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中组合物理干预措施对脾破裂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
1
作者 韩鹤林 简守传 邱兆磊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8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组合物理干预措施对脾破裂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急诊手术室行外伤性脾破裂切除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目的探讨术中组合物理干预措施对脾破裂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急诊手术室行外伤性脾破裂切除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梯度压力弹力袜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梯度压力弹力袜联合足底动静脉泵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当日及术后第3天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水平;应用床旁超声观察患者下肢股静脉管径和股静脉血液流速及术后第1天、第7天、1个月及3个月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前、术后当日及术后第3天PT、APTT及D-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PT、APTT和D-D组内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当日及术后第3天的PT和APTT长于对照组,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当日及术后第3天股静脉管径和股静脉血流速度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股静脉管径和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当日及术后第3天股静脉管径和股静脉血流速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7天、1个月及3个月DVT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破裂患者采用足底静脉泵联合梯度压力弹力袜进行术中干预,可明显改善术后凝血功能,增大股静脉血管管径,提高股静脉血流速度及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脾破裂 下肢静脉血栓 足底动静脉泵 梯度压力弹力袜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复合保温措施对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简守传 韩鹤林 邱兆磊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8期110-113,共4页
目的复合保温措施对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急诊手术室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60例严重腹部损伤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复合保温措施组(观察组)和常规保... 目的复合保温措施对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急诊手术室于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60例严重腹部损伤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复合保温措施组(观察组)和常规保温措施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基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温、收缩压及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术后临床资料[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乳酸清除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术后并发症(应激性溃疡、胃潴留及凝血功能异常)及病死率和对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入院后基本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温、收缩压及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术后苏醒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乳酸清除时间及PT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病死率、术后并发症(应激性溃疡、胃潴留及凝血功能异常)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保温措施较常规保温措施可以明显缩短患者麻醉术后苏醒时间,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及乳酸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保温措施 严重腹部损伤 低体温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