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密度与品种对黄淮海玉米抗倒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韩雅利 焦宏业 +3 位作者 史明山 王磊 范子洋 张清华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种植密度对农作物尤其对玉米是一个重要的栽培技术指标,密度对倒伏和产量有重要影响[1,2]。倒折率与倒伏率是玉米生产最主要的灾害因素,近年风伴雨造成的倒伏现象频发,给玉米生产带来绝产、减产或难以机械化收获的问题。因此研究玉米种... 种植密度对农作物尤其对玉米是一个重要的栽培技术指标,密度对倒伏和产量有重要影响[1,2]。倒折率与倒伏率是玉米生产最主要的灾害因素,近年风伴雨造成的倒伏现象频发,给玉米生产带来绝产、减产或难以机械化收获的问题。因此研究玉米种植密度对倒伏及产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生产上3个主要推广的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密度种植,调查各品种抗倒特性,设计6个密度进行3次重复种植,旨在分析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性状的影响规律,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规律,以及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影响的大致数量程度,明确试验品种生产应用种植密度,以期为黄淮海地区玉米种植密度区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种植密度 抗倒特性 生物产量
下载PDF
抗逆、高产玉米新品种邯玉1604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史明山 焦宏业 +2 位作者 王磊 范子洋 韩雅利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8-11,44,共5页
在玉米生产中,高产稳产是育种者追求的目标之一,为选育高产、抗逆、广适等综合性状好的玉米新品种,以满足玉米生产上对优良品种的迫切需求,邯郸市农科院多年来一直注重优良自交系的选育,经过杂交组合测配,以自交系HF138-1为母本,以Haz0... 在玉米生产中,高产稳产是育种者追求的目标之一,为选育高产、抗逆、广适等综合性状好的玉米新品种,以满足玉米生产上对优良品种的迫切需求,邯郸市农科院多年来一直注重优良自交系的选育,经过杂交组合测配,以自交系HF138-1为母本,以Haz02为父本,于2015年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邯玉1604,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玉20210428。该品种于2017年、2018年已连续两年参加黄淮海地区一年多点测试,2019年、2020年参加了冀·鲁·豫联合体的夏播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2017年邯玉1604平均产量10335.15 kg/hm^(2),比对照增产8.13%;2018年邯玉1604平均产量10264.05 kg/hm^(2),比对照增产7.69%;2019年邯玉1604平均产量为11299.05 kg/hm^(2),比对照增产8.26%,增产极为显著,居第2位,在所有参试的37个试点中有35个试点增产,增产点比例为94.6%。2020年第二年区域试验中邯玉1604平均产量为\{11065.8\}kg/hm^(2),比对照(CK)增产9.6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组内排名第1位,在所有参试的41个试点中有37个试点增产,增产点比例90.24%。同年,该新品种参加了冀·鲁·豫联合体夏播玉米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0601.7 kg/hm^(2),比对照增产6.81%,在该组参试品种中居第2位,在40个参试试点中,增产点数有37个,增产点比例92.5%。国审品种邯玉1604综合表现为抗病性强、抗倒性好、田间早熟,具有稳定的丰产性,适宜于黄淮海夏玉米区栽培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邯玉1604 选育 技术研究
下载PDF
新型拌种剂对谷子生长及白发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大众 刘佳佳 +4 位作者 屈洋 梁鸡保 张霞 韩雅利 冯佰利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1-147,共7页
白发病是影响谷子产量与品质的主要病害。为研究拌种剂对谷子生长及白发病发生的影响,本试验以感病谷子品种晋谷29和抗病品种汾选3号为材料,设置两个配方药剂(配方1:甲霜灵+代森锰锌+吡虫啉+磷酸二氢钾等,配方2:戊唑醇+吡虫啉+磷酸二氢... 白发病是影响谷子产量与品质的主要病害。为研究拌种剂对谷子生长及白发病发生的影响,本试验以感病谷子品种晋谷29和抗病品种汾选3号为材料,设置两个配方药剂(配方1:甲霜灵+代森锰锌+吡虫啉+磷酸二氢钾等,配方2:戊唑醇+吡虫啉+磷酸二氢钾等),分别以播种种子重量的0.1%,0.2%,0.3%药剂量进行干粉拌种,分析不同配方药剂在不同浓度下对谷子白发病发病率、农艺性状、功能叶叶面积、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个配方药剂拌种均能显著降低谷子白发病发病率且药剂浓度越高发病率越低。2个配方药剂拌种对谷子节数、穗粗无显著影响,随药剂浓度增加,茎粗、千粒重呈增大趋势,在0.1%浓度下株高、穗长均高于对照。各药剂处理下,顶三叶绿叶面积均小于对照,且随药剂浓度增加而减少。茎、叶、鞘、穗干重随药剂浓度增加呈降低趋势,0.1%浓度下均高于对照。2个配方药剂处理下产量均随药剂浓度增加而降低,药剂浓度为0.1%时感病品种晋谷29产量分别为4471.7和4420.6kg/hm2,显著高于对照(4284.8kg/hm2),其余各处理增产不明显。生产实践中,2个配方药剂拌种均能显著降低谷子白发病发病率,但总体上以配方2的0.1%浓度拌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白发病 种衣剂 发病率 农艺性状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2013—2021年河北省审定小麦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董策 李炎艳 +6 位作者 张希太 蔺桂芬 路其祥 王腾蛟 韩雅利 裴艳婷 肖磊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29,共6页
以2013—2021年河北省审定的4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取多种分析方法研究小麦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为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结果表明,小麦品种平均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递增68.16 kg/hm^(2);产量三要素中,穗数逐... 以2013—2021年河北省审定的4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取多种分析方法研究小麦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为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结果表明,小麦品种平均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递增68.16 kg/hm^(2);产量三要素中,穗数逐年增加,穗粒数逐年下降,千粒重变化不大;株高逐年升高,生育期逐年缩短。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三要素与小麦产量均呈正相关,大小顺序为:穗数>千粒重﹥穗粒数;株高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产量呈弱正相关。偏相关分析显示,产量三要素对产量的作用均为正值,大小顺序为:穗数>千粒重>穗粒数;株高和生育期对产量的作用均为负值。产量三要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大小顺序为:穗数>千粒重﹥穗粒数;株高和生育期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为负值,但株高的作用微弱。回归分析显示,株高、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生育期决定产量81.30%的变异,为产量的主要决定因素。综合分析认为,稳定穗数,提高穗粒数,促进三要素协同发展可能是进一步提高产量潜力的关键。针对河北省气候和栽培管理变化,选育穗数650万/hm^(2)左右、穗粒数接近35粒、千粒重40~45 g、株高75~80 cm、生育期较短且灌浆速率较快的小麦品种更容易实现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小麦 品种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下载PDF
苜蓿蛋白抗氧化肽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韩雅利 高丹丹 +2 位作者 马洪鑫 余琼 李明生 《农产品加工》 2018年第12期15-18,共4页
从苜蓿叶中提取蛋白质,并用胃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通过检测苜蓿蛋白酶解物对DPPH·、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_2-·)的清除能力,Fe^(2+)螯合能力及其还原Fe^(3+)能力... 从苜蓿叶中提取蛋白质,并用胃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通过检测苜蓿蛋白酶解物对DPPH·、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_2-·)的清除能力,Fe^(2+)螯合能力及其还原Fe^(3+)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水解苜蓿蛋白所得到的水解物的还原Fe^(3+)能力较好,其DPPH·清除率达80.63%±1.65%,羟自由基清除率为22.3%±1.60%,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为63.6%±1.63%,Fe^(2+)螯合率为95.1%±1.70%。因此,确定胰蛋白酶为抗氧化多肽的最佳水解用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蛋白 酶解 抗氧化肽 自由基清除率 还原能力
下载PDF
小麦-玉米周年丰产水肥高效利用调控技术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韩雅利 史明山 +4 位作者 王磊 焦宏业 肖磊 董策 范子洋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S01期58-61,共4页
为改善小麦、玉米周年丰产水肥利用效率,保障农业可持续、绿色健康发展,从品种选择、播收期调整、秸秆还田技术升级、水肥运筹途径优化以及耕作方式转变方面概述并探讨了小麦、玉米周年丰产水肥高效利用调控途径,各种方式均可改善水肥... 为改善小麦、玉米周年丰产水肥利用效率,保障农业可持续、绿色健康发展,从品种选择、播收期调整、秸秆还田技术升级、水肥运筹途径优化以及耕作方式转变方面概述并探讨了小麦、玉米周年丰产水肥高效利用调控途径,各种方式均可改善水肥利用效率,且各具特点。然而,小麦、玉米产量提高以及水肥利用效率的改善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应结合降雨状况,根据土壤水、肥含量,视作物长势和需水用肥规律,合理综合利用各项措施,实现小麦、玉米周年丰产水肥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周年丰产 水肥利用效率 调控技术
下载PDF
2013~2021年河北省审定高产小麦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董策 蔺桂芬 +4 位作者 刘红耀 路其祥 王腾蛟 韩雅利 肖磊 《辽宁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35-38,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揭示河北省高产小麦品种品质现状,为小麦高产优质育种及生产提供借鉴,统计并分析了2013~2021年河北省审定的46个水地组小麦品种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河北省审定小麦品种的品质以中筋麦类型为主,多数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 为了进一步揭示河北省高产小麦品种品质现状,为小麦高产优质育种及生产提供借鉴,统计并分析了2013~2021年河北省审定的46个水地组小麦品种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河北省审定小麦品种的品质以中筋麦类型为主,多数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相对较高,面团稳定时间极低,故今后应把提高面团稳定时间作为改善小麦品质育种的主攻方向。在同一品种中,多个品质指标间呈现强、中、弱筋层次交错现象。线性拟合结果显示,湿面筋含量有逐年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吸水率和面团稳定时间有逐年增加趋势。由此可见,河北省审定高产小麦品种总体品质状况较差,小麦优质育种研究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小麦 品种 品质性状 分析
下载PDF
玉米孤雌生殖诱导育种法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韩雅利 史丽丽 +3 位作者 王磊 史明山 范子洋 焦宏业 《山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10期1242-1246,共5页
利用孤雌生殖诱导育种方法是获得玉米纯合自交系的途径,可极大地缩短获得高度纯合自交系的培育年限,提高育种效率,是玉米育种的重要技术之一。当前孤雌生殖诱导育种方法包括利用孤雌生殖诱导系诱导和利用化学药剂二倍体诱导2种形式。孤... 利用孤雌生殖诱导育种方法是获得玉米纯合自交系的途径,可极大地缩短获得高度纯合自交系的培育年限,提高育种效率,是玉米育种的重要技术之一。当前孤雌生殖诱导育种方法包括利用孤雌生殖诱导系诱导和利用化学药剂二倍体诱导2种形式。孤雌生殖诱导单倍体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无配子选择性等优点。对2种孤雌生殖诱导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讨论,旨在为玉米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孤雌生殖 单倍体 育种
下载PDF
高产抗倒玉米新品种邯玉金环九号栽培技术
9
作者 韩雅利 范子洋 +5 位作者 王磊 史明山 史丽丽 王腾蛟 董策 焦宏业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5期255-257,共3页
玉米新品种邯玉金环九号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本文作者对玉米栽培新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为邯玉金环九号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邯玉金环九号 玉米 新品种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冀中南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10
作者 韩雅利 焦宏业 +4 位作者 王磊 史丽丽 范子洋 张利英 史明山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第8期22-22,共1页
鲜食玉米是一种清香甜糯、营养价值高的鲜嫩玉米,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主要包括3种类型:甜玉米、糯玉米和甜糯玉米,在乳熟末期或蜡熟初期采收,产值比普通玉米高出一倍多,经济效益显著,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河北省中南部气候适宜... 鲜食玉米是一种清香甜糯、营养价值高的鲜嫩玉米,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主要包括3种类型:甜玉米、糯玉米和甜糯玉米,在乳熟末期或蜡熟初期采收,产值比普通玉米高出一倍多,经济效益显著,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河北省中南部气候适宜,夏播玉米生长期雨热同季,适合玉米生长,种植鲜食玉米市场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玉米栽培技术 河北省中南部 夏播玉米 冀中南 甜糯玉米 蜡熟 普通玉米
下载PDF
脱毒甘薯增产机理和增产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腾蛟 刘红耀 +3 位作者 牛豆豆 李俊玲 韩雅利 蔺桂芬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第5期15-16,共2页
脱毒甘薯可提高甘薯产量,增强甘薯抗逆性,改善甘薯品质,本文在阐述脱毒甘薯增产机理的基础上,分析甘薯增产原因,为进一步在本领域开展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脱毒甘薯 增产机理 增产原因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体外萌发花粉玉米转基因方法研究
12
作者 韩雅利 焦宏业 +3 位作者 王磊 史明山 范子洋 刘康 《玉米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42-52,共11页
目前,玉米转基因方法主要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但是这两种方法都需要经过组织培养,实验条件要求较高、耗时长,且受转基因受体的基因型限制。选取杂交种苏玉19为材料,在优化玉米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的基础上,探索通过农杆菌侵染萌... 目前,玉米转基因方法主要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但是这两种方法都需要经过组织培养,实验条件要求较高、耗时长,且受转基因受体的基因型限制。选取杂交种苏玉19为材料,在优化玉米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的基础上,探索通过农杆菌侵染萌发花粉将外源基因导入玉米花粉,再将农杆菌侵染后的花粉给雌穗授粉从而获得转基因玉米。通过对培养基配方、培养温度、萌发时间、农杆菌浸染时间等技术因子的优化,建立农杆菌介导的外源基因导人离体萌发花粉的玉米转基因新方法,转化率最高可达7.27%。Southern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外源基因整合到了玉米基因组中,该方法为外源基因导入,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快速培育高产新品种等优点,为玉米转基因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转基因 农杆菌介导 花粉离体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