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年湿疹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1
作者 项璐婧 王美芳 李邻峰 《皮肤科学通报》 2023年第1期133-135,共3页
70岁男性,起病前1周口服牛黄解毒片后出现全身红斑、水疱伴瘙痒。既往全身反复湿疹病史30年余。病理示表皮下裂隙,真皮浅层多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皮损明显好转出院,随访3月未复发。
关键词 大疱性类天疱疮 非大疱性类天疱疮 药物相关性 湿疹 Th2型炎症
下载PDF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皮炎湿疹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明 李妍 +1 位作者 项璐婧 李邻峰 《皮肤科学通报》 2023年第1期100-108,共9页
目的系统分析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皮炎湿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4个中文文献数据库和4个英文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 目的系统分析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皮炎湿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4个中文文献数据库和4个英文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和Web of Science,筛选出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范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篇研究。荟萃合并结果显示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外用激素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外用激素(RR=1.30,95%CI=1.08~1.56,Z=2.79,P<0.01);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外用激素与口服抗组胺药联合外用激素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1,95%CI=0.92~1.35,Z=1.08,P=0.28);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口服抗组胺药和外用激素的总有效率(RR=1.55,95%CI=1.35~1.76,Z=6.46,P<0.01)。在治疗期间,少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腹部不适、腹泻和稀便,症状轻微,可自行缓解。结论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常规疗法能够提高治疗皮炎湿疹的效果,不良反应少,症状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皮炎 湿疹 疗效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含低聚麦芽糖X的皮肤护理软膏辅助治疗轻中度湿疹患者瘙痒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妍 项璐婧 +11 位作者 李明 雷明君 田赞 袁建国 周虹 刘莹 王洁 陈晋广 王渟 高双双 张宇 李邻峰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评价一种含低聚麦芽糖X的皮肤护理软膏辅助治疗湿疹瘙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模拟剂对照临床研究,2021年3-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河北省中医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及浙江省台州市中... 目的:评价一种含低聚麦芽糖X的皮肤护理软膏辅助治疗湿疹瘙痒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模拟剂对照临床研究,2021年3-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河北省中医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及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4家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轻、中度湿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外用一种含低聚麦芽糖X的皮肤护理软膏,模拟剂组外用该皮肤护理软膏模拟剂,每天瘙痒发作时即使用,连续使用14 d。分别于辅助治疗前和治疗7、14 d随访,根据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视觉模拟标尺法(VAS)等评价疗效,记录不良事件。主要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结果:入组患者232例,男90例、女142例,年龄(40.13±13.36)岁;观察组156例,模拟剂组76例。辅助治疗前两组患者EASI评分[(2.07±2.24)分比(2.29±2.28)分]、VAS评分[(6.22±1.78)分比(6.20±1.79)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70、0.06,P值分别为0.486、0.955)。治疗1 d,两组VAS评分相对各自基线的变化即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01、=0.003)。治疗14 d,观察组VAS评分均值2.67分,显著低于模拟剂组3.35分(t=-2.28,P=0.024)。治疗7 d和14 d,与基线相比两组EASI评分均显著下降(均P<0.001),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53、0.731)。两组均无器械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含低聚麦芽糖X的皮肤护理软膏辅助治疗湿疹瘙痒安全、有效,可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瘙痒症 麦芽糖 甘油 低聚麦芽糖X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单极射频联合超声对腹部肥胖人群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程海艳 项璐婧 +2 位作者 赵暕 李邻峰 赵俊英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2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观察单极射频联合超声对腹部肥胖人群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对24例(男4例,女20例,年龄24~65岁,平均35岁)肥胖患者进行单极射频联合超声治疗,共治疗4次,每次间隔(10±4)d,记录治疗前后患者体... 目的观察单极射频联合超声对腹部肥胖人群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对24例(男4例,女20例,年龄24~65岁,平均35岁)肥胖患者进行单极射频联合超声治疗,共治疗4次,每次间隔(10±4)d,记录治疗前后患者体重,脐上5 cm、脐中、脐下5 cm腹围,并在治疗4次后1、2个月随访患者体重和腹围。同时B超检测治疗前及治疗4次后皮下脂肪厚度。治疗4次后2个月,第三方医师对患者治疗前后照片进行改善百分比评分,同时患者根据整体美容效果改善进行评分。治疗前及治疗3次后检测患者空腹血脂、肝肾功能情况。结果24例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无明显变化。治疗4次后2个月,患者腹围明显下降,其中脐中下降最明显,由治疗前(96.14±11.92)cm下降到(93.82±10.7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P<0.05)。经过4次治疗,皮下脂肪厚度(24.31±3.77)mm比治疗前(25.56±4.3)mm下降(t=6.26,P<0.05)。相比治疗前,16例患者被医师评为改善0%~25%,8例患者改善26%~50%。根据整体美容效果改善评分,2例患者评为0分,18例评为1分,4例评为2分。所有患者耐受良好,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单极射频联合超声对腹部肥胖人群减少腹围效果和安全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肥胖症 单极射频 超声 腹围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