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氮冻存不同时间大鼠带瓣管道对其活性和组织中IGF-1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韩越博 郑宝石 罗程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观察、研究液氮冻存不同时间的大鼠带瓣管道的活性和其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水平,提供一种检测带瓣管道活性的新思路。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新鲜组(A组),-196℃液氮冻存1个月(B组),冻存3个月(C组)。取材处理后... 目的:观察、研究液氮冻存不同时间的大鼠带瓣管道的活性和其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水平,提供一种检测带瓣管道活性的新思路。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新鲜组(A组),-196℃液氮冻存1个月(B组),冻存3个月(C组)。取材处理后检测其葡萄糖代谢、管道结构及组织中IGF-1水平的变化。结果:大鼠带瓣管道的3组葡萄糖代谢率测定,A组(3.812±0.476 8)mmol/L、B组(3.826±0.349 5)mmol/L、C组(3.655±0.373 6)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F-1在带瓣管道中的表达分别为35%、3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氮冻存后的大鼠带瓣管道活性良好,提示IGF-1的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价带瓣管道活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瓣管道 血管活性 IGF-1
下载PDF
113例胸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时对真假腔的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郑诒璋 王宏涛 +6 位作者 史芳涛 张志军 李良 杨书强 韩越博 刘鹏 张永平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12期752-753,共2页
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们对113例Stanford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介入治疗,先经左侧肱动脉穿刺送入导丝及黄金标记导管,将导管置于升主动脉,再将股动脉穿刺送入的猪尾导管留置于胸降主动脉处,经金标导管进行全弓及胸降主动脉造影,以... 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们对113例Stanford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介入治疗,先经左侧肱动脉穿刺送入导丝及黄金标记导管,将导管置于升主动脉,再将股动脉穿刺送入的猪尾导管留置于胸降主动脉处,经金标导管进行全弓及胸降主动脉造影,以确认猪尾导管是否行进在真腔之内,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夹层 腔内治疗 猪尾导管留置 真假腔 识别 腔内介入治疗 降主动脉造影 肱动脉穿刺
原文传递
胸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时真假腔的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韩越博 郑诒璋 +2 位作者 史芳涛 王宏涛 王俊生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18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时真假腔的识别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评估胸主动脉夹层形态学情况。所有患者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时真假腔的识别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评估胸主动脉夹层形态学情况。所有患者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完成腔内治疗。术中采取多种方法识别真假腔,包括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如夹层裂口切线位造影法、导管沿途冒烟法)等。结果90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治疗时,采取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66例,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24例。左前斜45°造影结果显示,68例夹层假腔位于降主动脉外侧,而22例假腔位于降主动脉内侧或与真腔重叠;腹主动脉段夹层真假腔位置复杂,假腔于螺旋下降过程中可位于真腔任何一侧,其中6例腹主动脉存有2个及以上假腔;90例胸主动脉夹层采取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和全弓降主动脉造影—胸降主动脉留置猪尾导管法识别真假腔,最终全部成功定位真腔,且顺利完成腔内治疗,夹层远端真腔血流恢复率为100%。结论对于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行CTA检查做好评估,术中在DSA监视下,予以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等识别真假腔,可准确判断,从而避免误判及其所致并发症发生,提高了腔内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腔内治疗 真假腔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同期二尖瓣手术治疗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
4
作者 韩越博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采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同期二尖瓣手术(MVS)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21年8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中度至重度IMR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ABG联合MVS治疗,根据MV... 目的探讨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采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同期二尖瓣手术(MVS)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21年8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中度至重度IMR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ABG联合MVS治疗,根据MVS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二尖瓣成形术(MVP),观察组实施二尖瓣置换术(MVR)。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率、连续肾替代治疗应用率及临时起搏器应用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血管意外、肺部感染、急性肾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至重度IMR患者采取CABG联合MVS治疗均有不错的效果,MVR相比MVP方案,在时间指标、术后并发症、辅助支持等方面效果相当,但可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至重度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二尖瓣手术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