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落酸对甘草化学成分含量和颜色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项妤 刘春生 +2 位作者 刘勇 宋晓娜 顾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88-1692,共5页
该试验拟以栽培甘草为材料,不同浓度ABA叶面喷施,5个时间点取样,研究ABA对甘草化学成分含量和颜色的影响。结果发现,ABA施加后甘草45 d内甘草酸、甘草苷的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以甘草苷含量变化更为显著。其中高浓度ABA(3.96 mg·... 该试验拟以栽培甘草为材料,不同浓度ABA叶面喷施,5个时间点取样,研究ABA对甘草化学成分含量和颜色的影响。结果发现,ABA施加后甘草45 d内甘草酸、甘草苷的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以甘草苷含量变化更为显著。其中高浓度ABA(3.96 mg·L-1)施加使得甘草酸的质量分数30 d内从(1.099±0.108)%上升至(1.665±0.319)%,上升幅度为52%;甘草苷的质量分数30 d内从(0.353±0.090)%上升至(1.738±0.428)%,上升幅度为392%,二者均在45 d时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高浓度ABA(3.96 mg·L-1)施加后45 d内甘草粉末的颜色指标a*,b*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升高,即甘草粉末色泽加深,偏红黄两色。由此得出结论为高浓度ABA(3.96 mg·L-1)叶面施加不仅能够提高以颜色为指标传统认知上的质量,又能提高以甘草酸、甘草苷含量为指标现代认知上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酸 甘草 化学成分含量 颜色 质量
原文传递
甘草中主要活性成分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项妤 刘春生 +3 位作者 刘勇 刘颖 臧艺玫 乔晶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9-343,共5页
目的揭示甘草自然生长发育过程主要活性成分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通过测定1年生甘草4月下旬至10月下旬中主要活性成分甘草酸、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和内源激素类成分赤霉素(GA3)、脱落酸(ABA)、茉莉酸(JA)、吲哚乙酸(... 目的揭示甘草自然生长发育过程主要活性成分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通过测定1年生甘草4月下旬至10月下旬中主要活性成分甘草酸、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和内源激素类成分赤霉素(GA3)、脱落酸(ABA)、茉莉酸(JA)、吲哚乙酸(IAA)、水杨酸(SA)含量,分析动态变化规律。结果主要活性成分甘草酸和甘草素的含量随着生长发育不断上升,甘草苷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倒V型变化趋势,而异甘草素含量则与之相反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V型变化趋势,两者均在8月26日出现转折点;激素类成分GA3含量受植物生长发育的时间影响显著,ABA的含量基本呈现平稳的趋势,SA和JA的含量均在8月26日达到最高点。结论甘草主要活性成分随甘草的生长发育不断积累,但含量并非都保持持续增长状态,内源激素类成分含量受时间和环境影响较大,其结果的进一步解析有利于化学调控手段在科研生产上的应用,为提高甘草药材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主要活性成分 内源激素 动态变化规律 药材质量
原文传递
HPLC测定CO_2超临界萃取的当归油药效组分 被引量:8
3
作者 项妤 张贵君 甘德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4-67,共4页
目的:测定CO2超临界萃取的当归油药效组分藁本内酯、正丁烯基苯酞、正丁基苯酞。方法:采用HPLC,ZORBAX-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 cm,5μm),流动相0.05 mol.L-1醋酸铵水溶液(pH 4.0±0.2)(A)-乙腈(B),梯度洗脱(0~10 mi... 目的:测定CO2超临界萃取的当归油药效组分藁本内酯、正丁烯基苯酞、正丁基苯酞。方法:采用HPLC,ZORBAX-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 cm,5μm),流动相0.05 mol.L-1醋酸铵水溶液(pH 4.0±0.2)(A)-乙腈(B),梯度洗脱(0~10 min,30%B;10~60 min,30~60%B;60~65 min,60%B;65~70 min,60~30%B),检测波长27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25℃。结果:超临界萃取的当归油药效组分藁本内酯、正丁烯基苯酞、正丁基苯酞分别在0.461 0~20.842 6μg,0.012 6~0.476 8μg,0.022 8~0.825 1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27%,99.12%,97.14%。结论:HPLC可用于超临界萃取的当归油药效组分测定,为建立当归油及其制剂与临床疗效对应的质量标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超临界萃取的当归油 药效组分 藁本内酯 正丁烯基苯酞 正丁基苯酞 与临床疗效对应的质量标准
原文传递
短时外源甘草酸刺激下的甘草次生代谢产物影响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项妤 刘春生 +2 位作者 刘勇 刘颖 李妍芃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66-1270,共5页
试验拟在人工模拟的高甘草酸含量环境下,探寻甘草中次生代谢产物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筛选出与甘草酸含量明显相关的次生代谢产物。通过根部浸泡甘草酸铵溶液,分析浸泡后72 h内甘草根中4种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统计学软件分析各成分与... 试验拟在人工模拟的高甘草酸含量环境下,探寻甘草中次生代谢产物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筛选出与甘草酸含量明显相关的次生代谢产物。通过根部浸泡甘草酸铵溶液,分析浸泡后72 h内甘草根中4种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统计学软件分析各成分与甘草酸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浓度1.0 mmol·L^(-1)甘草酸的根部浸泡对于在甘草中模拟高甘草酸含量环境是切实可行的,且在短时外源甘草酸刺激时,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外源甘草酸刺激对甘草植株体内甘草酸的合成积累产生一定的影响,且甘草酸的积累与甘草苷含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次生代谢产物 甘草酸 甘草苷
原文传递
天然维生素E对当归油稳定性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项妤 张贵君 甘德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天然维生素E对当归油稳定性的影响,为保证当归油制剂的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初均速法进行恒温加速试验,检测其折光率的变化。结果:在293 K时,当归油分解10%,20%,30%的时间依次为t0.9=8.68 d,t0.8=18.37 d,t0.7=29.36... 目的:探讨天然维生素E对当归油稳定性的影响,为保证当归油制剂的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初均速法进行恒温加速试验,检测其折光率的变化。结果:在293 K时,当归油分解10%,20%,30%的时间依次为t0.9=8.68 d,t0.8=18.37 d,t0.7=29.36 d;当加入的天然维生素E与当归油的体积比为0.01∶1时,当归油分解10%,20%,30%的时间依次延长为t0.9=22.25 d,t0.8=47.10 d,t0.7=75.29 d。结论:天然维生素与当归油的体积比为0.01∶1时,当归油的稳定性可提高2.56倍。天然维生素E对当归油的稳定性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油 稳定性 天然维生素E 增强作用 岷当归
原文传递
油菜素内酯对甘草性状及7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乔晶 胡峻 +5 位作者 李妍芃 任广喜 项妤 臧艺玫 刘勇 刘春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7-204,共8页
该文以两年生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植株为试验材料,于甘草生长旺盛的7月喷施4种不同质量浓度(0.1,0.4,0.7,1.0 mg·L-1)的油菜素内酯,分别于8,9,10月取样测量其性状(株高、地茎、节数、节间高度、根长、根粗、根鲜重、... 该文以两年生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植株为试验材料,于甘草生长旺盛的7月喷施4种不同质量浓度(0.1,0.4,0.7,1.0 mg·L-1)的油菜素内酯,分别于8,9,10月取样测量其性状(株高、地茎、节数、节间高度、根长、根粗、根鲜重、根干重),利用HPLC检测7种化学成分(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芹糖基甘草苷和芹糖基异甘草苷)的含量,分析外源油菜素内酯处理后栽培甘草的性状及7种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为提高栽培甘草的产量和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0.7 mg·L-1的油菜素内酯处理2个月后,其株高、地茎、根长、根粗、根鲜重、根干重均比对照提高,其提高幅度为15.09%,6.15%,16.52%,8.46%,21.90%,29.41%;其化学成分除异甘草素外,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芹糖基甘草苷,芹糖基异甘草苷分别比对照提高20.16%,45.31%,53.56%,27.66%,23.54%,8.46%。并且BR对栽培甘草的作用在处理完2个月后达到最佳值。说明外源喷施BR可以同时提高栽培甘草的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甘草 油菜素内酯 甘草酸 性状 药材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