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礼正义》(春官第8册)标点商榷
1
作者 汪少华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32-136,共5页
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正义》第8册存在标点失误45处:叙述语误为引文;引文误为叙述语;破句;当分未分;不当分而分;书名篇名人名误标失标。
关键词 《周礼正义》 孙诒让 标点
下载PDF
《周礼正义》(春官第8册)校对商榷
2
作者 汪少华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6-92,130,共8页
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正义》第8册存在校对漏误93处:乙巳本正确,因漏校而误从楚本;乙巳本错误,因漏校而从楚本;校语失考;乙巳本、楚本讹脱衍误同而失校(涉上下文而讹,形近而讹,义近而讹,脱文,衍文,倒文,出处错误);乙巳本、楚本不误,排... 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正义》第8册存在校对漏误93处:乙巳本正确,因漏校而误从楚本;乙巳本错误,因漏校而从楚本;校语失考;乙巳本、楚本讹脱衍误同而失校(涉上下文而讹,形近而讹,义近而讹,脱文,衍文,倒文,出处错误);乙巳本、楚本不误,排印错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正义 孙诒让 校对
下载PDF
诸葛孔明的“孔”不可释作“甚、很”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少华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8-39,共2页
诸葛孔明的“孔”不可释作“甚、很□颜春峰汪少华《语文建设》1996年第7期《也说“孔明”的“孔”》一文认为:“孔”字当作副词“甚”“很”讲,“孔明”即“甚明、很明”;《诗经·小雅·鹿鸣》“德有孔昭”及缪悦字孔... 诸葛孔明的“孔”不可释作“甚、很□颜春峰汪少华《语文建设》1996年第7期《也说“孔明”的“孔”》一文认为:“孔”字当作副词“甚”“很”讲,“孔明”即“甚明、很明”;《诗经·小雅·鹿鸣》“德有孔昭”及缪悦字孔怿、刘昼字孔昭,俱可为证。训“孔”为“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明 《说文解字》 诸葛亮 《经义述闻》 嘉字 南昌大学 中国人名 《玉篇》 春秋时代 容美
下载PDF
训诂论证的有效与结论的可靠——再论《论语》“植其杖而芸”与《归去来兮辞》“植杖” 被引量:2
4
作者 汪少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9-44,共6页
训诂结论的可靠取决于论证的有效。有学者认为《论语》"植其杖而芸"指水稻中耕除草培苗。这是以或然为必然,不能成立:水稻当时未占主要地位,"耘""耔"并非水稻中耕特有,《天工开物》特指水田以手拔草的&qu... 训诂结论的可靠取决于论证的有效。有学者认为《论语》"植其杖而芸"指水稻中耕除草培苗。这是以或然为必然,不能成立:水稻当时未占主要地位,"耘""耔"并非水稻中耕特有,《天工开物》特指水田以手拔草的"耘"不能用以衡量上古文献,出土汉代文物既有水田耘田又有握锄除草,断言"植"不能释为"放置",不符合语言实际。有学者认为此"杖"是"犁杖"。这是以特殊为一般,不能成立:释"杖"为"犁杖"是偷换概念;所谓"古人关于耘、耔的训释恰与犁杖耕耘禾垄的作用相吻合"这一证据,既不符合铁犁历史,又不符合古汉语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归去来兮辞 植杖
下载PDF
再论《论语》和《归去来兮辞》的“植杖”——与《“植杖”释义勘正》商榷 被引量:1
5
作者 汪少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9-50,共2页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杨宝生《“植杖”释义勘正》(《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7期,以下简称《勘正》)认为此“杖”不是“手杖”而是“犁杖”。这一“勘正”其实是以正为误,不能成立。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植杖” 勘正 《论语》 释义 中学语文教学 陶渊明
下载PDF
论非言语信息在人际传播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103-106,共4页
在人际传播过程中 ,非言语传播的重要性并不在言语传播之下。交际双方在进行交流时 ,不但动嘴 ,而且表情、动作乃至衣着、陈设、环境等非言语信息都在发挥妙用。这种非言语传播的功效往往是言语传播不可替代的。非言语信息在人际传播中... 在人际传播过程中 ,非言语传播的重要性并不在言语传播之下。交际双方在进行交流时 ,不但动嘴 ,而且表情、动作乃至衣着、陈设、环境等非言语信息都在发挥妙用。这种非言语传播的功效往往是言语传播不可替代的。非言语信息在人际传播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播态度情绪、补充言语信息和替代言语信息三方面。由于非言语信息能真实地、全方位地展示交际双方的情感变化 ,因此运用得当 ,可以大大加强语势 ,取得较好的信息沟通效果。但在与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时 ,应先了解清楚对方的风俗习惯与忌讳 ,以免用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言语信息 人际传播 人际交往
下载PDF
论“老骥伏枥”的“伏枥” 被引量:1
7
作者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1-193,共3页
《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老骥伏枥”解》一文认为:“伏”通“服”,作服食、喂养解,“枥”用的是马槽义。本文与之商榷,结论是:“老骥伏枥”的“伏”是“伏卧”,不能释作通“服”、释为“服食、喂养”;“枥”是“马厩”而不是“马... 《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老骥伏枥”解》一文认为:“伏”通“服”,作服食、喂养解,“枥”用的是马槽义。本文与之商榷,结论是:“老骥伏枥”的“伏”是“伏卧”,不能释作通“服”、释为“服食、喂养”;“枥”是“马厩”而不是“马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骥伏 枥伏
下载PDF
《通俗编》错讹衍脱校订记 被引量:1
8
作者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100-107,共8页
《通俗编》无不宜斋本以及商务印书馆1958年断句排印本均存在若干错讹,如前后误易、涉上下而讹、形近而讹、音近而讹、义近而讹、义联而讹、衍文、脱文等,妨碍了对其成果的利用,本文校订94处。
关键词 翟灏 通俗编 校订
下载PDF
《通俗编》引文校订记 被引量:1
9
作者 《励耘语言学刊》 2012年第1期171-206,共36页
《通俗编》有时出现误引,妨碍了对其成果的利用,甚至造成误导:引文失真,按语错误或缺乏依据;引文失真,书证与条目不对应或破句;他处转引,未予核实却想当然补出书名;杂糅两书;此书(作者)误作彼书(作者);正文与注、注与疏混淆;同一作者不... 《通俗编》有时出现误引,妨碍了对其成果的利用,甚至造成误导:引文失真,按语错误或缺乏依据;引文失真,书证与条目不对应或破句;他处转引,未予核实却想当然补出书名;杂糅两书;此书(作者)误作彼书(作者);正文与注、注与疏混淆;同一作者不同著作混淆;同一著作不同篇章混淆。本文全面核实,予以校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编 翟灏 引文
下载PDF
论“落木”的词义和诗意——与《说“落木”》商榷 被引量:2
10
作者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3期64-65,共2页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其中的“落木”从来解释为“落叶”.本无疑义。刘永铮《说“落木”》(《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8期)一文却认为:“木.就是树木,翻遍古今汉语词典.也不会找到‘木’就是‘叶...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其中的“落木”从来解释为“落叶”.本无疑义。刘永铮《说“落木”》(《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8期)一文却认为:“木.就是树木,翻遍古今汉语词典.也不会找到‘木’就是‘叶’的义项”,“‘落木’是‘凋落的树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诗意 词义 《登高》 汉语词典 树木 义项
下载PDF
古代跪拜礼摭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50-51,共2页
古人坐姿是双膝着地跪坐,表达礼敬即在跪坐方式上进行.凡拜必先拱手,即双手合抱在胸前,左手握住右手.“空首”又简称“拜”,动作是跪坐、拱手,再低头到手上,与心平衡.因为头低到手上,所以叫“拜手”;因为头不到地,所以叫“空首”.“稽... 古人坐姿是双膝着地跪坐,表达礼敬即在跪坐方式上进行.凡拜必先拱手,即双手合抱在胸前,左手握住右手.“空首”又简称“拜”,动作是跪坐、拱手,再低头到手上,与心平衡.因为头低到手上,所以叫“拜手”;因为头不到地,所以叫“空首”.“稽首”是跪而拱手下到股前地上,再慢慢伸头到手前地上.“顿首”是跪而拱手到地,头急遽伸下,以额头叩地,又叫“稽颡’、“颡’.“空首”是男子的常礼,“稽首”为拜礼中最恭敬的礼节,“顿首”表示哀恸之五和特别崇敬之意,用于凶丧非常之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跪拜 空首 稽首 顿首 拱手 礼节 中国
下载PDF
《周礼正义》(地官)点校斠略
12
作者 汪少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4-41,共8页
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正义》第四册存在校对漏误61处:乙巳本正确,因漏校而误从楚本;乙巳本正确,因误判而从楚本;乙巳本错误,因漏校而从楚本;乙巳本、楚本均误,改而未出校;校记失考;乙巳本、楚本不误,排印错讹;乙巳本、楚本讹脱衍误同而... 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正义》第四册存在校对漏误61处:乙巳本正确,因漏校而误从楚本;乙巳本正确,因误判而从楚本;乙巳本错误,因漏校而从楚本;乙巳本、楚本均误,改而未出校;校记失考;乙巳本、楚本不误,排印错讹;乙巳本、楚本讹脱衍误同而失校(涉上下文而讹,形近而讹,义近而讹,衍文,倒文,出处错误)。存在标点失误45处:叙述语误为引文;引文误为叙述语;破句;当分未分;不当分而分;书名篇名人名误标失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正义》 孙诒让 校对 标点
下载PDF
《周礼正义》(天官)标点斠略
13
作者 汪少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8-27,共10页
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正义》第2册存在标点失误94处:叙述语误为引文;引文误为叙述语;破句;当分未分;不当分而分;书名篇名人名误标失标。
关键词 《周礼正义》 孙诒让 标点
下载PDF
评《汉字拾趣》
14
作者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6-48,共3页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出版了纪德裕所著《汉字拾趣》一书,此书“内容提要”称“对人们常用的150个汉字,或侧重字源讲解,或介绍文字故实,或对比分析,一字一谈”。然而这部一印再印的汉字普及读物谬误百出,贻误广大青年读者。一...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出版了纪德裕所著《汉字拾趣》一书,此书“内容提要”称“对人们常用的150个汉字,或侧重字源讲解,或介绍文字故实,或对比分析,一字一谈”。然而这部一印再印的汉字普及读物谬误百出,贻误广大青年读者。一是缺乏汉字汉语常识。《汉字拾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拾趣》 《说文》 《说文解字注》 说文通训定声 《说文解字》 《左传》 《广雅》 段玉裁 《史记·屈原列传》 介词
下载PDF
词语训释的时代性原则
15
作者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8-190,共3页
词语训释忽视词义的时代性,必然导致训释失误。将王维《鹿柴》“但闻人语响”的“响”释为回声,林嗣环《口技》“妇拍而呜之”的“呜”释为亲吻,都违反了这一训释原则。
关键词 王维《鹿柴》 林嗣环《口技》
下载PDF
修辞须明训诂
16
作者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3,45,共2页
'训诂须明修辞',这一主张十分正确.然而,许征先生<训诂须明修辞>一文(载<修辞学习>2002年第3期,下称'许文')从修辞角度所作的词义训释,4处就有3处是错误的,不可不辨.
关键词 训诂 修辞学 词义训释 修辞角度 错误 学习
下载PDF
对传统解释方法批判的再批判——读杨润根《对传统解释方法的批判与反思》
17
作者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24-26,36,共4页
杨润根《对传统解释方法的批判与反思》一文认为汉代人开创的对先秦典籍的传统解释方法完全错误,并以何晏对《论语·尧曰》第一章的解释为例,把"汉代人歪曲颠倒的解释方法"归纳为六种予以批判。但是这种批判表现出对《论... 杨润根《对传统解释方法的批判与反思》一文认为汉代人开创的对先秦典籍的传统解释方法完全错误,并以何晏对《论语·尧曰》第一章的解释为例,把"汉代人歪曲颠倒的解释方法"归纳为六种予以批判。但是这种批判表现出对《论语》和汉人注的误解与歪曲。本文逐一予以反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解释方法 先秦典籍 何晏 <论语>
下载PDF
是“明日黄花”不是“昨日黄花”
18
作者 《声屏世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6-46,共1页
今年1月12日《文摘报》以《北京“四大菜市场”将成昨日黄花?!》为题转摘了1月3日发表在《中国商报》上的一条消息,该标题将“明日黄花”误用为“昨日黄花”.这一错误在其他报刊上也时有出现,因此有必要加以澄清.
关键词 黄花 重阳节 文摘报 中国商 书面语 菜市场 南昌大学 标题 郑谷 比喻
下载PDF
陈汉章《尔雅学讲义》稿本述略
19
作者 王丹丹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7-240,共4页
被黄侃盛赞为"魁儒"的陈汉章,一生治学贯通经史子集,著述宏富而流布有限,多种稿本未整理。其《尔雅学讲义》稿本三卷,上卷论《尔雅》名义、撰人、兴废以及与《说文》的表里关系,中卷、下卷分说《尔雅》自《释诂》至《释畜》各... 被黄侃盛赞为"魁儒"的陈汉章,一生治学贯通经史子集,著述宏富而流布有限,多种稿本未整理。其《尔雅学讲义》稿本三卷,上卷论《尔雅》名义、撰人、兴废以及与《说文》的表里关系,中卷、下卷分说《尔雅》自《释诂》至《释畜》各篇,可谓近代研究《尔雅》最早的专著,在雅学研究史上的价值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汉章 尔雅 《尔雅学讲义》
下载PDF
范长江《塞上行》简论
20
作者 《吉安师专学报》 1992年第3期55-60,共6页
一九三六年八月至次年二月,范长江赴西蒙,西安、延安等地考察采访,写了一系列旅行通讯,后集为《塞上行》一书出版。这是继《中国的西北角》之后的又一力作,它对当时时代的风云际会作了深刻的观照和真实的记录,表现出了作者敏锐而... 一九三六年八月至次年二月,范长江赴西蒙,西安、延安等地考察采访,写了一系列旅行通讯,后集为《塞上行》一书出版。这是继《中国的西北角》之后的又一力作,它对当时时代的风云际会作了深刻的观照和真实的记录,表现出了作者敏锐而开阔的战略洞察和政治眼光;文章于平易亲切、媚娓而谈中显出纵横牌阖、雄浑阔大的非凡气象。今天,重温这部集中体现范长江通讯特色的作品集,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于深远的历史意义之外,更不乏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工作者 出版 采访 简论 通讯 特色 政治 中国 战略 西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