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nt5a及其对口腔组织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项露赛 凌均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77-579,共3页
Wnt家族是一类对生长发育和生理病理过程有着重要作用的蛋白。现今在哺乳动物中发现至少有19种亚型,根据其对上皮细胞的转化能力大小,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是高转化能力组,另一类为中等转化或无转化能力组。Wnt5a是第二类蛋白中的重要成... Wnt家族是一类对生长发育和生理病理过程有着重要作用的蛋白。现今在哺乳动物中发现至少有19种亚型,根据其对上皮细胞的转化能力大小,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是高转化能力组,另一类为中等转化或无转化能力组。Wnt5a是第二类蛋白中的重要成员,主要与细胞骨架、细胞的迁移和极化等相关。近年来,口腔医学领域对wnt5a的研究逐步深入,包括牙齿的生长发育,颌面部畸形、口腔肿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5A 生长发育 口腔组织 转化能力 上皮细胞 WNT5A 颌面部畸形 病理过程
下载PDF
动态咬合下牙周膜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旺玉 陈雪林 +3 位作者 蔡斌 项露赛 吴华锋 何旭顺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2-547,共6页
目的分析动态咬合下加载时间、角度因素对牙周膜应力和位移的影响。方法采用逆向工程技术建立牙周膜厚度为0.2 mm的下颌前牙—牙周膜—牙槽骨的三维模型,在与牙体长轴分别成0°、15°、30°、45°、60°、75°... 目的分析动态咬合下加载时间、角度因素对牙周膜应力和位移的影响。方法采用逆向工程技术建立牙周膜厚度为0.2 mm的下颌前牙—牙周膜—牙槽骨的三维模型,在与牙体长轴分别成0°、15°、30°、45°、60°、75°、90°,由颊侧向舌侧的动态咬合载荷作用下,分析不同周期下牙周膜的应力、位移变化状况。结果在单周期下,由不同角度载荷引起的牙周膜最大残余应力极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为5.5,最大位移极值之比为8.1;由5周期引起的最大位移极大值与极小值之比在1.02~1.35内随载荷角度增加;由不同角度载荷引起的最大残余应力极大值与极小值之比在1.86~3.00内随咬合周期数增加;不同角度下最大应力均集中在颈缘舌侧区域,最大残余应力位置分布随时间在颈缘不同部位间变动;0°载荷下牙根的应力累积最严重。结论下前牙固定桥基牙选择的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牙周膜应力累积情况以及最大残余应力分布的不确定性;临床治疗中,应避免对牙齿施加大角度载荷,尽量减少连续咬合较硬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 动态咬合 有限元分析 载荷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基于逆向工程的个性化舌侧正畸矫治体系数字化设计 被引量:7
3
作者 翟敬梅 常琛扬 +2 位作者 夏琴香 蔡斌 项露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9期900-902,共3页
目的:准确建立个性化右侧上颌舌侧正畸矫治体系三维有限元模型,从而为生物力学分析打下基础并提供可靠的研究途径。方法:利用螺旋CT扫描获得头颅DICOM数据,在Mimics中进行牙列的三维重建,导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对牙列模型进行曲面修... 目的:准确建立个性化右侧上颌舌侧正畸矫治体系三维有限元模型,从而为生物力学分析打下基础并提供可靠的研究途径。方法:利用螺旋CT扫描获得头颅DICOM数据,在Mimics中进行牙列的三维重建,导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对牙列模型进行曲面修补及拟合,在UG NX软件中构建矫治系统数值模型,最后将其导入ANSYS软件进行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结果:建立了含矫治系统的个性化右侧上颌牙齿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结论:基于逆向工程的个性化舌侧矫治数字化设计方法,将Mimics、Geomagic及UG NX综合运用进行数值建模,极大地提高了建模精度,是一种快捷高效的舌侧矫治系统的建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个性化舌侧正畸 数字化设计
下载PDF
正畸+颏成形术治疗骨性Ⅱ类高角错[牙合]畸形1例
4
作者 张梦丹 蔡斌 项露赛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一、病例资料 患者女,21岁,主诉:面型前突,要求矫正;否认家族史、系统性疾病史及口腔不良习惯史。二、临床检查 1.面部检查:面部左右基本对称,面中1/3过长,眼距过宽,唇闭合紧张,下唇稍外翻,微笑时上唇皮肤紧张。
关键词 系统性疾病 眼距过宽 病例资料 口腔不良习惯 颏成形术 临床检查 外翻 面部
原文传递
健康成年人颞下颌关节上腔造影螺旋CT扫描图像分析
5
作者 项露赛 许跃 +4 位作者 蔡斌 吴斯媛 郑有华 郑骏明 张志光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5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成年人开闭口位颞下颌关节(TMJ)上腔造影螺旋CT扫描图像的三维断面形态。方法选择5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左侧TMJ上腔行76%泛影葡胺造影,在开闭口位行螺旋CT扫描,分别截取经关节窝顶点的矢状面和冠状面图像以及关节窝高度... 目的探讨健康成年人开闭口位颞下颌关节(TMJ)上腔造影螺旋CT扫描图像的三维断面形态。方法选择5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左侧TMJ上腔行76%泛影葡胺造影,在开闭口位行螺旋CT扫描,分别截取经关节窝顶点的矢状面和冠状面图像以及关节窝高度中点的横断面图像,并与3具TMJ局部解剖标本进行对照,分析关节上腔形态与下颌运动的关系。结果健康成年人闭口位关节上腔造影的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图像分别为"S形"、"半圆弧形"和"圆环形";开口位关节上腔造影的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图像分别为"月牙形"、中间部分扩张的"S形"和"半圆形";关节上腔形态能反映关节盘在开闭口运动中的位置变化和颞骨关节面的形态。结论健康TMJ上腔造影经螺旋CT扫描的图像能综合反映关节上腔及其毗邻组织在开闭口位的形态和结构,为颞下颌关节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提供正常对照资料,为TMJ的生理运动和临床诊断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关节造影术 计算机体层摄影
原文传递
基于在线问卷的口腔正畸学形成性评价作业文档归集系统:研发与应用
6
作者 项露赛 吴斯媛 +1 位作者 蔡斌 郑骏明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5期319-324,共6页
目的探讨易于部署的形成性评价作业文档归集系统的研发方法,并评估口腔正畸学教师对其接受程度。方法基于在线问卷系统,利用Python语言开发问卷数据转换程序,优化形成性评价中作业电子文档的归集流程。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目的探讨易于部署的形成性评价作业文档归集系统的研发方法,并评估口腔正畸学教师对其接受程度。方法基于在线问卷系统,利用Python语言开发问卷数据转换程序,优化形成性评价中作业电子文档的归集流程。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学教研室教师开展培训,分别记录使用电子邮件系统、在线问卷系统和本归集系统收集10份作业文档的操作时间与点击次数,使用方差分析进行相互比较。同时发放问卷对接受培训教师既往使用在线问卷的情况进行调查,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调查各方法操作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自2019年5月至2019年7月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学教研室教师中按照便利抽样方式招募20位高校教师,其中男11人、女9人,年龄(37.8±7.3)岁,均为口腔医学专业。全部教师参与培训并认真填写了问卷。在统一进行培训后,教师通过电子邮件[用时(10.40±2.43)min,点击次数151.0±70.6]、在线电子问卷[用时(5.91±0.13)min,点击次数37.7±10.5]与本系统[用时(3.99±0.34)min,点击次数11.0±1.7]进行10份作业文档的归集工作,单因素方差分析提示不同归集方法的平均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6.7,P<0.001),不同方法间点击次数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F=64.9,P<0.001)。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提示,既往收集电子文档的频次是本系统使用时间的独立预测因素(回归系数-0.34,P=0.04)。结论利用本系统收集电子作业文档操作更为简捷,效率也明显高于传统手段,近期进行过电子文档收集工作的教师更容易掌握本系统的使用。整体而言,接受培训的教师愿意将其应用于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改善口腔正畸学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工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学 形成性评价工具 PYTHON语言
原文传递
口腔正畸学研究生临床前理论课程中实施TBL的实践 被引量:8
7
作者 许跃 林韩 +2 位作者 吴斯媛 项露赛 蔡斌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通过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研究生中试行“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并与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对比,探讨TBL在口腔正畸学研究生临床前理论课程设置中的应用经验。TBL可明显提升学生的学... 通过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研究生中试行“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并与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对比,探讨TBL在口腔正畸学研究生临床前理论课程设置中的应用经验。TBL可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尚需继续探索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合作学习 口腔科学 课程设置 研究生教育
原文传递
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3在大鼠牙囊及牙囊细胞成骨分化中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燕 杜宇 +1 位作者 凌均棨 项露赛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23-428,共6页
目的研究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3 (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 member 3, Wnt3)在大鼠体内外牙囊中的表达,检测成骨诱导后Wnt3在大鼠牙囊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探讨Wnt3在牙囊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取出生后1、... 目的研究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3 (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 member 3, Wnt3)在大鼠体内外牙囊中的表达,检测成骨诱导后Wnt3在大鼠牙囊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探讨Wnt3在牙囊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取出生后1、3、5、7、9、11、13d的SD仔鼠各1只,引颈处死,切取下颌骨,取出生后各时间点的组织切片各3张作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滴加在出生后11d的组织切片上,其余处理同实验组。免疫组化检测Wnt3在大鼠体内牙囊中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检测Wnt3在牙囊细胞内的表达和分布。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诱导后矿化结节的形成。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成骨诱导1、2、3周后牙囊细胞中Wnt3和p-联蛋白(3-eatenin)表达的变化。结果Wnt3在出生后第1、3天的大鼠牙囊组织内无明显表达,第5天开始出现阳性表达,并持续表达至第13天。免疫荧光检测显示Wnt3在牙囊细胞胞质中表达。成骨诱导后牙囊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形成矿化结节,茜素红染色阳性。成骨诱导第1周Wnt3蛋白表达(2.60±0.04)较阴性对照组(1.00±0.00)显著增加(P〈0.05),并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Wnt3表达逐渐减少,至第3周Wnt3在成骨诱导组表达水平(1.00±0.05)与阴性对照组基本相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联蛋白在成骨诱导1、2、3周后表达增加(分别为1.95±0.05、9.77±0.65、1.75±0.21),与阴性对照组(1.00±0.0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在第2周达峰值(9.77±0.65),后逐渐降低。结论Wnt3在体内外大鼠牙囊中表达,成骨诱导早期牙囊细胞中Wnt3表达明显增加,提示Wnt3可能参与牙囊细胞的早期成骨向分化;Wnt3和β-联蛋白在成骨诱导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提示Wnt3可能与其他因子或信号通路成分相互作用,调控β-联蛋白的表达,参与牙囊细胞的成骨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蛋白质类 牙囊 β-联蛋白 成骨分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