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G付费下异地与本地住院患者就医费用分析——基于某肿瘤医院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韩进松 吕传爱 《中国医疗保险》 2023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分析DRG付费改革对本地与省内异地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进一步完善DRG付费政策。方法: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性别、身份类型等指标,评估DRG付费改革对本地与省内异地就医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实施DRG付费改革后,济南市本... 目的:分析DRG付费改革对本地与省内异地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进一步完善DRG付费政策。方法: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性别、身份类型等指标,评估DRG付费改革对本地与省内异地就医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实施DRG付费改革后,济南市本地医保患者比省内异地就医医保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低2734.64元(P<0.05),平均自费费用低2885.92元(P<0.05),药品费用、服务项目费用、材料费用分别低1307.48元、1190.49元与239.01元(P<0.05),药品费用占比、耗材费用占比分别低1.02%和0.18%,医疗服务项目费用占比高1.2%。结论:DRG付费改革有助于降低本地医保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规范医院诊疗行为,建议DRG付费改革与异地就医结算政策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付费改革 异地就医 费用负担
下载PDF
基于核酸和蛋白质生物分子阵列传感器的构建及检测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倪伟伟 周玲佳 +2 位作者 王浩 李飞 韩进松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3年第1期185-203,共19页
阵列传感器是组合多个传感元件,通过交叉反应机理来区分一类目标分析物的策略,不同于传统探针类传感器“锁-钥”结合模式,阵列传感器为非特异性结合,可实现一对多的识别。然而,传感元件的制备仍然存在设计困难、合成复杂、信号转换效率... 阵列传感器是组合多个传感元件,通过交叉反应机理来区分一类目标分析物的策略,不同于传统探针类传感器“锁-钥”结合模式,阵列传感器为非特异性结合,可实现一对多的识别。然而,传感元件的制备仍然存在设计困难、合成复杂、信号转换效率低等诸多挑战。核酸和蛋白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灵活的可编程性、易实现的功能化和优越的分子识别性质等优点。目前已经通过合理设计和可控化制备手段构建了多种基于核酸和蛋白类传感元件的阵列传感器,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使数据可视化,构建待测物“指纹图谱”,对待测物进行区分。在此综述中,重点介绍了基于核酸和蛋白类传感元件构建的阵列传感器的多目标检测应用,并讨论了其合理的应用前景以及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传感器 核酸 蛋白 功能材料 传感元件
下载PDF
PI3K-mTOR双重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颖 韩进松 +2 位作者 宋云龙 周永刚 朱驹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32-336,359,共6页
PI3K脂激酶家族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一系列活动,已经成为治疗肿瘤、炎症等疾病的重要靶标。近来出现了多种结构类型的该通路抑制剂,笔者总结了近年内进入临床研究的具有PI3K-mTOR双重抑制活性的小分子化... PI3K脂激酶家族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一系列活动,已经成为治疗肿瘤、炎症等疾病的重要靶标。近来出现了多种结构类型的该通路抑制剂,笔者总结了近年内进入临床研究的具有PI3K-mTOR双重抑制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双重抑制剂 小分子 抗肿瘤
下载PDF
患儿父母或照料者就医行为决策的行为经济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韩进松 左根永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02-903,956,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患病时,父母或照料者的就医行为决策及带来的影响。方法:以行为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分析患儿家长心理变化及行为偏差。结果:儿童患病时,父母及照料者往往较早的选择大型医院中较高水平医师就诊,而且扩大了医疗服务价格的心... 目的:分析儿童患病时,父母或照料者的就医行为决策及带来的影响。方法:以行为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分析患儿家长心理变化及行为偏差。结果:儿童患病时,父母及照料者往往较早的选择大型医院中较高水平医师就诊,而且扩大了医疗服务价格的心理接受范围,这样的行为虽然保证了儿童及时获得治疗,但也促使了医患矛盾的加剧以及医疗卫生资源分配问题的产生。结论:儿童患病时,引导父母或照料者根据病情采取适宜合理的就医行为,促进儿科医疗服务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保健 就医行为 行为经济
下载PDF
新型BCR-ABL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崔文禹 赵若熙 +3 位作者 韩路路 倪伟伟 李飞 韩进松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8-273,共16页
融合基因BCR-ABL在人体内表达的蛋白质是一种异常的酪氨酸激酶,可导致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随着对CML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人们发现开发选择性抑制异常BCR-ABL酪氨酸激酶的化合物是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前三... 融合基因BCR-ABL在人体内表达的蛋白质是一种异常的酪氨酸激酶,可导致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随着对CML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人们发现开发选择性抑制异常BCR-ABL酪氨酸激酶的化合物是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前三代BCR-ABL抑制剂为正构抑制剂,该抑制剂竞争性阻断ABL蛋白酪氨酸激酶与ATP的结合,阻止其激活下游信号。第四代BCR-ABL抑制剂通过与肉豆蔻酰口袋结合,变构抑制ABL蛋白酪氨酸激酶,具有更强的选择性且保持对耐药性突变蛋白的活性。蛋白水解靶向嵌合(proteolytic targeting chimera,PROTAC)、共价抑制剂和双重靶向抑制剂等新型药物设计策略也为BCR-ABL激酶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BCR-ABL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各种新型BCR-ABL抑制剂的药物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BCR-ABL 抑制剂 药物设计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