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绵农6号小麦分蘖成穗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项守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0期128-131,共4页
经过品种×密度2因素3水平田间试验,对绵农6号等3个小麦品种分蘖成穗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绵农6号单株分蘖数为2.08~4.76个,分蘖成穗率为54.3%~59.3%,均低于对照品种绵阳20号.与对照单株分蘖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有效分蘖期... 经过品种×密度2因素3水平田间试验,对绵农6号等3个小麦品种分蘖成穗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绵农6号单株分蘖数为2.08~4.76个,分蘖成穗率为54.3%~59.3%,均低于对照品种绵阳20号.与对照单株分蘖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有效分蘖期(12月20日前).绵农6号主茎与分蘖穗重差异较小,茎蘖cv为14.O%~15.7%.穗粒数、千粒重及单穗重明显较高,分别为:42.1~58.2粒、43.0~50.3g、1.84~2.93g,突出地表现了大穗大粒、穗重型品种的特性.在大面积生产上要获得高产,其种植密度应低于绵阳20号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主茎 分蘖 成穗率 单稳重 分蘖成穗率 小麦品种 特性研究 单株分蘖数 对照品种 种植密度 有效分蘖期 大面积生产 田间试验
下载PDF
小麦品种抗条锈病性状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项守明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38,共2页
经过对条锈病不同反映型的8个小麦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合F1之间条锈病病情指数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显著水平。一般配合力分析:高抗品种为-32.5- -31.6,表现较低,F1抗条锈病性好;中感品种为-28.5--13.6, 表现居中... 经过对条锈病不同反映型的8个小麦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合F1之间条锈病病情指数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显著水平。一般配合力分析:高抗品种为-32.5- -31.6,表现较低,F1抗条锈病性好;中感品种为-28.5--13.6, 表现居中;感病品种为-7.1--0.4,表现较高,F1抗条锈病性差。因此在杂交组合选配上应尽量选用高抗品种类型。品种在各类型杂交组合中的特殊配合力无明显差异。F2抗条锈病单株分离情况田间调查结果,进一步表明高抗品种杂种后代分离的抗病单株较多、抗病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病情指数 一般配合力
下载PDF
重穗型小麦新品种——绵农6号
3
作者 项守明 邢国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2-172,共1页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重穗型 西南科技大学 品种审定 系统选育 生产试验 研究所 母本 父本 区试
下载PDF
重穗型小麦新品种——绵农6号
4
作者 项守明 邢国风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5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重穗型 西南科技大学 品种审定 抗条锈病 综合性状 系统选择 品比试验 生产试验 研究所
下载PDF
重穗型小麦新品种:绵农六号
5
作者 项守明 邢国风 《农村百事通》 2006年第17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重穗型 品种审定 杂交选育 生产试验 研究所 母本 父本 抗病 区试
下载PDF
绵农4号、绵农3号小麦品种分蘖特性探讨
6
作者 项守明 杨仕雷 +5 位作者 叶洪太 汪自力 林桂海 催玉春 陈新国 任新城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1期1-5,共5页
在 3种密度下对绵农 4号、绵农 3号的分蘖及成穗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绵农 4号、绵农 3号的分蘖速度和分蘖力皆为中等 ,中等密度条件下 ,有效分蘖期每天可形成 0 .15蘖 ,各期总蘖数为 3.7左右 ,低于绵阳 11号 ;与绵阳 11号分... 在 3种密度下对绵农 4号、绵农 3号的分蘖及成穗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绵农 4号、绵农 3号的分蘖速度和分蘖力皆为中等 ,中等密度条件下 ,有效分蘖期每天可形成 0 .15蘖 ,各期总蘖数为 3.7左右 ,低于绵阳 11号 ;与绵阳 11号分蘖速度的差异主要在有效分蘖期 ;绵农 4号、绵农 3号的成穗率为 55%左右 ,低于绵阳 11号 ;但分蘖和主穗的差异较小 ,分蘖穗重占主穗重的 80 %左右 ,茎蘖穗重变异系数 15%左右 ,穗子大小均匀一致 ,小穗相对较少 ,小穗较大 ,这些性状都优于绵阳 11号。绵农 4号、绵农 3号大穗大粒特性较绵阳 11号更为突出 ,其常规种植密度应小于绵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蘖力 成穗率 小麦 品种 绵农4号 绵农3号
下载PDF
四川多粒多小穗小麦品种选育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唐永金 邢国风 +1 位作者 刘碧贵 项守明 《麦类作物》 CSCD 1997年第1期8-10,共3页
本文在现有高产品种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单穗重是四川小麦产量的限制因素,四川生态条件有利于小麦单穗重的形成,尤其是有利于小穗、小花的分化发育.因此,四川小麦育种应把提高单穗重作为一个主要目标.提高单出重主要靠增... 本文在现有高产品种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单穗重是四川小麦产量的限制因素,四川生态条件有利于小麦单穗重的形成,尤其是有利于小穗、小花的分化发育.因此,四川小麦育种应把提高单穗重作为一个主要目标.提高单出重主要靠增加穗粒数,而增加穗粒数又主要走增加小穗数的途径.并对育种上选育多小穗品种的可能性和四川多粒多小穗品种选育的主要成就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多料多小穗 品种 杂交育种
下载PDF
多粒多小穗小麦品种绵农2号的选育 被引量:2
8
作者 唐永金 邢国风 +1 位作者 刘碧贵 项守明 《麦类作物》 CSCD 1997年第2期15-17,共3页
绵农2号是由四川省绵阳农业专科学校选育、1992年通过四川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它具有穗大、粒多(65~80粒/穗)、小穗数多(结实小穗数达20~25个/穗)、产量高(比绵阳11号增产10%~26%)... 绵农2号是由四川省绵阳农业专科学校选育、1992年通过四川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它具有穗大、粒多(65~80粒/穗)、小穗数多(结实小穗数达20~25个/穗)、产量高(比绵阳11号增产10%~26%)等特点。该品种的选育方法也具有独创性,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多组合小群体确定目标组合;(2)在目标组合中确定重点目标组合;(3)在重点目标组合中确定重点株系;(4)进行阶梯式杂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杂交 绵农2号
下载PDF
四川优良小麦品种灌浆特性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邢国风 杨仕雷 +2 位作者 何学武 项守明 车云平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3期13-18,共6页
通过对四川几个优良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过程的Logistic方程有关参数及茎叶干重动态变化的分析,提出了四川优良小麦品种选育中主要灌浆参数的建议指标,其中T(灌浆持续期)为45d左右,R(平均灌浆速率)不小于每天2.2%,Rmax不小于每天4... 通过对四川几个优良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过程的Logistic方程有关参数及茎叶干重动态变化的分析,提出了四川优良小麦品种选育中主要灌浆参数的建议指标,其中T(灌浆持续期)为45d左右,R(平均灌浆速率)不小于每天2.2%,Rmax不小于每天4.0%。分析同时表明,四川早熟小麦品种具有更多的优良灌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特性 LOGISTIC方程 小麦 品种 选育
下载PDF
多粒多小穗小麦品种绵农2号的选育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永金 邢国凤 +1 位作者 刘碧贵 项守明 《绵阳农专学报》 1996年第2期1-6,共6页
从生态、生产和遗传育种等方面分析了四川小麦多小穗育种的理论依据,并就多小穗品种绵农2号的选育方法进行了讨论。这些方法有:(1)多组合小群体确定目标组合;(2)在目标组合中确定重点目标组合;(3)在重点目标组合中确定重点株... 从生态、生产和遗传育种等方面分析了四川小麦多小穗育种的理论依据,并就多小穗品种绵农2号的选育方法进行了讨论。这些方法有:(1)多组合小群体确定目标组合;(2)在目标组合中确定重点目标组合;(3)在重点目标组合中确定重点株系;(4)进行阶梯式杂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多小穗 杂交 小麦 绵农2号
下载PDF
密度与肥料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邢国凤 刘碧贵 项守明 《绵阳农专学报》 1991年第4期10-17,共8页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对几个小麦品种(系)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为每亩10万基本苗产量最高,密度增高或降低,产量都降低;最高苗及有效穗随密度的上升而上升,上林率、千]重、单稳重、穗粒数、收获指数随密度...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对几个小麦品种(系)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为每亩10万基本苗产量最高,密度增高或降低,产量都降低;最高苗及有效穗随密度的上升而上升,上林率、千]重、单稳重、穗粒数、收获指数随密度的上升而降低。亩施20个纯氮的中肥水平产量高于亩施26个纯氮的高肥水平,高肥处理比之中肥处理,最高苗及有效穗增高,穗粒数略有增高,单穗重、千粒重、收获指数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构成 密度 肥料
下载PDF
豆麦类混作中根系与枝系相互作用的研究
12
作者 M.P.托芬加 R.鲍力勒 +1 位作者 R.W施赖登 项守明 《绵阳农专学报》 1995年第3期57-69,共13页
在置于田间的栽培箱内,将大麦、小麦以及两种形态上截然不同的豆类品种(叶豆和半无叶豆)混作,以这些作物按标准种植密度的净作为对照,并采用隔离装置、研究这些作物混作时枝系和根系的相互作用。豆类和麦类同时播种或间隔10天。并... 在置于田间的栽培箱内,将大麦、小麦以及两种形态上截然不同的豆类品种(叶豆和半无叶豆)混作,以这些作物按标准种植密度的净作为对照,并采用隔离装置、研究这些作物混作时枝系和根系的相互作用。豆类和麦类同时播种或间隔10天。并用15N标记的氮肥为这些作物的氮源。或许由于两个豆类品种种子较大的缘故,豆类根系、枝系的竞争能力都强于大麦和小麦。叶豆的根系、枝系竞争力大于半无叶豆。豆类晚播会减小其竞争力。豆、麦间混作的相对产量总和(RYT,基于总的生物产量)是,当仅有根系相互作用时,平均为1.6;只有枝系相互作用时平均为1.4;根系的相互作用和枝系的相互作用同时存在时为1.0。豆类与小麦混作时,RYT值较豆类和大麦混作及豆、麦类同播种时为大。来自豆类的枝系竞争增加了麦类的N%,但由于麦类生物学产量的下降,其总含氮量显著减少,与麦类枝系的竞争对豆类的含氮量无影响,总含氮量也只有轻微的下降。豆、麦间的枝系竞争对各自不同来源氮的比例无显著影响。豆类的根系竞争,能显著降低麦类的N%和总含氮量。麦类的根系竞争对豆类的N%无影响,但使其总含氮显著降低,同时把来源于根瘤菌固定氮的比例从76%提高到94%。由于豆类和麦类通常利用不同氮源,因此当两者共享土壤资源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类 麦类 混作 根系 枝系 互作用
下载PDF
前作、播期和冬前、春后施N对冬小麦生长、N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13
作者 G.F.JMilfOrd A.Penny +3 位作者 R.D.PreW R.J.Darby A.D.TOdd 项守明 《绵阳农专学报》 1995年第4期77-83,共7页
在1985~1986年和1986~1987年两个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年份,于Rothamsted试验站进行了多因素试验,研究了在冬前和春后小麦重要生长发育阶段施N对9月播种和10月播种的冬小麦产量和籽粒含N量的影响。改变冬前N素供应的处理是在冬前给小... 在1985~1986年和1986~1987年两个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年份,于Rothamsted试验站进行了多因素试验,研究了在冬前和春后小麦重要生长发育阶段施N对9月播种和10月播种的冬小麦产量和籽粒含N量的影响。改变冬前N素供应的处理是在冬前给小麦施用N肥和把小麦种植在具有不同土壤N素残留量的油菜茬地和燕麦茬地上。春后施N在总量为200kg/ha的施肥水平上,设置早施或迟施,一次性施用或分次施用等处理组合。1985~1986年的试验还研究了在夏季增施50kgN/ha的作用。在两年的试验中,9月份播种比10月份播种的小麦产量高。与1985~1986年比较,1986~1987年9月播种的小麦越冬阶段生长较好,但在植株生长和N素吸收方面的早期优势只提高了秸秆产量而未增加籽粒产量。两年中,燕麦茬土壤氮素的残留量都低于油菜茬。土壤氮素的差异不影响10月播种的小麦越冬期生长和氮素吸收。1985~1986年,因不良的气候条件限制了小麦冬前生长和氮素吸收,无论是冬前施N还是土壤残留N含量都未影响9月播种的小麦产量。而在1986~1987年,燕麦茬小麦的产量比油菜茬减产420kg/ha,但是这种减产可以通过施用氮肥以平衡土壤含N量来消除。在4月份一次性推迟施N使小麦减产,特别是在9月播种的燕麦茬小麦和冬前未施N肥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冬小麦 产量 前作
下载PDF
绵农1号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分析
14
作者 刘碧贵 邢国风 项守明 《绵阳农专学报》 1992年第4期1-5,共5页
经试验示范证明,绵农1号小麦新品种,产量水平较绵阳11号高10%左右,抗白粉病,叶锈病性显著优于绵阳11号。为发挥大穗优势,获得亩产400~500公斤产量水平,其产量结构宜控制在亩有效穗20万左右,穗粒数40~45粒,千粒重50~55克。在保证一... 经试验示范证明,绵农1号小麦新品种,产量水平较绵阳11号高10%左右,抗白粉病,叶锈病性显著优于绵阳11号。为发挥大穗优势,获得亩产400~500公斤产量水平,其产量结构宜控制在亩有效穗20万左右,穗粒数40~45粒,千粒重50~55克。在保证一定群体的基础上,提高穗重,协调穗,粒,重三者间的关系,是获得高产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绵农1号 产量 产量组成 分析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绵农4号”
15
作者 刘碧贵 邢国风 项守明 《绵阳农专学报》 1993年第3期5-9,共5页
用Eberhart—Russell法估算四川省1991、1992年连续两年省区试5个小麦品种在16个不同生态区的离回归系数(bi)和离回归均方(S^2di)两个稳定性参数,用决定系数(r^2)估测bi的可靠性。通过稳定性参数分析结果:8619—10和11020两个小麦新品... 用Eberhart—Russell法估算四川省1991、1992年连续两年省区试5个小麦品种在16个不同生态区的离回归系数(bi)和离回归均方(S^2di)两个稳定性参数,用决定系数(r^2)估测bi的可靠性。通过稳定性参数分析结果:8619—10和11020两个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的特性。产量构成因素稳定性分析表明:亩穗数受环境影响最大,稳定性差;穗粒数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小,基因型起主导作用,稳定性较好,千粒重主要受遗传基因控制,相对稳定较高。最后认为,产量的稳定性是以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合理组合为基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稳定性 丰产性 品种
下载PDF
几个小麦品种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效应的初步分析
16
作者 刘碧贵 项守明 《绵阳农专学报》 1990年第4期12-18,共7页
用五个具有不同穗型特点的小麦品种(系)进行不同密度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只有群体合理,才能使穗、粒、重得到协调发展,获得最佳产量。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品种间对密度要求大体趋势一致。但因品种特性的差异,对密度要求并不完全相同,各... 用五个具有不同穗型特点的小麦品种(系)进行不同密度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只有群体合理,才能使穗、粒、重得到协调发展,获得最佳产量。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品种间对密度要求大体趋势一致。但因品种特性的差异,对密度要求并不完全相同,各有其侧重的穗、粒、重适宜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种植密度 产量效应
下载PDF
涪江中游沿岸局部地形、地貌对小麦条锈病发生影响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项守明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共3页
通过对涪江中游沿岸部分平坝和丘陵台地进行小麦条锈病抽样定点调查,对调查地与河沿不同距离的条锈病病情指数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初步表明,局部地形、地貌与小麦条锈病发病程度(病情指数)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河谷平坝地区距... 通过对涪江中游沿岸部分平坝和丘陵台地进行小麦条锈病抽样定点调查,对调查地与河沿不同距离的条锈病病情指数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初步表明,局部地形、地貌与小麦条锈病发病程度(病情指数)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河谷平坝地区距河沿越远条锈病越轻,距河沿每隔500m,条锈病病情指数降低2.6%~3.21%;在丘陵坡台地随海拔的升高,距河沿越远条锈病也有逐渐减轻的趋势,即距河沿每隔500m,条锈病病情指数降低2.69%~4.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江中游局部地区 小麦条锈病 病情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