标本 下肢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成人和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贺增良 兰宾尚 +3 位作者 郑春霞 韩贵和 蒋逊 吕惠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3期892-894,共3页
目的 :分析和比较成人和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 (tetheredcordsyndromeTCS)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的异同。方法 :对 3 8例儿童和 2 0例成人TC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人TCS病因以硬膜内脂肪瘤为最多见 ,多以疼痛为主诉 ,手术对于疼... 目的 :分析和比较成人和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 (tetheredcordsyndromeTCS)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的异同。方法 :对 3 8例儿童和 2 0例成人TC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人TCS病因以硬膜内脂肪瘤为最多见 ,多以疼痛为主诉 ,手术对于疼痛、下肢无力和痉挛疗效明显 ,对大小便功能障碍效果较差 ;而儿童TCS病因以脊髓脊膜膨出为多见 ,多因下肢无力就诊 ,手术对于下肢无力、疼痛和感觉障碍效果较好 ,对于大小便功能障碍同样效果不理想。结论 :儿童和成人TCS在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均有差别 ,应根据不同患者决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成人 儿童 手术
下载PDF
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 被引量:19
12
作者 应小樟 郑琦 +4 位作者 石仕元 汪翼凡 费俊 韩贵和 胡德新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6期517-521,共5页
目的 :探讨Ⅰ期行前路小切口沿肌间隙入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病椎置钉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治疗的82例腰椎结核患者,男50例,女32例;年龄17~84岁,平均50.5岁。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 目的 :探讨Ⅰ期行前路小切口沿肌间隙入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病椎置钉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治疗的82例腰椎结核患者,男50例,女32例;年龄17~84岁,平均50.5岁。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49例,行Ⅰ期前路小切口沿肌间隙入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内固定术;B组33例,行Ⅰ期前路传统腹膜外入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内固定术。对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VAS)、红细胞沉降率(ESR)、Frankel分级进行统计分析,并观察手术并发症、内植物稳定性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后82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5~36个月,平均23.7个月。术后3个月随访时发现4例(A组3例,B组1例)前路手术对侧腰大肌脓肿增大,行二次手术排脓后治愈。余78例均Ⅰ期愈合,无窦道形成、切口疝、脑脊液漏、脊柱结核复发等发生。植骨块骨性融合时间3~7个月,平均4.6个月。术后肛门排气时间A组较B组早,术后VAS评分A组优于B组,两组末次随访时Cobb角、ESR和Frankel分级较术前均明显改善。结论:根据病椎的破坏程度采用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结核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结核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山羊腰椎内固定术中椎弓根螺钉植入深度对邻椎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顾军 王以进 +4 位作者 端木群力 伍峻松 韩贵和 吴永方 魏威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1期845-848,共4页
目的:观察脊柱内固定术中不同椎弓根螺钉植入深度对邻椎生物力学环境和退行性变的影响,探讨椎体内固定强度与邻椎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雄性10月龄玻尔杂交山羊16只,体重为25~30kg,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和3组内固定组,每组4只。内固定组建... 目的:观察脊柱内固定术中不同椎弓根螺钉植入深度对邻椎生物力学环境和退行性变的影响,探讨椎体内固定强度与邻椎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雄性10月龄玻尔杂交山羊16只,体重为25~30kg,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和3组内固定组,每组4只。内固定组建立L4脊柱不稳定骨折病理模型,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脊柱L3-L5节段,按螺钉长度不同分为:长钉组(L组),内固定螺钉长度为25mm;中钉组(M组),螺钉长度为20mm;短钉组(S组),螺钉长度为15mm,内固定后进行后路小关节融合;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术后24周,制备对照组与内固定组L3-S1腰椎标本,测量上位未融合椎体(L2)和椎间盘应变和应力,进行影像学、组织学观察,计算MRI指数。结果:与N组相比,L组标本L2节段椎体、椎间盘的活动和应力均增加(P<0.05),MRI指数未见显著改变(P>0.05),髓核中出现多数退变细胞。M、S组标本上位邻椎受力和髓核退行性改变发生情况不显著(P>0.05)。结论:在山羊腰椎内固定融合术中,局部坚强固定可能增加上位未融合节段的活动和承受的应力,促进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邻椎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山羊
下载PDF
手术治疗胸腰段结核的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赖震 石仕元 +3 位作者 费骏 魏威 韩贵和 胡胜平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胸腰段结核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采用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加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结核28例,男17例,女11例。其中17例合并神经损伤,根据Frankel分级,B级6例,C级5例,D级6例...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胸腰段结核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采用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加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结核28例,男17例,女11例。其中17例合并神经损伤,根据Frankel分级,B级6例,C级5例,D级6例。全程督导抗结核治疗,术后观察结核中毒症状和脊髓功能的改善情况,并对植骨融合和腰椎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8例均获随访,时间39~85个月,平均57个月。术后结核症状逐渐得到控制,胸腰痛缓解。17例合并神经损伤患者中,术前6例B级患者,3例恢复至D级,3例恢复至E级;5例C级和6例D级患者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腰椎功能按JOA疗效评定方法 ,术后3、6个月及1、3、5年的JOA优良率分别为67.86%、82.14%、85.71%、89.29%和91.30%;术后6个月、1年优良率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年与术后3个月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与术后3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h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评分对邻近节段退变情况进行评价,术后3年退变率为53.57%(15/28),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术后获得5年随访,退变率为86.96%(20/23),与术前及术后3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能彻底清除病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恢复腰椎功能和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中期随访发现术后邻近节段出现较高的退行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胸椎 腰椎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皮质骨轨迹螺钉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腰椎结核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赖震 石仕元 +2 位作者 费骏 韩贵和 胡胜平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7期636-642,共7页
目的:比较采用皮质骨轨迹(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与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内固定治疗老年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将42例老年腰椎结核患者分为CBT组和PS组,每组21例。CBT组男12例,女9例;年... 目的:比较采用皮质骨轨迹(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与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内固定治疗老年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将42例老年腰椎结核患者分为CBT组和PS组,每组21例。CBT组男12例,女9例;年龄64~81(72.52±9.25)岁;骨密度T值(-2.69±0.17)g/cm3;行后路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PS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63~85(71.42±9.81)岁;骨密度T值(-2.70±0.21)g/cm3;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后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植骨融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手术前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节段后凸Cobb角变化情况;采用VAS评分评价疼痛缓解程度;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42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1(15.00±3.57)个月。所有患者未见腰椎结核复发及螺钉松动情况。两组患者后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及1、6个月,ESR、CRP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及植骨融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节段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2个月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3个月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前、术后3和12个月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术后3、12个月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腰椎结核均取得满意疗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固定范围较长,创伤大,而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仅需固定病变相邻节段减少了固定范围,具有创伤小、螺钉把持力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老年 结核 脊柱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腰骶部结核改良倒L形切口腹膜外手术入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石仕元 胡胜平 +2 位作者 费骏 赖震 韩贵和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9期799-804,共6页
目的:探讨后路Ⅰ期内固定联合前路改良倒L形切口、腹膜后入路行病灶清除并植骨治疗腰骶部多节段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腰骶部多节段结核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6~72岁,平均(47.0±13.9)岁... 目的:探讨后路Ⅰ期内固定联合前路改良倒L形切口、腹膜后入路行病灶清除并植骨治疗腰骶部多节段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腰骶部多节段结核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6~72岁,平均(47.0±13.9)岁。病变累及节段:L_4-S_112例,L_4-S_21例,L_3-S_12例。5例患者有神经根性症状,2例有马尾压迫症状。均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前路改良倒L形切口腹膜外手术入路行L_(4,5),L_5S_1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记录手术时间、出血、切口长度及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定期随访,行腰椎CT及MRI检查观察植骨融合及病灶吸收情况,定期复查血沉、CRP评估结核治疗情况。结果: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0.0±2.73)个月。术后腰骶部疼痛症状均得到改善,钉棒系统无松动、断裂,植骨块无松动,前后路手术时间210~250 min,平均(231.0±12.1)min;出血量320~705 ml,平均(495.0±130.3)ml;手术切口15~21 cm,平均(16.4±3.4)cm,其中倒L形切口延长部分长度为6~9 cm,平均(7.1±2.6)cm。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14~40 h,平均(24.1±7.4)h。末次随访植骨均获得融合,脊髓症状得到恢复,血沉、CRP均正常,停药3个月后无反复。结论: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前路改良倒L形切口腹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腰骶部多节段结核具有可操作性与实用性,该术式较传统入路具有手术创伤小、解剖显露清楚、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清除术 腹膜外入路 内固定
下载PDF
术前经皮置管引流治疗腰椎结核合并腰大肌脓肿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赖震 石仕元 +2 位作者 费骏 韩贵和 胡胜平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11期998-1004,共7页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结核伴腰大肌脓肿,探讨术前经皮置管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结核伴腰大肌脓肿36患者纳入研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均给予标准抗结...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结核伴腰大肌脓肿,探讨术前经皮置管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结核伴腰大肌脓肿36患者纳入研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均给予标准抗结核治疗。A组入院后立即行腰大肌脓肿术前经皮置管引流,B组腰大肌脓肿无特殊处理,两组患者经3周抗结核治疗后复查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B组2例患者因复查ESR和CRP无降低需暂缓手术而排除,最终两组共34例患者纳入研究。A组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4~73(42.5±10.2)岁;B组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23~75(42.3±9.8)岁。两组患者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路椎体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对比分析前路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前路切口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VAS评分、Cobb角、ESR、CRP变化及窦道形成情况。结果:34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1个月,平均13个月。至末次随访,均未见混合感染、结核复发及椎弓根螺钉松动、退钉发生。A组平均手术时间、前路手术出血量和前路切口长度少于B组(P<0.05)。A组肛门排气时间低于B组(P<0.05)。ESR、CRP改善程度在抗结核3周、术后1周A组优于B组(P<0.05),术后1、6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窦道形成1例,B组窦道形成5例,两组患者窦道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及Cobb角均有所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脊髓神经损伤均有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经皮置管引流是治疗腰椎结核伴腰大肌脓肿安全可行的方法,能增加术前抗结核效果,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中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结核 脊柱 腰肌脓肿 引流术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腹部小切口病灶清除治疗老年腰椎结核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仕元 赖震 +2 位作者 费骏 韩贵和 胡胜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50-656,共7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腹部小切口病灶清除治疗老年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腰椎结核患者56例,年龄65~85岁,平均(74.37±8.13)岁,采用信封法将...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腹部小切口病灶清除治疗老年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腰椎结核患者56例,年龄65~85岁,平均(74.37±8.13)岁,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标准抗结核治疗,A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腹部小切口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B组行切开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手术节段后凸Cobb角测量、置钉准确性和腰椎功能情况。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6.00±4.51)个月。至末次随访,均未见混合感染、结核复发及椎弓根螺钉松动、退钉发生。术中平均出血量A组为(154.37±11.28)ml,B组为(297.28±30.7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12,P=0.000);平均手术时间A组为(193.56±15.72)min,B组为(205.07±19.8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7,P=0.000)。椎弓根置钉准确性,A组置钉准确率为85.80%(151/176),B组置钉准确率为84.18%(149/17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9,P=0.549)。术后A组出现并发症16例(57.14%),B组出现并发症17例(60.7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4,P=0.786)。日本骨科协会脊椎功能评分(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scores,JOA),术前分别为A组(6.37±0.51)分、B组(6.41±0.61)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0,P=0.952);术后1个月分别为A组(16.82±2.75)分、B组(19.03±3.57)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128,P=0.036);末次随访分别为A组(26.71±3.91)分、B组(27.23±5.23)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9,P=0.782)。结论A组与B组手术方式比较早期疗效均比较满意,前者较后者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老年人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脊柱融合术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治疗——附28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3
19
作者 顾军 韩贵和 +3 位作者 沈健 端木群力 黄东辉 赵琦辉 《中医正骨》 2009年第6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复发 胶原酶 牵引术
下载PDF
胸腰椎脊柱结核前后路内固定手术的选择 被引量:3
20
作者 沈健 顾军 +1 位作者 韩贵和 魏威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63-666,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不同病变节段及病变程度胸腰椎脊柱结核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对23例患者中,10例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13例行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其中2例分二期手术,21例一期手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23个... 目的:探讨治疗不同病变节段及病变程度胸腰椎脊柱结核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对23例患者中,10例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13例行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其中2例分二期手术,21例一期手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23个月。23例均一期愈合、无复发。X线片显示骨性愈合,植骨平均融合时间为8个月,后凸畸形平均纠正29°,随访期间丢失2°。瘫痪均恢复,Frankel神经功能达E级。结论:前路内固定适宜于病变节段1~2个椎体且破坏严重,后凸畸形明显,结核处于静止期,无混合感染,寒性脓肿较大及脊髓压迫伴截瘫患者;后路内固定适宜于多椎体长节段病变,尤其跳跃性脊柱结核,病灶主要位于后方,局限于单侧椎体破坏形成寒性脓肿或伴有混合感染,年龄大、体质较弱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胸腰椎 前后路 内固定 植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